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家的車票搶到了,但我越來越害怕

週六, 書評君的小客廳——“一周話題”欄目又準時和大家見面啦。

最近放寒假的放寒假, 搶車票的搶車票。 回家的腳步近了, 其他的事好像都變得寡淡了。 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吧~讀完之後, 在留言區一起聊吧。

還有,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早點參與下一期。

壹周話題

閱讀需要主張

本周話題

(題型:常規問答題)

搶了幾天春節假期的車票, 又或者你是個有寒假的學生, 已經從學校回到了家中。 “回家”, 凝聚一年半載的期待, 但也經常意味著不少煩心事。 對你來說呢?從遠方踏上回家的路時, 你所盼望的、所恐慌的各是什麼?

@菲比

在校大三學生, 正在為期末考試煎熬, 盼望著能早點回家休息, 同時又會因為擔心家裡人頻繁追問“什麼時候實習啊?你以後要幹嘛啊?是不是要當老師啊?”之類的問題而覺得害怕, 離畢業不遠的我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使我本身就挺心虛了,

而他人的追問更讓我覺得恐慌。

這就心虛了?催婚的劇情還在後頭……

@蚊子1573

回家, 似乎是很久遠的事了。 當然我說的是千里迢迢的回家。 大學四年以及工作後的兩年, 每逢寒暑假都要拼命擠上擁擠骯髒的火車回家。 如果從家裡回來還好, 爸媽會想盡辦法給我買張臥鋪, 可是回家的時候, 一個舉目無親的學生, 只有一趟直達的過路車, 常常都是只能買到站票啊, 28小時的車程, 往往要站三分之二, 才會有人下車空出座位。 一天一夜多的時間, 不洗漱, 儘量不吃東西不上廁所……結婚後, 父母也在我所在的城市買了房, 每逢假期, 他們過來看我, 直到退休定居。 那個稱為故鄉的北方小城, 我再也沒有回去過。 其實現在已經有了航班,

火車也提速了, 想回去還是很容易的, 可是有限的假期, 還想著去看看那麼多未曾看過的世界, 真是騰不出時間去憶舊。 很多年, 壓力大時, 都會夢到人頭攢動的月臺, 趕火車的匆忙, 擁擠的綠皮車, 骯髒的廁所……真實的噩夢。

體驗過這些的……是不是已經算暴露年齡了

@神威大將軍

從十二歲離家求學開始, 十年了, 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 可惜, 院子已不是當年的院子, 牆也不是舊時的牆。 父親, 姥姥, 姥爺, 奶奶, 先後離世, “家”這個字提起來總是渴望又滿心的疼。 看到男裝店這件父親穿著合適, 看到街邊有賣主席像的送給姥爺一定特喜歡……都沒有用了。 十年前的全家福裡缺一個我, 十年後的“全家福”依然沒能全

“家”是一個動態的詞

@紫藤附壁 簷下霜須

學生時代的冬季, 每每放學已經天黑。 走到社區的院子裡, 總要抬頭望一眼家的那扇窗, 看到裡面透出溫暖的黃光, 那一刻似乎所有的疲累都消失了。 現如今從國外回國, 在飛機上想念的是那一碗媽媽做的炸醬麵或是一盤家裡的餃子, 期待的不過是可以和身邊的人在同一個時區裡說早安晚安。

你的昵稱很有詩意喲

@蘇橫

爺爺今年九十四了, 這兩年身體不太好。 孫輩中最疼我, 回家之前他每天都會算著日子和父母說我還有幾天回家了, 回家見面之後馬上會問我什麼時候走, 然後一邊算著我能在家待的日子, 一邊說下次我回家說不定就看不到他了。 我的盼望與恐慌都在這裡。

Bless~

@未木

經常出差, 每次都會很著急的回家, 最盼望的是家裡的那盞燈為我亮著, 最失望的是回到家裡沒有可吃的, 最喜歡的是孩子每次都說爸爸我都想你了, 最煩心的是總會有許多問題等著解決, 最恐慌的是家裡人已睡下自己一個人悄悄洗漱慢慢消解路上的疲憊。 家, 就是奮不顧身的堅持。

成年人的生活。

@繾綣

好像兩年前每次回家, 有些期待遇到舊人, 畢業了一些日子, 他眼神是不是依然閃爍有光。 所以回到家那邊總要格外注意, 又怕會不經意遇見, 可惜都沒有發生。 現在慶倖沒有發生吧。 讀研了, 發現自己需要補充完善, 學習的地方太多, 哈哈, 好像我就是一篇半成品的論文。 然後回家的期待就是, 找到論文的靈感, 發現我有一些話可以想說的一個方向。其他還能有什麼呢,認真輔導弟弟,希望麻麻不要那麼快嫌棄我,再堅持學英語,不要長了肉回學校(~_~;),明天考試能順利→_→滾去背書

論文……英語……考試……呃

@023

盼望家裡的舒適和溫暖,使喚我妹妹,在家的日子沒有任何煩惱,度天如時,悠閒如魚。恐慌時間的流逝,最敬愛的外婆已經80+,不願去想這樣的天倫之樂會有盡頭的一天,而自己還沒有活出她老人家期盼的樣子(成家)。

希望想成家是因為,那也是你的期盼,而不只是外婆的。

@春末夏初

剛剛開始在魔都上大學的北方小城姑娘。現在在回家前的旅途上。期盼的無非是與父母和高中好友的相見。恐懼的是對“故鄉”越來越深的依戀與故鄉不在我未來計畫中的矛盾。原來一直覺得我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因為父母的故鄉與我不同,我對這座城市也沒有特別多的瞭解,甚至方言說的也很蹩腳。很早就知道這個地方可能僅僅與我有十八年的緣分。“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現在卻把“故鄉”當作一種精神依託了。雖然還不知未來會在哪裡落腳,但是應該不是我的“故鄉”。

社會轉型中的人往往沒有故鄉,放寬心啦。

@自由

最期盼的是,小時候的“一切”都歷歷在眼前。最恐慌的是,小時候的“一切”都歷歷在眼前。然而,恐慌的內容一直伴隨我長大,而這些恐慌只在暗處與我的生命一同成長,越來越深刻。它時不時出來作弄人一番。而我是驚喜般的享受一番。

看了好多書,所以理解“最”字想表達的是,一種情緒,情感,過程,無論本身好與壞,卻能是我的好與壞。這其中有極端,有克制,也有損壞。

謝謝你,把這個話題和書聯結了起來!

@蓁蓁

期盼的是親情的溫暖,恐慌的是親情的重量。求學和漂泊在外的時候,總是會想家,每年回家的最初兩天,能一團和氣其樂融融,但從第三天開始,似乎多了埋怨。現在工作穩定在父母身邊,望著年邁的父母,感受到他們對我的盼望,一切都平靜了,只想靜靜地好好守護他們

平靜是生活的終極形態

@赫羅蔔爾霸

有一回,奶奶問我是不是入土了也看不到我的子女出生。我真誠的回答她:那我也不能因為你要死了我就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小孩啊。從此往後,,再也沒直接問我感情狀況,只好通過老媽來問問。現在的話估計是問男朋友怎麼樣了什麼時候能給見見,什麼時候結婚。容我想想怎樣一句話噎死他們,從此清淨

雖然……但何必非要“噎死”……

@膽小的流浪狗

最盼望的是見到無時無刻不在惦念的幾位親人。每次回家前和離家後都會想到和以前朝夕相對的老人們此生再見面也許只有多少次,便心酸不已。

最恐慌的也是見到他們。現在單身一人獨自在外飄零,讓他們也時刻惦記,每次回家都會變成催婚大會,再加催考公務員。回家的欣喜瞬間變成暴躁。

鄉愁。鄉,愁。

兩種情緒,都是人間。

@象牙

去外地讀大學後,方咀嚼出“近鄉情更怯”的澀味兒。

手機通訊雖然發達,但和父母的聯繫幾乎從此限於微信。父母成了小小螢幕上的頭像和消息。我們依然聊天,聊著瑣碎的生活;我們依然聯絡,但這聯絡弱得令我恐懼。

我逐漸脫離父母的生活圈,我和父母的生活軌跡逐漸變成很少交叉的平行線。

每次放假前,都歸心似箭,而每一段從飛機落地到接機大廳的距離,都充滿對未知的恐慌。

好久不見,你們變成了什麼樣?

我總怕,總怕一切變得太快,怕曾經熟悉的一切變成我不認識的模樣。

簡單說來,我害怕曾經最熟悉的一切變成最陌生的樣子。我怕父母的變化,更怕自身的改變。

人,如何抵抗距離和時間?

在外上學已三年。前兩日放假,第一次從機場獨自坐機場巴士回家,也第一次因看到父親來車站接我而落淚。遭遇一些事,被傷得心中發顫,本打算一個人拎著箱子灰溜溜地回家,卻不曾想一下車就看到父親。

父親是查了所有機場巴士的班次表,算准了每一班車的到達時間,才令我一下車就看到他。

歸家前,我的恐慌源於我有所盼望,我恐慌於我的盼望落空。

我始終盼望,家依然是熟悉的樣子。這份熟悉令漂泊在外的人始終感到踏實。

以前,總羡慕轟轟烈烈,與眾不同;現在,也覺得平平凡凡,踏實幸福已經極為難得。

當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時,我感到極大的幸福。這餃子依然是記憶中的味道,不曾改變。

家,是個我永遠都回得去的地方啊。"

恭喜獲得本期最長回復名譽獎。

@魚

還是學生,回家真的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了!雖然在學校也能休息,但是四人宿舍,再怎麼樣對於我來說,還是因為缺少私密空間,而覺得沒那麼放鬆。宿舍再怎麼生活也沒辦法有那種感覺,然後家就真的是家了。

出去讀書後,才真的有這種體會。

然後恐慌,就是很怕回家,因為自己性子急,和爸媽吵架吧!雖然有時候只是拌嘴,但是還是覺得不應該。

很多人說回家會睡得多……

@Chu

讓書評君失望了,高三選擇了留校自習,寒假也就過年的七天。

期待過年紅包數會是總分的兩倍吧,希望一起過寒假的朋友開開心心(◦˙▽˙◦)

還有紅包……小朋友你好。

@夏喵喵

往年回家的車票早已買好,今年多了份牽掛和羈絆,現在還在糾結怎麼回去,因為,我也是一個有貓的人啦!!!大老遠帶貓星人回去也是個難題啊。

其實,對於新年已經沒有任何期待。兒時的玩伴都早已結婚生子,自己回去註定又要面對種種催婚的尷尬。

好了好了,知道你有貓了。

@你圓不圓

恐慌大概是寫不完論文吧,回家又要熬通宵了,期待就是見到家人躺在自己的床上陪我們家狗玩,普普通通的任何一餐都充滿了幸福感。

本科的時候在離家很遠的外地上學,氣候飲食生活習慣都跟家鄉非常不同,每次距離放假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掐著點買火車票(也是因為票不好買)。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每次火車快要到達目的地,窗外的風景一點點變得熟悉起來,心裡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悸動,忍不住要流淚。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感覺伴隨了我五六年,大概靈魂就是一個戲精吧:)

長大以後,家人會對自己格外的依賴。記得一次視頻的時候,爺爺問我,“你怎麼還不回來,你不想我麼?”當時就覺得超級心酸。還有兩個周就要回家啦,也祝新京報書評的各位能早點回家過年❤️

哇!謝謝!如果我們春節期間不做微信了,你們會有什麼感覺呢

@HQ

多年資深學生党一枚,最期待的是寒暑假能夠睡到自然醒,吃到七分飽,長高不長寬,不被家長批,還能學到許多新東西搖身一變成小仙女走上人生巔峰嘿嘿嘿嘿(口水臉)

恐慌的麼,就是總掰著手指頭算假期一天比一天短,開學一天比一天近,卻好像啥都還沒幹起來……對對對,我就是那個深夜裡最矛盾的一顆(祖國明日之)星。

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邇冬旮旯

盼望我爸爸能回家,恐慌我爸爸能回家。

好像有很多故事沒有講。

@荒野和麥田

盼望……盼望每個人都能在肥皂和陽光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會不會是件太奢侈的事?每次回家好像什麼都沒變,有人拖著疲憊的身心一直在苦難中哀歎。生命該是什麼樣子呢?希望有人找到了答案。

恐慌,很多狀況下都能產生的情緒。比起親戚對自己的各種勸說逼問,倒更害怕某天突然失去最愛的人。爸爸去年受傷還未完全恢復,身體大不如前。

未來又要如何面對一定會發生的悲傷……生離,死別帶來的痛,哪個程度更深,誰也不能篤定呢

好好過年,未來不急。

@?

不求上牆,就想問下書評君是不是換小編了?最近幾期都和書沒有關係了,變成吐槽和雞湯?

因為和書有關的話題快想盡了!!!你可以幫忙想!!以及,說我們雞湯,還是不同意的。

怎麼樣?你也來吧。你的留言,大大的概率會被選入下週六“一周話題”的聊天現場!讓我們在每週六,做一點美好而不孤單的事情~

回復方式: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留言。

所以,下周聊什麼?

下周話題

(題型:常規問答題)

不考慮能力問題,只考慮興趣,如果你有機會寫一本書,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或者,如果你有機會做編輯,且假設能成功簽約任一位作者,你會去做一本什麼書?

微信公眾號ID : ibookreview

發現我有一些話可以想說的一個方向。其他還能有什麼呢,認真輔導弟弟,希望麻麻不要那麼快嫌棄我,再堅持學英語,不要長了肉回學校(~_~;),明天考試能順利→_→滾去背書

論文……英語……考試……呃

@023

盼望家裡的舒適和溫暖,使喚我妹妹,在家的日子沒有任何煩惱,度天如時,悠閒如魚。恐慌時間的流逝,最敬愛的外婆已經80+,不願去想這樣的天倫之樂會有盡頭的一天,而自己還沒有活出她老人家期盼的樣子(成家)。

希望想成家是因為,那也是你的期盼,而不只是外婆的。

@春末夏初

剛剛開始在魔都上大學的北方小城姑娘。現在在回家前的旅途上。期盼的無非是與父母和高中好友的相見。恐懼的是對“故鄉”越來越深的依戀與故鄉不在我未來計畫中的矛盾。原來一直覺得我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因為父母的故鄉與我不同,我對這座城市也沒有特別多的瞭解,甚至方言說的也很蹩腳。很早就知道這個地方可能僅僅與我有十八年的緣分。“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現在卻把“故鄉”當作一種精神依託了。雖然還不知未來會在哪裡落腳,但是應該不是我的“故鄉”。

社會轉型中的人往往沒有故鄉,放寬心啦。

@自由

最期盼的是,小時候的“一切”都歷歷在眼前。最恐慌的是,小時候的“一切”都歷歷在眼前。然而,恐慌的內容一直伴隨我長大,而這些恐慌只在暗處與我的生命一同成長,越來越深刻。它時不時出來作弄人一番。而我是驚喜般的享受一番。

看了好多書,所以理解“最”字想表達的是,一種情緒,情感,過程,無論本身好與壞,卻能是我的好與壞。這其中有極端,有克制,也有損壞。

謝謝你,把這個話題和書聯結了起來!

@蓁蓁

期盼的是親情的溫暖,恐慌的是親情的重量。求學和漂泊在外的時候,總是會想家,每年回家的最初兩天,能一團和氣其樂融融,但從第三天開始,似乎多了埋怨。現在工作穩定在父母身邊,望著年邁的父母,感受到他們對我的盼望,一切都平靜了,只想靜靜地好好守護他們

平靜是生活的終極形態

@赫羅蔔爾霸

有一回,奶奶問我是不是入土了也看不到我的子女出生。我真誠的回答她:那我也不能因為你要死了我就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小孩啊。從此往後,,再也沒直接問我感情狀況,只好通過老媽來問問。現在的話估計是問男朋友怎麼樣了什麼時候能給見見,什麼時候結婚。容我想想怎樣一句話噎死他們,從此清淨

雖然……但何必非要“噎死”……

@膽小的流浪狗

最盼望的是見到無時無刻不在惦念的幾位親人。每次回家前和離家後都會想到和以前朝夕相對的老人們此生再見面也許只有多少次,便心酸不已。

最恐慌的也是見到他們。現在單身一人獨自在外飄零,讓他們也時刻惦記,每次回家都會變成催婚大會,再加催考公務員。回家的欣喜瞬間變成暴躁。

鄉愁。鄉,愁。

兩種情緒,都是人間。

@象牙

去外地讀大學後,方咀嚼出“近鄉情更怯”的澀味兒。

手機通訊雖然發達,但和父母的聯繫幾乎從此限於微信。父母成了小小螢幕上的頭像和消息。我們依然聊天,聊著瑣碎的生活;我們依然聯絡,但這聯絡弱得令我恐懼。

我逐漸脫離父母的生活圈,我和父母的生活軌跡逐漸變成很少交叉的平行線。

每次放假前,都歸心似箭,而每一段從飛機落地到接機大廳的距離,都充滿對未知的恐慌。

好久不見,你們變成了什麼樣?

我總怕,總怕一切變得太快,怕曾經熟悉的一切變成我不認識的模樣。

簡單說來,我害怕曾經最熟悉的一切變成最陌生的樣子。我怕父母的變化,更怕自身的改變。

人,如何抵抗距離和時間?

在外上學已三年。前兩日放假,第一次從機場獨自坐機場巴士回家,也第一次因看到父親來車站接我而落淚。遭遇一些事,被傷得心中發顫,本打算一個人拎著箱子灰溜溜地回家,卻不曾想一下車就看到父親。

父親是查了所有機場巴士的班次表,算准了每一班車的到達時間,才令我一下車就看到他。

歸家前,我的恐慌源於我有所盼望,我恐慌於我的盼望落空。

我始終盼望,家依然是熟悉的樣子。這份熟悉令漂泊在外的人始終感到踏實。

以前,總羡慕轟轟烈烈,與眾不同;現在,也覺得平平凡凡,踏實幸福已經極為難得。

當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時,我感到極大的幸福。這餃子依然是記憶中的味道,不曾改變。

家,是個我永遠都回得去的地方啊。"

恭喜獲得本期最長回復名譽獎。

@魚

還是學生,回家真的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了!雖然在學校也能休息,但是四人宿舍,再怎麼樣對於我來說,還是因為缺少私密空間,而覺得沒那麼放鬆。宿舍再怎麼生活也沒辦法有那種感覺,然後家就真的是家了。

出去讀書後,才真的有這種體會。

然後恐慌,就是很怕回家,因為自己性子急,和爸媽吵架吧!雖然有時候只是拌嘴,但是還是覺得不應該。

很多人說回家會睡得多……

@Chu

讓書評君失望了,高三選擇了留校自習,寒假也就過年的七天。

期待過年紅包數會是總分的兩倍吧,希望一起過寒假的朋友開開心心(◦˙▽˙◦)

還有紅包……小朋友你好。

@夏喵喵

往年回家的車票早已買好,今年多了份牽掛和羈絆,現在還在糾結怎麼回去,因為,我也是一個有貓的人啦!!!大老遠帶貓星人回去也是個難題啊。

其實,對於新年已經沒有任何期待。兒時的玩伴都早已結婚生子,自己回去註定又要面對種種催婚的尷尬。

好了好了,知道你有貓了。

@你圓不圓

恐慌大概是寫不完論文吧,回家又要熬通宵了,期待就是見到家人躺在自己的床上陪我們家狗玩,普普通通的任何一餐都充滿了幸福感。

本科的時候在離家很遠的外地上學,氣候飲食生活習慣都跟家鄉非常不同,每次距離放假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掐著點買火車票(也是因為票不好買)。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每次火車快要到達目的地,窗外的風景一點點變得熟悉起來,心裡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悸動,忍不住要流淚。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感覺伴隨了我五六年,大概靈魂就是一個戲精吧:)

長大以後,家人會對自己格外的依賴。記得一次視頻的時候,爺爺問我,“你怎麼還不回來,你不想我麼?”當時就覺得超級心酸。還有兩個周就要回家啦,也祝新京報書評的各位能早點回家過年❤️

哇!謝謝!如果我們春節期間不做微信了,你們會有什麼感覺呢

@HQ

多年資深學生党一枚,最期待的是寒暑假能夠睡到自然醒,吃到七分飽,長高不長寬,不被家長批,還能學到許多新東西搖身一變成小仙女走上人生巔峰嘿嘿嘿嘿(口水臉)

恐慌的麼,就是總掰著手指頭算假期一天比一天短,開學一天比一天近,卻好像啥都還沒幹起來……對對對,我就是那個深夜裡最矛盾的一顆(祖國明日之)星。

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邇冬旮旯

盼望我爸爸能回家,恐慌我爸爸能回家。

好像有很多故事沒有講。

@荒野和麥田

盼望……盼望每個人都能在肥皂和陽光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會不會是件太奢侈的事?每次回家好像什麼都沒變,有人拖著疲憊的身心一直在苦難中哀歎。生命該是什麼樣子呢?希望有人找到了答案。

恐慌,很多狀況下都能產生的情緒。比起親戚對自己的各種勸說逼問,倒更害怕某天突然失去最愛的人。爸爸去年受傷還未完全恢復,身體大不如前。

未來又要如何面對一定會發生的悲傷……生離,死別帶來的痛,哪個程度更深,誰也不能篤定呢

好好過年,未來不急。

@?

不求上牆,就想問下書評君是不是換小編了?最近幾期都和書沒有關係了,變成吐槽和雞湯?

因為和書有關的話題快想盡了!!!你可以幫忙想!!以及,說我們雞湯,還是不同意的。

怎麼樣?你也來吧。你的留言,大大的概率會被選入下週六“一周話題”的聊天現場!讓我們在每週六,做一點美好而不孤單的事情~

回復方式: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留言。

所以,下周聊什麼?

下周話題

(題型:常規問答題)

不考慮能力問題,只考慮興趣,如果你有機會寫一本書,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或者,如果你有機會做編輯,且假設能成功簽約任一位作者,你會去做一本什麼書?

微信公眾號ID : ibookreview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