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威脅還是幫助人類?兩隻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克隆長尾猴中中和華華

還記得克隆羊多利嗎?近日, 科學家們用克隆多利的技術, 克隆了兩隻猴子。

數周前, 中國的一家實驗室裡誕生了兩隻克隆長尾猴中中和華華。

新華社引用中國科學院消息稱, 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 兩隻小動物的生日分別是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

科學家稱, 基因相同的克隆猴對研究人類疾病有幫助。

但是也有人表示, 這項工作讓世界更接近人類克隆, 引發對倫理問題的擔憂。

克隆猴中中

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孫強稱, 克隆猴將被用作模型, 來研究具有遺傳基礎的疾病, 包括一些癌症、代謝和免疫紊亂疾病。

“靈長類生物學的許多問題可以通過這個模型來研究, ”他說。

中中在8周前出生, 華華已經出生6周。 他們的名字有“中華”的寓意。

研究員表示, 這些猴子目前成長正常。 他們預計, 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克隆獼猴。

克隆羊多利

“不是敲門磚”

法蘭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教授羅賓·洛弗爾-巴德格(RobinLovell-Badge)稱, 克隆中中和華華的技術仍然是“一個十分無效率而且危險的過程”。

“這篇論文中的工作不是克隆人類的敲門磚, ”他說。

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 )教授達倫·格裡芬(Darren Griffin )稱, 這個方法可能在瞭解人類基本方面有幫助, 但是引發了倫理問題的擔憂。

“現在需要認真考慮在什麼樣的倫理框架下, 這種實驗可以、應該運行, ”他說。

20年前, 克隆羊多利在愛丁堡的羅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誕生, 創造了歷史。 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動物。

在那之後, 科學家採取相同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了許多其他哺乳動物,

包括牛、豬、狗、貓和鼠。

在這個過程中, 要先將DNA從細胞核中轉移到另一個捐贈的、已經被移除DNA的卵細胞中, 然後促使它們發育成新的胚胎, 再植入到代孕動物身上。

中中和華華是首次通過該技術克隆的非人靈長類動物。

1999年, 一隻恒河猴胚胎被一分為二來創造兩隻同卵雙胞胎, 一隻名叫泰特拉(Tetra)的猴子通過該技術培育, 它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猴, 但培育它的過程中並不涉及DNA轉移的複雜過程。

克隆猴華華

“許多次失敗”

在這篇發表在《細胞》雜誌的研究中, 科學家使用了來自胚胎細胞的DNA。

DNA被轉移到被捐獻的卵細胞後, 使用基因重組來改變基因, 否則會讓胚胎停止生長。

中中和華華是79次嘗試的結果。 有其他兩隻猴子最初是從不同的細胞中克隆出來, 但是最終沒有生存下來。

孫強說:“我們嘗試了一些不同方法, 但只有這種方法可行。 在找到成功克隆猴子的方法之前, 經歷了許多次失敗。 ”

科學家們稱, 他們遵循了有關動物研究的嚴格國際規定, 這項規定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制定的。

中國科學院的蒲慕明也參與了研究,他表示:“我們非常清楚,未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非人類靈長動物的研究都需要科學家遵循非常嚴格的倫理標準。”

這項規定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制定的。

中國科學院的蒲慕明也參與了研究,他表示:“我們非常清楚,未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非人類靈長動物的研究都需要科學家遵循非常嚴格的倫理標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