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笨小孩”,被一句話改變一生,成為迪士尼唯一的華裔動畫藝術師

《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這些迪士尼動畫片相信你都看過, 一部部經典電影背後, 是動畫師長年累月的創意與心血。 這幾部電影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劉大偉,

今年48歲的他生於中國臺灣, 曾是迪士尼動畫師, 也曾參與《星球大戰》(Star Wars Episode I)的場景設計, 著名歌星Michael Jackson曾跟他學習畫畫。 這樣的履歷, 可以用前程似錦來形容, 卻不料他這樣形容自己的童年:我覺得小時候的自己是全中國最蠢的人。

劉大偉手繪:教邁克傑克遜學畫現場圖他的蠢, 是別人眼中的蠢, 讀書成績差, 幾乎每次都最後一名;學鋼琴多年, 到頭來連樂理都搞不明白。 媽媽愛之深責之切, 不時用藤條伺候, 但他從來沒有讓父母欣喜過, 依舊討厭讀書。 從小喜歡畫畫, 卻從沒得到家人與老師鼓勵, 以為畫媽媽的頭像會令她開心, 結果卻在垃圾桶找到送給媽媽的畫作。 在填鴨式的教育下, 畫畫一直是他開心的源泉, 但在中國的13年, 他一直是別人眼中的笨小孩。

︱笨小孩獲美國總統寫信祝賀︱80年代初移民美國, 笨小孩卻因美術老師的一句"you can do it"改變一生。 “我在中國十多年從來沒有人鼓勵我, 就因為她這句話, 我不想讓她失望。 “鼓勵的力量無形卻有力, 喜歡畫龍的劉大偉被美國的高樓大廈所吸引, 將其融入畫作, 結果這幅以建築物構成的龍, 入選了美國最大的中學繪畫比賽前20名, 連當時的美國總統列根也向他寫信祝賀。 這對他而言, 無疑是一支強心針。

比賽作品:建築物構成的龍中學畢業後入讀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一所孕育美國動畫人才的學府。 入學時立志要考入迪士尼做實習生, 但要在每年一萬名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談何容易?第一次錯過、第二次落選、第三次失敗, 到第四次終於成功:其實也只是實習生。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其他人都還在畫場景時,

他的實習功課卻交出了完整的故事, 結果被迪士尼破格錄用為藝術總監。 那年他只是22歲。

︱不留戀迪士尼風光︱90年代的許多經典動畫, 包括《獅子王》、《花木蘭》都是他與團隊創作的結果;《花木蘭》裡男主角的造型正是以他為原型創造。 之後他也曾跳槽去華納兄弟及在佐治魯卡斯旗下的公司工作, 參與制作《空中大灌籃》(Space Jam)及《星球大戰》等膾炙人口的電影創作,然而在他最風光的時候,卻決定離開,創立自己的動畫公司Kendu Films。

花木蘭男主角造型以劉大偉為原型“賺錢不能滿足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我的夢想就是要把我的劇本,拍成很棒的動畫片。”眼看《花木蘭》、《功夫熊貓》這些充滿中國元素的故事,全由美國公司創作,自己卻在為別人的品牌去奮鬥。“再怎麼厲害,我也只是公司一頭很棒的牛,我應該活出我的夢想。”那天他以一身美國牛仔造型現身,說美國人都有一個牛仔的夢想。“一個牛仔可以帶動很多牛,而牛永遠為別人努力。”在迪士尼工作期間他曾寫下不少劇本,希望終有一天,華人動畫也能躋身好萊塢舞臺。

創立Kendu Films的公司網頁︱別將鑽石埋沒成玻璃珠︱回憶起中學時期的經歷,身處灣仔動漫基地的劉大偉,深感兩地教育制度的天壤之別。“華人社會只鼓勵孩子複製別人成功的步伐,而忽略了小朋友所真正卓越的東西。父母往往都是透過別人的眼光來肯定子女,卻從不過問孩子的夢想是什麼。”用劉大偉的話來講,是將鑽石埋沒成了玻璃珠。“並非去哈佛讀書就會變鑽石,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興趣,啟發他們的夢想。”

劉大偉當年在迪士尼畫《獅子王》情景“中國人常說愛拼才會贏,但人生不能像無頭蒼蠅,目標性的教育不能思考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近年他常通過演講述說自己的經歷,以生命影響生命,但在中國與美國演講的迴響卻很不一樣。“有位中國媽媽聽完演講後很感動,鼓勵兒子畫畫,可是三天之後,卻跟孩子說好好讀書,世上只有一個劉大偉。”他說正是這種消極的打擊,令很多華人社會的年輕人失去了追逐夢想的力量。

參與制作《空中大灌籃》(Space Jam)及《星球大戰》等膾炙人口的電影創作,然而在他最風光的時候,卻決定離開,創立自己的動畫公司Kendu Films。

花木蘭男主角造型以劉大偉為原型“賺錢不能滿足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我的夢想就是要把我的劇本,拍成很棒的動畫片。”眼看《花木蘭》、《功夫熊貓》這些充滿中國元素的故事,全由美國公司創作,自己卻在為別人的品牌去奮鬥。“再怎麼厲害,我也只是公司一頭很棒的牛,我應該活出我的夢想。”那天他以一身美國牛仔造型現身,說美國人都有一個牛仔的夢想。“一個牛仔可以帶動很多牛,而牛永遠為別人努力。”在迪士尼工作期間他曾寫下不少劇本,希望終有一天,華人動畫也能躋身好萊塢舞臺。

創立Kendu Films的公司網頁︱別將鑽石埋沒成玻璃珠︱回憶起中學時期的經歷,身處灣仔動漫基地的劉大偉,深感兩地教育制度的天壤之別。“華人社會只鼓勵孩子複製別人成功的步伐,而忽略了小朋友所真正卓越的東西。父母往往都是透過別人的眼光來肯定子女,卻從不過問孩子的夢想是什麼。”用劉大偉的話來講,是將鑽石埋沒成了玻璃珠。“並非去哈佛讀書就會變鑽石,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興趣,啟發他們的夢想。”

劉大偉當年在迪士尼畫《獅子王》情景“中國人常說愛拼才會贏,但人生不能像無頭蒼蠅,目標性的教育不能思考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近年他常通過演講述說自己的經歷,以生命影響生命,但在中國與美國演講的迴響卻很不一樣。“有位中國媽媽聽完演講後很感動,鼓勵兒子畫畫,可是三天之後,卻跟孩子說好好讀書,世上只有一個劉大偉。”他說正是這種消極的打擊,令很多華人社會的年輕人失去了追逐夢想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