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萬問答復活了《開心辭典》,還有哪些童年綜藝值得重啟?|CBNweekly

小米做成了之後出的第一本書的關鍵字是什麼?參與感啊。 各大App眼瞅著線上答題這麼火, 是不是也該往改造古早電視綜藝這個思路上多想想啦。

對在1960到1970年代之間度過童年的人來說, 卡朋特那首《Yesterday Once More》裡唱的“守著收音機, 等我最愛聽的歌”, 肯定是生活裡的一種常態——後來英國還有了一支樂隊就叫Radiohead(收音機愛好者)。 而對1990年代出生的(普通)人來說, 收看《開心辭典》這類電視綜藝節目, 簡直就是生活裡的最大樂趣。 加上2008年, 隨著《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舉拿下了9座奧斯卡獎盃, 能參加一次電視答題簡直成了走上人生巔峰的象徵。

雖然《開心辭典》在2013年停播了, 但這兩天直播App出現的一堆線上問答活動, 在某種意義上好像的確讓《開心辭典》線上上復活, 而且離我們挺近的。 這類問答題的賣點簡單粗暴:答對12道選擇題就能瓜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這種能直觀感受到的獎金誘惑, 加上當年烙下的對於《開心辭典》們的執著, 一下子就讓成噸的用戶量湧向了這類App。 如果把這個消息帶回1955年, 告訴美國CBS電視臺《64000美元問題》節目的製作者, 告訴他們同樣的錢能在21世紀隨隨便便帶來幾百萬甚至更多的用戶, 那這個製作出了史上第一檔電視問答類綜藝節目的團隊, 聽了恐怕也要昏過去。

直播App們的這波操作, 好像也打開了我們塵封多年的記憶。 小時候我們看得心癢癢很想參加的電視綜藝可太多啦。 答題類的有《幸運52》《開心辭典》, 綜合類的有《正大綜藝》《智利大衝浪》《快樂大本營》, 還有超級滿足買買買欲望的《超市大贏家》和《購物街》這樣的爽節目。 如果依著直播答題的套路, 把這些已經停播的節目通過獎金+線上的模式請回來,

好像也是一樁不錯的生意。

至於能不能火起來, 還是“修行在個人”。 除了話題性和參與感, 如何設置好的遊戲環節是關鍵。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市場行銷學教授約拿·伯傑在的《瘋傳》裡寫道:“人們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 如果通過努力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分數或成績, 他們很容易主動去談論這個遊戲, 炫耀他們的成就。 ”讓大家在高考之後再次發現知識的價值的線上答題, 某種程度上恰好迎合了這樣的心理。

當然啦, 分析商業邏輯這麼複雜的事, 還是交給《第一財經週刊》前面的欄目完成更好。 之所以對讓互聯網平臺改造古早綜藝這麼上心, 主要還是出於私心——我們自己想玩。

但老實說,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挺普遍的心態吧, 不然那些線下的撕名牌活動場地、可以玩搜證的偵探體驗館怎麼會頃刻間遍地開花呢?

這麼說來, 在互聯網時代, 其實還有更多的綜藝值得被重啟。

闖關遊戲

現在的VR技術還不能說非常成熟, 但每年夏天的那些水上節目, 其實都已經可以利用VR技術實現線上挑戰。 等到技術成熟, 連冰壺這樣的比賽都可以線上上挑戰。 如今, 新加坡的軍隊已經依靠遊戲訓練士兵了, 網路賽艇錦標賽指日可待。

線上《朗讀者》

一般來說, 朗讀大賽, 除了情感是否飽滿, 比的無非是咬字和發音。 普通話水準測試用機考, 發音稍有不准馬上就能夠辨別出來。 但網路比賽要是讀“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好像有點無聊,

那我們就來比一比, 誰能夠正經地把《愛情騙子》的歌詞演繹得最撕心裂肺好了。

聽歌猜曲

央視有一檔綜藝節目叫作《開門大吉》, 就是用鐘敲出一首歌的節奏, 選手來猜。 不過這檔節目大多猜的是過氣歌手的過氣歌曲, 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很小。 假如把這個聽歌猜曲模式搬到線上, 除了猜周傑倫、陳奕迅, 再來個專門猜土味歌曲的娛樂專區, 應該會更對那些資深網路駐民的胃口。 要是加上“距離你××公里的××, 和你選擇了同樣的歌曲分類”的社交功能, 就沖著1月初網易雲音樂年度總結在朋友圈刷屏的勁兒, 絕對能拉來不少投融資。

《超市大贏家》《購物街》

這種超市購物節目最厲害的一個環節,絕對是看誰在有限時間裡拿到的商品更貴。但這種模式放上網,大家肯定都帶著雙11沒用完的滿減券,跑瑪莎拉蒂天貓旗艦店去解放天性了。所以,如果要把這個模式做成線上版,最好的玩法是指定一個亂數字,再給出一堆沒有標價格的東西。然後大家根據生活經驗選,最接近指定數位的人拿走全部選中的商品。這樣一來電商還能借機標榜自己的超低價。叮咚,你的支付寶又到賬一筆融資。

棋牌大賽

每到週末,很多爸媽肯定蹲點本地體育台,收看一檔具有本地特色的棋牌節目。通常這種棋牌節目的看點,除了棋牌本身,還有擂主社區和挑戰社區之間的鬥爭。若是換到網上,可選的棋牌遊戲就多了很多,比如萬智牌和《爐石傳說》。挑選陣營的時候就更有意思了,某洋粉絲對陣某晗粉絲,某四字男星粉絲對陣隊友凱的粉絲。想想就很刺激。

拷貝不走樣

鑒寶

在鑒寶類的節目裡,小心翼翼捧上寶貝的通常都垂頭喪氣下去了,以為手裡的東西不值錢的大多得了個不錯的報價。如果你覺得鑒寶節目門檻太高,在網路上無法複製,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網路水友,手上最值錢的不就是社交網路帳號、遊戲帳號嗎?這個號裡幾十個限量皮膚,那個號是一區王者,難道你真的不好奇這些號能賣多少錢嗎?不過,如果你的帳號還在青銅分段掌控最基礎的技能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吃瓜吧。

交換空間

在《夢想改造家》播出前,上一次《交換空間》是多少人的夢啊。在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上一次節目,除了可以免費給家裡裝修一輪,更可以在一個房價溫柔的時代裡,借著節目去考察對方社區的戶型、機構和環境,適時入手二套房。但參加這個節目有一個前提,你得有房(難怪這檔節目後來停播了)。得,老老實實在手機端把這個節目上線吧,大家給對方開個黃鑽會員,改造一下QQ空間,長勺喂湯、互相取暖就好了。要啥自行車啊。

記數位/記拼圖

之前的綜藝節目,總是考驗人的記數位能力、記牌面能力,這些都弱爆了。21世紀了,這種單純考驗天賦能力的比拼,很容易在BBS上被群嘲“不公平”。放在現在這個00後都登場了的新時代,大家要比拼的是誰記臉的能力最一流。等選手們進入線上房間坐定了,嘩啦一下投影一份歷年淘寶Top10網紅店店主們的照片牆,也別跟記數位那樣就只給記10秒鐘了——哪怕給你5分鐘都不一定能對上。

上春晚系列

這類節目和《星光大道》一個模式,就是表演家鄉風土人情,最後混個7天出名體驗卡。但能讓你上央視或衛視的春晚的節目還是少數,那社區春晚是不是現實多了呢?如果一個普通社區,跟央視似的搞一系列活動,就為了選一小批人上臺做春晚——你以為全國社區都是天通苑?算了算了,本身就圖個開心,大家跟快手老鐵一樣,線上比一個空調過濾網獨家清洗方式、電動車花式騎法就得了。

超級變變變

這檔節目,可真的是童年期待的前三甲呀。那個時候的你肯定特別好奇,這幫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神奇的創意,每個嘉賓為什麼穿得都這麼有趣。不過看了之後你也會發現,要製作一套好的道具,成本實在太高了。等現在的虛擬試衣技術再成熟一些,你的“虛擬道具服”能隨著你的身體移動的時候,大家就可以花很少的錢去做自己的《超級變變變》了。

藝術創想

當年《小神龍俱樂部》有一個《藝術創想》環節,一個很厲害的大叔經常會帶著帶大家畫畫、做手工。但現在大家已經不是小朋友,而是一天到晚捧著手機的90後中年人了,再學畫畫……好像也還合適。而且大家真的能畫好的搞不好只有“吹風機小豬”佩奇了。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有一個線上的簡筆劃大賽,一定能找出很多隱藏民間的靈魂畫手呢。

廚王爭霸

之前看《廚王爭霸》的時候,最氣的就是看得著卻吃不到。現在有了外賣平臺,這個問題其實早就迎刃而解了。廚王們還是繼續找個地方做菜,做完了觀眾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外賣App上下單、品嘗再打分。這不僅是一個讓大廚出名,讓互動觀眾獲得美食體驗的好機會,更是讓App運營方低成本獲得流量的方式啊。叮咚,你的支付寶到賬第三筆融資。

突然掉線

自信滿滿地選擇了認定的答案,結果手機一閃,突然你就被系統判定為“正在觀戰”,更氣的是,不僅之前的題都答對了,而且之後的題也都會答,但就是不帶你答題了。看看自己連得好好的Wi-Fi,真是不知道該把鍋甩給網路公司還是App。

同伴壓力

為了提高準確率,不少人選擇組團答題,也就是遊戲裡俗稱的“開黑”。但是吧,幾輪下來一旦自己的智力貢獻有點少,難免會收到來自同伴的嘲諷,自己多少也自慚形穢。本以為高中畢業以後就不會再有的壓力瞬間“昨日重現”。

外掛滋生

在《開心辭典》答題,求助場外觀眾是用一次少一次的救命稻草。但直播平臺上的答題遊戲上線才沒幾天,“外掛”已經滿天飛了。組團開黑起碼還是在拼腦力,一些技術宅仗著自己會做變成外掛就過分啦。就像我們上次在吐槽外掛時說的,當人人都有外掛時,它也就失去了效力。於是,隨著參與遊戲的人越來越多,最終能分得的獎金也開始直線下降,從巔峰時的4萬元到現在最少每個人只能拿3元。

講真,外掛作弊這個問題估計連身經百戰的海澱區公證處估計一時半會兒也無法應對吧。

陸泓

第一財經週刊特約記者

《超市大贏家》《購物街》

這種超市購物節目最厲害的一個環節,絕對是看誰在有限時間裡拿到的商品更貴。但這種模式放上網,大家肯定都帶著雙11沒用完的滿減券,跑瑪莎拉蒂天貓旗艦店去解放天性了。所以,如果要把這個模式做成線上版,最好的玩法是指定一個亂數字,再給出一堆沒有標價格的東西。然後大家根據生活經驗選,最接近指定數位的人拿走全部選中的商品。這樣一來電商還能借機標榜自己的超低價。叮咚,你的支付寶又到賬一筆融資。

棋牌大賽

每到週末,很多爸媽肯定蹲點本地體育台,收看一檔具有本地特色的棋牌節目。通常這種棋牌節目的看點,除了棋牌本身,還有擂主社區和挑戰社區之間的鬥爭。若是換到網上,可選的棋牌遊戲就多了很多,比如萬智牌和《爐石傳說》。挑選陣營的時候就更有意思了,某洋粉絲對陣某晗粉絲,某四字男星粉絲對陣隊友凱的粉絲。想想就很刺激。

拷貝不走樣

鑒寶

在鑒寶類的節目裡,小心翼翼捧上寶貝的通常都垂頭喪氣下去了,以為手裡的東西不值錢的大多得了個不錯的報價。如果你覺得鑒寶節目門檻太高,在網路上無法複製,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網路水友,手上最值錢的不就是社交網路帳號、遊戲帳號嗎?這個號裡幾十個限量皮膚,那個號是一區王者,難道你真的不好奇這些號能賣多少錢嗎?不過,如果你的帳號還在青銅分段掌控最基礎的技能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吃瓜吧。

交換空間

在《夢想改造家》播出前,上一次《交換空間》是多少人的夢啊。在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上一次節目,除了可以免費給家裡裝修一輪,更可以在一個房價溫柔的時代裡,借著節目去考察對方社區的戶型、機構和環境,適時入手二套房。但參加這個節目有一個前提,你得有房(難怪這檔節目後來停播了)。得,老老實實在手機端把這個節目上線吧,大家給對方開個黃鑽會員,改造一下QQ空間,長勺喂湯、互相取暖就好了。要啥自行車啊。

記數位/記拼圖

之前的綜藝節目,總是考驗人的記數位能力、記牌面能力,這些都弱爆了。21世紀了,這種單純考驗天賦能力的比拼,很容易在BBS上被群嘲“不公平”。放在現在這個00後都登場了的新時代,大家要比拼的是誰記臉的能力最一流。等選手們進入線上房間坐定了,嘩啦一下投影一份歷年淘寶Top10網紅店店主們的照片牆,也別跟記數位那樣就只給記10秒鐘了——哪怕給你5分鐘都不一定能對上。

上春晚系列

這類節目和《星光大道》一個模式,就是表演家鄉風土人情,最後混個7天出名體驗卡。但能讓你上央視或衛視的春晚的節目還是少數,那社區春晚是不是現實多了呢?如果一個普通社區,跟央視似的搞一系列活動,就為了選一小批人上臺做春晚——你以為全國社區都是天通苑?算了算了,本身就圖個開心,大家跟快手老鐵一樣,線上比一個空調過濾網獨家清洗方式、電動車花式騎法就得了。

超級變變變

這檔節目,可真的是童年期待的前三甲呀。那個時候的你肯定特別好奇,這幫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神奇的創意,每個嘉賓為什麼穿得都這麼有趣。不過看了之後你也會發現,要製作一套好的道具,成本實在太高了。等現在的虛擬試衣技術再成熟一些,你的“虛擬道具服”能隨著你的身體移動的時候,大家就可以花很少的錢去做自己的《超級變變變》了。

藝術創想

當年《小神龍俱樂部》有一個《藝術創想》環節,一個很厲害的大叔經常會帶著帶大家畫畫、做手工。但現在大家已經不是小朋友,而是一天到晚捧著手機的90後中年人了,再學畫畫……好像也還合適。而且大家真的能畫好的搞不好只有“吹風機小豬”佩奇了。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有一個線上的簡筆劃大賽,一定能找出很多隱藏民間的靈魂畫手呢。

廚王爭霸

之前看《廚王爭霸》的時候,最氣的就是看得著卻吃不到。現在有了外賣平臺,這個問題其實早就迎刃而解了。廚王們還是繼續找個地方做菜,做完了觀眾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外賣App上下單、品嘗再打分。這不僅是一個讓大廚出名,讓互動觀眾獲得美食體驗的好機會,更是讓App運營方低成本獲得流量的方式啊。叮咚,你的支付寶到賬第三筆融資。

突然掉線

自信滿滿地選擇了認定的答案,結果手機一閃,突然你就被系統判定為“正在觀戰”,更氣的是,不僅之前的題都答對了,而且之後的題也都會答,但就是不帶你答題了。看看自己連得好好的Wi-Fi,真是不知道該把鍋甩給網路公司還是App。

同伴壓力

為了提高準確率,不少人選擇組團答題,也就是遊戲裡俗稱的“開黑”。但是吧,幾輪下來一旦自己的智力貢獻有點少,難免會收到來自同伴的嘲諷,自己多少也自慚形穢。本以為高中畢業以後就不會再有的壓力瞬間“昨日重現”。

外掛滋生

在《開心辭典》答題,求助場外觀眾是用一次少一次的救命稻草。但直播平臺上的答題遊戲上線才沒幾天,“外掛”已經滿天飛了。組團開黑起碼還是在拼腦力,一些技術宅仗著自己會做變成外掛就過分啦。就像我們上次在吐槽外掛時說的,當人人都有外掛時,它也就失去了效力。於是,隨著參與遊戲的人越來越多,最終能分得的獎金也開始直線下降,從巔峰時的4萬元到現在最少每個人只能拿3元。

講真,外掛作弊這個問題估計連身經百戰的海澱區公證處估計一時半會兒也無法應對吧。

陸泓

第一財經週刊特約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