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最權威無人駕駛榜單:蘋果首次進榜,百度把墊底位置讓給特斯拉

大型車企仍然是無人駕駛圈的王者。

編譯 | 王宇欣

整理 | 宇多田

美研究機構 Navigant 的無人駕駛技術排行榜又如期而至。 這份榜單目前為止被公認為評測最全面, 最具權威性的排名之一。 想必去年 4 月發佈的榜單很多人應該還記憶深刻:

福特、通用等老牌車企領跑技術圈, 穀歌的 Waymo 表現平平, 百度墊底。

今年的新榜單, 儘管繼續顯示了在自動駕駛研究方面公眾感知和能力之間巨大的差距, 但也揭示出, 僅僅才過不到 1 年, 自動駕駛的現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管怎樣, 你都能從這份榜單中看到, 哪些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有潛在問題,

又有哪些公司具有足夠的資源和行業影響力, 能夠將他們的想法從制圖板上拿下來真正應用於市場。

在揭示新排名之前, 我們先來說一下評選維度:根據 18 家領先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策略和執行情況, Navigant 引入 10 項標準來進行量化評分。 其中包括:

視野、市場策略、合作關係、生產策略、技術能力、銷售能力、量產能力、產品品質和可靠性、產品組合能力以及可持續能力。

以下是 2017 年 Top 19 Players(括弧內較 2016 年排名對比):

1. 通用汽車(↑1 位)

2. 穀歌 Waymo(↑5 位)

3. 戴姆勒-賓士-博世(↑1 位)

4. 福特汽車(↓2 位)

5. 大眾汽車(持平)

6. 寶馬-英特爾-菲克(持平)

7. 安波福 Aptiv(↑2 位)

8. 雷諾日產(↓5 位)

9. 愛立信-Zenuity(Zenuity是富豪與奧托立夫成立的合資公司)(↓1 位)

10. 標緻雪鐵龍(↑1 位)

11. 捷豹路虎(↑首次進入)

12. 豐田汽車(↑1 位)

13. Navya(↑首次進入)

14. 百度-北汽(↑4 位)

15. 現代汽車(↓5 位)

16. 本田汽車(↓1 位)

17. Uber(↓1 位)

18. 蘋果(↑首次進入)

19. 特斯拉(↓7 位)

現在花幾分鐘時間想一下, 你認為哪家公司最接近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化?

像 Tesla 與蘋果這樣 PR 頻率比較高的公司很可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大腦中:兩家公司都時長在報紙的頭條位置, 並且被公認為科技界的領袖。

但很遺憾, 蘋果公司、 Tesla以及Uber 在自動駕駛圈裡幾乎是墊底兒的。

此外, 在策略(Strategy)和執行(Execution)的兩個維度上, Navigant 將這些公司區分為:領導者(Leader)、競爭者(Contender)、挑戰者(Challenger)和跟隨者(Follower)。

2017策略-執行排名區間

很明顯, 傳統車企福特、通用、戴姆勒以及雷諾-日產聯盟仍然位於領導者區間, 但是今年這個區間又增加了 4 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Google 的 Waymo(實力終於與大眾印象貼合起來)、大眾集團、寶馬-英特爾-菲克聯盟以及 Aptiv(德爾福分拆出來的無人駕駛子公司安波福)

很明顯, 從無人駕駛市場化的策略和執行兩個維度的完成情況來看, 老牌車企依然實力最強大。

此外, 我們也可以看出, 大多數榜上有名的公司都位於「競爭者」這個區間內。

富豪-Autoliv-愛立信-Zenuity 聯盟、標緻雪鐵龍集團、豐田汽車、現代汽車集團與去年一樣, 仍然在這個區間中。

但最值得注意的, 應該是捷豹路虎與 Navya 的首次加入, 便跳過「挑戰者」與「追隨者」, 直接進入了「競爭者」行列。

其中, 一直在無人駕駛圈比較沉默的捷豹路虎, 在 2017 年下半年頻頻放出消息, 加大無人駕駛技術人才招聘力度(增加 5000 名), 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 宣佈在 2020 年推出第一輛無人駕駛量產車…幾乎一氣呵成。

而創業公司 Navya 的進榜, 則要歸功於其飛速的商業化腳步, 在國內都在宣傳「無人駕駛巴士測試」的時候, 他們在 2017 年 2 月就在拉斯維加斯正式運營了。

此外, 目前Navya的無人巴士也已經在法國至少 7 座城市開啟正式運營。 我們還坐過他們的車, 效果不錯。

最後,要說一說唯一的中國公司百度。錯了,是百度-北汽。

從去年的榜單墊底,到今年上升 4 個席位,應該說百度的阿波羅項目,與北汽兩家公司的「量產宣言」以及 CES 的表現,給全球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挑戰者裡的 4 位,雖然排名不太好看,但至少上榜。

其中,蘋果首次進入榜單,而一直在很多人心中曾是「自動駕駛代名詞」的特斯拉,則一下子跌出了「競爭者」區間。而原因就在於,其在無人駕駛技術和市場化方面平平的表現。

特別是 Autopilot 2.0 的升級更是趨於停滯,甚至有車主抱怨其輔助系統還沒特斯拉與 Mobileyes 分道揚鑣前好用。很顯然,用自己研發的技術「裝飾」量產車,是需要承擔一些後果的。

而一直墊底的 Uber,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麻煩事兒太多了,在推崇自動駕駛的創始人卡蘭尼克被迫辭職後,其自動駕駛部門就一直鮮有成就。

這份榜單告訴我們,連頂級技術公司與車企的實力排位都發生了如此重大變化,只能說明競爭之激烈,技術更迭之快實在是超乎想像。

因此。你要跑得更快。

最後,要說一說唯一的中國公司百度。錯了,是百度-北汽。

從去年的榜單墊底,到今年上升 4 個席位,應該說百度的阿波羅項目,與北汽兩家公司的「量產宣言」以及 CES 的表現,給全球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挑戰者裡的 4 位,雖然排名不太好看,但至少上榜。

其中,蘋果首次進入榜單,而一直在很多人心中曾是「自動駕駛代名詞」的特斯拉,則一下子跌出了「競爭者」區間。而原因就在於,其在無人駕駛技術和市場化方面平平的表現。

特別是 Autopilot 2.0 的升級更是趨於停滯,甚至有車主抱怨其輔助系統還沒特斯拉與 Mobileyes 分道揚鑣前好用。很顯然,用自己研發的技術「裝飾」量產車,是需要承擔一些後果的。

而一直墊底的 Uber,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麻煩事兒太多了,在推崇自動駕駛的創始人卡蘭尼克被迫辭職後,其自動駕駛部門就一直鮮有成就。

這份榜單告訴我們,連頂級技術公司與車企的實力排位都發生了如此重大變化,只能說明競爭之激烈,技術更迭之快實在是超乎想像。

因此。你要跑得更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