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于京東菜鳥無人配送機器人 創始人系愛因斯坦校友 黑馬基金投資

成立真機智能後, 劉智勇被一些媒體稱為國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人”。

文| 鉛筆道 記者 趙芳馨

五道口智造大街D座大樓前, 真機智能的幾位工程師正在調試機器人。

明黃色箱體、6個圓形輪子, 經歷三次反覆運算, 它才定型為這般萌萌模樣。

而剛誕生時, 這個國內最早的無人配送機器人還像一個實驗室的原型機。 彼時, 其創始人劉智勇也被一些媒體稱為“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人”。

此後至今的一年多時間內, 京東和菜鳥旗下的配送機器人也相繼亮相。 巨頭入局, 劉智勇卻並不驚慌, 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第三代樣機完成3000公里路測, 並與高端地產商、即時物流公司等十幾家客戶合作。

未來, 真機智能將垂直于無人配送領域, 解決最後1公里甚至是最後100米的配送問題。 劉智勇的目標很清晰:“我們將垂於一線, 縱深千里, 將無人配送服務賦能全社會”。

注: 劉智勇承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內容真實性負責。 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 已備份速記錄音。

“天生創業者”

說話言語從容, 劉智勇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性格溫和, “並不像是會休學創業的人”。

他對自己的評價則是天生的創業者。 所以在愛因斯坦的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電腦系攻讀博士時, 他為了創業而休學。 雖然跟隨大師做學術也很有興趣, 並取得了很多學術成績, 但他覺得自己真正的天賦是創辦一家偉大的技術公司。

剛走出校園的劉智勇並沒有急於創業, 而選擇進入阿裡巴巴學習企業的管理經驗。 他帶領團隊研發核心人工智慧專案, 為了日後研發無人配送機器人打下基礎。

說起配送, 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本身都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

需要機器人的物理搬運才能徹底解決。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科學技術的發展, 配送這個古老的難題在當前這個節點, 開始尋求機器人的解決方案。

2014年到2017年, 世界範圍內興起了如Starship、Marble等數十家配送機器人公司。 但在國內, 這一領域暫時還寂靜無聲。

劉智勇想打破空白。 多年來他都在積蓄力量, 無論是博士期間所學的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 還是在阿裡巴巴負責“瓦力超級大腦”專案帶來勞動力的遷移, 都與無人配送機器人關聯密切。

2016年7月, 他與之前一起歐洲留學的好友在清華大學x-lab註冊成立了真機智能。 清華大學x-lab為其提供一年免費的辦公空間, 還提供下一代技術教育基金的支援。

真機智能也就在這裡拉開了序幕。

擺在劉智勇團隊眼前的有兩條路:和Starship一樣採用視覺導航, 還是雷射雷達SLAM方案?

雷射雷達成本居高不下, 也為了先試水, 團隊優先嘗試了視覺方案。 第一代產品造型簡單, 只有4只輪子的小車底座搭載著1個工控機和幾個攝像頭等感測器。

為了測試演算法而生的機器人, 自主導航任務並不穩定, 但它卻是國內最早出現的無人配送機器人。

此時, 距離劉智勇創業僅兩個月。 真機智能1.0機器人已見諸各媒體, 他也被稱為“國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人”。

媒體的報導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某媒體發佈對真機智能的報導15分鐘後, 他接到一個電話, 對方邀請他去Plug and Play聊聊項目。

正在清華大學裡帶著團隊調試小車的劉智勇第一反應是, “這是不是一家騙子公司, 或者找上門來的FA?”

百度了一下他才知道, Plug and Play在美國矽谷極具名氣, 曾投資過穀歌和PayPal。 憑藉此前的工作和技術背景, 加上一個基礎版實驗小車, 劉智勇當場收穫Plug and Play的投資意向, 一周後, 近百萬的種子輪資金到賬。

“動真格”的機器人

從自己投錢到資本支持, 2016年11月, 真機智能啟動2.0機器人研發。 與第一代測試演算法不同, 2.0版本是“動真格的”。

基於視覺SLAM的方案成本低, 但是穩定性較難保證, 而雷射雷達的情況正好相反。 若採用雷射雷達SLAM方案, 7萬元一個的雷射雷達無疑是機器人中成本最高的一個部件。

但為了機器人的感知和定位效果, 劉智勇果斷引入多線雷射雷達。 同時他相信雷射雷達的降價是必然,這是一個正確的技術發展路線。

在感知層面,機器人依靠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完成對周圍環境中目標的檢測,同時基於雷達資料構建地圖和定位——讓機器人知道自己在哪兒。

其中最難的部分在於讓機器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因為涉及到多種感測器的融合。比如GPS的精度不高,需要融合慣導來獲取一個全域位置。即使如此,有時機器人也可能會因為外部環境複雜性而定位失效,所以還要加上點雲資料的匹配,才可能提供高精度的全域位置資訊。

劉智勇和團隊要做的,就是感測器融合+匹配特徵,最後獲得一個釐米級精度的位置。“我們對某片地區有過建圖,機器人再次經過的時候,身上的雷射雷達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進行特徵提取,再與之前的資料匹配,就能精准判斷它在哪裡。”

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設計師也在同步設計3.0版機器人。今年6月,第三代無人配送機器人樣機組裝完成,明黃色車身是可以承載包裹的箱體,底部有6個圓滾滾的車輪,自帶“萌”屬性。

彼時,真機智能已經從清華x-lab搬至五道口清華基地。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年,公司被評為清華x-la

站在五道口智造大街上,遠遠望去,機器人像是一個學會走路的“孩子”,速度雖慢,卻一步一步走得穩當。

3000公里路測

距離智造大街不算太遠的地方,就是劉智勇的母校清華大學。平日裡,他和同事常常帶著機器人在校園裡測試,很多時候甚至就讓機器人停在路邊過夜。

所以第一次路測,他把清華大學作為首選之地。計畫中,機器人從紫荊公寓後的一個快遞服務點出發,到達另一棟學生公寓樓下,把包裹交到一位學生手中。

此前,這位學生收到來自雲端的一條短信,大意是:“您的包裹將由機器人送達,點擊以下連結,箱體門會自動打開,幫助您取出包裹。”

上午10點鐘,機器人準時從快遞服務點出發。這條2公里的路,機器人“走”起來慢悠悠的,偶爾碰到行人或障礙物,它會主動選擇緊急制動(即停下),或者繞行。

在充滿高科技新物種的清華大學,除了一些專業相近的學生興趣濃厚各種盤問,無人配送機器人仿佛天然融入了校園的生活場景。劉智勇的心情也一如往常般平靜。

要知道,他和團隊在此之前已連續加班兩周,所有的工程師都曾充當“障礙物”來測試機器人。所以到了真正的路測,毫無疑問,他知道它會成功的。

2公里的路,小機器人“走”了十幾分鐘,安全無恙地把包裹派送給學生。雖說早已預料到結果,劉智勇還是和那位學生一樣心情激動。

對他來說,路測的成功也意味著團隊研發的ZROS和智慧調度系統順利運行。除了機器人本體演算法,調度系統更是公司的核心。嫁接了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智慧調度系統更像是機器人的“指揮官”,能夠實現線上即時的零人工干預,完成派單和跨系統對接,通過機器學習模型來進行預測和決策。“我們做到了用機器管理機器。”

據悉,2017年5月,真機智能又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黑馬基金在一周時間完成了交割。

此後,第三代無人配送機器人陸續在清華大學、中關村智造大街、多處高檔社區完成3000公里路測,並可以在封閉園區內長距離、長時段穩定工作。憑藉機器人自主導航的穩定表現,真機智能也與十幾家客戶達成合作,如高端物業社區、即時物流公司等。

未來,真機智能將垂直于無人配送機器人領域,研發室內和室外各一款機器人,強化調度大腦,徹底解決封閉園區最後1公里和最後100米配送問題。就像近日在北京雲棲大會人工智慧峰會做主題演講時,劉智勇所說的:“垂於一線,縱深千里,專注無人配送服務,賦能全社會。”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邵毛毛

鉛筆道·頭條號簽約作者

同時他相信雷射雷達的降價是必然,這是一個正確的技術發展路線。

在感知層面,機器人依靠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完成對周圍環境中目標的檢測,同時基於雷達資料構建地圖和定位——讓機器人知道自己在哪兒。

其中最難的部分在於讓機器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因為涉及到多種感測器的融合。比如GPS的精度不高,需要融合慣導來獲取一個全域位置。即使如此,有時機器人也可能會因為外部環境複雜性而定位失效,所以還要加上點雲資料的匹配,才可能提供高精度的全域位置資訊。

劉智勇和團隊要做的,就是感測器融合+匹配特徵,最後獲得一個釐米級精度的位置。“我們對某片地區有過建圖,機器人再次經過的時候,身上的雷射雷達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進行特徵提取,再與之前的資料匹配,就能精准判斷它在哪裡。”

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設計師也在同步設計3.0版機器人。今年6月,第三代無人配送機器人樣機組裝完成,明黃色車身是可以承載包裹的箱體,底部有6個圓滾滾的車輪,自帶“萌”屬性。

彼時,真機智能已經從清華x-lab搬至五道口清華基地。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年,公司被評為清華x-la

站在五道口智造大街上,遠遠望去,機器人像是一個學會走路的“孩子”,速度雖慢,卻一步一步走得穩當。

3000公里路測

距離智造大街不算太遠的地方,就是劉智勇的母校清華大學。平日裡,他和同事常常帶著機器人在校園裡測試,很多時候甚至就讓機器人停在路邊過夜。

所以第一次路測,他把清華大學作為首選之地。計畫中,機器人從紫荊公寓後的一個快遞服務點出發,到達另一棟學生公寓樓下,把包裹交到一位學生手中。

此前,這位學生收到來自雲端的一條短信,大意是:“您的包裹將由機器人送達,點擊以下連結,箱體門會自動打開,幫助您取出包裹。”

上午10點鐘,機器人準時從快遞服務點出發。這條2公里的路,機器人“走”起來慢悠悠的,偶爾碰到行人或障礙物,它會主動選擇緊急制動(即停下),或者繞行。

在充滿高科技新物種的清華大學,除了一些專業相近的學生興趣濃厚各種盤問,無人配送機器人仿佛天然融入了校園的生活場景。劉智勇的心情也一如往常般平靜。

要知道,他和團隊在此之前已連續加班兩周,所有的工程師都曾充當“障礙物”來測試機器人。所以到了真正的路測,毫無疑問,他知道它會成功的。

2公里的路,小機器人“走”了十幾分鐘,安全無恙地把包裹派送給學生。雖說早已預料到結果,劉智勇還是和那位學生一樣心情激動。

對他來說,路測的成功也意味著團隊研發的ZROS和智慧調度系統順利運行。除了機器人本體演算法,調度系統更是公司的核心。嫁接了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智慧調度系統更像是機器人的“指揮官”,能夠實現線上即時的零人工干預,完成派單和跨系統對接,通過機器學習模型來進行預測和決策。“我們做到了用機器管理機器。”

據悉,2017年5月,真機智能又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黑馬基金在一周時間完成了交割。

此後,第三代無人配送機器人陸續在清華大學、中關村智造大街、多處高檔社區完成3000公里路測,並可以在封閉園區內長距離、長時段穩定工作。憑藉機器人自主導航的穩定表現,真機智能也與十幾家客戶達成合作,如高端物業社區、即時物流公司等。

未來,真機智能將垂直于無人配送機器人領域,研發室內和室外各一款機器人,強化調度大腦,徹底解決封閉園區最後1公里和最後100米配送問題。就像近日在北京雲棲大會人工智慧峰會做主題演講時,劉智勇所說的:“垂於一線,縱深千里,專注無人配送服務,賦能全社會。”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邵毛毛

鉛筆道·頭條號簽約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