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半輩子在瓦爾登湖畔度過的哈佛高材生,如何守住了寂寞?

在《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考入哈弗大學後, 他的成績一直保持了優異, 儘管他為了生計他時常要去父親的鉛筆工廠去打點臨時。 然而, 這樣一個前程遠大的高材生畢業後卻沒有留在如火如荼的大都市, 而是一個人背起行囊回到了故鄉當了一位鄉村教師。 他對此的解釋是, 因為自己酷愛漫步在鄉村田野間, 還真是如此, 不久他就辭去教師工作當起了土地測量員。 他這種行為如果放在當下社會,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要氣到吐血。

梭羅在鄉野間自由自在的行走時, 記下了大量的日記, 這成了他後來豐富的創作素材, 在後來認識了大作家愛默生之後, 命運軌跡也悄悄的發生了改變, 在愛默生的鼓勵下, 梭羅開始給報刊撰寫文稿, 但都市里的繁華和世俗攪得他心神不寧, 他決定暫時脫離眼前的一切, 於是他想到了寧靜的瓦爾登湖, 儘管那是屬於愛默生的地塊,

他想遠離塵世的喧囂在那裡親手伐木砍柴搭建一座小木屋, 在得到愛默生的允許後他出發了。

恰巧在美國獨立紀念日那天, 梭羅成功入住了他自己搭建的小木屋, 種莊稼, 栽蔬菜, 劈柴, 觀察森林裡、湖面上來來去去的動物, 此後兩年多的歲月裡,

梭羅幾乎是一個人靜靜的守在瓦爾登湖畔, 仿佛那裡有他此生鍾愛的戀人。 每天除了和為數不多的相鄰們偶爾打打交道以外。 他將所有閒暇時間用在《瓦爾登湖》的寫作上, 這部作品最初的名字是林居紀事。

被公認為美國一件珍貴藝術品的《瓦爾登湖》,

也已成為被世界公認的最優美的散文範本, 那迥然不同的文體, 和旖旎不羈的田園魅力, 一直吸引著成千上百的人成為了梭羅的門徒, 全世界許多讀者會模仿他隱退山林在湖畔築舍, 但生前一直默默無聞的梭羅竟然好像得到神啟一樣, 預料到他的書在後世將會帶來這種效應, 所以他在書中一再的勸誡不要有任何人採取他的生活方式, 因為這有違他探索生活真諦的初衷。

《瓦爾登湖》是一部值得反復玩味的作品, 他裡面有太多的哲理性和雙關語, 更包含幽默和諷刺, 當然更多的書評家告訴讀者不妨放下這些複雜的思考, 而是直接去欣賞作品對大自然生動而質樸的描寫。 隨著歲月的流逝, 《瓦爾登湖》越來越受到世人的崇敬和膜拜, 在美國國會圖書評語中寫道:“在過去一百年裡, 《瓦爾登湖》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純潔天堂的同義詞”。 小編想, 這樣高的評價也是對生前耐住了寂寞和清貧的偉大作家梭羅最好的告慰。

我在遙遠的國度和時空向梭羅致敬, 我是歲月城堡,期待您的關注。

我是歲月城堡,期待您的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