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今年全省“三公”經費要“零增長”

1月25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網最新公佈《關於改進預算工作集中財力保基本保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按照《意見》, 2018年各級行政事業運行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零增長”, 財政供養人員“零增長”, “三公”經費“零增長”。

減少財政預留資金

《意見》提出, 從2018年起, 省本級支出要在年初預算中細化至省本級機關或基層預算單位, 原則上不得預留部門進行二次分配, 壓減“待分配”資金規模, 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嚴格控制財政代編預算, 確需代編預算的事項應報省政府批准。 補助市縣專案要做好提前下達工作,轉移支付提前下達下一年數應不低於當年預算的70%,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額相對固定的轉移支付提前下達比例要達到90%。

2018年各級行政事業運行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零增長”, 財政供養人員“零增長”, “三公”經費“零增長”。 未履行審批程式的機關團體樓堂館所建設一律不安排預算, 基本建設專案超概算資金未經原審批機關及本級政府批准的一律不追加, 超範圍超標準津補貼和超編人員支出一律不安排預算, 預算之外的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辦公用房裝修等一般性支出未經同級政府批准一律不追加。 未經批准不得在為領導準備的講話材料或會議文件中要求財政新增專項資金, 不得規定某項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不得規定財政投入增長比例,不得規定按人均經費標準安排項目支出。

收益上繳比例提高

省級主管部門盡可能減少直接向企業分配和撥付資金,盡可能減少審批和分配市縣具體專案,將資金統籌、專案管理的許可權進一步下放到市縣一級,由市縣承擔資金使用的主體責任。

同時, 對納入預算內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專項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同徵收單位支出安排實行徹底脫鉤管理。 2018年,資源型、壟斷性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比例由18%提高至22%,一般競爭性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比例由13%提高至17%。 到2020年,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比例要達到30%。 將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30%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其餘70%用於省屬國有企業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產業,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相關改革成本等支出。

鼓勵事業單位創收

鼓勵事業單位創收, 鼓勵其結合自身資源、技術、科技實力, 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並取得合理收入。 改革省財政對省級醫院人員經費按60%比例安排的做法, 由“養人”向“辦事”轉變, 由補助基本支出向補助項目支出轉變。 對省屬高校選擇部分高校探索試行按學生人數和生均標準確定支出總額的辦法, 取得成功經驗後適時全面推開。 醫院和高校的財政補助重新核定以後, 可把資金使用權最大限度地下放給單位。 本報記者 張樹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