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極端天氣趨多,如何有效應對?

最近, 美國東部遭遇“炸彈氣旋”, 紐約等地迎來劇烈降溫和大暴雪, 美國東北部最高峰華盛頓山地區的氣溫降至零下38攝氏度, 寒風刺骨。 與此同時, 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多地極端高溫超過40攝氏度, 悉尼最高氣溫達到47.3攝氏度, 為1939年以來的最高氣溫。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宛如電影裡的特效場景。

在我國, 近期也出現了南方一些地方降下暴雪, 北方反而乾冷“貧雪”的現象。 天氣究竟怎麼了?說好的全球變暖, 為什麼一些地方卻遭遇罕見低溫?如何有效應對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

南方暴雪北方乾冷北京初雪勉強“達標”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這個冬天, 這句歌詞的一部分成為了現實, 我國中東部地區不少地方迎來暴雪, 而北方一直是乾冷狀態。 北京等地的今冬初雪姍姍來遲, 而且雪下得很小。

1月初, 湖北棗陽暴雪天氣造成6.1萬戶居民斷電,

搶險人員赴各地搶修供電設施。

1月21日下午開始, “北京要迎來初雪了”的消息就傳開了。 不過, 第二天不少人表示完全沒看到雪。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小會解釋道:“因冷空氣移速快, 低層濕度差等綜合不利因素, 使得此次降雪平原地區僅為飄雪, 地面並無積雪。 ”雖然雪量不大, 但這是北京市入冬以來的首場較大範圍降雪天氣, 全市20個人工站中17個觀測到降雪。

由於初雪分佈不均, 在這輪雨雪過程中, 北京南郊觀象臺依舊沒有觀測到降水。 因此, 自去年10月23日至今年1月24日, 南郊觀象臺已經94天持續無降水。

截至1月下旬, 全國有74個氣象站出現連續無降水日數較多的極端事件, 其中河北、山東、天津、內蒙古等地的一些氣象站,

連續無降水日數在70天到80天。

北方總盼不來大雪, 南方卻出現了大範圍雨雪天氣, 南方少見飄雪的人們興奮不已, 紛紛在網路上、朋友圈裡分享多姿多彩的南方雪景。 不少人感到疑惑:進入冬季以來, 南北方“幹濕不均”, 這是怎麼回事?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 降水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有水汽, 有冷暖空氣交匯, 二者缺一不可。 近期冷空氣非常活躍, 強度較強, 南邊水汽輸送也較強, 在我國南方地區出現冷暖空氣交匯, 有了兩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 反之, 北方因為冷空氣較強, 基本上受西北氣流控制, 呈乾冷狀況。

這種天氣氣候狀況正常嗎?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研究員表示:“如果以氣候異常的標準來衡量,

到目前為止, 全國氣候整體演變還算平穩, 尚未出現大範圍持續異常的極端天氣。 但這僅針對平均狀況而言, 不能代表或反映某一區域及某一時段的情況。 對於生存於特定區域的人而言, 在不同時間階段對天氣氣候的感受會有很大差異, 不同區域的人體驗差別可能會很大。 ”

認定極端天氣有一套科學的標準。 從去年全年各地氣象站的監測資料來看, 日降水量、日最高氣溫等達到“極端”級別的情況, 呈現有所增多的趨勢。 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周兵表示, 2017年我國氣候屬於正常年景, 氣候災害偏輕。 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84攝氏度, 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值。 全國有225站日降水量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

較常年略偏多。 其中有31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歷史紀錄。 全國共有437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標準, 較常年顯著偏多, 其中有113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不過, 這並不能說明我國氣候異常。 “就我國天氣氣候的基本特點而言, 如果沒有出現大範圍持續性的極端天氣, 階段性、局部性的變與不變應都屬於正常, 在遼闊的國土面積和複雜地形條件下, 天氣、氣候總會在正常範圍內呈現出波動和差異。 ”許小峰說。

全球氣候持續變暖開啟極端天氣的“潘朵拉盒子”

世界範圍內, 極端天氣有增多、增強的趨勢。 而背後的“推手”, 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氣候變暖。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佈公報指出, 2017年很可能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全球海陸溫度第三熱年, 並將成為沒有受到厄爾尼諾事件影響的所有年份中的最熱年。周兵表示,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全球就開始變暖,而本世紀以來這個趨勢加強。地球不斷升溫,打開了裝滿極端天氣的“潘朵拉盒子”,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將對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2017年,全球就出現了多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大西洋颶風接連重創北美和加勒比海,史上最強颶風“厄瑪”橫掃美國等地,美國西岸遭受“地獄熱浪”襲擊,新德里遭遇嚴重大氣污染,美國南加州湯瑪斯野火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等等。“這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影響和風險日益加大。”周兵說。

全球氣候變暖給大氣和海洋提供了巨大的動能,使得氣候極端性更強——幹者愈幹,濕者愈濕。宋連春說,氣候變暖後,不穩定性增加,大氣含水量以及“持水”能力增加了。原來的大氣有一點水汽就能飽和,帶來降水,但現在的大氣更能“憋雨”,需要更多水汽、一直到憋不住才會形成降水。這導致要麼不降水,要麼降水量很大。

此外,城市化進程改變了地球下墊面特徵,使城市氣象災害更容易發生、風險升高。“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增長及結構變化、城鎮化水準提高,我國面臨的高溫、洪澇和乾旱等災害風險將加劇,環保的壓力也明顯加大,防災減災形勢更為嚴峻。”周兵說。

《後天》等災難電影中的場景會成真嗎?面對極端天氣增多的現狀,我們該怎麼防禦?

“災難電影的場景是虛幻的、誇張的。不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給人類造成的災害,確實是巨大的、現實的。龍捲風使得房屋搬家、洪水推動汽車上樹、沙塵暴致使白晝如夜、堰塞湖瞬間形成、生態環境惡劣等等。”周兵指出,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間,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達718億美元,而2001年到2011年這短短10年間,由極端天氣造成的經濟損失迅速超越了過去20年的總量,高達1000多億美元。2017年,僅大西洋颶風“哈威”就給美國帶來18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美國歷史上最高的一例。

“適應”“減緩”兩手並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專家認為,對極端天氣不用過於恐慌,但有必要高度重視並科學應對。周兵提醒,目前我國進入極端天氣多發階段,但很多人對各類極端天氣瞭解甚少,特別是對於極端天氣可能造成的巨大災害性後果還沒有足夠重視。當災害來襲時,可能因準備不足而手忙腳亂,從而加劇災難的危害。“氣候變化已經發生了,而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持續。‘適應’是一個更為緊迫和現實的需求,我們必須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

周兵認為,提高適應能力,要加強預測預報和相關的基礎研究,這是預防災害的前提。同時,要加強極端天氣應急機制建設,災害來臨時隨時應急、救災。此外,還應加強極端天氣及其危害性的宣傳。只有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讓全社會對災害天氣保持高度警覺,避免當山洪等災害來臨時有人不願撤離家園等情況發生。

面對氣候變化,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近年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屢創新高。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3.3ppm(百萬分之一),為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準的145%。“中國一直積極參與、推動並簽署《巴黎協定》,是最早通過立法程式批准《巴黎協定》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聯合國提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別方案的國家之一。”周兵表示,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未來應當繼續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探尋適合本國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主動節能降耗,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加大環保技術的研發,開發清潔能源;推進碳市場建設和碳排放權交易。

洪澇、暴雪、高溫、乾旱等這些問題並非短期內產生,解決它們也不能一蹴而就。周兵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公眾積極參與。“我們應該採取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垃圾分類、公交出行、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等點滴做起,珍愛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許小峰強調:“十九大報告中談到生態文明建設時,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氣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所依賴的必要條件。加強對大氣演變的監測分析,科學認識,遵循規律,預報預測,同時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趨利避害,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

作者:趙貝佳 並將成為沒有受到厄爾尼諾事件影響的所有年份中的最熱年。周兵表示,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全球就開始變暖,而本世紀以來這個趨勢加強。地球不斷升溫,打開了裝滿極端天氣的“潘朵拉盒子”,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將對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2017年,全球就出現了多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大西洋颶風接連重創北美和加勒比海,史上最強颶風“厄瑪”橫掃美國等地,美國西岸遭受“地獄熱浪”襲擊,新德里遭遇嚴重大氣污染,美國南加州湯瑪斯野火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等等。“這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影響和風險日益加大。”周兵說。

全球氣候變暖給大氣和海洋提供了巨大的動能,使得氣候極端性更強——幹者愈幹,濕者愈濕。宋連春說,氣候變暖後,不穩定性增加,大氣含水量以及“持水”能力增加了。原來的大氣有一點水汽就能飽和,帶來降水,但現在的大氣更能“憋雨”,需要更多水汽、一直到憋不住才會形成降水。這導致要麼不降水,要麼降水量很大。

此外,城市化進程改變了地球下墊面特徵,使城市氣象災害更容易發生、風險升高。“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增長及結構變化、城鎮化水準提高,我國面臨的高溫、洪澇和乾旱等災害風險將加劇,環保的壓力也明顯加大,防災減災形勢更為嚴峻。”周兵說。

《後天》等災難電影中的場景會成真嗎?面對極端天氣增多的現狀,我們該怎麼防禦?

“災難電影的場景是虛幻的、誇張的。不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給人類造成的災害,確實是巨大的、現實的。龍捲風使得房屋搬家、洪水推動汽車上樹、沙塵暴致使白晝如夜、堰塞湖瞬間形成、生態環境惡劣等等。”周兵指出,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間,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達718億美元,而2001年到2011年這短短10年間,由極端天氣造成的經濟損失迅速超越了過去20年的總量,高達1000多億美元。2017年,僅大西洋颶風“哈威”就給美國帶來18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美國歷史上最高的一例。

“適應”“減緩”兩手並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專家認為,對極端天氣不用過於恐慌,但有必要高度重視並科學應對。周兵提醒,目前我國進入極端天氣多發階段,但很多人對各類極端天氣瞭解甚少,特別是對於極端天氣可能造成的巨大災害性後果還沒有足夠重視。當災害來襲時,可能因準備不足而手忙腳亂,從而加劇災難的危害。“氣候變化已經發生了,而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持續。‘適應’是一個更為緊迫和現實的需求,我們必須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

周兵認為,提高適應能力,要加強預測預報和相關的基礎研究,這是預防災害的前提。同時,要加強極端天氣應急機制建設,災害來臨時隨時應急、救災。此外,還應加強極端天氣及其危害性的宣傳。只有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讓全社會對災害天氣保持高度警覺,避免當山洪等災害來臨時有人不願撤離家園等情況發生。

面對氣候變化,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近年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屢創新高。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3.3ppm(百萬分之一),為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準的145%。“中國一直積極參與、推動並簽署《巴黎協定》,是最早通過立法程式批准《巴黎協定》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聯合國提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別方案的國家之一。”周兵表示,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未來應當繼續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探尋適合本國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主動節能降耗,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加大環保技術的研發,開發清潔能源;推進碳市場建設和碳排放權交易。

洪澇、暴雪、高溫、乾旱等這些問題並非短期內產生,解決它們也不能一蹴而就。周兵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公眾積極參與。“我們應該採取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垃圾分類、公交出行、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等點滴做起,珍愛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許小峰強調:“十九大報告中談到生態文明建設時,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氣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所依賴的必要條件。加強對大氣演變的監測分析,科學認識,遵循規律,預報預測,同時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趨利避害,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

作者:趙貝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