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會”快報|省人大代表何花:“農家書屋”裡走出“土專家”

“勞動群眾好習慣, 鋼筆本子隨身帶;不打麻將不摸牌, 有空就到書屋來;讀書看報取真經。 ”這句村民自創的順口溜, 生動地道出了省人大代表、桐城市呂亭鎮洪橋村農民文化樂園管理員何花管理的農家書屋給大夥帶來的可喜變化, 農家書屋已經成為了大夥的“精神樂園”。

每天上班, 何花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前來借書的群眾準備好茶水。 “老百姓來書屋, 喝一口清茶, 看一本書籍, 讓勞作的身心放鬆一下, 是很溫馨的。 ”何花說。

何花對農家書屋所有書籍進行微機管理, 在微機上進行借還登記。 她還為書屋制定了合理的借閱時間,

全開架借閱, 週一到週五安排指定借閱時間, 週六、周日、節假日全天候開放。

何花還在農家書屋設立了“讀者需求簿”, 根據讀者意見及時調整圖書結構。 除了上級配發的圖書外, 何花還拾遺補缺, 訂閱一部分群眾喜愛的圖書。

為了激發群眾的讀書熱情, 何花通過組織讀者座談會、留守兒童讀書比賽、親子閱讀等活動, 將農家書屋3500多冊圖書、30餘種報刊等學習資料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借閱量逐年攀升。

通過在“農家書屋”中的學習, 當地湧現出了一批學習型群眾, 成就了一群農村種養殖業的“土專家”。

村民黃愛慧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幾畝茶地, 過去茶葉不僅產量不高, 而且口感也不好, 她在茶葉種植過程中一遇到難題就往書屋跑,

找一些怎樣能種好茶的圖書。 通過知識引領, 黃愛慧家的茶葉產量上去了, 口感提升了, 茶地的規模也擴大了好幾倍, 她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茶土專家。 何花管理的農家書屋已經成為一所滋潤大夥心靈的好學校, 為村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化、科技、文明的窗戶。 她本人獲得了“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