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媒又黑俄港口轉運朝鮮煤炭,克里姆林宮:我們無聲明

【環球時報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李軍李珍環球時報記者張倍鑫任重王偉柳玉鵬】在朝鮮問題上,西方媒體總想製造雜音,26日,他們將矛頭對準了俄羅斯。 “制裁之下,俄羅斯港口成為朝鮮煤炭的轉運樞紐”,英國路透社昨天刊發獨家報導稱,聯合國安理會去年8月5日禁止朝鮮出口煤炭後,該國至少有3次將煤炭運往俄羅斯,在那裡卸貨、重新裝載,運往韓國、日本等地。

路透社稱,此舉“似乎違反了安理會制裁決議”。 俄方反應迅速,26日回應稱上述消息“不可靠”。 中國學者崔洪建2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制裁朝鮮問題上,俄中經常是西方指責的目標,因為這兩國是朝鮮傳統的交易夥伴,拿這些事情進行指責是“無本萬利”的。

西方將未經證實的個案統統算到政府頭上,顯然不公平。 不過圍繞朝核問題,大國博弈的因素將一直存在。

3名西歐國家情報人士對路透社稱,他們發現朝鮮有兩條運煤航線。 第一條是從朝鮮出發途經俄羅斯納霍德卡港。 該港口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東85公里,去年8月,中國公司名下的“JianFu”號船裝載1.7萬噸煤炭駛經這條航線。 俄羅斯港口管控檔顯示,另一艘裝載2.05萬噸煤的船停靠納霍德卡港後,開往韓國蔚山港。 第二條航線是經由日本以北、位於太平洋的俄羅斯庫頁島上的霍爾姆斯克港。 俄羅斯港口管控資料和船隻追蹤資料顯示,至少有兩艘從朝鮮元山市和大安郡出發的朝鮮船隻,於8月和9月在霍爾姆斯克港卸煤。

船舶追蹤資料顯示,重新裝載朝鮮煤炭的船駛往韓國的浦項及仁川港。

“納霍德卡港成為朝鮮煤炭的轉運樞紐”,上述歐洲情報人士對路透社斷言。 路透社稱,轉運的部分煤炭已在去年10月運抵韓國和日本。 一名美國消息人士稱,此類交易仍在持續。

路透社未能獨立證實,在俄羅斯港口卸載的煤炭和運往韓日的貨物是否為同一批,也無法確定相關貨船負責人是否知道煤炭來自何處。 兩名律師對路透社說,上述交易似乎違反了安理會的制裁決議。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設定朝鮮煤炭出口上限,並規定聯合國成員定期報告月進口量。

去年8月5日,安理會根據制裁決議禁止朝鮮出口煤炭,以切斷平壤資助核武器和遠端導彈計畫的重要外匯來源。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禁止從朝鮮進口煤炭,因此發展出私運路線”。 去年2月,中國宣佈2017年禁止進口朝鮮煤炭。

“不要聽信情報界匿名消息來源。 我們不會對此進行核實。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6日針對上述報導回應說,克里姆林宮“沒有聽到關於該問題的任何官方聲明”。 同一天,俄羅斯駐朝鮮大使館也以“消息不可靠”否認該報導。 俄國家杜馬議員莫洛佐夫稱,西方媒體對俄的指責是一種挑釁行為,“我們在朝鮮建有港口,但朝方向我們保證,不會通過這一港口出口任何物品”。

上個月,路透社還報導了俄羅斯油輪在海上向朝鮮供應燃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了歐洲媒體近日頻繁出現此類新聞的原因。 他表示,一方面,歐洲一部分人對俄羅斯產生了成見,有著獨特的“俄羅斯視角”,會將道聼塗説的東西放大,塑造俄羅斯負面形象。 前兩年烏克蘭危機後,北歐國家炒作過俄潛艇在波羅的海、北海出沒,後來證明都是假消息。 另一方面,歐洲關注朝核問題與日俱增,想靠情報系統和輿論宣傳提高影響力,儘管與中美俄相比,它能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能力有限。

路透社報導中還提到中國船隻參與朝鮮從俄羅斯轉運煤炭。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表示,“如果有確鑿證據證明中方相關企業或人員從事了違反安理會決議的活動,中國政府一定會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華春瑩說,近期有些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執行安理會決議的一些個案上。 中方希望,各方能為鼓勵朝韓雙方進行積極互動做出更多建設性努力。 戶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