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注丨不用身份證“刷臉”即辦事,貴州政務服務推出“自助模式”

記者:姚東 邱淩峰

日前, 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創新打造貴州政務服務推出“自助模式”, 在全省範圍內開創“刷臉”辦事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1月19日, 記者特意前往體驗“刷臉”辦事。

“刷臉”辦事一目了然

當天上午10:40分, 記者來到貴陽市遵義路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見二樓A、B區兩個區域門口, 都各安放一個大大的自動取號機。 這個自動取號機和平時見到的有別, 它就是一個“貴州政務自助機”。 當點擊辦事取號, 它會提示掃描身份證, 並輸入本人手機密碼, 還要進行“刷臉”程式。 “刷臉”成功後, 它就會跳出五十個廳局級部門,

供前往辦事者選擇。 不論去諮詢還是更換申請證照, 只要按需點擊就行。 最後, “貴州政務自助機”就會列印出一張已經生成的二維碼取號單, 辦事人員就可以拿著取號單, 到相應對應的視窗辦理業務。

“只要第一次進行了身份證和‘刷臉’識別, 下次來辦事連身份證都不用要了, 系統裡面已經有保存了”。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第一次來辦事, 需要刷身份證的原因是, 公安部門給我們的資料只有7類, 但是不包括照片資料, 所以現在要用現場採集的照片來比對辦事人員身份證上的照片, 下一步如果公安部門把照片資料資訊給了我們, 那時候來辦事, 連身份證都可以不用要了”。

據工作人員介紹, 為了同一件事情,

去政務服務中心跑了幾次, 系統裡面都有一一記錄, 當為了同一件事情, 來跑的次數超過了各廳局部門當初承諾的次數(具體辦什麼事項需要對方跑多少次系統上有設置), 系統會自動報警, 如果當初承諾的只跑兩次, 現在對方卻跑了5趟, 這樣服務中心就會追究原因。

去政務服務大廳辦事, 對個人而言, 用得最多的就是複印身份證, 對於單位而言, 用得最多的就是營業執照, 這樣一來, “刷臉”、掃描之後, 前來辦事的這些都不用帶了, 也無需複印了, 具體經辦或者審批的單位, 可以通過資料共用, 系統上一查, 一目了然。

第一次登錄選擇需要服務的類別

資料共用更少跑路

有些事情因為可能會涉及到現場簽字、確認遞交紙質材料等事項, 必須到政務服務大廳現場辦理。 而有的事情, 足不出戶在貴州網上辦事大廳上就可以順利辦理。 但據瞭解, 能足不出戶、無需到現場辦理的事項畢竟是少數。

記者通過手機進入貴州網上辦事大廳體驗“刷臉”辦事, 當進入大廳點擊進入網上辦事欄目,

需網上註冊, 選擇個人用戶或者法人用戶, 註冊完成後, 需進行實名認證, 再需手機掃描上傳身份證正反面, 然後再“刷臉”認證。 但是, 這個環節對流覽器有要求, 目前只有穀歌和火狐流覽器可用, 手機上若沒有符合的流覽器, 只能下載流覽器才能繼續使用。

當這些程式都順利通過了, 根據提示選擇進入相關廳局部門, 找對應的事項進行點擊辦理、上傳遞交材料等等。

據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業務一處李騰剛處長介紹, “刷臉”辦事不僅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 還有活體檢測技術, 這項技術的應用避免了一些妄圖盜用、冒用他人照片通過人臉識別, 從而盜用他人相關證照和材料辦理事項的情況。

李騰剛處長舉例說, “假設記者要去省新聞出版局辦理記者證, 那麼進入網上辦事大廳或者現場的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按程式點擊操作‘貴州政務自助機’, 辦理記者證所需要的學歷證、新聞從業人員資格證、人社部門發放的職稱證等統統都不用提供了, 在系統裡面, 部門之間直接調用關於你的所有材料, 讓資料多跑路, 並且資料可信, 如果個人提供紙質的東西, 具體經辦或者審批的單位一時還難以辨別真偽”。

採集現場人臉資訊與身份證上照片資訊做對比

系統後臺9萬人工

據瞭解,長期以來,各級各部門資訊化建設“各自搭台、分頭唱戲”的模式根深蒂固,因為部門之間資料不能共用,就把後果轉嫁到辦事人身上,“奇葩”證明也隨之產生,全社會都在齊呼資料開放共用。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貴州毅然取消了省級及以下部門自建的353個審批服務事項辦理資訊化系統,統一使用貴州省網上辦事大廳審批服務系統,建成了全國唯一實現省內“一張網辦理、一個系統審批、一個資料庫彙聚、一個標準開放共用”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貴州省網上辦事大廳。

目前,省市縣三級3760多個部門,50多萬個政務服務事項,9萬多名審批人員每天在同一個系統開展審批服務工作,所產生的資料全部彙聚在雲上貴州平臺,全省各級各部門按許可權自動共用互認資料資訊。

“貴州堅持政府履權‘無盲點’,強化部門履權過程的事前事中事後公開,實現從‘政府公開什麼、群眾就看什麼’到‘群眾關注什麼、政府就公開什麼’的轉變。”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榮說,通過履權過程全公開和以視窗人員為架構重新優化辦事流程,目前,所有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理環節不足4個、平均辦理時限不足13個工作日、平均申請材料不足7個。

採集現場人臉資訊與身份證上照片資訊做對比

系統後臺9萬人工

據瞭解,長期以來,各級各部門資訊化建設“各自搭台、分頭唱戲”的模式根深蒂固,因為部門之間資料不能共用,就把後果轉嫁到辦事人身上,“奇葩”證明也隨之產生,全社會都在齊呼資料開放共用。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貴州毅然取消了省級及以下部門自建的353個審批服務事項辦理資訊化系統,統一使用貴州省網上辦事大廳審批服務系統,建成了全國唯一實現省內“一張網辦理、一個系統審批、一個資料庫彙聚、一個標準開放共用”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貴州省網上辦事大廳。

目前,省市縣三級3760多個部門,50多萬個政務服務事項,9萬多名審批人員每天在同一個系統開展審批服務工作,所產生的資料全部彙聚在雲上貴州平臺,全省各級各部門按許可權自動共用互認資料資訊。

“貴州堅持政府履權‘無盲點’,強化部門履權過程的事前事中事後公開,實現從‘政府公開什麼、群眾就看什麼’到‘群眾關注什麼、政府就公開什麼’的轉變。”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榮說,通過履權過程全公開和以視窗人員為架構重新優化辦事流程,目前,所有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理環節不足4個、平均辦理時限不足13個工作日、平均申請材料不足7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