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5G時代提升的可不僅僅是網速 IP加速器分享

相信關注電子產品、熱愛科技的你一定對“5G”這個詞毫不陌生, 這個自去年一直被熱炒的通訊技術總是會時不時的進入我們的視線。 而且在剛剛結束的CES上, 高通也圍繞5G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觸手可及充滿科技感的未來。

5G速度堪比獵豹(圖源:infoxmation)

的確, 按照理論資料, 5G的傳輸速率將可以實現1Gb/s, 比目前4G的速度快十倍以上。 這意味著使用5G技術下載一部1GB大小的高清電影僅僅需要10秒就可以下載完成!

那麼5G從技術上到底有哪些改變才能使其相較4G的速度有“質”的飛躍呢?除了速度更快, 5G對比4G還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呢?

無線電各頻率分段(圖源:wendangwang)

而我們手機通訊用的電磁波頻率, 則是被分配到了中頻—超高頻段。 簡單來說, 從2G到3G一直到5G, 其實就是頻率的遞增。

而隨著頻率的提高, 頻段也在逐步加寬。

以28GHz為例計算波長

然後我們就能得出5G下的波長約為10.7mm(毫米),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G毫米波。

微基站(圖片引自臨汾日報社)

為了應對這個困難, 5G開始才用全新的基站——微基站。 顧名思義, 微基站做的足夠小的基站。

為了更容易理解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區別, 我們用一個取暖的例子來形象的比喻宏基站和微基站。

微基站“取暖”方案(圖片引自新浪博客)

微基站:如果我們將上述班級中心熾熱的火爐“拆分開”, 分成四五個火爐, 雖然每個小火爐的功率不及原先的大火爐, 但是我們將這幾個小火爐平均分到班級的各個區域, 這樣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暖意了。

所以, 微基站不僅在體積上要遠遠小於宏基站, 在功耗上也會有所降低。

你也許想問, 為什麼巨集基站的天線都那麼大, 而微基站的天線這麼小?或者引申一下, 為什麼以前我們的手機都要長長的天線, 而現在我們的手機都“沒有”天線了?

MIMO技術(圖源:wikimedia)

這就用到了MIMO技術, 英文全稱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意為“多進多出”, 說白了就是基站的天線變多了, 並且手機的接受能力也變強了, 源頭上多根天線發送, 接收物件多根天線接受。

而5G由於可以放入更多的天線, 也就成為了加強版的Massive(海量的) MIMO技術。

5G Massive MIMO(圖源:sharetechnote)

到了5G時期, 當頻率處於30Ghz時, 基站最多可使用256個天線同時收發信號, 5G可以將移動網路的頻寬容量提升數十倍乃至更大。

以上是關於蘋果iPhoneX產品評測的報導, 有關蘋果iPhoneX的外觀、螢幕、拍照、續航、性能等後續內容,

請持續關注中關村線上關於蘋果iPhoneX評測的報導。

信號像手電筒“精准打擊”使用者

雖然現在信號和天線的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5G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們, 就是我們放射信號的時候能不能不像4G那樣漫無目的的放射, 雖然有一個很大的覆蓋面, 但是利用率卻有高有低。 能不能“精准打擊”只給有需要的人用, 從而節省資源。

波束賦形技術(圖片引自mbcom)

到了5G,為了解決這種資源浪費的行為,開始使用波束賦形技術。

波束賦形是什麼?來看下維琪百科的解釋:

“波束賦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濾波,是一種使用感測器陣列定向發送和接收信號的信號處理技術。 波束賦形技術通過調整相位陣列的基本單元的參數,使得某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長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消干涉。波束賦形既可以用於信號發射端,又可以用於信號接收端。”

D2D通信網路架構示意圖(圖源:zte)

使用D2D技術,一舉兩得——即可以節約大量空中資源,同時也減輕了基站的壓力。

不過,你不要認為這樣就可以逃過運營商的“魔爪”,不用交通信費了,因為總的信號控制和資源配置還是通過基站來進行調控的,所以,我們還是要乖乖給運營商交錢。

總的來說,5G雖然只比4G多了“1G”,但是這“1G”蘊含的內容和進步可是太多了,無論是頻寬還是基站,5G相較於4G都有了“質”的飛躍。

雖然現在階段我們5G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些遙遠,但是現在就像像暴風雨來臨前夜沉寂的安靜,一旦等到5G這場風暴來襲,無人駕駛、物聯網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將隨著5G共同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網速的提升。

波束賦形技術(圖片引自mbcom)

到了5G,為了解決這種資源浪費的行為,開始使用波束賦形技術。

波束賦形是什麼?來看下維琪百科的解釋:

“波束賦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濾波,是一種使用感測器陣列定向發送和接收信號的信號處理技術。 波束賦形技術通過調整相位陣列的基本單元的參數,使得某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長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消干涉。波束賦形既可以用於信號發射端,又可以用於信號接收端。”

D2D通信網路架構示意圖(圖源:zte)

使用D2D技術,一舉兩得——即可以節約大量空中資源,同時也減輕了基站的壓力。

不過,你不要認為這樣就可以逃過運營商的“魔爪”,不用交通信費了,因為總的信號控制和資源配置還是通過基站來進行調控的,所以,我們還是要乖乖給運營商交錢。

總的來說,5G雖然只比4G多了“1G”,但是這“1G”蘊含的內容和進步可是太多了,無論是頻寬還是基站,5G相較於4G都有了“質”的飛躍。

雖然現在階段我們5G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些遙遠,但是現在就像像暴風雨來臨前夜沉寂的安靜,一旦等到5G這場風暴來襲,無人駕駛、物聯網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將隨著5G共同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網速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