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雄:用心點亮萬家燈火

馬雄,男,45歲,漢族。 中共黨員,固安縣供電公司宮村鎮供電所一位普通的農電工。

2001年有幸成為一名農電工的馬雄,始終保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風采,一直默默為家鄉電力事業和農村安全用電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記得小時候,有一天,馬雄家裡養的羊竟然觸電死亡,看著傷心的父親,馬雄更是引起了無限的遐想:我要瞭解電,想辦法控制電。

從上初中開始,馬雄就非常喜歡物理學科,經常用所學知識,搗鼓用半導體改裝土電話。

1988年初中畢業的馬雄,以優異的成績,被宮村供銷社錄取,並有幸被安排在“五金家電”組,跟隨一位老師傅學電工和電器維修。

在供銷社的幾年裡,馬雄練就了自己的電工技術,更成就了自己從小的夢想,奠定了他後來成為優秀農電工的根基。

2001年,固安縣供電局招工,馬雄順利地成為一名農電工,負責管理宮村和大平莊兩個村街三個台區673戶的用電工作,從此,馬益就一直在抄表、收費、搶修的道路上奔波著。

農電工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崗位,也許大家還記得趙本山在小品當中有一句“我就是收電費的”,那裡面絕非是精彩,而是嘲笑。 馬雄告訴我們說:聽到這話,我一點也沒自悲,因為群眾的滿意,是每一個農電工的希望。 ”

有人說,馬雄非常有心,哪根電杆上、電錶箱內有鳥窩他都瞭若指掌,這可是真的,因為馬雄不僅研究電還研究鳥。

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鳥兒築巢總是在同一根杆電錶箱內,因此,一到夏天,他會經常攀爬部分電杆、表箱及時清除鳥巢,免得給電力輸送添亂。

馬雄幾乎是每天第一個到達單位的人。 拖地、抹桌子、倒垃圾……繁雜瑣碎的事,他總是樂此不疲。

人們說,馬雄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始終是精力充沛、充滿朝氣!

“有事找馬雄,馬雄為您送光明”。 農電工的工作看似簡單平凡,但真正做起來,卻是紛繁複雜,涉及家家戶戶,方方面面。 查收電費、線路維護、停電跳閘、甚至安裝一個燈管都要找農電工。

一件偶然的事情讓馬雄內心非常愧疚:一天晚上,一位老太太突發疾病恰好家裡停電了,等把馬雄叫來時老人已經不行了,旁邊埋怨:“找你們農電工真難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為了打開農電工與村民的溝通管道,讓自己與百姓零距離,馬雄大膽給自己加壓,別人都躲著的事情,他卻迎頭而上,大膽的喊出了“有事找馬雄”,印製了“便民聯繫卡”:正面印著馬雄的聯繫電話和“呼機”,背面印著這樣的文字“用電故障找馬雄,馬雄為您送光明---—-用我的真誠,給您送來一片光明”,100張名片眨眼之間就被村民搶光了。 2008年馬雄的“便民聯繫卡”升級:“苦點累點不算啥,溫馨用電送您家”;2013年,馬雄再一次升級了自己的“便民聯繫卡”:“131志願者服務卡”,“有事您撥我電話,光明攜愛送您家-—-用我的付出換來您的快樂”。

馬雄不躲避問題,敢於把自己置身於群眾當中,因此在管轄過的村街,越來越多的人視他為知心人,不少人遇到用電故障外的問題也找他幫忙。

2008年8月的一天深夜,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寂靜。 來者是清華陽光中轉站的,因公司設備停電貨物運不了,貨車堵到了公路上。 這時正是馬雄父親去世後的第四天,馬雄正處於身心疲憊的時候。 但他來不及細想翻身便起,跟隨來人趕到了出事地點,查線路,排事故,接新線,處理完事故已經是淩晨四點了。 事後,北京清華陽光總經理驅車60公里趕到馬雄家裡,送上了“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不畏酷暑無私奉獻”的大紅錦旗,但那2000元錢的酬謝被馬雄婉拒了。

馬雄始終把客戶當成自己的親人,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需。 670多戶居民的用電資料,他都瞭若指掌。

只要客戶在電話那頭報上名字,馬雄就能立刻說出客戶的具體位置。

“是馬雄嗎,你能過來看看嗎,我家沒電了!”一位自稱申保忠的趙莊老漢打來電話,從語氣中馬雄感覺有些特別。 馬雄立即驅車趕去,一下車,馬雄被眼前的情景嚇住了,這是一個剛剛經歷過一場被大火洗劫的農家小院,七零八落的瓦片木炭、還未燃盡的傢俱似乎在昭示著曾經美好的家園。 馬雄告訴老人,現在這種局面,給您送電很危險,您先去村委會說明情況。 回頭我再給您專程處理。 接著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申老漢,“大爺別嫌少,身上就這麼多了,先應個急吧。 ”“別人看我家這樣,躲都躲不及呢,親兄弟也沒有你這樣的啊,像你這樣的好人不多了啊,等我有錢了一定還給你”申老漢接過錢就給馬雄跪下了。

這一脆,是老人的感激,更是馬雄用心換來的回報。“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馬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這句名言的真諦。

關注孤寡,用愛點亮百姓那盞燈。2010年暑期的一個夜晚,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後,馬雄的手機響了。“是馬師傅嗎,剛才打雷電時,我家忽然沒電了,我老頭子的藥必須要放冰箱裡保持溫度,你能不能幫我查查是什麼原因嗎?”馬雄一聽就知道是村東留守老人李大娘打來的。

放下電話,拿起手電筒,帶上工具,頂著風雨出門了。本來很近的距高,馬雄竟奔走了20分鐘才來到李大娘家。

風雨中,馬雄查看了屋外的線路,檢查了保安器,清除了故障,更換了燈泡,確認沒有問題的時候才離開。風雨中老人眼掛淚花硬是將馬雄送出門外。

宮村一位人稱“王拐子”的老人,經常在眾人面前誇讚馬雄:“小夥子不容易呀!人家不欠我這瘸老頭子的,可一旦有事,只需一個電話,隨叫隨到……”就是這位孤獨老人,靠著在家賣點生活用品以及鄰居幫忙和政府救濟生存,馬雄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我沒有錢,但是我可以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幫助老人呀!”馬雄經常光顧老人家裡,看到老人家的線路老化,自己掏錢為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遇到風雨跳閘,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只要老人一個電話,馬雄立即趕到。

有人說,不知道馬雄幫助這樣的老人到底圖個啥,馬雄說:“我的性格就是喜歡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

一天早上,秋陽剛剛爬上樹梢,馬雄正準備出門,一位80多的老太太突然闖進家門,顫巍巍的從兜裡掏出7顆幾乎一般大、均勻潔淨的花生,說是給孩子吃,馬雄內心一陣感動。

7顆花生本不值幾個錢,但老人只有這個本事,看樣子7顆花生是老人經過精挑細選的。想到前幾天老人來到家裡,生怕被馬雄看見笑話她,悄悄掏出一個從市場上撿來的蘋果,並主動幫助馬雄家剝玉米……馬雄再也無法控制情緒,一個大男人,他,哭了。

這位老人是太平莊村王老太太,平時以撿破爛為生。那還是2007年的時候,當馬雄通過走訪用戶得知老人租住的房子沒有通電,非常震驚。主動上門噓寒問暖,並自費買來電線、漏電保護器等設備,親自為老人安裝,使老人在昏暗的老房裡,過上了亮堂堂的生活。老人沒有收入,馬雄當仁不讓的把老人的電費包下來,這一墊就是十年,直到老人去世。

為了記住這位老人,馬雄把老人送來的7顆花生裝在瓶子裡,擺在了榮譽證書旁邊。

應該說馬雄的追求,帶給社會和他人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這一天,馬雄下班回家已經夜深人靜了,先是推開女兒的房門,本想和女兒說聲:“對不起,爸爸失職了。”當看到女兒睡著了,退出來一轉身,馬雄幾乎淚流滿面。因為當天是女兒高考,本來約好親自去接女兒的,沒成想竟讓女兒自己走回家。

本來應該是大男人幹的農活,因馬雄的工作脫不開,硬是壓在了瘦弱妻子的肩膀上。其實馬雄也不忍心,連對待老人都難以忠孝兩全,更何況夫妻呢。

馬雄用一顆熱心,用一種激情,在詮釋一位優秀農電工的為民情懷,百姓把他看作親人,領導把馬雄看作典範。

2013年,馬雄作為固安縣供電系統道德模範走進了廊坊市道德講堂。2014年7月,馬雄參加“廊坊市十大光明使者”演講賽,冀北公司活動總策劃、《唐山日報》葛老師以及觀眾無不報以讚賞。葛老師在現場用一句非常幽默的話語讚賞了馬雄的演講“人家是上邊穿棉襖(上邊領導捧得火熱)下邊穿褲權(下邊群眾不認可);你是上邊穿背心,下邊穿棉褲衩。你幹這麼多年了,你也付出了,你認為你幹得值嗎?”

馬雄隨口回答:“人在做,神在看,不虧心才踏實。”全場一陣掌聲!

翻看馬雄的榮譽真是太多了。廊坊市文明辦“愛崗敬業標兵”、廊坊市宣傳部“中國夢,趕考行百姓故事會優秀演講員”、《河北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夢,趕考行——電力榜樣”……

14年的時間,馬雄一路走來,奉獻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百姓的認可,榮譽的獲得……不經意間,我們感覺馬雄真的很幸福!

這一脆,是老人的感激,更是馬雄用心換來的回報。“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馬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這句名言的真諦。

關注孤寡,用愛點亮百姓那盞燈。2010年暑期的一個夜晚,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後,馬雄的手機響了。“是馬師傅嗎,剛才打雷電時,我家忽然沒電了,我老頭子的藥必須要放冰箱裡保持溫度,你能不能幫我查查是什麼原因嗎?”馬雄一聽就知道是村東留守老人李大娘打來的。

放下電話,拿起手電筒,帶上工具,頂著風雨出門了。本來很近的距高,馬雄竟奔走了20分鐘才來到李大娘家。

風雨中,馬雄查看了屋外的線路,檢查了保安器,清除了故障,更換了燈泡,確認沒有問題的時候才離開。風雨中老人眼掛淚花硬是將馬雄送出門外。

宮村一位人稱“王拐子”的老人,經常在眾人面前誇讚馬雄:“小夥子不容易呀!人家不欠我這瘸老頭子的,可一旦有事,只需一個電話,隨叫隨到……”就是這位孤獨老人,靠著在家賣點生活用品以及鄰居幫忙和政府救濟生存,馬雄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我沒有錢,但是我可以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幫助老人呀!”馬雄經常光顧老人家裡,看到老人家的線路老化,自己掏錢為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遇到風雨跳閘,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只要老人一個電話,馬雄立即趕到。

有人說,不知道馬雄幫助這樣的老人到底圖個啥,馬雄說:“我的性格就是喜歡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

一天早上,秋陽剛剛爬上樹梢,馬雄正準備出門,一位80多的老太太突然闖進家門,顫巍巍的從兜裡掏出7顆幾乎一般大、均勻潔淨的花生,說是給孩子吃,馬雄內心一陣感動。

7顆花生本不值幾個錢,但老人只有這個本事,看樣子7顆花生是老人經過精挑細選的。想到前幾天老人來到家裡,生怕被馬雄看見笑話她,悄悄掏出一個從市場上撿來的蘋果,並主動幫助馬雄家剝玉米……馬雄再也無法控制情緒,一個大男人,他,哭了。

這位老人是太平莊村王老太太,平時以撿破爛為生。那還是2007年的時候,當馬雄通過走訪用戶得知老人租住的房子沒有通電,非常震驚。主動上門噓寒問暖,並自費買來電線、漏電保護器等設備,親自為老人安裝,使老人在昏暗的老房裡,過上了亮堂堂的生活。老人沒有收入,馬雄當仁不讓的把老人的電費包下來,這一墊就是十年,直到老人去世。

為了記住這位老人,馬雄把老人送來的7顆花生裝在瓶子裡,擺在了榮譽證書旁邊。

應該說馬雄的追求,帶給社會和他人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這一天,馬雄下班回家已經夜深人靜了,先是推開女兒的房門,本想和女兒說聲:“對不起,爸爸失職了。”當看到女兒睡著了,退出來一轉身,馬雄幾乎淚流滿面。因為當天是女兒高考,本來約好親自去接女兒的,沒成想竟讓女兒自己走回家。

本來應該是大男人幹的農活,因馬雄的工作脫不開,硬是壓在了瘦弱妻子的肩膀上。其實馬雄也不忍心,連對待老人都難以忠孝兩全,更何況夫妻呢。

馬雄用一顆熱心,用一種激情,在詮釋一位優秀農電工的為民情懷,百姓把他看作親人,領導把馬雄看作典範。

2013年,馬雄作為固安縣供電系統道德模範走進了廊坊市道德講堂。2014年7月,馬雄參加“廊坊市十大光明使者”演講賽,冀北公司活動總策劃、《唐山日報》葛老師以及觀眾無不報以讚賞。葛老師在現場用一句非常幽默的話語讚賞了馬雄的演講“人家是上邊穿棉襖(上邊領導捧得火熱)下邊穿褲權(下邊群眾不認可);你是上邊穿背心,下邊穿棉褲衩。你幹這麼多年了,你也付出了,你認為你幹得值嗎?”

馬雄隨口回答:“人在做,神在看,不虧心才踏實。”全場一陣掌聲!

翻看馬雄的榮譽真是太多了。廊坊市文明辦“愛崗敬業標兵”、廊坊市宣傳部“中國夢,趕考行百姓故事會優秀演講員”、《河北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夢,趕考行——電力榜樣”……

14年的時間,馬雄一路走來,奉獻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百姓的認可,榮譽的獲得……不經意間,我們感覺馬雄真的很幸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