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陽江這面牆小廣告“刷”沒了 牆體卻由“牛皮癬”變成“白癜風”

牆面上粉刷的石灰像一塊塊補丁。 張影 攝

隨處張貼的小廣告, 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的頑疾, 不少市民備受侵擾, 稱它為“牛皮癬”,

恨不得立馬將其清除乾淨。 然而, 不當的清理方式, 卻讓不少市民犯了愁。 “刷上石灰或白漆後, 小廣告是被刷沒了, 可牆看起來卻比以前更醜。 ”近日, 家住市區環山東路附近的市民林女士致電本報“民生熱線”反映此事。

24日上午, 記者來到環山東路, 圍繞該路段走了一圈發現, 該處背街小巷很多住宅樓外牆上都有被石灰或白漆刷過的痕跡, 面積或大或小, 形狀也各異, 有些因紅色牆磚的襯托更加惹人注目。 在位於環山東路與赤崗一街交界附近的一棟樓房外, 記者看到該樓房的一面紅磚外牆上, 有四五處被石灰粉刷的痕跡, 透過石灰尚能隱約看到之前噴塗在牆面上的小廣告。

“之前這裡外牆上都是一些開鎖、通廁所、辦證等內容的小廣告,

看起來不好看, 但如今粉刷過後, 感覺更難看了。 ”居住在附近的趙先生說, 一個個小廣告被石灰刷蓋, 感覺像一個個補丁似的, 加上牆面與補丁顏色反差大, 看起來更醜。

“社區聘請的保潔員清理小廣告主要有兩種方式, 對於張貼的小廣告用鏟子清除, 對於噴畫的小廣告則選用石灰或者白漆進行刷蓋, 經過整治, 小廣告清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洗腳橋社區的工作人員坦言, 雖然粉刷方式速度快, 遮蓋效果也相對較好, 但確實存在不美觀的弊端。 至於是否有效果更加好的方式來清除小廣告, 目前仍在探索中。

隨後, 記者走訪二環路、三環路、體育路、馬曹路等路段的背街小巷, 發現許多地方的牆面上都存在用石灰或白漆粉刷小廣告的情況,

不少被粉刷一新的牆壁上又出現了用油筆寫上去的小廣告。

“這種做法不可取, 雖然清除了小廣告, 卻污染了牆面。 而且, 刷過石灰或者白漆的牆面又給張貼小廣告提供了新的‘版面’, 小廣告看起來更顯眼。 ”市民葉女士提議, 清除、掩蓋小廣告儘量採用其他的方法, 以保證牆面的美觀。

採訪中, 不少市民表示, “牛皮癬”小廣告惹人煩, 不清理, 有礙觀瞻。 然而, 若清理方式不當, 同樣有損市容。

【記者】張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