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民族樂團全力備戰歐洲巡演:《海上生民樂》新春將在4國8城上演

1月26日, 上海民族樂團在上海音樂廳進行歐洲巡演的第二輪認真備戰, 排練結束後還有不少樂手圍住特邀指揮家湯沐海, 探討音樂處理的細節, 精益求精。 2月6日至2月23日, 上海民族樂團一行70餘人將赴英國、法國、比利時和德國4國, 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艾森、伯恩、柏林、漢堡、不萊梅8座城市上演音樂會版《海上生民樂》, 呈現海派民樂的風采。

上海民族樂團在湯沐海指揮下進行歐洲巡演項目《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排練。

首演於2016年的《海上生民樂》, 是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 既展現了民族音樂豐厚的歷史積澱, 又充滿當代氣質和國際表達。 迄今為止, 《海上生民樂》已在上海、北京、山東等地巡演十餘場, 2017年6月, 還曾在希臘比雷埃夫斯市上演, 慶祝中希建交45周年, 當地觀眾表示, 《海上生民樂》刷新了他們對中國民樂的想像。

此次歐洲巡演, 將是上海民族樂團首次以商業演出的模式“走出去”, 而且即將登上的舞臺都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廳, 包括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音樂廳、巴黎愛樂音樂廳、布魯塞爾文化中心、柏林愛樂音樂廳、易北愛樂音樂廳等, 其中不少音樂廳都是首次迎來中國民樂的演出。

據各演出場地的回饋, 目前演出票已近售罄, 足見中國傳統文化對西方觀眾的吸引力。

《海上生民樂》囊括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比如《紫竹》包含的上海地方音樂元素、《墨戲》展現的中國書法意境、《別姬》和《梁祝》中鮮明的戲曲元素等。 對湯沐海來說, 指揮西方古典音樂出身的他, 能在世界舞臺上指揮中國民族音樂, 讓他更加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來湯沐海時常與民樂團合作, 2002年曾執棒中央民族樂團在希臘“雅典藝術節”的演出, 收穫當地觀眾的讚譽。 湯沐海說:“東西方音樂是有差異的, 就是東西方文化和思維的差異, 比如, 西方古典音樂是縱向的, 注重和聲, 而中國傳統民樂是橫向推進的。 正因為有差異, 東西方文化可以互補,

這樣的交流特別有意義。 對上海民族樂團來說, 這次歐巡一定會有歷練和成長, 對我個人來說, 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尋找自我的機會。 希望我們的演出能讓更多西方觀眾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促進中西文化的交融。 ”

著名指揮湯沐海。

《海上生民樂》原本以小編制重奏為主,

配合多媒體視覺呈現。 此次為了適應歐洲主流音樂廳觀眾群的欣賞習慣, 在原有基礎上打造了全新的音樂會版, 捨棄多媒體呈現, 以民族管弦大樂隊的形式, 帶來更加純粹的音樂表達。 在原有的靈動小巧的作品之外, 還特別增加了四部優秀的當代民族管弦樂作品: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創作的《蘆溝曉月》、譚盾創作的《西北組曲》、劉長遠創作的《抒情變奏曲》和青年作曲家姜瑩創作的《絲綢之路》, 更全面地體現樂隊的整體實力和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高度。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說:“中國民樂走出去, 不僅要展現我們豐富的文化傳統, 更要展現它的豐富性、包容性、當代性和創新性。 我很期待中國音樂的豐富語言, 以及和多元文化的和諧對話,能讓我們在世界舞臺上遇到更多知音!”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李君娜 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 圖片編輯:曹立媛 以及和多元文化的和諧對話,能讓我們在世界舞臺上遇到更多知音!”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李君娜 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 圖片編輯:曹立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