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旅遊業十大關鍵字:特色小鎮、非標住宿、IP力量、碎片時代

旅遊業十大關鍵字

過去的2017年, 人們比往年更會“玩”了, 絲路之旅、體育旅遊、工業旅遊, 何時何地你都能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人們也更加“懶”了,

休閒度假、包車、定制, 愈發細分的市場讓遊客出遊更加輕鬆愜意……不妨讓我們用10個關鍵字回顧一下這個消費格局全新升級的旅業變革創新之年。

關鍵字1:廁所革命

2017年是廁所革命3年計畫收官之年, 全國已超額完成任務, 廁所革命也從景區內延伸到景區外,

全面融入全域旅遊, 覆蓋全國3000多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 並逐步擴展到全國370多個重點旅遊城市。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 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不但景區、城市要抓, 農村也要抓, 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 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目前, 國家旅遊局已發佈《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 明確提出2018年至2020再建旅遊廁所6.4萬座, 實現廁所革命“數量充足、分佈合理, 管理有效、服務到位, 環保衛生、如廁文明”的新三年目標。

小編點評:廁所革命是一個長期工程, 目前新三年計畫已經發佈, 分佈不均、科技含量低、第三衛生間少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信在國家大力推進、扶持的環境下,

廁所革命還會取得更大的成果。

關鍵字2:絲路遊

隨著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大都成為了國人出遊的熱點, 也變成了旅遊企業發力佈局的市場。 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 中國將吸引“一帶一路”參與國家8500萬人次國際遊客來華旅遊,

拉動旅遊消費約1100億美元。 同時, 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雙向旅遊交流規模已超過2500萬人次。 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中, 已有5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 占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總數的37%。

對於國內的旅遊企業來說,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能夠有效拉動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收益。 目前國內一些大型旅遊企業已經開始在相關國家佈局, 這也會帶動旅遊產品的研發, 使遊客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產品供給。

小編點評:“一帶一路”倡議讓更多國家向中國遊客拋來了橄欖枝, 簽證、航空等方面也是利好頻出。 這不僅催熱了出境遊市場, 對入境遊也會有明顯提振。

關鍵字3:新規來襲

從2013年《旅遊法》正式施行至今, 雖然對“零負團費”和“強迫購物”等現象進行了明確規定, 但是隨著旅遊業態的不斷更新, 遊客行為的不斷變化, 各地仍然需要新的旅遊條例來讓《旅遊法》真正落地, 今年不少省份都進行了新版旅遊條例的修訂工作。 其中今年8月1日實施的新版《北京市旅遊條例》針對“非法一日遊”做出了多項規定;11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旅遊條例》中“未經許可,不得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從事組團活動”的新規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此外,今年還有不少省市開設了旅遊巡迴法庭,並在景區增設旅遊員警,旅遊市場的綜合聯動治理初見成效。

小編點評:雖然有《旅遊法》的存在,但在具體實施細則上還有不少模糊地帶,因此各地修訂旅遊條例一方面是緊跟新時代的需求,同時也是促進法律真正落地的有效措施,這也將為日後遊客維權提供便利。

關鍵字4:旅遊+

去旅行社門店可以換外匯、想看奧運會比賽找旅遊公司訂票、學校的課堂也能包裝成旅遊線路......“旅遊+”是2017年的熱詞,旅遊+工業、旅遊+教育、旅遊+康養、旅遊+交通、旅遊+體育,仿佛一切都可以和旅遊扯上關係。今年6月,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導則》首次明確提出推動旅遊與13個領域融合發展。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說,全域旅遊的核心價值就是“旅遊+”,通過“旅遊+”促進產業融合,形成產業生態群落,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跳出景點旅遊發展模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馮淩表示,旅遊+”基本覆蓋了旅遊產業融合的所有領域,它不僅豐富了產品供給,還通過融合創新了業態,比如旅遊小鎮、現代農莊、健康旅遊等,將有力促進產業體系化發展。

小編點評:“旅遊+”模式孕育出了許多旅遊新業態,比如低空旅遊基地、科教研學旅遊基地、田園綜合體等。目前旅遊行業的外延越來越廣闊,“旅遊+”無疑將為旅遊業與眾多相關行業融合共贏提供機遇,而遊客也將獲得全新的出遊體驗。

關鍵字5:休閒度假

在印度洋的某個小島發幾天呆,去南方沿海城市跟著當地漁民出海釣幾天魚,到斯里蘭卡的茶園裡住上幾日細心品味錫蘭紅茶。今年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青睞于純休閒度假的旅行。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指出,家庭休閒度假已成為國內遊主要市場特徵。我國旅遊已經發展到大眾化旅遊中高級階段,向日常休閒回歸。

同時,今年國家標準《休閒主體功能區服務品質規範》也正式發佈,各類休閒業態、設施、服務等內容都有了明確規範。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表示:“發展休閒度假產業,正是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徑。”

小編點評:從景點旅遊邁入全域旅遊後,休閒度假成為人們新的主流出遊方式之一。但是和國外相比,目前國內的休閒供給還不夠充分,因此在休閒度假產業上還有很大的一片藍海有待開發。

關鍵字6:特色小鎮

從去年國家發佈相關政策要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到今年各類特色小鎮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地都在和企業合作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小鎮。北京百億重金打造42個特色小鎮;河北將投資2000億建設100個特色小鎮;浙江未來3年將投入5000億培育百個特色小鎮;華誼兄弟在14個省份佈局20個電影小鎮;馬雲天貓小鎮落戶北京……

2017年8月,住建部公佈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及專家組對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評審意見,並督促檢查第二批特色小鎮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予以整改。2017年12月4日,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各地要把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緊急轉型升級。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更要嚴控房地產化傾向。

小編點評:近日,國家4部門聯合發文規範特色小鎮建設,不難看出目前特色小鎮建設仍存諸多問題。特色小鎮能夠豐富當地業態、拉動經濟,但是搞不好就會成了千鎮一面,缺乏創意,產業聯動不夠甚至是房地產化,因此在“特色”兩個字上各地還需更深度地進行挖掘。

關鍵字7:碎片化

隨著消費升級,遊客的需求越來越碎片化,而各種細分市場的旅遊企業也在今年迎來了大爆發。出國前要查攻略,螞蜂窩、窮游、攜程等都有專門的業務;想訂WIFI,你要在遊伴伴、環球漫遊、漫遊寶等品牌中選擇一番;同時,用車、辦簽、訂票、遊船、接送機、一日遊、演出,你在出遊前後的各個環節現在都能有專門的服務提供者來滿足你的需求。

小編點評:碎片化是目前旅遊行業中的一大趨勢,這會催生一大批細分市場的旅遊企業,以往都是大型旅遊集團一家獨大,往往會忽略很多遊客的細化需求,因此未來“小而美”的旅遊企業也許將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關鍵字8:非標住宿

民宿、客棧、精品酒店、公寓等非標住宿在今年成為了眾多遊客出遊時的新選擇。洱海邊的小院兒、上海弄堂裡的老房子,人們對於住宿越來越講情懷。

不過由於非標住宿品質參差不齊,今年也曝出一些負面事件,如十一假期,一位來自河南的張女士在北海潿洲島旅遊時,投訴所訂客棧房間品質和網上宣傳明顯不符;11月,麗江的一家客棧在接到客人關於房間蚊蟲多的投訴後,居然回復出“蚊子是寵物,熏死要賠錢”的囂張話語。

從今年10月1日起,國家旅遊局出臺的我國第一部關於民宿旅遊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已經正式實施,北京、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在旅遊條例中也加入了民宿的內容,三亞更是成立了“三亞非標住宿旅遊管理籌備委員會”,關於非標住宿的監管與標準正在逐步完善。

小編點評:非標住宿能夠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但是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的欠缺,還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需要各預訂平臺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

關鍵字9:“IP”力量

《小時代》系列帶火了歐洲風情濃郁的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奔跑吧兄弟》讓古北水鎮的名頭傳遍全國;而今年《歡樂頌2》的熱播,取景地婺源的熱度也持續上升。現在許多人會因為一篇微信閱讀量10萬+的文章、一組朋友圈照片、一檔綜藝節目或者一部電視劇,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就是IP的力量。

中國旅遊新的變革中IP一定要先導,IP是知識資產,意味著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方式的變化,它能形成效率提升和體驗深化。

小編點評:綜藝節目、影視劇、動漫角色,現在這些IP都在時時刻刻影響著人們的出遊決策,如何把這些IP用好,如何更多地發展出屬於中國自己的原創旅遊IP,是相關旅遊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字10:郵輪升級

隨著國際各大郵輪巨頭紛紛進軍中國市場,今年的郵輪混戰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今年的郵輪產品雖然仍以日韓航線為主,但是隨著華南郵輪市場成熟,東南亞國家開始搶戲,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的相關航線逐步增多。

小編點評:各家郵輪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國市場上分一杯羹,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所限,航線仍舊比較單一。因此如何讓中國遊客體驗到在船上生活的這種郵輪文化至關重要,這也是旅行社和郵輪公司在打造服務和產品時需要發力的方向。

其中今年8月1日實施的新版《北京市旅遊條例》針對“非法一日遊”做出了多項規定;11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旅遊條例》中“未經許可,不得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從事組團活動”的新規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此外,今年還有不少省市開設了旅遊巡迴法庭,並在景區增設旅遊員警,旅遊市場的綜合聯動治理初見成效。

小編點評:雖然有《旅遊法》的存在,但在具體實施細則上還有不少模糊地帶,因此各地修訂旅遊條例一方面是緊跟新時代的需求,同時也是促進法律真正落地的有效措施,這也將為日後遊客維權提供便利。

關鍵字4:旅遊+

去旅行社門店可以換外匯、想看奧運會比賽找旅遊公司訂票、學校的課堂也能包裝成旅遊線路......“旅遊+”是2017年的熱詞,旅遊+工業、旅遊+教育、旅遊+康養、旅遊+交通、旅遊+體育,仿佛一切都可以和旅遊扯上關係。今年6月,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導則》首次明確提出推動旅遊與13個領域融合發展。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說,全域旅遊的核心價值就是“旅遊+”,通過“旅遊+”促進產業融合,形成產業生態群落,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跳出景點旅遊發展模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馮淩表示,旅遊+”基本覆蓋了旅遊產業融合的所有領域,它不僅豐富了產品供給,還通過融合創新了業態,比如旅遊小鎮、現代農莊、健康旅遊等,將有力促進產業體系化發展。

小編點評:“旅遊+”模式孕育出了許多旅遊新業態,比如低空旅遊基地、科教研學旅遊基地、田園綜合體等。目前旅遊行業的外延越來越廣闊,“旅遊+”無疑將為旅遊業與眾多相關行業融合共贏提供機遇,而遊客也將獲得全新的出遊體驗。

關鍵字5:休閒度假

在印度洋的某個小島發幾天呆,去南方沿海城市跟著當地漁民出海釣幾天魚,到斯里蘭卡的茶園裡住上幾日細心品味錫蘭紅茶。今年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青睞于純休閒度假的旅行。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指出,家庭休閒度假已成為國內遊主要市場特徵。我國旅遊已經發展到大眾化旅遊中高級階段,向日常休閒回歸。

同時,今年國家標準《休閒主體功能區服務品質規範》也正式發佈,各類休閒業態、設施、服務等內容都有了明確規範。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表示:“發展休閒度假產業,正是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徑。”

小編點評:從景點旅遊邁入全域旅遊後,休閒度假成為人們新的主流出遊方式之一。但是和國外相比,目前國內的休閒供給還不夠充分,因此在休閒度假產業上還有很大的一片藍海有待開發。

關鍵字6:特色小鎮

從去年國家發佈相關政策要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到今年各類特色小鎮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地都在和企業合作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小鎮。北京百億重金打造42個特色小鎮;河北將投資2000億建設100個特色小鎮;浙江未來3年將投入5000億培育百個特色小鎮;華誼兄弟在14個省份佈局20個電影小鎮;馬雲天貓小鎮落戶北京……

2017年8月,住建部公佈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及專家組對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評審意見,並督促檢查第二批特色小鎮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予以整改。2017年12月4日,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各地要把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緊急轉型升級。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更要嚴控房地產化傾向。

小編點評:近日,國家4部門聯合發文規範特色小鎮建設,不難看出目前特色小鎮建設仍存諸多問題。特色小鎮能夠豐富當地業態、拉動經濟,但是搞不好就會成了千鎮一面,缺乏創意,產業聯動不夠甚至是房地產化,因此在“特色”兩個字上各地還需更深度地進行挖掘。

關鍵字7:碎片化

隨著消費升級,遊客的需求越來越碎片化,而各種細分市場的旅遊企業也在今年迎來了大爆發。出國前要查攻略,螞蜂窩、窮游、攜程等都有專門的業務;想訂WIFI,你要在遊伴伴、環球漫遊、漫遊寶等品牌中選擇一番;同時,用車、辦簽、訂票、遊船、接送機、一日遊、演出,你在出遊前後的各個環節現在都能有專門的服務提供者來滿足你的需求。

小編點評:碎片化是目前旅遊行業中的一大趨勢,這會催生一大批細分市場的旅遊企業,以往都是大型旅遊集團一家獨大,往往會忽略很多遊客的細化需求,因此未來“小而美”的旅遊企業也許將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關鍵字8:非標住宿

民宿、客棧、精品酒店、公寓等非標住宿在今年成為了眾多遊客出遊時的新選擇。洱海邊的小院兒、上海弄堂裡的老房子,人們對於住宿越來越講情懷。

不過由於非標住宿品質參差不齊,今年也曝出一些負面事件,如十一假期,一位來自河南的張女士在北海潿洲島旅遊時,投訴所訂客棧房間品質和網上宣傳明顯不符;11月,麗江的一家客棧在接到客人關於房間蚊蟲多的投訴後,居然回復出“蚊子是寵物,熏死要賠錢”的囂張話語。

從今年10月1日起,國家旅遊局出臺的我國第一部關於民宿旅遊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已經正式實施,北京、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在旅遊條例中也加入了民宿的內容,三亞更是成立了“三亞非標住宿旅遊管理籌備委員會”,關於非標住宿的監管與標準正在逐步完善。

小編點評:非標住宿能夠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但是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的欠缺,還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需要各預訂平臺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

關鍵字9:“IP”力量

《小時代》系列帶火了歐洲風情濃郁的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奔跑吧兄弟》讓古北水鎮的名頭傳遍全國;而今年《歡樂頌2》的熱播,取景地婺源的熱度也持續上升。現在許多人會因為一篇微信閱讀量10萬+的文章、一組朋友圈照片、一檔綜藝節目或者一部電視劇,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就是IP的力量。

中國旅遊新的變革中IP一定要先導,IP是知識資產,意味著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方式的變化,它能形成效率提升和體驗深化。

小編點評:綜藝節目、影視劇、動漫角色,現在這些IP都在時時刻刻影響著人們的出遊決策,如何把這些IP用好,如何更多地發展出屬於中國自己的原創旅遊IP,是相關旅遊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字10:郵輪升級

隨著國際各大郵輪巨頭紛紛進軍中國市場,今年的郵輪混戰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今年的郵輪產品雖然仍以日韓航線為主,但是隨著華南郵輪市場成熟,東南亞國家開始搶戲,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的相關航線逐步增多。

小編點評:各家郵輪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國市場上分一杯羹,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所限,航線仍舊比較單一。因此如何讓中國遊客體驗到在船上生活的這種郵輪文化至關重要,這也是旅行社和郵輪公司在打造服務和產品時需要發力的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