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微型小說:《郭一刀》

郭一刀本名郭梓宜, 在桐城知道郭梓宜其名者聊聊無幾, 但你若說郭一刀, 那可是無人不曉。

郭一刀是桐城縣人民醫院的主刀大夫,

畢業于京城的名牌大學, 本可以留校或留在京城的醫院, 無奈家有老母需要照顧, 只得回來屈就於小縣城。 郭一刀從醫10年, 做過手術無數, 由於技術精湛, 刀到病除, 病人皆以得其主刀為幸。

盛名之下, 慕名者眾。 郭一刀的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 手術已安排到了一個月之後。 郭一刀一天要做兩三台手術, 從手術室出來已是滿天星斗, 人累得精疲力竭, 骨子像散了架, 但他毫無怨言。

這天, 郭一刀做了兩台大手術, 已是晚上9點多。 他脫下白大褂, 洗淨手, 踏著月色往外走, 人還沒出醫院的大門, 就被急診室的醫生和病人家屬攔住了。 原來有個病人急需做手術, 病人叫黃麻子, 一個星期前來院做了檢查, 要動動刀子。 其實那是一個小手術,

一般的大夫做就可以了, 但黃麻子說什麼也要郭一刀做。 醫生告訴黃麻子, 手術宜早不宜遲, 遲了病情一擴散, 可能更麻煩, 往往一次不能把病灶切除, 得動兩次手術才行。 黃麻子還是堅持等郭一刀, 就排隊, 日期定在下個月, 可病是等不起的, 說惡化就突然惡化了起來, 再不做怕有性命之虞。 郭一刀聽了, 面露難色, 他已經工作了十幾個小時, 早已累得像一灘泥, 可這邊又是病人的生命。 救死扶傷乃白衣天使之職責, 郭一刀左右為難。 病人家屬見狀, 啪地跪下衷求。 郭一刀最怕病人下跪和眼淚, 他扶起病人家屬, 說莫這樣, 我做就是了。

黃麻子被推進了手術室。 因為只是一個小手術, 就由郭一刀的助手做主刀。 對於此類的小手術,

助手也是遊刃有餘。 但郭一刀還是自始至終地站在手術臺邊, 指導助手的工作。 不管是不是郭一刀做主刀, 只要郭一刀站在手術臺邊, 那怕他只是看一眼, 病人和家屬也一百個放心。 郭一刀還沒有吃晚飯, 下午的那個手術原計劃在下班前可以結束的, 但手術中病人突然幾度停止呼吸, 一番番的搶救終於讓病人度過了生死關, 這樣一折騰下來就到了晚上9點多。 走出手術室, 郭一刀松了一口氣, 病人的這種狀況郭一刀在術前就估計到了。 按說此類現象一般都不會發生, 那是萬分之一的幾率。 但郭一刀把所有的併發症都估計進去了, 把最剌手的麻煩都想到了, 而且每類情況都做了預案, 這樣就保證了手術的萬無一失。
郭一刀也因此而揚名。

黃麻子的手術開始後, 護士讓郭一刀去吃飯, 郭一刀沒有去, 堅持在手術室裡。 到了11點, 護士見郭一刀頭上泌出了豆大的汗珠, 知道那是精力透支體內虛脫的緣故, 就去外面要了杯牛奶回來。 眼看手術也快結束, 郭一刀就到外面的工作間吃了那杯牛奶。 牛奶確是營養佳品, 一杯熱牛奶下肚, 郭一刀精神倍增, 頭上也不再虛汗飄灑。 待郭一刀進到手術室, 黃麻子的手術已近尾聲, 主刀的助手已退至一邊, 護士正在做捆綁紗帶的最後處置。 病人局部的麻醉還沒過, 還感覺不到疼痛, 見郭一刀進來, 沖郭一刀笑了笑, 像是對他表示感謝。

郭一刀也笑笑, 但他的笑沒能持續多久。 護士把黃麻子推了出去,

郭一刀的目光落在放置手術刀具的託盤上, 發現那裡少了一把小鑷子, 於是他的目光在託盤的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搜索著, 在手術室的每一個角落搜索著, 就是找不著那把小鑷子。 郭一刀問是不是小鑷子留在了病人的體內?助手看著郭一刀, 無言以對, 因為那把小鑷子已不知所終。

黃麻子恢復得很好。 過了幾天, 黃麻子被安排拍了個片子, 片子出來後, 郭一刀找到黃麻子, 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病灶一次切除了。 在黃麻子興奮的目光裡, 郭一刀遺憾地說, 有一把小鑷子留在了他的體內, 得再動一次手術。

手術費我們付。 郭一刀說。

我想給你一刀子, 黃麻子一把抓住郭一刀, 他和家屬憤怒了。 最後, 郭一刀不僅付了手術費, 還給了黃麻子營養費、醫藥費和生活補償,耗去了幾千元,還耗掉了多年積壘起來的好名聲,郭一刀變成了郭庸刀。

助手很懊悔,出來解釋但沒人相信他所說。助手問郭一刀,為什麼不說出事實真相而要替他背負這個罪名?或者對黃麻子說一次手術不徹底,得再做一次,這樣不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鑷子取出來?

郭一刀沒有回答,只是笑笑,那笑如窗外的陽光一樣光亮無塵。

還給了黃麻子營養費、醫藥費和生活補償,耗去了幾千元,還耗掉了多年積壘起來的好名聲,郭一刀變成了郭庸刀。

助手很懊悔,出來解釋但沒人相信他所說。助手問郭一刀,為什麼不說出事實真相而要替他背負這個罪名?或者對黃麻子說一次手術不徹底,得再做一次,這樣不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鑷子取出來?

郭一刀沒有回答,只是笑笑,那笑如窗外的陽光一樣光亮無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