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村子出現一口神奇的石鐘,有兩條龍守護著

玉溪西北部鼓寺內, 傳說有口石鐘, 自然生成, 懸掛在石崖之上。 雖說是石的, 但發出的響聲無與倫比, 近聽鏗鏘洪亮, 震撼人心, 遠聽清澈激越, 動人魂魄: 且能透過雲層, 穿越萬水千山, 傳到很遠的地方。

每天天未亮, 鐘聲喚醒僧眾早課, 喚醒農夫下田勞作, 喚醒樵夫上山打柴。 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一天清晨, 皇帝還在做著夢, 一陣鐘聲傳進耳中, 他睜開雙眼一看, 天還未亮, 心中老大不高興地問道:“何人這樣大膽, 早朝時間未到, 竟敢擅自敲鐘, 攪擾寡人。 ”

貼身太監馬上回稟:“啟稟萬歲, 宮中沒有人敲鐘, 皇上耳聰目明,

洞察天下, 想必皇上聽到的是哪個名山大刹的鐘聲。 ”皇帝聽了這番恭維話, 怒火消了許多。 這時, 鐘聲還在耳邊飄蕩, 不由豎直耳朵傾聽。 說也怪, 這回鐘聲悠揚婉轉, 格外悅耳, 似乎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鐘聲漸漸消失了, 皇帝心中帳然若失, 決心要把這鐘聲的來歷查個水落石出。

於是在早朝時下了道聖旨, 讓地方官迅速訪查, 上奏朝廷。 不幾天, 雲南巡撫的奏章呈到了禦案上, 皇帝一看, 啊!原來是滇新興州鐘鼓寺石鐘發出的聲音。

他心想: 這口石鐘, 發出的聲音比宮中的金鐘還好聽, 定是口寶鐘。 朕統籌天下, 富有四海, 世上寶物都應歸聯所有, 這口石鐘, 豈能例外?想到這裡, 不由一拍禦案, 督促新興知州把石鐘搬進京來。 聖旨一下, 新興知州豈敢怠慢, 立即召集附近村莊的石匠。

刨的刨, 挖的挖, 鑿的鑿, 使石鐘脫離了石崖。 然後又挑選了百十個精壯民夫用鐵鍊、皮條、扣子等輪班抬進京去。 新興至京城萬里之遙, 不用說還要抬著幾千斤重的石鐘, 空著手走路也要好幾個月。

民夫們跋山涉水, 風餐露宿, 風風雨雨, 一路上吃盡了苦頭。

緊趕慢趕, 百日之後終於來到京城, 心想: 總算交差了事, 明天可以回家了。 鐘一抬到宮中, 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命人敲擊。 誰知, 榔頭敲在石鐘上就像敲在石頭上一樣, 發出的是單調的“叭叭”聲,

一連敲了幾十下, 依然如此。 皇帝非常掃興, 埋手說:“算了, 別敲了, 把它抬回去吧!”

皇帝一句話, 又讓這百十個民夫再吃了一番苦頭。 石鐘抬回鐘鼓寺後, 安放在老地方。 奇怪!一敲, “當”又響了, 餘音久久不散。 皇帝自聽了石鐘的響聲之後, 那美妙的聲音常在耳邊縈繞, 獨自出神; 而每當聽到皇宮裡的鐘聲就覺得心煩。

這天早上, 悅耳的石鐘聲又傳進了皇帝的耳中。 “啊!莫不是新興知州欺騙朕, 弄一口假石鐘來搪塞? 這回非得如此不行。 ”馬上傳下第三道聖旨, 讓雲南巡撫親到新興監督, 將石鐘運進京來。 民夫們做夢也沒有想到, 災難會左次右次地落在他們頭上。

在官府的驅趕下又被迫抬運石鐘進京。 一路上, 官兵催督, 動輒皮鞭抽打, 民夫們幾次三番遭此磨難, 個個累得腰駝背折, 皮包骨頭, 不成人樣, 有的半路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 結果呢?石鐘抬到宮中照樣不響。 它離開了故地, 失了根基, 當然就不靈了。

自然, 民夫們還得把它抬回去。 大家早就忍耐不下去了。 回來的路上, 擔子一壓上肩, 氣就往外冒:“都怪這塊大石頭,害得我們跑了幾萬里路!”“不能怪石頭,只能怪那個爛腸瘟皇帝,他說話倒是輕,害得我們來回奔路,也不管人家死活!”

“我們還是想個辦法,若不然,再像這樣來回跑幾趟,那我們統統都要累死了。”“我們乾脆把它碎了,看他還要不要!”“不行!不行!要是皇帝知道了,是要殺頭的,倒不如把它藏起來。”藏在什麼地方呢? 這麼大一塊石頭,誰也想不出辦法。

說說講講,吵吵嚷嚷,這天,來到了昆陽海邊,五百里滇池展現眼前。快到家了,民夫們並沒有絲毫輕鬆感。相反,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步子越走越慢,心情也越來越沉重。若想不出辦法可就完了。

突然,一個民夫眼睛一亮,大叫一聲:“把它丟進昆陽大海裡,你們說可以嗎?”於是眾民夫七手八腳把石鐘搬到海邊的一個小山頭上,發一聲喊,大家一齊用力,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水花濺出幾十丈遠,石鐘沉到了海底。

自此,石鐘再也沒有發出響聲,民夫們也就倖免了災難,而昆陽海的魚蝦卻比原來增加了幾倍。據說,每當月明風清之夜,在滇池上泛舟,明眼人還能見到沉下海底的石鐘呢,它周圍還有兩條龍守衛著。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氣就往外冒:“都怪這塊大石頭,害得我們跑了幾萬里路!”“不能怪石頭,只能怪那個爛腸瘟皇帝,他說話倒是輕,害得我們來回奔路,也不管人家死活!”

“我們還是想個辦法,若不然,再像這樣來回跑幾趟,那我們統統都要累死了。”“我們乾脆把它碎了,看他還要不要!”“不行!不行!要是皇帝知道了,是要殺頭的,倒不如把它藏起來。”藏在什麼地方呢? 這麼大一塊石頭,誰也想不出辦法。

說說講講,吵吵嚷嚷,這天,來到了昆陽海邊,五百里滇池展現眼前。快到家了,民夫們並沒有絲毫輕鬆感。相反,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步子越走越慢,心情也越來越沉重。若想不出辦法可就完了。

突然,一個民夫眼睛一亮,大叫一聲:“把它丟進昆陽大海裡,你們說可以嗎?”於是眾民夫七手八腳把石鐘搬到海邊的一個小山頭上,發一聲喊,大家一齊用力,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水花濺出幾十丈遠,石鐘沉到了海底。

自此,石鐘再也沒有發出響聲,民夫們也就倖免了災難,而昆陽海的魚蝦卻比原來增加了幾倍。據說,每當月明風清之夜,在滇池上泛舟,明眼人還能見到沉下海底的石鐘呢,它周圍還有兩條龍守衛著。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