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8手機行業洗牌,也只有這幾個品牌可以領跑

未來手機行業拼的一是規模化, 二是個性化。 通過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 以小米, 榮耀的崛起和酷派中興, 聯想的落敗收場。 後移動互聯時代, 手機行業大規模洗牌是不可能存在, 不過競爭卻更為激烈, 一招不慎, 滿盤皆輸的現象有可能會發生。

那2018年會繼續領跑的品牌肯定還是小米, 華為, 三星, 蘋果。 小米在互聯網紅利結束後進入瓶頸, 後開始新小米, 發展小米之家新零售, 發力人工智慧, 金融和移動商店的策略, 2017小米強勢逆襲, 銷售額破1000億, 據傳小米內部正在商討上市。 華為, 國內的品牌, 不得不說作為老品牌還有如此生機, 互聯網品牌榮耀也是潛力無限。 而三星, 壟斷整個手機供應鏈, 從螢幕, 電池, 晶片, 都壟斷地位。 同時創新水準一流, 三星一年雙旗艦就可以證明。 蘋果, 市值全球最高, 擁有最多的資金儲備, 創新雖然慢, 但是穩健的發展策略, 蘋果的地位不容挑戰。


這是一線品牌而除了這些品牌, 還有銷量很廣的oppo,vivo依靠強勢的廣告宣傳和明星代言線下鋪店, 銷量過億不出意外。 而剩下的錘子, 一加, 360, 魅族, 美圖, htc,lg等等, htc已經開始轉型, 發展vr技術, 手機逐漸受冷, 不過作為曾經的王者, 實力還有, 已經老矣。 lg作為國際品牌, 國內國內銷量一般, 不過不會消失。 而錘子主打個性天生驕傲。 不將就的一加, 國外銷量國外認知度還是很高, 原生態系統, 超強配置, 潛力無窮。 而360不溫不火, 老周在手機上還是很用心的, 不知2018, 360如何發展, 不可窺測。 而魅族, 作為曾經可以和小米抗衡的品牌, 這些年卻沉淪了, 不知道黃章出山會不會改變這一局面。

手機行業已經不單單是手機硬體競爭更多是軟體配套, 資源調配, 供應鏈管理等綜合實力的競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