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創新勞動競賽形式 浦東多途徑提升工會社工專業能力

梁長玉報導 1月26日, 浦東新區公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6所高校揭牌共建實習基地, 為培養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提供共用平臺。

揭牌儀式上, 浦東第二屆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技能比武舉行, 這是浦東新區創新勞動競賽形式, 打造高素質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的又一舉措。

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是党的群團改革產生的新生事物。 從2011年組建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以來,

浦東工會社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已形成416人的隊伍規模, 覆蓋全區36個街鎮, 9個開發區工會。 據不完全統計, 7年多來, 浦東工會社工隊伍獨立建會4900家, 發展工會會員107萬人, 集體合同簽約率90&以上, 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2.5萬家, 涉及職工97.7萬人, 上繳區總工會會費1.69億元, 發展工會通會員23萬人, 指導或直接參與調解10人以上群體性勞動糾紛415起, 涉及職工4萬余人, 涉及金額近5億元, 法律援助7496人, 開展勞動競賽2500餘次, 覆蓋職工479萬人次, 機關、企事業單位3.75萬家, 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活動275場, 選樹全國勞動模範5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4名,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63個, 工人先鋒號120個, 選樹“上海工匠”10名,
選樹“浦東工匠”60名,成為“反映職工訴求的聯絡員、服務職工需求的知情人、教育引導職工的宣傳員、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的協調員”。

浦東新區通過多種途徑提升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專業能力, 使之適應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需要。 除入職專業培訓外, 還組織年度大培訓、網上培訓、帶教培訓和掛職培訓等多種專業培訓形式。

從2014年起推行的集上崗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和晉級晉崗培訓等“3+X”的工會工作者培力計畫, 極大提升了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的專業能力。

此次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技能比武, 吸引了近200名工會社工參加,

角逐“工會百事通”、“工會星能手”等多項名次。 作為比武的成果, 浦東公惠中心還彙編了《工會工作流程寶典》和《工會工作實務案例》兩本口袋書, 集中了89個工會工作流程圖和40篇涉及工會組建和勞動維權兩大主題案例實務, 是浦東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多年來工作實績的總結性概括, 具有可推廣可複製可借鑒的價值。

為了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工會社工隊伍,浦東公惠中心還與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等共同建立實習基地,通過平臺共用、優才共育、難題共解、為高校社工專業人才成長提供社會實踐的資源。

上海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巡視員何惠娟、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周奇等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和技能比武。

為了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工會社工隊伍,浦東公惠中心還與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等共同建立實習基地,通過平臺共用、優才共育、難題共解、為高校社工專業人才成長提供社會實踐的資源。

上海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巡視員何惠娟、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周奇等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和技能比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