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南教師讀書會丨輕鬆總是伴著能力的解放

輕鬆總是伴著能力的解放

——河南教師讀書會第109期分享記錄

書名:《為何家會傷人》

作者:武志紅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一、愛為什麼會戴著傷害的面具

趙小敏:家, 是停泊的港灣;家, 是幸福的源泉;家, 是溫暖的依靠;家, 是心靈的樂園。 家, 怎麼會傷人呢?

黃春麗:現在的小學生家長為了將來孩子能考上一個好初中, 都逼著孩子學高深的奧數, 弄得孩子苦不堪言。 父母也需要一定的約束, 不能對待孩子為所欲為, 仿佛孩子都成了家長減壓的發洩對象了。

於德明:學習和成長原本是孩子的事情, 家長需要的只是陪伴和鼓勵, 支持和幫助, 但現實卻並非如此。

當期海報

孫紅:很多人, 不會跟自己相處。 更不懂如何與別人相處, 包括子女。 父母性格是缺陷的, 才有如此的悲慘家庭。

孫愛紅:很多父母因為不懂教育而傷害了孩子。

趙小敏:武綺詩《無聲告白》中莉蒂亞為了父母的夢想而活, 最後失去自我, 失去快樂, 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們終此一生, 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二、你把焦慮轉嫁給孩子了嗎

趙小敏:這本書從宏觀和細節上, 都寫透中國家庭的傷人之處。 包括四個大的章節:1、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2、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3、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4、中國式家庭。

我家有高三學生, 不自覺地, 我會將我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

孫愛紅:說實在, 我也這樣把轉嫁給孩子過, 我幹什麼事都想追求完美, 所以也這樣要求孩子, 就和孩子發生矛盾, 發生衝突, 然後以權威壓人!

李鯤:曾經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讀完這本書之後才驚覺自己這個母親當得不合格。 孩子起床老催, 寫作業也老指責, 就連孩子讀課外書沒先讀我推薦的也批評。 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擔心啦, 我該做的應該是讓孩子明白:母親一直都在, 一直會無私地支持, 用心的理解我。

河南教師讀書會logo

於德明:我感覺, 我們對於大學與人生關係的認識上有誤區, 這也是導致家庭教育悲劇頻發的原因之一。

張俊紅:家有高三的女兒, 也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分數排名稍微退後幾名, 就緊張起來了。

黃春麗:現在的家長生活壓力大, 很多時候就會隨著孩子的成績起伏不定, 孩子有進步, 成績好, 自己每天都是豔陽天,

孩子成績下降, 自己就愁眉不展, 焦慮不安。

趙小敏:家長希望孩子好, 但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最常見的是, 他們不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 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 為孩子設計人生。 結果, 他們出於愛心教育孩子, 最後卻發展出束縛孩子成長的非愛行為。

2018第一季度共讀次序表

李鯤:知易行難,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我們在讀書時明白了,理解了,醒悟了,但是遇到具體的事一急就會本能地犯錯,原生家庭的確影響太深。

曹曉莉:只要孩子學習態度好,方法得當,就不必過於在乎孩子的成績。比孩子的成績重要的多的是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於德明:對於人生而言,每個人都需要不停地成長,而家庭教育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家長帶著孩子不停地成長進步,而不是催著孩子成長進步,而自己卻原地不動,甚至直線後退。

趙小敏:書中告訴我們的轉變之道是與孩子一起成長,有三種方法:一是給孩子空間;二是自我成長;三是進化愛的方式。

三、你認為教育是為孩子還是為大人

黃春麗:家長應該先自我成長,專注於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帶動孩子成長。

於德明:教育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自己。

孫愛紅: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樣子就是孩子未來的樣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趙小敏:武志紅認為: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會帶來真正的優秀。荷蘭心理學家羅伊•馬丁納講到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第三個層面的快樂,很不容易活出。我們能夠得到無條件的愛,卻很難沉浸在無條件的至樂中,想獲得這種快樂,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學習。

孫紅:生活,讓很多人忘記了最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幸福不是比較,而是擁有。正視,是最好的心態。

四、孩子特別聽話是不是好事

趙小敏:聽話哲學,是中國式教育的核心。並且,聽話哲學深入無數國人內心。可是,聽話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漸被扼殺。

黃春麗:聽話的孩子沒有完整的人格,只會察言觀色,始終活著別人的影子下,活不出自己的特色,沒有自己的想法,始終像一個傀儡一樣。

於德明: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會反抗了,真正的成長才開始!按部就班的人生還真是不可想像!規劃好的人生只是活著,根本就無從談說意義或價值的!

今晚共讀海報

孫紅: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沒有把孩子看作個體的生命。生命的精彩,就在於不可複製,無數的不確定。

黃春麗:孩子都有和外力抗衡的本能,只是有時候這個外力太強悍了,讓孩子不得不屈服,從而變得沒有主見了。

曹曉莉:讓孩子為自己而活,不是為父母的未竟理想而活,不是為父母的面子而活,讓孩子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樣的孩子才有生命活力。

趙小敏:青春期有兩個關鍵:活力,特別是性能量的綻放;自我身份感的形成。如果孩子沒有秘密,那麼孩子永遠不能長大。

領讀:沈丘縣紙店鎮初中 趙小敏

整理:孟州市大定小學 黨玲芬

河南教師讀書會

henanjiaoshidushuhui

河南教師讀書會,由河南教育時報社發起,成立於2009年,目前有省內外會員900余名。讀書會宣導“讀書為己、私享匯智”,一起讀書與成長。是教師,愛讀書,就可無門檻進入。目前,每週五晚8點在QQ群(67643920)共讀一本書進行中。歡迎單位名+實名敲門加入,進去後或旁聽、靜思,或跟讀、主講。我們在書鄉等你。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

覺得不錯,請點贊↓↓

2018第一季度共讀次序表

李鯤:知易行難,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我們在讀書時明白了,理解了,醒悟了,但是遇到具體的事一急就會本能地犯錯,原生家庭的確影響太深。

曹曉莉:只要孩子學習態度好,方法得當,就不必過於在乎孩子的成績。比孩子的成績重要的多的是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於德明:對於人生而言,每個人都需要不停地成長,而家庭教育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家長帶著孩子不停地成長進步,而不是催著孩子成長進步,而自己卻原地不動,甚至直線後退。

趙小敏:書中告訴我們的轉變之道是與孩子一起成長,有三種方法:一是給孩子空間;二是自我成長;三是進化愛的方式。

三、你認為教育是為孩子還是為大人

黃春麗:家長應該先自我成長,專注於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帶動孩子成長。

於德明:教育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自己。

孫愛紅: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樣子就是孩子未來的樣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趙小敏:武志紅認為: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會帶來真正的優秀。荷蘭心理學家羅伊•馬丁納講到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第三個層面的快樂,很不容易活出。我們能夠得到無條件的愛,卻很難沉浸在無條件的至樂中,想獲得這種快樂,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學習。

孫紅:生活,讓很多人忘記了最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幸福不是比較,而是擁有。正視,是最好的心態。

四、孩子特別聽話是不是好事

趙小敏:聽話哲學,是中國式教育的核心。並且,聽話哲學深入無數國人內心。可是,聽話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漸被扼殺。

黃春麗:聽話的孩子沒有完整的人格,只會察言觀色,始終活著別人的影子下,活不出自己的特色,沒有自己的想法,始終像一個傀儡一樣。

於德明: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會反抗了,真正的成長才開始!按部就班的人生還真是不可想像!規劃好的人生只是活著,根本就無從談說意義或價值的!

今晚共讀海報

孫紅: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沒有把孩子看作個體的生命。生命的精彩,就在於不可複製,無數的不確定。

黃春麗:孩子都有和外力抗衡的本能,只是有時候這個外力太強悍了,讓孩子不得不屈服,從而變得沒有主見了。

曹曉莉:讓孩子為自己而活,不是為父母的未竟理想而活,不是為父母的面子而活,讓孩子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樣的孩子才有生命活力。

趙小敏:青春期有兩個關鍵:活力,特別是性能量的綻放;自我身份感的形成。如果孩子沒有秘密,那麼孩子永遠不能長大。

領讀:沈丘縣紙店鎮初中 趙小敏

整理:孟州市大定小學 黨玲芬

河南教師讀書會

henanjiaoshidushuhui

河南教師讀書會,由河南教育時報社發起,成立於2009年,目前有省內外會員900余名。讀書會宣導“讀書為己、私享匯智”,一起讀書與成長。是教師,愛讀書,就可無門檻進入。目前,每週五晚8點在QQ群(67643920)共讀一本書進行中。歡迎單位名+實名敲門加入,進去後或旁聽、靜思,或跟讀、主講。我們在書鄉等你。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

覺得不錯,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