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億農村戶口將進城落戶:農村土地“三權”仍然享有

提示:本頭條號文章全為原創首發, 作者承諾對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歡迎讀者朋友點頁面右上角紅框「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據公安部消息, 今年, 我國將組織開展非城市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情況的中期評估, 確保2020年實現1億人口在城鎮落戶的目標。 這項措施將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為城市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也為符合條件的農村青年進城落戶開了綠燈。

楚有微詞瞭解到, 這次的進城落戶人口中期評估, 將遵循“自願、分類、有序”的原則, 注意優先考慮重點群體, 包括具有高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城市生活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人員等, 他們是城市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

擁有城市戶籍是我國很多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青年夢寐以求的事情。 由城市的匆匆過客變為城市的主人翁, 不但讓他們感到自豪, 而且讓他們能實實在在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政策優惠。

城市戶口在子女就讀升學、醫療保健、住房福利、就業保障等方面享有很多的政策優惠。 例如具有北京戶籍的學生升入本市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就明顯偏低。

農村居民在城市落戶後, 在農村擁有的土地“三權”包括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不會改變,

是否退出將遵循自願原則, 這就為城市落戶者解決了後顧之憂。 換句話說, 他們在農村承包土地上的收益能夠得到保障, 不會因為在城市落戶而消除。

多年來, 農村戶口在城市落戶有著種種限制, 大多數城市實行積分入戶制, 要求落戶的農村戶口需在該市居住了一定的年限, 擁有一定的學歷, 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 在城市繳納一定年限的社保等。 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設置了落戶的年齡上限。

從情況的發展看, 接納一定的農村戶口落戶城市, 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 在城市生長的年輕一代, 對於生育觀較為開放。 他們大多不願意生育第二個孩子。 這樣發展下去, 若干年後城市的原住戶口必然銳減。 因此, 這一政策實施是城市發展的長久之計。

聲明:本頭條號已經與「維權騎士」和「快版權」簽約, 進行全互聯網監測, 擅自轉載者後果自負。 但歡迎讀者朋友在留言欄批評指正或點頁面右下角箭頭將文章轉發到您的頭條、朋友圈、微信和QQ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