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省“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第一次集體採訪,四位首秀委員都說了啥?

點擊上方藍字“安徽發佈”關注我們

講述履職故事, 展示委員風采。 1月21日上午,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開幕, 晚上, 四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省政協委員受邀“兩會”新聞中心, 接受中央駐皖、省直及合肥市20餘家媒體記者的集中採訪。

這是省兩會首次組建新聞中心, 並採用集體採訪的形式為媒體與委員搭建面對面交流的平臺。 在接下來的“兩會時間”, 還將有三場代表委員的集體採訪。

馬鞍山市政協主席 李群

政協協商讓馬鞍山大橋減免“通行費”

李群

馬鞍山長江大橋是連通馬鞍山一江兩岸的唯一過江通道, 對於和縣、含山等本地人來說, 開車過橋是筆不小的花費, 目前這個問題已經通過提案辦理協商得到了解決。

“有委員提出相關提案, 我們就作為重點提案牽頭領銜督辦, 同時向住馬省政協委員反應, 目前已初步得到解決。 ”李群委員介紹, 從2017年1月開始, 凡是皖E牌照七座以下小型客車通過馬鞍山長江大橋時, 均減免費用。

在馬鞍山, 老百姓反應的很多熱點難點問題都通過協商民主得到解決。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我們學習全國政協, 省政協、外地政協好的做法, 初步建立起廣泛多層制度化協商制度, 形成全體會議協商、資政會形式、專題議政會、雙月協商會、提案式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七種形式。 ”李群表示, 目前這些協商形式的效果非常好, 直接促進了全市許多民生問題的解決和推進,

真正做到為老百姓發聲。

穎上縣民族鄉黨委書記 蔣敬好

鄉村要振興 關鍵要“留住人”

蔣敬好

在鄉村工作二十多年的蔣敬好委員, 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 對於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戰略”, 有著自己的期待與建議。

“現在農村發展較過去有明顯變化,

但相較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 依然滯後, 短板很多。 ”蔣敬好委員說, 潁上縣屬於沿淮地區, 過去經常和洪水打交道, 歷史欠帳多, 外加沿淮地區自然環境、地理區位特殊,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還很滯後。 蔣敬好認為, 公共服務產品建設、醫療衛生教育短板, 基礎設施滯後是留不住人的主要因素。

蔣敬好所在的鄉鎮地理位置偏遠, 三面環水, 當地人生病, 哪怕不嚴重, 都要來合肥, 因為合肥醫療資源有優勢, “農村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因為生活條件、工作環境比不上城市, 我們鄉鎮每年醫生、教師幹不到一年就跳槽, 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就一兩個, 人才是最大的短板。 ”

針對農村存在的問題, 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蔣敬好認為, 首先基礎設施要給予大力傾斜, 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產業支援。人才方面,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包括農業技術人員向基層流動,“必須要有配套福利政策和優惠條件,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同時,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實施“三大革命”和美麗鄉村建設,讓更多人願意留在鄉村。

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七室副主任 沈飆

“人造小太陽”延伸出癌症治療專案

沈飆

作為大科學裝置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合肥擁有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和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裝置看起來十分深奧,基礎研究項目似乎也並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沈飆委員指出,只要找准切入點,把大科學裝置中的分系統、組成部分和安徽地方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既能促進安徽地方科研創新發展,又能服務於大科學裝置。

“大科學工程的專案包括很多分系統,雖然大科學裝置不能直接服務國民經濟,但分系統可以延伸到加工、材料等一系列方面,這些可以跟安徽進行一系列合作。”據沈飆介紹,目前通過超導托卡馬克,延伸到要在合肥建一家中科離子醫療中心,採用質子加速器對癌症進行治療的項目,“樣機估計在2019年左右研製出來,用於腫瘤方面的治療。目前在上海有一家,治療費用非常高,能夠研製成功進行國產化,會大大降低腫瘤患者醫療費用。”此外,聚變的裝置人是不可接近的,為此大科學裝置的研究人員發明機器人進行材料的拾取、機械的操作,由此又延伸出機器人遙控操作。“當然這些還不夠,大科學裝置有非常多的系統,能跟安徽更好地結合。”沈飆認為,要進一步找准切合點,將大科學工程項目裝置和安徽目前科技創新專案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雙贏。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朱衛東

論文寫在產品上 研究做在工程中

朱衛東

現任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的朱衛東今年是第一次參加省“兩會”,但近五年參與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經驗顯然為他此次參會提供了有益的實踐資源。對於委員應如何做好建言獻策工作,朱衛東表示,應當立足本職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盡職盡責,凝心聚力,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新發展如何推動?高校產學研工作收效如何?採訪中,朱衛東委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記者們關心的問題給出自己的思考。“近年來,合工大始終以工業報國為理想,不斷探索專業知識、智慧和企業需求相結合的路徑,力爭通過產學研合作之路,把科學研究成果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安徽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合工大多個項目先後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歷史新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教授和企業合作進行的科學研究成果。”

朱衛東認為,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環節,產學研合作就是專家學者把研究成果推向社會,更快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要求,從而形成企業競爭能力,促進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過程。“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裡。推進產學研合作,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近年來,安徽發佈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促進了產學研合作的發展,作為研究者來說,要在學習、領會精神的同時,不斷落實執行政策,把安徽省產學研工作推向更好的水準,為國家、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文字 彭旖旎 陳欣然 史睿雯 攝影 符秀雲)

往期精彩回顧

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產業支援。人才方面,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包括農業技術人員向基層流動,“必須要有配套福利政策和優惠條件,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同時,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實施“三大革命”和美麗鄉村建設,讓更多人願意留在鄉村。

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七室副主任 沈飆

“人造小太陽”延伸出癌症治療專案

沈飆

作為大科學裝置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合肥擁有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和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裝置看起來十分深奧,基礎研究項目似乎也並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沈飆委員指出,只要找准切入點,把大科學裝置中的分系統、組成部分和安徽地方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既能促進安徽地方科研創新發展,又能服務於大科學裝置。

“大科學工程的專案包括很多分系統,雖然大科學裝置不能直接服務國民經濟,但分系統可以延伸到加工、材料等一系列方面,這些可以跟安徽進行一系列合作。”據沈飆介紹,目前通過超導托卡馬克,延伸到要在合肥建一家中科離子醫療中心,採用質子加速器對癌症進行治療的項目,“樣機估計在2019年左右研製出來,用於腫瘤方面的治療。目前在上海有一家,治療費用非常高,能夠研製成功進行國產化,會大大降低腫瘤患者醫療費用。”此外,聚變的裝置人是不可接近的,為此大科學裝置的研究人員發明機器人進行材料的拾取、機械的操作,由此又延伸出機器人遙控操作。“當然這些還不夠,大科學裝置有非常多的系統,能跟安徽更好地結合。”沈飆認為,要進一步找准切合點,將大科學工程項目裝置和安徽目前科技創新專案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雙贏。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朱衛東

論文寫在產品上 研究做在工程中

朱衛東

現任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的朱衛東今年是第一次參加省“兩會”,但近五年參與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經驗顯然為他此次參會提供了有益的實踐資源。對於委員應如何做好建言獻策工作,朱衛東表示,應當立足本職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盡職盡責,凝心聚力,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新發展如何推動?高校產學研工作收效如何?採訪中,朱衛東委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記者們關心的問題給出自己的思考。“近年來,合工大始終以工業報國為理想,不斷探索專業知識、智慧和企業需求相結合的路徑,力爭通過產學研合作之路,把科學研究成果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安徽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合工大多個項目先後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歷史新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教授和企業合作進行的科學研究成果。”

朱衛東認為,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環節,產學研合作就是專家學者把研究成果推向社會,更快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要求,從而形成企業競爭能力,促進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過程。“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裡。推進產學研合作,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近年來,安徽發佈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促進了產學研合作的發展,作為研究者來說,要在學習、領會精神的同時,不斷落實執行政策,把安徽省產學研工作推向更好的水準,為國家、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文字 彭旖旎 陳欣然 史睿雯 攝影 符秀雲)

往期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