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武漢中考命題走向揭示!看剛發佈的語數等六科試卷說明

1月25日、26日,武漢市部分學校初三年級學生完成了“元月調考”。 考試結束後,武漢市教科院發佈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六科考試試卷說明。 據瞭解,這屆初三學生升入高中後,將是武漢市首批經歷“新高考”的學生。 “元月調考”是武漢初三年級階段性教學的檢測,也反映了2018年中考命題的走向。

語文:

試卷的題量、題型和分值與上一年的中考語文試卷完全相同,試題的命題思想和命題方式與上一年也是一致的。

閱讀選用“公德”和“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主題的文本,貼近九年級學生的認知實際。 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更以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為主題設計題目。

作文題雖引用的是泰戈爾的詩句為材料,但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或人生的挫折”的題意是學生練習得較多且極為熟悉的內容,不但有話可寫,同時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總之,作為九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本試卷考查的內容平和,試題有較強的親和感。

當然,試卷雖然考查的內容平和,但難度不低,區分度較大,每道題目指向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有較好的診斷作用。 作為一次全市性的調研考試,本次元調語文試卷對今後的語文教學和備考,特別是閱讀和作文的教學和備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又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數學:

本著保持穩定,局部微調,適度創新的原則,數學調考試題與去年相比,試卷結構、試題分值、難度係數基本保持不變。 考查範圍為人教版義務教材數學九年級上冊內容,試卷覆蓋了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每個章節的知識點。 各章知識在試卷中的分值所占比率與該知識的教學課時所占比率基本持平。

立足於課標、教材命題,注重考查最基礎、最核心的內容,突出能力立意。

試題素材全部來源於教材,通過評價引導教學回歸教材,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

試卷注重了數學四基的考查,題目立足基礎。 試卷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核,沒有出現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沒有偏題、繁題。

試卷關注了數學的本質,既考查了計算、空間想像、數學建模等數學的核心能力,又讓數形結合、類比遷移、函數與方程、分類等核心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在試卷中都有體現,整個試卷充滿著數學韻味。

關注數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試卷文字簡練,表述準確,圖形簡潔,整體和諧流暢,給學生提供了輕鬆的答題環境。 每種題型,試題由易到難編排,體現人文關懷,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英語:

元調英語試題體現了階段性檢測的特點,即重點考查上學期學生所學內容,試卷凸顯了《課標》理念和要求,注重基礎,既結合教材,又有知識的靈活運用,難度適宜。 同時試卷也安排了部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題,可有較好的區分度。

試卷較好地引導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及學業考試的備考。

聽力測試試題的取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試題設置科學、簡明,錄音清晰,便於學生答題。 聽力第一節和第二節很好地解決了英語薄弱生的得分問題。

筆試部分基礎題都放置在具體的情景中,考查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閱讀理解部分題材豐富,且難度適中,A篇選用了很新的生活廣告材料。 書面表達題的主題貼近學生生活,便於學生動筆,同時有一定的開放性,給了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空間。

總體來說,試卷既達到了階段性教學的檢測目的,又反映了2018年中考的走向。

思想品德:

關注社會發展,弘揚主旋律,把握時代脈搏,聚焦社會熱點。 傳播正能量,宣傳新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感悟社會責任。

試題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驅動戰略、黨的“十九大”、“扶貧減貧領域取得的成就”、“共用”發展理念、“戲曲進校園”活動、“憲法晨讀”活動等大量社會關注的熱點為載體,引領學生直面社會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正確解讀不斷發展變化的中國。 武漢“志願之城”建設、“電視問政”、“武漢市第十四屆人大第二次會議”等悉數入題,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

試題考查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學科素養。 將知識、能力、素養的考查融為一體,既較好地測試考生對基礎知識、核心考點的掌握,又有效地考查考生獲取有效資訊、把握相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繫、正確處理資訊材料、學會綜合分析和運用的能力。 如思維導圖題、圖表題等,減少純概念類知識的簡單呈現,弱化學生的純記憶得分,加大與突出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物理:

物理試題是按照70分鐘時間設置的。全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的選擇題中,物理部分共12小題,原始分數36分,全部為四個選項的單項選擇題。第Ⅱ卷的非選擇題中,物理部分共8小題,原始分數34分。物理試題預設難度在0.70左右。

為了突出試題的定向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從而達到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試題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考查內容和要求。九年級物理元月調考試題的命題依據是《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人教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九年級全一冊)》,考試內容分佈在第13章~第18章,屬於階段性考試。

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試卷的內容不以知識記憶為主,努力創設真實有意義的情境,有利於引導學生關心生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關注社會和科技的進步,激發學習的熱情。如內燃機、家用電能表、手機及充電寶、感應幹手器等。

加強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從過程與方法入手,立意於能力,側重考查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的理解和內化,真正體現探究的本質。如研究內能改變的方式、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等。

化學:

本次考試範圍為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內容。試題是按照50分鐘的答題時間設置的,試題的結構為選擇題8小題24分,非選擇題5小題26分,共13小題50分。預設難度0.67左右。

試卷把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作為考查的重點內容,難度適宜,起點低、坡度緩,各小題的難度以及非選擇題內不同問題的設置也都體現從易到難,思維層次逐步加深的特點。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試題在考查學生化學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同時,重視化學思想和方法的引領作用。

注重學科特點創設情景。試題的情景創設是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從能力立意,適度創新,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初步認識物質世界。

如第6、28等小題,從宏觀現象、微觀結構不同的角度考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以化學符號系統為橋樑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

如第31小題,通過一套實驗裝置,將燃燒的條件、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質三個重要實驗關聯起來,要求學生將新資訊與已掌握的資訊相聯繫,重組認知結構,考查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如第32題,根據化學知識的階段性要求,排除了複雜的化學反應的干擾因素,重點考查學生對品質守恆定律的掌握和應用情況。(長江日報融媒體)

如思維導圖題、圖表題等,減少純概念類知識的簡單呈現,弱化學生的純記憶得分,加大與突出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物理:

物理試題是按照70分鐘時間設置的。全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的選擇題中,物理部分共12小題,原始分數36分,全部為四個選項的單項選擇題。第Ⅱ卷的非選擇題中,物理部分共8小題,原始分數34分。物理試題預設難度在0.70左右。

為了突出試題的定向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從而達到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試題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考查內容和要求。九年級物理元月調考試題的命題依據是《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人教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九年級全一冊)》,考試內容分佈在第13章~第18章,屬於階段性考試。

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試卷的內容不以知識記憶為主,努力創設真實有意義的情境,有利於引導學生關心生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關注社會和科技的進步,激發學習的熱情。如內燃機、家用電能表、手機及充電寶、感應幹手器等。

加強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從過程與方法入手,立意於能力,側重考查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的理解和內化,真正體現探究的本質。如研究內能改變的方式、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等。

化學:

本次考試範圍為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內容。試題是按照50分鐘的答題時間設置的,試題的結構為選擇題8小題24分,非選擇題5小題26分,共13小題50分。預設難度0.67左右。

試卷把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作為考查的重點內容,難度適宜,起點低、坡度緩,各小題的難度以及非選擇題內不同問題的設置也都體現從易到難,思維層次逐步加深的特點。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試題在考查學生化學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同時,重視化學思想和方法的引領作用。

注重學科特點創設情景。試題的情景創設是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從能力立意,適度創新,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初步認識物質世界。

如第6、28等小題,從宏觀現象、微觀結構不同的角度考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以化學符號系統為橋樑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

如第31小題,通過一套實驗裝置,將燃燒的條件、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質三個重要實驗關聯起來,要求學生將新資訊與已掌握的資訊相聯繫,重組認知結構,考查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如第32題,根據化學知識的階段性要求,排除了複雜的化學反應的干擾因素,重點考查學生對品質守恆定律的掌握和應用情況。(長江日報融媒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