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信還是不信,漢中已崛起!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陝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要求,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五新”戰略任務, 漢中市提出了奮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三市”建設思路。

“三市”建設是漢中市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 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加快富民強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框架, 順應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契合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標示著漢中這座千年古城新的榮光和夢想。

跨越千年蜀道, 穿行秦嶺巴山。 2017年12月6日, 首列西成高鐵呼嘯而來, 拉開了漢中高鐵時代的大幕。

才飲漢中茶, 又看長安花。

天塹絕壑變通途, 千里蜀道一日還。

剛剛過去的2017年, 註定要在漢中市的發展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年, 是載入漢中史冊的“速度之年”。 設計時速250公里的西成高鐵開通運營, 讓漢中百姓搭上了“時代快車”。

漢中城固機場全年旅客輸送量首次突破40萬人次, “秦巴區域中心機場”建設再提速。

——這一年, 是見證漢中發展的“奮進之年”。 漢中市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 成為全省唯一被國務院列為免督查的地市。 繼2013年、2014年連續榮獲“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市(區)”殊榮後, 2017年在全省追趕超越第一季度、第三季度考核排序中, 漢中兩次奪得第一名。

——這一年, 是提升漢中形象的“開放之年”。 漢中市作為“張騫故里、絲路源點”, 城市影響日益深遠。 漢中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國際學生感知漢文化基地”, 來自35個國家的100多名留學生慕名奔赴漢中實地研學漢文化;“漢中艦”在南海某軍港正式入列;“漢中三堰”古代水利灌溉工程被確認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奮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 漢中發展的視野漸行漸廣闊, 前進的步履愈走愈鏗鏘。

1月10日, 漢中市委領導在市委五屆五次全會上再次提出:“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 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 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輻射帶動功能, 努力把漢中建成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特色產業中心、資訊物流中心、交通樞紐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對外開放中心。 ”

漢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以“特”制勝, 彰顯城市新形象

觀大勢方能謀全域。 在漢中“三市”建設中,

最能體現綜合實力的是區域中心城市。

漢中市處於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圈、關天經濟區的中間, 屬典型的省際邊緣區城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夯基蓄勢, 漢中綜合競爭實力穩步提升, 生態和文化潛能進一步釋放, 交通瓶頸不斷被打破, 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經濟多業驅動、多點支撐的特徵更加明顯。 “十二五”末, 全市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 漢中持續走在追趕超越的上升通道。

《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為漢中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明確了定位;“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在漢中交會疊加;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中,

蘇陝兩省確定南通與漢中結對開展協作;省委、省政府提出“興陝南”區域戰略, 加快陝南綠色迴圈發展……

詩畫田園美景

這些戰略規劃和發展意見, 為漢中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創造了歷史機遇。

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漢中勢在必行、底氣十足!

漢中航空智慧新城繼2016年成為漢中市第一個跨過百億元產值的產業園區後, 呈現出加速崛起之勢,又成功躋身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興漢新區繼2016年創造了日均投資1億元的“興漢速度”後,2017年繼續保持良好的投資勢頭,核心區有望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未來將成為世界漢語大會、世界漢學大會和世界漢文化大會的永久會址……

漢中市政府領導說:“目前,隨著‘六大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興漢新區、濱江新區加速崛起,‘三大專案支撐體系’強力實施,一批新的優勢產業和增長板塊正在加速形成,漢中步入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新時代。”

要實現錯位發展、領跑省際邊緣區經濟發展,須在特色上下功夫。漢中在千頭萬緒中揚長與補短並重:揚資源優勢之長,補產業發展之短;揚產業基礎、生態資源、軍工產業、兩漢三國文化、生態農業之長,補品牌建設、產業融合、產業鏈條、軍民融合、文化產業、有機產業發展之短,構建綠色迴圈產業、軍民融合、文化產業和有機產業發展格局。

2017年,漢中市著力構建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興漢新區、洋縣現代材料產業園等“7+N”產業園區體系,21個省級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980億元,增長13%以上。

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綠茶類唯一金獎的“漢中仙毫”,2017年再次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了漢茶魅力,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17位,成為陝茶中最亮麗的“名片”。

積極開展民用貨機研製、天然氣勘探開發、石墨資源開發等重大專案前期工作。據統計,2017年,漢中市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00億元,增長9.5%;地方財政收入45.6億元,同口徑增長9.6%;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50億元,增長20%以上。

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走在追趕超越的上升通道,為漢中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體交通,塑造城市新未來

漢中地處關天、成渝、漢江三大經濟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交通條件。

目前,漢中已形成三條高速公路合圍、三條鐵路交會、一個機場直達多個經濟圈的立體交通網絡。這個昔日飽受交通瓶頸制約之苦的小盆地,成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通樞紐城市,駛上了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高速通道。

這不僅僅是時間意義上的提速和空間意義上的破局,更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交通的便利自然也帶動了資訊物流的發展。在國家九大物流區域中,漢中位於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物流通道,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為中心的西部物流通道,以重慶、成都、南寧為中心的西南物流通道交會處。

路通百業興,有路就有希望。

漢中已基本具備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為打通對外大通道、構築區域大網路,漢中市加快實施“4411”樞紐門戶工程,即強化四大通道、建設四條鐵路、發展一個空港、提升一條航道。以“三高三鐵”為骨架,以建設秦嶺、巴山、陝甘川腹地旅遊環線為重點,堅持水、陸、空“三線並舉”,實現北上、南下、西進、東出“四向突破”,推進漢江航道、漢中城固機場二期擴建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努力把漢中建成暢達區域、通向全國、連接世界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漢中市一江兩岸會客廳

為了借交通之勢發展資訊物流,漢中市建立物流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褒河物流園區建設,建設區域大資料中心和雲計算中心,建設大型物流企業區域分撥中心。積極引進京東、唯品會、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及物流企業在漢中設立區域分撥中心。加強與陝甘川省際邊緣區交通、運輸、物流等企業的業務對接與合作,從而實現物流高效化、多元化、便利化。

成績只有在努力拼搏後才能得來。到2016年年底,漢中市公路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居全省第3位,成為省內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地級市。漢中城固機場不斷拓展“四向融入”新航線,目前已開通8條航線,連通三大經濟區11個重點城市。目前,漢中境內有陽安線、寶成線、西成高鐵三條鐵路。根據相關規劃,漢中已著手謀劃榆渝鐵路、蘭天漢鐵路和陽平關至蘭渝鐵路的聯絡線。

借助日益發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漢中積極推進“四向融入”:向西順著十天高速,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順隴海鐵路和漢江,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借助長江經濟帶中規劃的漢巴渝快速鐵路,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支點城市;向北隨著漢水進京,實現漢貨進京的同時,帶來源源不斷的北部客源。

漢中,正敞開胸懷迎八方來客,融四向城市。

開放包容,激發城市新活力

2100多年前,張騫從漢中走向長安,從漢水之濱走向茫茫大漠,開闢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這是漢中最值得驕傲、最需要銘記、最應該傳承的歷史。

小盆地展示了開拓進取的大胸襟,小流域流淌出敢為人先的大氣魄。

開放包容是漢中的城市特質。不管是回溯歷史,還是放眼當下,漢中人從來不缺乏走出去的夢想和期望,也從來不缺乏走出去的行動和勇氣。新形勢下,漢中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品質和層次。

受歷史和地理環境制約,漢中也有著與陝甘川省際邊緣區城市同樣的“痛點”:經濟外向度偏低,招商引資質量不高,開放開發載體薄弱,缺乏進出口服務機構和服務設施,土地、環境、資金等經濟發展的要素制約凸顯,出口商品結構不佳、附加值較低,缺乏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這些難題,亟待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源點城市、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來破解。

誰開放得早、開放得快,誰就發展得好、發展得快。

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東風,漢中市委、市政府響亮提出打造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從而構建“東西南北”全方位開放格局,實現由對外開放的邊緣城市邁向前沿城市的華麗轉身。

針對阻塞開放的“痛點”、需要打通的“奇經八脈”,漢中開出了有針對性的“藥方”:積極爭取設立漢中海關機構、開通漢中口岸和開展國際經貿交流;加快漢中中亞貿促聯絡機構建設,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加強與長江經濟帶及京津冀、關天、江漢、成渝四大經濟圈的聯繫協作;規劃建設大型國際會展中心,提升對陝甘川省際邊緣區的輻射能力;壯大茶葉和植物提取物兩大省級出口基地,打響“綠色、生態”品牌,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堅定不移地支持漢中人回歸創業……

2017年以來,漢中對外開放的新成效歷歷可見:西成高鐵建成投運,漢中正加速融入“西三角”經濟圈;落實蘇陝合作戰略協定,篩選確定協作專案402個;邀請接待了啟迪控股、北菜集團、昆吾九鼎等一大批京津企業的客商赴漢中投資考察。目前京津地區投資在建專案88個,總投資1137.42億元,到位資金121.34億元。打響“張騫故里文化經貿使團”品牌,組團參加漢中——長三角地區重點合作專案推介會、陝港粵經濟合作周等主題招商活動。2017年,全市招商引資省際到位資金580.3億元,增長30.6%。

一個充滿活力的漢中,正在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擁抱世界,融入

世界!(張敬波 陳敏)

呈現出加速崛起之勢,又成功躋身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興漢新區繼2016年創造了日均投資1億元的“興漢速度”後,2017年繼續保持良好的投資勢頭,核心區有望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未來將成為世界漢語大會、世界漢學大會和世界漢文化大會的永久會址……

漢中市政府領導說:“目前,隨著‘六大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興漢新區、濱江新區加速崛起,‘三大專案支撐體系’強力實施,一批新的優勢產業和增長板塊正在加速形成,漢中步入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新時代。”

要實現錯位發展、領跑省際邊緣區經濟發展,須在特色上下功夫。漢中在千頭萬緒中揚長與補短並重:揚資源優勢之長,補產業發展之短;揚產業基礎、生態資源、軍工產業、兩漢三國文化、生態農業之長,補品牌建設、產業融合、產業鏈條、軍民融合、文化產業、有機產業發展之短,構建綠色迴圈產業、軍民融合、文化產業和有機產業發展格局。

2017年,漢中市著力構建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興漢新區、洋縣現代材料產業園等“7+N”產業園區體系,21個省級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980億元,增長13%以上。

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綠茶類唯一金獎的“漢中仙毫”,2017年再次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了漢茶魅力,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17位,成為陝茶中最亮麗的“名片”。

積極開展民用貨機研製、天然氣勘探開發、石墨資源開發等重大專案前期工作。據統計,2017年,漢中市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00億元,增長9.5%;地方財政收入45.6億元,同口徑增長9.6%;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50億元,增長20%以上。

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走在追趕超越的上升通道,為漢中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體交通,塑造城市新未來

漢中地處關天、成渝、漢江三大經濟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交通條件。

目前,漢中已形成三條高速公路合圍、三條鐵路交會、一個機場直達多個經濟圈的立體交通網絡。這個昔日飽受交通瓶頸制約之苦的小盆地,成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通樞紐城市,駛上了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高速通道。

這不僅僅是時間意義上的提速和空間意義上的破局,更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交通的便利自然也帶動了資訊物流的發展。在國家九大物流區域中,漢中位於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物流通道,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為中心的西部物流通道,以重慶、成都、南寧為中心的西南物流通道交會處。

路通百業興,有路就有希望。

漢中已基本具備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為打通對外大通道、構築區域大網路,漢中市加快實施“4411”樞紐門戶工程,即強化四大通道、建設四條鐵路、發展一個空港、提升一條航道。以“三高三鐵”為骨架,以建設秦嶺、巴山、陝甘川腹地旅遊環線為重點,堅持水、陸、空“三線並舉”,實現北上、南下、西進、東出“四向突破”,推進漢江航道、漢中城固機場二期擴建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努力把漢中建成暢達區域、通向全國、連接世界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漢中市一江兩岸會客廳

為了借交通之勢發展資訊物流,漢中市建立物流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褒河物流園區建設,建設區域大資料中心和雲計算中心,建設大型物流企業區域分撥中心。積極引進京東、唯品會、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及物流企業在漢中設立區域分撥中心。加強與陝甘川省際邊緣區交通、運輸、物流等企業的業務對接與合作,從而實現物流高效化、多元化、便利化。

成績只有在努力拼搏後才能得來。到2016年年底,漢中市公路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居全省第3位,成為省內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地級市。漢中城固機場不斷拓展“四向融入”新航線,目前已開通8條航線,連通三大經濟區11個重點城市。目前,漢中境內有陽安線、寶成線、西成高鐵三條鐵路。根據相關規劃,漢中已著手謀劃榆渝鐵路、蘭天漢鐵路和陽平關至蘭渝鐵路的聯絡線。

借助日益發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漢中積極推進“四向融入”:向西順著十天高速,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順隴海鐵路和漢江,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借助長江經濟帶中規劃的漢巴渝快速鐵路,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支點城市;向北隨著漢水進京,實現漢貨進京的同時,帶來源源不斷的北部客源。

漢中,正敞開胸懷迎八方來客,融四向城市。

開放包容,激發城市新活力

2100多年前,張騫從漢中走向長安,從漢水之濱走向茫茫大漠,開闢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這是漢中最值得驕傲、最需要銘記、最應該傳承的歷史。

小盆地展示了開拓進取的大胸襟,小流域流淌出敢為人先的大氣魄。

開放包容是漢中的城市特質。不管是回溯歷史,還是放眼當下,漢中人從來不缺乏走出去的夢想和期望,也從來不缺乏走出去的行動和勇氣。新形勢下,漢中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品質和層次。

受歷史和地理環境制約,漢中也有著與陝甘川省際邊緣區城市同樣的“痛點”:經濟外向度偏低,招商引資質量不高,開放開發載體薄弱,缺乏進出口服務機構和服務設施,土地、環境、資金等經濟發展的要素制約凸顯,出口商品結構不佳、附加值較低,缺乏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這些難題,亟待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源點城市、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來破解。

誰開放得早、開放得快,誰就發展得好、發展得快。

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東風,漢中市委、市政府響亮提出打造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從而構建“東西南北”全方位開放格局,實現由對外開放的邊緣城市邁向前沿城市的華麗轉身。

針對阻塞開放的“痛點”、需要打通的“奇經八脈”,漢中開出了有針對性的“藥方”:積極爭取設立漢中海關機構、開通漢中口岸和開展國際經貿交流;加快漢中中亞貿促聯絡機構建設,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加強與長江經濟帶及京津冀、關天、江漢、成渝四大經濟圈的聯繫協作;規劃建設大型國際會展中心,提升對陝甘川省際邊緣區的輻射能力;壯大茶葉和植物提取物兩大省級出口基地,打響“綠色、生態”品牌,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堅定不移地支持漢中人回歸創業……

2017年以來,漢中對外開放的新成效歷歷可見:西成高鐵建成投運,漢中正加速融入“西三角”經濟圈;落實蘇陝合作戰略協定,篩選確定協作專案402個;邀請接待了啟迪控股、北菜集團、昆吾九鼎等一大批京津企業的客商赴漢中投資考察。目前京津地區投資在建專案88個,總投資1137.42億元,到位資金121.34億元。打響“張騫故里文化經貿使團”品牌,組團參加漢中——長三角地區重點合作專案推介會、陝港粵經濟合作周等主題招商活動。2017年,全市招商引資省際到位資金580.3億元,增長30.6%。

一個充滿活力的漢中,正在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擁抱世界,融入

世界!(張敬波 陳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