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

澄城縣, 隸屬于陝西省渭南市, 位於陝西關中盆地東部。 介於東經109°46′30″—110°05′50″、北緯34°55′45″— 35°27′05″之間, 總面積1121平方千米。

澄城縣歷史悠久, 從北魏始建, 縣名縣治沿用已有1540年。 地勢北高南低, 四條河川將縣境劃分為“三梁一原”。 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 年均氣溫12℃, 降水量680毫米, 無霜期204天, 晝夜溫差大。

截至2016年, 澄城縣下轄1街道、9鎮, 常住總人口39.24萬人, 城鎮化率40.8% 。 實現生產總值79.04億元,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3億元, 第二產業增加值22.12億元, 第三產業增加值35.62億元;三次產業比為27:28:45。 人均生產總值20165元。

中文名稱

澄城縣

外文名稱

Chengcheng County

別 名

徵城、澄縣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渭南市

下轄地區

1個街道、9個鎮

政府駐地

城關街道

電話區號

0913

郵政區碼

715200

地理位置

關中平原東北部

面 積

1121平方千米

人 口

39.24萬人(2016年常住總人口)

方 言

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府小片(秦語)-澄城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親鄰寨 瑞雲觀 蛾蟒廟 壺梯山 精進寺塔

機 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火車站

西社站、韋莊站、澄城縣站

車牌代碼

陝E

行政代碼

610525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元和郡縣誌》載:“徵、澄同音, 後人誤為澄”。 民國《澄城附志》載:因澄、徵同音故名, 或雲因縣城西溝有澄泉而得名。 誤為澄之說, 似不可信。 徵、澄同音亦無確據。 據考, 漢徵縣故城在今蒲城避難堡, 北魏澄城故城即今縣址。 今址西溝(縣西河)有澄泉。

澄城縣名, 從徙於今址始。 縣似因“西溝有澄泉”而得名。

建置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建縣, 以縣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 縣治始設今址。

周以前, 處於傳說中之雍州。 (《尚書·禹貢》)

春秋屬晉, 為北徵(今蒲城縣避難堡)、王官(今善化鄉居安村西)及郊地, 周頃王二年(前617)秦伐晉取北徵。

戰國初, 屬魏。 秦、魏爭奪, 後歸秦, 隸重泉(今蒲城縣地)。

秦(前221年—前206年)置北徵縣, 屬內史。

楚漢相爭之際, 屬塞國, 隸重泉。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 漢滅塞國後, 屬河上郡。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 屬內史。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 複設北徵縣, 後易名徵縣, 屬左內史。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 屬左馮翊。

新莽改三輔為六尉郡, 改徵為氾愛, 歸列尉大夫。

東漢, 撤銷氾愛, 轄地併入合陽(一說併入重泉)。

三國曹魏(220年—265年), 屬雍州馮翊郡。

西晉(265年—316年)歸屬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設立澄城郡, 轄澄城、五泉、三門三縣(五泉、三門分別在今澄城縣西部與南部。 三縣原均為合陽縣地)。 孝文帝十年(486年), 郡內增設宮城(今合陽縣地)、南五泉(今大荔縣朝邑鎮)兩縣。 太和十一年(487年), 澄城郡改屬華州。

西魏大統六年(540年), 南五泉縣改名朝邑。 廢帝三年(554年), 澄城郡屬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 撤銷五泉、三門兩縣, 轄地併入澄城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 撤銷澄城郡。 大業三年(607年), 澄城縣屬馮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 在長寧河南(今洛城村西)設長寧縣, 貞觀八年(634年)撤銷。 澄城縣之隸屬隨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應變更。 貞觀元年(627)屬關內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京畿道;天寶元年(742年)屬馮翊郡;乾元元年(758年)複屬同州。

長慶四年(824年)將澄城縣的撫道鄉(今縣西部)劃歸奉先縣(今蒲城縣)。

五代後樑開平元年(907年), 屬河中府。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複屬同州。

北宋元豐末年(1085年), 屬永興軍路同州。

金皇統二年(1142年), 屬京兆府路。

元(1271年—1368年), 屬陝西行中書省, 先後屬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 屬陝西省等處承宣佈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年—1911年), 隸屬陝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 屬陝西省關中道。 民國十五至十七年(1926年—1928年)因軍閥混戰, 屬無所依。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由省直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 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治所大荔)。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7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澄城全境, 屬陝甘寧邊區黃龍分區。

1949年歸大荔分區。

1950年大荔分區撤銷,

歸渭南分區。

1956年10月改由省轄。

1958年12月, 澄城縣建制撤銷, 將韋莊、醍醐、業善、寺前地區劃歸大荔縣, 其餘併入蒲城縣。

1961年9月恢復縣制, 劃入大荔、蒲城的地域複歸澄城, 屬渭南專區。

風景名勝

澄城縣地處陝西渭北高原東部, 拴馬樁石雕數量之多, 品位之高, 造型之奇特, 聞名中國。 據統計, 僅各式各樣的拴馬樁達2000多個, 分佈於各自然村的農戶中, 居中國之首。

壺梯山

壺梯山與黃龍山斜坡相接,似斷非斷,似連非連,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頂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壺,狀如階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壺梯山樵子而遠近聞名。

瑞雲觀

瑞雲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有著先有“瑞雲觀”後有澄城縣之說。瑞雲觀位於遮路新石器遺址以西溝底,座北向南僅存三孔磚窯,其餘建築毀壞一空,牆上部分壁畫還保留較好,有著歷史考古價值。保留下來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廟會延續不斷。這裡有無數泉眼,是縣西河水的發源地之一。

居仙寺

位於親鄰村南“古城”西北半溝中。寺院呈王字形狀,座北向南。傳說是韓延壽(韓昌)所建。韓昌原是漢人,是宋王派往遼國的使者。遼王為達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許給韓昌半壁江山,並封韓昌為元帥統兵百萬犯宋。

蛾蟒廟

相傳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討飯夫婦二人,路過車蓋溝,拾到兩個蛇卵,放在討飯的籠內,過了一段時間,孵化出兩隻小蛇。夫婦二人捨不得丟棄,整天將其帶在身邊餵養,並為其起名“蠕蠕”、“蛾蛾”。老人死後,兩蛇將其馱回,並落在車蓋溝的對面的原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陰靈向兩岸村民托夢,要求為老人建墓修廟。十社村民感其誠意,集資建成雄偉的“蛾蟒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蛾蟒廟原來由十社共同祭祀,後來廟體年久破損,車蓋一家獨自翻修,因此廟地也就給了車蓋村。

關則口長城故基

關則口長城故基

在趙莊鄉關則口村西北,東西走向,依山嶺修築,東至咸和西莊,西至劉家窪鄉翟尚村,綿延20華里,明顯處長750米,高2.5米至4.5米,寬2米。

澄城古城遺址

元裡古城在縣城南15裡之交道鄉元裡村。澄城縣西北60裡的善化鄉居安村西600米處,有王官城遺址。遺址西靠玉泉觀,南臨小河,北邊是小驢溝,東西長約350米,南北寬約75米高出地面3—5米。縣城西北40裡長寧河南岸之洛城村西,有長寧縣故城遺址。淤泥故城在縣城西北65裡之馮原鎮孫堡村西北1500米處,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遺址高出地面140米,周圍是斷崖荒坡。從出土文物看,是戰國時的古城遺址。

堯頭窯遺址

堯頭窯遺址東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溝邊,約四平方千米,整個遺址包括古遺址窯址,瓷片堆積層,古民居建築群、古道、古樹、作坊和高嶺土等。

壺梯山與黃龍山斜坡相接,似斷非斷,似連非連,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頂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壺,狀如階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壺梯山樵子而遠近聞名。

瑞雲觀

瑞雲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有著先有“瑞雲觀”後有澄城縣之說。瑞雲觀位於遮路新石器遺址以西溝底,座北向南僅存三孔磚窯,其餘建築毀壞一空,牆上部分壁畫還保留較好,有著歷史考古價值。保留下來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廟會延續不斷。這裡有無數泉眼,是縣西河水的發源地之一。

居仙寺

位於親鄰村南“古城”西北半溝中。寺院呈王字形狀,座北向南。傳說是韓延壽(韓昌)所建。韓昌原是漢人,是宋王派往遼國的使者。遼王為達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許給韓昌半壁江山,並封韓昌為元帥統兵百萬犯宋。

蛾蟒廟

相傳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討飯夫婦二人,路過車蓋溝,拾到兩個蛇卵,放在討飯的籠內,過了一段時間,孵化出兩隻小蛇。夫婦二人捨不得丟棄,整天將其帶在身邊餵養,並為其起名“蠕蠕”、“蛾蛾”。老人死後,兩蛇將其馱回,並落在車蓋溝的對面的原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陰靈向兩岸村民托夢,要求為老人建墓修廟。十社村民感其誠意,集資建成雄偉的“蛾蟒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蛾蟒廟原來由十社共同祭祀,後來廟體年久破損,車蓋一家獨自翻修,因此廟地也就給了車蓋村。

關則口長城故基

關則口長城故基

在趙莊鄉關則口村西北,東西走向,依山嶺修築,東至咸和西莊,西至劉家窪鄉翟尚村,綿延20華里,明顯處長750米,高2.5米至4.5米,寬2米。

澄城古城遺址

元裡古城在縣城南15裡之交道鄉元裡村。澄城縣西北60裡的善化鄉居安村西600米處,有王官城遺址。遺址西靠玉泉觀,南臨小河,北邊是小驢溝,東西長約350米,南北寬約75米高出地面3—5米。縣城西北40裡長寧河南岸之洛城村西,有長寧縣故城遺址。淤泥故城在縣城西北65裡之馮原鎮孫堡村西北1500米處,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遺址高出地面140米,周圍是斷崖荒坡。從出土文物看,是戰國時的古城遺址。

堯頭窯遺址

堯頭窯遺址東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溝邊,約四平方千米,整個遺址包括古遺址窯址,瓷片堆積層,古民居建築群、古道、古樹、作坊和高嶺土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