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廣安講“春天的故事”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正在建設中的廣安(深圳)產業園鳥瞰圖(資料圖 圖據廣安市委宣傳部)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鄧童童)在四川21個市州中, 廣安屬於“年輕”的一批。

1998年7月撤地區設市, 現轄6區市縣, 常住人口324.7萬。 2016年, 廣安進入了四川GDP千億俱樂部;脫貧攻堅工作也一直走在前列, 全省首批“摘帽”的5個縣(市、區), 有3個都在廣安。

廣安的冬季氣溫非常低, 1月26日這天更是接近0℃, 但2018“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四川站媒體團, 在概覽了廣安產業轉型和脫貧致富典型後, 卻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走訪人員紛紛表示, 廣安人一言九鼎踐行了小平同志對家鄉的囑咐——“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 是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獻禮。

改變廣安的28平方公里 這個深圳“飛地”的發展速度好快

媒體團參觀深廣•渠江雲谷

【創業轉型典型名片】廣安(深圳)產業園:緊鄰廣安主城東部, 總規劃面積約28平方公里, 園區主導開發面積15平方公里。 主攻高端裝備製造、智慧電子、裝配式建築、保稅物流、健康醫療、旅遊服務等產業, 力圖通過產城聯動發展, 打造深圳在西南地區發展的大平臺, 以及川東北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近40年前, 改革開放從深圳開始, 一個夢一座城走出了震驚世界的速度。

如今, 又一座城一個夢開始蓄勢待發了, 以比亞迪雲軌為代表的深圳在川首個“飛地”產業園廣安(深圳)產業園正加緊建設。

“靠真打實幹, 我們已經走出了自己的深廣速度。 ”四川深廣合作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梁思明很自豪:“我們歷時36天建成了服務中心, 300天封頂了渠江雲谷項目(深廣展覽館, 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產業孵化與生活配套綜合性服務), 預計今年夏天就可以投入使用。 ”他介紹:“廣安市委市政府給予了很大扶持, 出臺了19條優惠政策。 此外, 我們前期規劃很專業, 也很詳細, 先行先試, 趕超深圳速度。 ”

廣安(深圳)產業園效果圖(資料圖 圖據廣安市委宣傳部)

“‘飛地’建設不同於對口幫扶, 不是給你錢讓你自己搞, 而是利用市場模式, 共建共造。 ”梁思明稱:“目前, 除比亞迪外, 工信部下屬賽迪研究院、華為、大疆等一批專案已確定。 ”“這種東西合作的模式或將被複製。 ”

“人是延續深廣速度的重要基因, ‘飛地’吸納人才非常誠懇。 ”梁思明坦言, “本科生第一年年薪將不少於10萬,

我們要求要至少比重慶同等崗位的工資高20%。 ”“此外, 專家人才公寓也在火熱建設中。 ”中國網記者金慧慧大贊“飛地”人才理念:“待遇很誘人。 ”

據瞭解, 近年來, 廣安巧借外力和自力更生並舉, 在東西合作和川渝合作上先行先試, 牽手重慶、深圳、天津等共建了多個產業園區, 瞄準高端成長型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大引強, 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開放合作, 進出口呈現領跑川東北經濟區的良好態勢。 2017年, 廣安高端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精細化工等九大重點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4%, 新培育規上企業48戶、同比增長60%;40個重點專案竣工, 預計完成工業投資195億元、技改投資125億元。

土地流轉搞鄉村旅遊 這個貧困村剛剛摘了“帽”

廣安市代市鎮會龍村風貌

【脫貧致富典型名片】會龍村:廣安市代市鎮西部,距離代市場鎮僅3.5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以淺丘地貌為主,耕地面積1256.8畝。從會龍村開車到廣安城區至前鋒區的公路僅5分鐘,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本應走在發展前列。然而,實際卻相反,2013年,會龍村334戶、1111名村民中,就有貧困戶56戶、201人,貧困發生率為18.09%,無村級集體收入,被評定為省定貧困村。2014年脫貧攻堅開展以後,會龍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修好了,產業也抓起來了,2017年底順利摘了“帽”。

正在工作的村民黃世明

鄧小平同志一生致力於讓國家強起來,讓人民富起來。

73歲的會龍村村民黃世明如今已不再是農民身份了,他搖身一變成了“上班族”,在“桃園悅野”生態公園裡幹活,一年有1萬餘元收入,加上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們村有600餘個勞動力,大部分青壯年都在外務工,留在村裡的勞動力主要是些50後、60後,靠天吃飯,2014年以前年均收入僅三四千元。”會龍村“第一書記”楊光輝介紹:“2014年以後,會龍村規劃了基礎設施、產業幫扶和脫貧致富的詳細規劃,並付諸了實踐。”“村裡修了路、改造了危房、修建了新村,建立了村專合社,統一流轉了土地,開闢了特色農產業,引進了業主經營,協議30%經營收入歸村集體,掛果前每年保底分紅5萬元,之後還引進了企業,規劃建設了鄉村旅遊專案。”

“村民流轉的土地租金每年每畝按550斤稻穀的市場價確定金額,他們的土地收入資金不會比以前少。”楊光輝稱:“大部分勞動力還可以到企業幫工掙錢,去年村裡搞桃花節的時候,幾乎有300餘個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去節會幫了共。”

會龍村村民正在書寫春聯

如今,會龍新村一排排川東民居特色的“穿鬥式”灰白別墅間的空地,成了村民日常活動的“陣地”。有跳廣場舞的,有吹拉彈唱的,也有書法題字的,村民不用再將全身精力集中於田間勞作了。2017年,這裡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1000餘元,比2014年以前翻了三番。

據瞭解,四川全省首批五個脫貧摘帽縣中,廣安占了三個,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作為曾經的“貧困樣本”,廣安一躍成了“脫貧標杆”,3個區市實現“摘帽”的背後,廣安全市貧困人口從32.48萬減少到了11.98萬。在廣安建立的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中,“摘帽”之後也要管,以深入開展“回頭看”、“回頭幫”的形式,對已脫貧的貧困戶和困難群眾進行動態監測並及時預警,發現返貧風險及時採取幫扶措施,確保脫貧戶不再返貧。

廣安市代市鎮會龍村風貌

【脫貧致富典型名片】會龍村:廣安市代市鎮西部,距離代市場鎮僅3.5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以淺丘地貌為主,耕地面積1256.8畝。從會龍村開車到廣安城區至前鋒區的公路僅5分鐘,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本應走在發展前列。然而,實際卻相反,2013年,會龍村334戶、1111名村民中,就有貧困戶56戶、201人,貧困發生率為18.09%,無村級集體收入,被評定為省定貧困村。2014年脫貧攻堅開展以後,會龍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修好了,產業也抓起來了,2017年底順利摘了“帽”。

正在工作的村民黃世明

鄧小平同志一生致力於讓國家強起來,讓人民富起來。

73歲的會龍村村民黃世明如今已不再是農民身份了,他搖身一變成了“上班族”,在“桃園悅野”生態公園裡幹活,一年有1萬餘元收入,加上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們村有600餘個勞動力,大部分青壯年都在外務工,留在村裡的勞動力主要是些50後、60後,靠天吃飯,2014年以前年均收入僅三四千元。”會龍村“第一書記”楊光輝介紹:“2014年以後,會龍村規劃了基礎設施、產業幫扶和脫貧致富的詳細規劃,並付諸了實踐。”“村裡修了路、改造了危房、修建了新村,建立了村專合社,統一流轉了土地,開闢了特色農產業,引進了業主經營,協議30%經營收入歸村集體,掛果前每年保底分紅5萬元,之後還引進了企業,規劃建設了鄉村旅遊專案。”

“村民流轉的土地租金每年每畝按550斤稻穀的市場價確定金額,他們的土地收入資金不會比以前少。”楊光輝稱:“大部分勞動力還可以到企業幫工掙錢,去年村裡搞桃花節的時候,幾乎有300餘個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去節會幫了共。”

會龍村村民正在書寫春聯

如今,會龍新村一排排川東民居特色的“穿鬥式”灰白別墅間的空地,成了村民日常活動的“陣地”。有跳廣場舞的,有吹拉彈唱的,也有書法題字的,村民不用再將全身精力集中於田間勞作了。2017年,這裡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1000餘元,比2014年以前翻了三番。

據瞭解,四川全省首批五個脫貧摘帽縣中,廣安占了三個,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作為曾經的“貧困樣本”,廣安一躍成了“脫貧標杆”,3個區市實現“摘帽”的背後,廣安全市貧困人口從32.48萬減少到了11.98萬。在廣安建立的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中,“摘帽”之後也要管,以深入開展“回頭看”、“回頭幫”的形式,對已脫貧的貧困戶和困難群眾進行動態監測並及時預警,發現返貧風險及時採取幫扶措施,確保脫貧戶不再返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