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臘八節要到了,除了臘八粥,別忘了還有這些習俗

臘八節馬上就要到了,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一過, 就要開始準備過年了, 臘八節要喝臘八粥, 這是民間不變的習俗, 那麼, 臘八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除了喝臘八粥, 臘八節還有那些習俗呢?

1、祭祀

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 絕欲苦行, 餓昏倒地。 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 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 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 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 誦經紀念, 相沿成節。 到了明清, 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 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

並舉行慶豐家實。 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 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 採購年貨, “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2、臘八醋、臘八蒜

臘八醋, 傳統臘八節習俗。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 名“臘八醋”。

臘八醋, 要泡到大年初一, 初一吃餃子, 蘸臘八醋吃。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 是北方, 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北方, 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 是臘八節節日食俗。 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

3、吃冰

臘八前一天, 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 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 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 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4、臘八豆腐

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 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

便稱作“臘八豆腐”。 製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 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 然後抹上鹽水, 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 放入適量食鹽, 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 使鹽分逐漸吸入, 水分也漸曬乾, 即成臘八豆腐。

5、臘八面

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

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麵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 臘八這天用來熬湯, 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 中火煮面。 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 面煮好後將蔥花油潑入鍋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