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依圖聯合創始人林晨曦:怎樣做到10億人臉資料秒級回饋

依圖新加坡辦事處開幕典禮, 左起:依圖科技東南亞及港澳地區總經理、新加坡辦事處負責人王琪,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資訊通信與媒體司長洪振達,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

新智元報導

作者:聞菲

【新智元導讀】1月23日, 依圖宣佈在新加坡設立首個海外辦事處, 聯合創始人林晨曦接受新智元採訪, 分享了做安防做到國內“絕對No.1”的依圖商業化、人才和進軍海外市場的思考。 林晨曦認為, AI應該與行業結合, 做重做深, 與其追求千人千面的解決方案, 不如深刻思考, 找到共通的痛點, 正確理解問題。 林晨曦還表示依圖會進軍語音和NLP, 在這個領域也做到超越人類水準。

想像你站在列車的月臺上, 聽著遠處傳來隆隆的聲響, 你知道列車要來了但還沒有來, 你聽聲音覺得列車還很遠, 但一旦列車到達, 稍不注意錯過上車的時機, 列車就會從你身邊呼嘯而過, 再看, 車已經開到離你很遠很遠。

這是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對當前AI熱潮的看法, AI好比那趟列車, 上車的時機稍縱即逝, 可能你已經錯過還不自知。

依圖科技成立於2012年, 在國內掀起如今這波深度學習熱潮之前, 早於很多公司, 準確地搭上了AI的列車。

簡單看一下公司歷史:

2013年獲得真格基金天使輪融資, 2014年獲得紅杉資本和高榕資本的A輪融資, 隨後穩步發展。

2015年, 依圖開發的蜻蜓眼系統獲得“公安部科技進步獎”, 與阿裡雲合作搭建“貴州公安交警大資料即時作戰雲平臺”, 招商銀行將依圖人臉識別技術推廣到全國1500家網點, 與浦發銀行合作的“人像識別平臺及直銷銀行遠端開戶視頻認證建設專案”投產, 實現VTM和手機銀行的人臉身份認證。

2016年, 完成由雲鋒基金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並開始在醫療健康、城市資料大腦等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搭建了全球最大的人像系統, 覆蓋超過18億人像, 為海關總署及中國邊檢提供人像比對系統。

2017年, 完成由高瓴資本集團領投, 雲鋒基金、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真格基金跟投的3.8億元C輪融資。

7月, 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辦的人臉識別測試(FRVT)中獲得四項世界第一, 也是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公司。 FRVT(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是國際權威人臉識別供應商測試, 是全球工業界實際應用的黃金標準。 FRVT人臉識別測試集資料來自美國國土安全局的真實業務場景, 例如出入境、刑偵過程中收集的大量照片, 測試成績好的技術可以直接用在實戰場景。

2018年1月23日, 依圖宣佈在新加坡設立首個海外辦事處,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在接受新智元採訪時表示, 新加坡辦公室是依圖拓展海外市場的試驗點。 實際上, “做海外市場, 我們已經準備兩年了, ”林晨曦說, 國際化市場肯定很艱苦, 但依圖是那種明確目標後就會堅定走下去的人。

林晨曦是前阿裡雲計算資深專家。 2005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 2008年至2012年期間, 組建並帶領百人以上的優秀工程師團隊, 搭建了國內最大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天”(Apsara)分散式雲計算作業系統。 在加入阿裡巴巴集團之前, 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機器學習、電腦視覺、資訊檢索以及分散式系統方向的研究工作。

現如今, 安防是AI落地最佳市場已經成為人之共識, 但林晨曦常常會想, 如果5年前依圖沒有做安防, 情況是否會不同。 “5年前我們做安防的時候, 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 所有的友商都不存在——他們可能做人臉, 但他們不做安防。 然後今天,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 AI+安防是最大的市場, 最現實的市場,然後問我,說依圖是怎麼看到的?我也蠻奇怪……是不是因為依圖堅定不移的一直在做安防,所以大家都跟過來了?”

如今,依圖在國內的安防市場,“不客氣的說,依圖已經是絕對的No.1。”在技術上能夠做到10億人臉資料秒級回饋。此外,進軍海外跟其他決策一樣,都有時間視窗。“大家可能覺得AI+安防今天很好,說安防是AI公司或者初創公司最該找的戰場,但反過來也有可能這個狀態已經結束了。”

依圖還要進軍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理解。如今,包括穀歌在內的眾多公司都在做語音,做智慧音箱,但與圖像不同,語音語言方面進展非常緩慢,林晨曦覺得這“令人十分遺憾”。他並不覺得市場巨頭林立入場已晚,反而覺得大家都還沒有入場,創業公司和年輕人大有可為。

現在,依圖的團隊有500多人,70%以上是研發團隊。林晨曦認為,AI人才擁有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依圖在招人時看的也是熱情和好奇心。

對於未來,林晨曦表示他不喜歡問為什麼,而是問為什麼不?但至於具體如何實現,他不願多講。

“事情沒做出來,這些都沒法證明,做出來就不用證明了。”林晨曦說:“所以,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所有的人都在問這些問題,事情就是這樣,你沒做出來的時候,他會問你為什麼,你做出來就不問了,也沒人關心為什麼了。”

下面是經過整理的採訪實錄。

依圖已經是國內安防市場絕對的No.1,靠什麼?

新智元:AI技術落地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林晨曦:AI落地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一個對的場景,這個場景要有切實的商業應用的痛點,然後再根據這個場景去找AI技術在後面作為支撐的解決方案。其次,還難在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瞭解行業的方方面面,這可能是所有人工智慧公司都面臨的一個困難。依圖從2012年開始做,那時深度學習還沒有火起來,我們決定做安防,或者說公共安全,最大的原因還是覺得這個領域有非常大的痛點,有非常大的業務的需求。

我們最早做車輛識別系統,然後開始做人臉識別系統。當時在國內會聽到非常多著名的案件,那些案件發生的時候,政府已經可以把這些視頻拍下來了,但是後面沒有分析的軟體,只能靠人的肉眼來處理。你知道,如果非得靠人的肉眼的時候,說明這個需求是非常真實的需求,但是當時沒有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就選了這個行業。

我們最先與蘇州市政府合作,蘇州市政府並不是泛泛地覺得說需要這個東西,而是給了我們非常具體的課題,比如你們做成了什麼,就能夠解決我們業務上的什麼問題。通過這些,讓我們真正瞭解到他們的工作業務中間需要怎麼運用這些技術,我們可以如何非常扎實地做出來,去解決實際問題。

新智元:現在做AI+安防的公司也有很多。相比其他的競爭對手,依圖的定位有什麼不同,優勢又是什麼?

林晨曦:依圖從第一天開始,就覺得AI應該跟行業走在一起,所以我們的業務可能會比較“重”。通過跟行業結合,更能建立起公司的壁壘。現在很多公司都說自己要做“重”,但三年前、五年前沒有人說要做重,可能只有依圖一家在這樣做。

做重要看的,還是AI能夠給行業帶來什麼變化,在什麼樣的基礎環境下能夠改造這個行業,而不僅僅是提供個SDK,而是一個端到端的solution。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做重的可擴展性不高。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但凡是痛點,就意味著整個行業都需要。最重要的並不是說給不同的人做出千人千面的solution,而是在整個行業裡找到首選,發現最核心的部分,然後AI提供的那部分,以及如何完成solution的閉環。所以,更多是思考,而不是體力的工作。

至於優勢,在國內的公共安全市場,可以不客氣地講,依圖是絕對的No.1。我們的系統在20多個省公安廳部署,我們在非常多的PK裡面都是第一名,包括前一段時間新聞上有播過天津市的PK。去年,公安這個行業內各個地方PK下來,依圖絕大多數拿的都是第一。我們的業務也體現了我們的優勢,比較貼近實戰,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

為什麼能夠取得第一?這跟你跟行業結合得更深,對演算法理解得更透徹,可能是極其相關的。真正破案的時候,拿到的資料不見得是那麼清楚,不是那麼理想的實驗室環境,對技術的要求可能就更高。2017年,我們在全世界公開的實戰測試集拿了第一。我們也破了非常多案件,一個地市(像蘇州這樣大),2016年可能破了1000多起。

致力於99.9999%,演算法精度能夠不斷解鎖應用場景

新智元:單看技術,現在演算法的99.999%能夠帶來的壁壘有多高?

林晨曦:演算法的領先性在於它能在不同的應用解鎖不同的需求,大家對這件事情的想像不是很一樣。最早依圖做公安市場,今天大家常聽說的幾家人臉識別公司都還沒開始做這個市場。那時做公安市場比較多的是更上一波的人臉識別廠家,比如中科院、清華背景的,把實驗室的技術拿出來,由廠家包裝後賣給公安。那些廠家最早只能做證件照比對,公安雖然也可以用,但真正的難點在於不是證件照的,比如隨意拍的或者監控視頻的場景。所以,依圖在2013年、2014年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是因為精度高,讓公安可以有新的用法,用在真正的案件情況下,那這就是一個解鎖應用的例子。

2014年左右,依圖開始做FaceVideo,視頻的比對。最早是在廈門做,我們提出一個叫人像卡口的概念,學習公安場景裡的車輛卡口。你可以想像在地鐵或高鐵,尤其是高鐵這樣要求實名制、強安全監控的場景,FaceVideo部署上去直接就可以把壞人抓出來。這種場景的困難程度,比照片比對提高幾個數量級以上,這又是不同的精度解鎖不同的場景的例子。

現在依圖大概部署了100多個市,大概是全國的一半(全中國大概是300多個地市)。我們還會積極開拓這個市場。這兩年國內的安全市場,剛剛開始理解AI+安防,還有很多地市還沒有理解,商業化空間還有很大。

想像力最重要:5年前如果依圖沒有做安防會怎樣?

新智元:我們再來談談人才,人才非常關鍵,理想的AI人才畫像是什麼樣的?

林晨曦:這個市場裡面涉及了不同人和不同的角色,有AI的演算法工程師,有AI業務中間的人,還有一些傳統行業需要擁抱AI的人,對於不同的人情況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果是要對行業有用,我覺得理想的AI人才——可能找不到理想的,但是我可以說一下什麼是好的,我認為有想像力的是好的,對未來充滿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問為什麼不讓它發生呢?

我對未來有一個想像,但說實話,創業中間最困難的,是你並不知道每一步怎麼走才能變成這樣。我們能看到未來在哪裡,但我們找不到路走過去。所以我們好奇,我們每天都在掙扎思考,那條路徑在哪裡。我覺得這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你也不知道你選的路是不是最好的,即便是走到今天回頭去看,你也不知道那條路是不是最對的,歷史沒有辦法做A/B測試。

5年前我們做安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你說的所有的友商都不存在——他們可能做人臉,但他們不做安防。然後今天,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AI+安防是最大的市場,目前最現實的市場,然後問我,說依圖是怎麼找到的,依圖是怎麼看到的?

我其實也很好奇,假設5年前依圖沒有選擇安防,會不會今天大家根本不會有這個結論?這個因和果其實說不清楚。是不是因為依圖堅定不移的一直在做安防,所以大家都跟過來了?

進軍語音辨識和NLP,也要做到超越人類水準

新智元:依圖如何選擇人才,又如何與穀歌等公司展開人才競爭?

林晨曦:我們覺得AI時代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時代,非常激動人心,所以,首先是要招對這個時代真正有熱情,有好奇心的人,更多的時候,其他東西都是可以學習的,最重要的是你對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充滿熱情和好奇心。

選擇依圖而不是穀歌,實際上是選擇start up創業公司,創業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環境下追求高速增長,加入創業公司你需要更具備冒險性,背後很可能是你能獲得更大的機會,更多的成長空間,更多公司對你的信任。我覺得選擇創業是一個生活態度的選擇。

依圖現在500多人,70%以上是研發,目前公司絕大多數的費用也是放在了研發上面。除了電腦視覺,我們還會進入人工智慧的其他領域,像NLP、語音辨識等等。相對於人臉識別——人臉識別大概在2014年底超過人的水準,但語音辨識今天還沒有,這是非常遺憾的。

新智元:為什麼要做語音辨識?有什麼商業應用是特別吸引人的嗎?

林晨曦:你看這麼多家公司都在做智慧音箱。

新智元:如果說智慧音箱,亞馬遜、穀歌、百度這樣的公司都在做了,作為創業公司現在入場會不會有點晚?

林晨曦:我覺得都還沒開始,不存在入場的問題。

新智元:那依圖為什麼有信心能夠更快、更好地把語音辨識做好,乃至做到超過人類水準?

林晨曦:事情沒做出來,這些都沒法證明,做出來就不用證明了。所以,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所有的人都在問這些問題,事情就是這樣,你沒做出來的時候,他會問你為什麼,你做出來就不問了,也沒人關心為什麼了。

新智元:還是有很多人會關心為什麼你能夠做得出來,為什麼你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做出來,比如說穀歌推出TPU,很多人驚訝穀歌敢於做專用晶片。

林晨曦:谷歌做TPU很正常,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如果我們非常理智,不是聽外面的聲音去盲從,而是獨立思考的話,你會非常清楚穀歌在做這些事情。穀歌是一家令人欽佩的公司,也是擺在所有AI公司前面的那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新智元:那依圖想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

林晨曦: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畫面感是這樣的:一堆人背著行囊,要腳踏實地爬一座非常高的山。這座山就是理想。我跟Leo(朱瓏)對公司的設想有兩個層次:首先,我們對AI這件事情充滿好奇;同時,我們非常期待聚攏一幫人,使得這個舞臺能夠承載他們的理想。

讓中國的技術走出去,情懷和商業化兩方面一體的考慮

新智元:為什麼在此時選擇進軍海外市場,比如這次在新加坡建立辦事處,在依圖的整個商業佈局中佔有怎樣的地位?

林晨曦:我覺得今天中國的技術是能做到世界領先的,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意願向全世界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這裡面除了商業上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人的感情。我們認為我們是非常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做海外市場,我們已經準備兩年了。我們是那種明確目標後就會非常堅定走下去的人,所以我們對海外市場有非常大的堅持。海外確實與中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人種多樣……很多困難在現實上都存在,但可能又不是那麼重要,不影響我的決策。新加坡是一個文化、語言和民族交融的地方,選擇這裡開始也有一定的這方面的考慮。從策略上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怎麼去跨越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包括資料不能共用的問題,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首先,公共安全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而且是願意拿出來交流和分享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跨國家的共性是很強的。比如說任何一個機場,你都會希望它的安檢十分完善,並且在此基礎上又是非常方便和非常高效的,這個需求就是跨地域普遍存在的。

其次,中國的技術在世界上還是非常靠前的。比如說上海,它實際上是一個世界級別的超大規模都市,我們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做的公共安全解決方案,很可能就是全世界的一個範例。我們因為參與了這些事情,就更加自信,我們具有國際化的理念、技術、solution。

最後還有我剛才講的情懷,我們真的覺得應該走出去,讓中國的技術影響全世界,同時在這個市場上獲得回報,情懷和商業化相當於硬幣的兩面,兩個都重要。國際化可能是一條更困難的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會跟上來。此外,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時間視窗,大家可能覺得AI+安防今天很好,或者說2017年的時候很好,大家說安防是AI公司或者初創公司最該找的戰場,但反過來也有可能這個狀態已經結束了。

國際化的戰場會持續多久?不好說,我只能說我們準備了非常長的時間,一定是非常辛苦一點點去做的,我們願意吃這些苦頭。

新智元AI技術+產業社群招募中,歡迎對AI技術+產業落地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號: aiera2015_1 入群;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加入社群後務必修改群備註(姓名-公司-職位;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最現實的市場,然後問我,說依圖是怎麼看到的?我也蠻奇怪……是不是因為依圖堅定不移的一直在做安防,所以大家都跟過來了?”

如今,依圖在國內的安防市場,“不客氣的說,依圖已經是絕對的No.1。”在技術上能夠做到10億人臉資料秒級回饋。此外,進軍海外跟其他決策一樣,都有時間視窗。“大家可能覺得AI+安防今天很好,說安防是AI公司或者初創公司最該找的戰場,但反過來也有可能這個狀態已經結束了。”

依圖還要進軍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理解。如今,包括穀歌在內的眾多公司都在做語音,做智慧音箱,但與圖像不同,語音語言方面進展非常緩慢,林晨曦覺得這“令人十分遺憾”。他並不覺得市場巨頭林立入場已晚,反而覺得大家都還沒有入場,創業公司和年輕人大有可為。

現在,依圖的團隊有500多人,70%以上是研發團隊。林晨曦認為,AI人才擁有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依圖在招人時看的也是熱情和好奇心。

對於未來,林晨曦表示他不喜歡問為什麼,而是問為什麼不?但至於具體如何實現,他不願多講。

“事情沒做出來,這些都沒法證明,做出來就不用證明了。”林晨曦說:“所以,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所有的人都在問這些問題,事情就是這樣,你沒做出來的時候,他會問你為什麼,你做出來就不問了,也沒人關心為什麼了。”

下面是經過整理的採訪實錄。

依圖已經是國內安防市場絕對的No.1,靠什麼?

新智元:AI技術落地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林晨曦:AI落地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一個對的場景,這個場景要有切實的商業應用的痛點,然後再根據這個場景去找AI技術在後面作為支撐的解決方案。其次,還難在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瞭解行業的方方面面,這可能是所有人工智慧公司都面臨的一個困難。依圖從2012年開始做,那時深度學習還沒有火起來,我們決定做安防,或者說公共安全,最大的原因還是覺得這個領域有非常大的痛點,有非常大的業務的需求。

我們最早做車輛識別系統,然後開始做人臉識別系統。當時在國內會聽到非常多著名的案件,那些案件發生的時候,政府已經可以把這些視頻拍下來了,但是後面沒有分析的軟體,只能靠人的肉眼來處理。你知道,如果非得靠人的肉眼的時候,說明這個需求是非常真實的需求,但是當時沒有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就選了這個行業。

我們最先與蘇州市政府合作,蘇州市政府並不是泛泛地覺得說需要這個東西,而是給了我們非常具體的課題,比如你們做成了什麼,就能夠解決我們業務上的什麼問題。通過這些,讓我們真正瞭解到他們的工作業務中間需要怎麼運用這些技術,我們可以如何非常扎實地做出來,去解決實際問題。

新智元:現在做AI+安防的公司也有很多。相比其他的競爭對手,依圖的定位有什麼不同,優勢又是什麼?

林晨曦:依圖從第一天開始,就覺得AI應該跟行業走在一起,所以我們的業務可能會比較“重”。通過跟行業結合,更能建立起公司的壁壘。現在很多公司都說自己要做“重”,但三年前、五年前沒有人說要做重,可能只有依圖一家在這樣做。

做重要看的,還是AI能夠給行業帶來什麼變化,在什麼樣的基礎環境下能夠改造這個行業,而不僅僅是提供個SDK,而是一個端到端的solution。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做重的可擴展性不高。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但凡是痛點,就意味著整個行業都需要。最重要的並不是說給不同的人做出千人千面的solution,而是在整個行業裡找到首選,發現最核心的部分,然後AI提供的那部分,以及如何完成solution的閉環。所以,更多是思考,而不是體力的工作。

至於優勢,在國內的公共安全市場,可以不客氣地講,依圖是絕對的No.1。我們的系統在20多個省公安廳部署,我們在非常多的PK裡面都是第一名,包括前一段時間新聞上有播過天津市的PK。去年,公安這個行業內各個地方PK下來,依圖絕大多數拿的都是第一。我們的業務也體現了我們的優勢,比較貼近實戰,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

為什麼能夠取得第一?這跟你跟行業結合得更深,對演算法理解得更透徹,可能是極其相關的。真正破案的時候,拿到的資料不見得是那麼清楚,不是那麼理想的實驗室環境,對技術的要求可能就更高。2017年,我們在全世界公開的實戰測試集拿了第一。我們也破了非常多案件,一個地市(像蘇州這樣大),2016年可能破了1000多起。

致力於99.9999%,演算法精度能夠不斷解鎖應用場景

新智元:單看技術,現在演算法的99.999%能夠帶來的壁壘有多高?

林晨曦:演算法的領先性在於它能在不同的應用解鎖不同的需求,大家對這件事情的想像不是很一樣。最早依圖做公安市場,今天大家常聽說的幾家人臉識別公司都還沒開始做這個市場。那時做公安市場比較多的是更上一波的人臉識別廠家,比如中科院、清華背景的,把實驗室的技術拿出來,由廠家包裝後賣給公安。那些廠家最早只能做證件照比對,公安雖然也可以用,但真正的難點在於不是證件照的,比如隨意拍的或者監控視頻的場景。所以,依圖在2013年、2014年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是因為精度高,讓公安可以有新的用法,用在真正的案件情況下,那這就是一個解鎖應用的例子。

2014年左右,依圖開始做FaceVideo,視頻的比對。最早是在廈門做,我們提出一個叫人像卡口的概念,學習公安場景裡的車輛卡口。你可以想像在地鐵或高鐵,尤其是高鐵這樣要求實名制、強安全監控的場景,FaceVideo部署上去直接就可以把壞人抓出來。這種場景的困難程度,比照片比對提高幾個數量級以上,這又是不同的精度解鎖不同的場景的例子。

現在依圖大概部署了100多個市,大概是全國的一半(全中國大概是300多個地市)。我們還會積極開拓這個市場。這兩年國內的安全市場,剛剛開始理解AI+安防,還有很多地市還沒有理解,商業化空間還有很大。

想像力最重要:5年前如果依圖沒有做安防會怎樣?

新智元:我們再來談談人才,人才非常關鍵,理想的AI人才畫像是什麼樣的?

林晨曦:這個市場裡面涉及了不同人和不同的角色,有AI的演算法工程師,有AI業務中間的人,還有一些傳統行業需要擁抱AI的人,對於不同的人情況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果是要對行業有用,我覺得理想的AI人才——可能找不到理想的,但是我可以說一下什麼是好的,我認為有想像力的是好的,對未來充滿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問為什麼不讓它發生呢?

我對未來有一個想像,但說實話,創業中間最困難的,是你並不知道每一步怎麼走才能變成這樣。我們能看到未來在哪裡,但我們找不到路走過去。所以我們好奇,我們每天都在掙扎思考,那條路徑在哪裡。我覺得這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你也不知道你選的路是不是最好的,即便是走到今天回頭去看,你也不知道那條路是不是最對的,歷史沒有辦法做A/B測試。

5年前我們做安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你說的所有的友商都不存在——他們可能做人臉,但他們不做安防。然後今天,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AI+安防是最大的市場,目前最現實的市場,然後問我,說依圖是怎麼找到的,依圖是怎麼看到的?

我其實也很好奇,假設5年前依圖沒有選擇安防,會不會今天大家根本不會有這個結論?這個因和果其實說不清楚。是不是因為依圖堅定不移的一直在做安防,所以大家都跟過來了?

進軍語音辨識和NLP,也要做到超越人類水準

新智元:依圖如何選擇人才,又如何與穀歌等公司展開人才競爭?

林晨曦:我們覺得AI時代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時代,非常激動人心,所以,首先是要招對這個時代真正有熱情,有好奇心的人,更多的時候,其他東西都是可以學習的,最重要的是你對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充滿熱情和好奇心。

選擇依圖而不是穀歌,實際上是選擇start up創業公司,創業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環境下追求高速增長,加入創業公司你需要更具備冒險性,背後很可能是你能獲得更大的機會,更多的成長空間,更多公司對你的信任。我覺得選擇創業是一個生活態度的選擇。

依圖現在500多人,70%以上是研發,目前公司絕大多數的費用也是放在了研發上面。除了電腦視覺,我們還會進入人工智慧的其他領域,像NLP、語音辨識等等。相對於人臉識別——人臉識別大概在2014年底超過人的水準,但語音辨識今天還沒有,這是非常遺憾的。

新智元:為什麼要做語音辨識?有什麼商業應用是特別吸引人的嗎?

林晨曦:你看這麼多家公司都在做智慧音箱。

新智元:如果說智慧音箱,亞馬遜、穀歌、百度這樣的公司都在做了,作為創業公司現在入場會不會有點晚?

林晨曦:我覺得都還沒開始,不存在入場的問題。

新智元:那依圖為什麼有信心能夠更快、更好地把語音辨識做好,乃至做到超過人類水準?

林晨曦:事情沒做出來,這些都沒法證明,做出來就不用證明了。所以,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所有的人都在問這些問題,事情就是這樣,你沒做出來的時候,他會問你為什麼,你做出來就不問了,也沒人關心為什麼了。

新智元:還是有很多人會關心為什麼你能夠做得出來,為什麼你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做出來,比如說穀歌推出TPU,很多人驚訝穀歌敢於做專用晶片。

林晨曦:谷歌做TPU很正常,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如果我們非常理智,不是聽外面的聲音去盲從,而是獨立思考的話,你會非常清楚穀歌在做這些事情。穀歌是一家令人欽佩的公司,也是擺在所有AI公司前面的那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新智元:那依圖想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

林晨曦: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畫面感是這樣的:一堆人背著行囊,要腳踏實地爬一座非常高的山。這座山就是理想。我跟Leo(朱瓏)對公司的設想有兩個層次:首先,我們對AI這件事情充滿好奇;同時,我們非常期待聚攏一幫人,使得這個舞臺能夠承載他們的理想。

讓中國的技術走出去,情懷和商業化兩方面一體的考慮

新智元:為什麼在此時選擇進軍海外市場,比如這次在新加坡建立辦事處,在依圖的整個商業佈局中佔有怎樣的地位?

林晨曦:我覺得今天中國的技術是能做到世界領先的,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意願向全世界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這裡面除了商業上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人的感情。我們認為我們是非常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做海外市場,我們已經準備兩年了。我們是那種明確目標後就會非常堅定走下去的人,所以我們對海外市場有非常大的堅持。海外確實與中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人種多樣……很多困難在現實上都存在,但可能又不是那麼重要,不影響我的決策。新加坡是一個文化、語言和民族交融的地方,選擇這裡開始也有一定的這方面的考慮。從策略上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怎麼去跨越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包括資料不能共用的問題,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首先,公共安全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而且是願意拿出來交流和分享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跨國家的共性是很強的。比如說任何一個機場,你都會希望它的安檢十分完善,並且在此基礎上又是非常方便和非常高效的,這個需求就是跨地域普遍存在的。

其次,中國的技術在世界上還是非常靠前的。比如說上海,它實際上是一個世界級別的超大規模都市,我們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做的公共安全解決方案,很可能就是全世界的一個範例。我們因為參與了這些事情,就更加自信,我們具有國際化的理念、技術、solution。

最後還有我剛才講的情懷,我們真的覺得應該走出去,讓中國的技術影響全世界,同時在這個市場上獲得回報,情懷和商業化相當於硬幣的兩面,兩個都重要。國際化可能是一條更困難的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會跟上來。此外,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時間視窗,大家可能覺得AI+安防今天很好,或者說2017年的時候很好,大家說安防是AI公司或者初創公司最該找的戰場,但反過來也有可能這個狀態已經結束了。

國際化的戰場會持續多久?不好說,我只能說我們準備了非常長的時間,一定是非常辛苦一點點去做的,我們願意吃這些苦頭。

新智元AI技術+產業社群招募中,歡迎對AI技術+產業落地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號: aiera2015_1 入群;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加入社群後務必修改群備註(姓名-公司-職位;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