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有了這條鐵路,貴陽重慶像一座城市 一對夫妻的十年“雙城記”

從此分隔兩地的一家三口, 僅需2個多小時的車程就能聚在一起。

賴忠惠從重慶回到貴陽的第一件事, 就是把原來打包好的行李歸位。

她已經交了辭職報告, 打算放棄貴陽的一切, 去重慶跟異地十年的丈夫過團圓生活。 現在, 她不需要離開貴陽了。

1月18日, 成都鐵路局對外發佈消息:1月25日, 渝貴鐵路通車, 重慶到貴陽的鐵路旅行時間, 由原來的10小時縮減到2小時。

這節約出來的8小時, 對於很多人來講, 是早上在貴陽吃一碗腸旺面, 中午就可以到重慶吃火鍋的便利。 可對於賴忠惠來說, 這8小時, 意味著生活的安穩。

渝貴鐵路開通後, 她終於可以結束在路上耗費大量時間的雙城生活。 “有了這條鐵路, 貴陽重慶像一座城市。 ”1月19日上午9點, 賴忠惠在手機購票APP上搶到一張貴陽到重慶的渝貴鐵路火車票。 然後, 她退出購票頁面, 給單位領導打了電話, 她想撤銷辭職申請。

這麼多年每次去重慶, 旅行包裡都會帶上丈夫和女兒喜歡的食物。

戀愛, 是在火車上站10個小時來看你

大概十二三年前, 賴忠惠到重慶一家醫院進修。 她醫術好, 溫柔耐心, 人也漂亮, 病人們都喜歡她。 尤其有一位阿姨, 聽說賴忠惠正在學習怎麼用電腦,

阿姨就把自己學電腦的兒子介紹給了她。 直到進修結束離開重慶, 賴忠惠和阿姨的兒子互加了QQ。 就這樣, 貴陽姑娘和重慶小夥, 在資訊高速路上, 開始了他們的戀情。

在這條資訊高速路上, 一句“做我女朋友吧!”不到1秒鐘就可以到達賴忠惠的資訊窗裡。 可在現實世界, 男朋友要坐上10個小時的火車才能來到她的身邊。

貴陽重慶, 相隔300多公里。 走鐵路, 只有一條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川黔鐵路, 時速不足50公里。

可再遠的路, 再慢的車, 也沒法阻隔正在熱戀中的情侶。 他們一個月見面兩三次。 男朋友上行政班, 朝九晚五, 雙休休息。 賴忠惠是醫生, 倒班制, 可以調班, 時間相對自由。 大多數時候, 都是賴忠惠坐火車去重慶看男友。

男朋友也會從重慶來貴陽看她。

有一次, 火車票緊張, 他連硬座票都沒買到。 沒有座位, 那就站吧。 她記得, 那是春運期間, 他沒告訴她, 他在車上的10個小時是怎麼站過來的。

一年半以後, 他們在重慶登記結婚。 親戚朋友勸她好好考慮, “兩地婚姻, 太不現實了。 ”她義無反顧:“有什麼呢, 就是多坐幾趟火車嘛!”

婚姻, 在搖晃的列車中前行

婚後不久, 賴忠惠懷孕了。 夫妻倆商量, “還是在重慶生活吧, 兩個人在一起, 好照顧些。 ”沒想到, 還沒等賴忠惠動身, 她的父親就生病了。

父親的病很嚴重, 賴忠惠是消化科的醫生, 正好對應父親的病症, 她堅持把父親接回家照料。 為了父親, 她沒法跟丈夫團圓。 當時她想, “戀愛一年多, 兩地生活都挺過來了。 大不了再挺一兩年,

爸爸病情穩定了, 再過去。 ”

她沒有預料到的是, 這一挺, 就過了七八年的時間。 在她的照料下, 父親得以維持生命, 卻一直不見好轉。 家人看父親和她都辛苦, 勸她放棄, 可她堅決反對。

不能團聚, 夫妻倆只有增加見面的次數, 他們爭取每週見一次面。 丈夫只有雙休日能回貴陽, 通常是週五下班坐火車, 週六早上到, 在貴陽待到周日晚上, 又趕火車回重慶。

賴忠惠看丈夫辛苦, 也儘量調班去重慶。 可對於她來說, 麻煩的是, 每次都要帶上女兒。 為了能多在丈夫身邊待幾個小時, 她通常都是晚上9點鐘下了班, 抱著女兒去火車站, 趕11點多那趟火車。

有一回, 她下班晚了, 還剩不到10分鐘發車, 她和女兒才到火車站。 她下了計程車, 挎起背包,一隻胳膊提著裝有日用品的塑膠袋,一隻胳膊夾著女兒,往月臺沖。跑得太急,在月臺上,塑膠袋不知道怎麼破了,東西哐當落一地。她本能地蹲下來撿東西,聽見火車發動的聲音,快急哭了。列車員這時候跑過來幫她抱起女兒,“別慌,趕得上趕得上。”她迅速拾掇好東西兜在懷裡,跟著抱女兒的列車員跨上列車。還沒等她站穩,列車就開動了。

那一晚,她幾乎沒怎麼睡。從戀愛到結婚,再到生孩子,這五六年,她好像一直在不停地趕火車。婚姻對於她來說,不是安穩的生活,有時反而顯得更狼狽一些,就像這一晚一樣。夜很黑,她看不清車窗外的景象。她突然覺得,這路程好遠,什麼時候才能到家?

為了到重慶和家人團聚, 賴忠惠每個月至少要坐五六趟火車。

生活,是趕不完的火車

兩地奔波這麼多年,她太累了。直到幾年前,她聽說重慶到貴陽要修新鐵路,這給了她希望。可這希望,像投進湖裡的石子,在她的生活裡蕩起幾波漣漪,就回歸平靜。

2017年,賴忠惠對這種疲憊的忍受,達到了頂點。2016年,父親去世。丈夫希望她帶女兒到重慶生活,這意味著她要放棄事業,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對於賴忠惠來說,這需要太大的勇氣。

賴忠惠在一家二甲醫院工作。她原本只有大專文憑,這十多年來,她一邊往返重慶貴陽兩地,一邊憑著自己的努力讀了本科。從住院醫師,一步一步走到副主任醫師。

“不是說到重慶找不到工作,只是在貴陽工作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她說。更何況,她的娘家人和朋友都在貴陽。

丈夫見他遲遲不做決定,就把女兒悄悄轉到重慶上學。她知道的時候,轉學手續已經辦完。女兒去了重慶,她趕車趕得更加頻繁,一個月要往返5次左右。

抉擇,駛離彷徨與糾結

2017年,賴忠惠被調到醫院的120急診科,處理的都是危重傷情。她一邊想辦法擠出時間去重慶看女兒,一邊又不能耽誤工作,這讓她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焦灼狀態。不巧的是,11月的時候,丈夫又在重慶突發闌尾炎做手術。那段時間,她隔兩三天就要往重慶跑,“覺得就快要用光自己所有的力氣了。”

這些年,她和丈夫平均一周見一次面,攢下來的火車票有厚厚的一遝。火車票那麼小、那麼輕,那曾是他們愛情的證書,到後來卻變成生活的負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有一天晚上,女兒打來電話跟她說:“媽媽,你就在貴陽上好你的班。我在重慶,我上好我的學,你不要擔心我。”聽到女兒的這句話,賴忠惠一下子哭了出來,她回想這些年對女兒的虧欠。她要工作,要照顧父親,要兼顧重慶的家,大多數時候,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她越想越難過。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醫院交了辭職報告。“什麼都不管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最重要。”

她回家收拾行李,一樣一樣打包,分幾次往重慶運。十多年來,因為每次都是暫住,她都輕裝便行。這幾次,她拎著沉重的行李,心情卻是從未有過的輕鬆。有一列火車從她的心頭輕快地駛過,帶走她所有的糾結與困頓。

火車票開售不到10分鐘, 賴忠惠就搶到一張票。

未來,“雙城”變“同城”

賴忠惠的心通了,路也通了。2018年1月,她交了辭職報告不久後的一天,她躺在床上翻看手機,突然看到一條渝貴鐵路即將通車的消息。她一下子坐起來,又認真把消息讀了一遍。只是,那是一條非官方的文章,通車時間並不可信。

此後的一段時間,渝貴鐵路的消息不斷出現。終於,1月18日,賴忠惠等來了確切消息。新聞報導說,渝貴鐵路即將於1月25日開通。開通後,重慶到貴陽,鐵路旅行時間由原來的10個多小時縮減到2個多小時。這節約出來的8小時,很多媒體以“早上在貴陽吃腸旺面,中午到重慶吃火鍋”這樣的標題來表達渝貴鐵路帶來的便利。

可對於賴忠惠來說,這省下來的8個小時,意味著生活的安穩。認真盤算了一下,她得出結論,“不用辭職了。”

“我在貴陽下了班,就可以坐渝貴鐵路去重慶。雖然不能天天如此,但我可以值班的時候在貴陽,休息的時候就去重慶。”她做了一個對比,即便到重慶上班,有時候堵車,從家到單位可能也需要1個多小時。而現在,貴陽到重慶只要2個多小時,再加上趕火車的時間,3個半小時綽綽有餘。“這樣我既不用換工作,往返兩地又方便多了。”她覺得,渝貴鐵路開通,貴陽和重慶,就像一座城市。

1月19日上午9點,賴忠惠在手機購票APP上搶到一張貴陽到重慶的渝貴鐵路火車票。然後,她退出購票頁面,給單位領導打了電話,她想撤銷辭職申請。未來,她將開始“貴陽——重慶”的“同城生活”。

挎起背包,一隻胳膊提著裝有日用品的塑膠袋,一隻胳膊夾著女兒,往月臺沖。跑得太急,在月臺上,塑膠袋不知道怎麼破了,東西哐當落一地。她本能地蹲下來撿東西,聽見火車發動的聲音,快急哭了。列車員這時候跑過來幫她抱起女兒,“別慌,趕得上趕得上。”她迅速拾掇好東西兜在懷裡,跟著抱女兒的列車員跨上列車。還沒等她站穩,列車就開動了。

那一晚,她幾乎沒怎麼睡。從戀愛到結婚,再到生孩子,這五六年,她好像一直在不停地趕火車。婚姻對於她來說,不是安穩的生活,有時反而顯得更狼狽一些,就像這一晚一樣。夜很黑,她看不清車窗外的景象。她突然覺得,這路程好遠,什麼時候才能到家?

為了到重慶和家人團聚, 賴忠惠每個月至少要坐五六趟火車。

生活,是趕不完的火車

兩地奔波這麼多年,她太累了。直到幾年前,她聽說重慶到貴陽要修新鐵路,這給了她希望。可這希望,像投進湖裡的石子,在她的生活裡蕩起幾波漣漪,就回歸平靜。

2017年,賴忠惠對這種疲憊的忍受,達到了頂點。2016年,父親去世。丈夫希望她帶女兒到重慶生活,這意味著她要放棄事業,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對於賴忠惠來說,這需要太大的勇氣。

賴忠惠在一家二甲醫院工作。她原本只有大專文憑,這十多年來,她一邊往返重慶貴陽兩地,一邊憑著自己的努力讀了本科。從住院醫師,一步一步走到副主任醫師。

“不是說到重慶找不到工作,只是在貴陽工作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她說。更何況,她的娘家人和朋友都在貴陽。

丈夫見他遲遲不做決定,就把女兒悄悄轉到重慶上學。她知道的時候,轉學手續已經辦完。女兒去了重慶,她趕車趕得更加頻繁,一個月要往返5次左右。

抉擇,駛離彷徨與糾結

2017年,賴忠惠被調到醫院的120急診科,處理的都是危重傷情。她一邊想辦法擠出時間去重慶看女兒,一邊又不能耽誤工作,這讓她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焦灼狀態。不巧的是,11月的時候,丈夫又在重慶突發闌尾炎做手術。那段時間,她隔兩三天就要往重慶跑,“覺得就快要用光自己所有的力氣了。”

這些年,她和丈夫平均一周見一次面,攢下來的火車票有厚厚的一遝。火車票那麼小、那麼輕,那曾是他們愛情的證書,到後來卻變成生活的負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有一天晚上,女兒打來電話跟她說:“媽媽,你就在貴陽上好你的班。我在重慶,我上好我的學,你不要擔心我。”聽到女兒的這句話,賴忠惠一下子哭了出來,她回想這些年對女兒的虧欠。她要工作,要照顧父親,要兼顧重慶的家,大多數時候,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她越想越難過。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醫院交了辭職報告。“什麼都不管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最重要。”

她回家收拾行李,一樣一樣打包,分幾次往重慶運。十多年來,因為每次都是暫住,她都輕裝便行。這幾次,她拎著沉重的行李,心情卻是從未有過的輕鬆。有一列火車從她的心頭輕快地駛過,帶走她所有的糾結與困頓。

火車票開售不到10分鐘, 賴忠惠就搶到一張票。

未來,“雙城”變“同城”

賴忠惠的心通了,路也通了。2018年1月,她交了辭職報告不久後的一天,她躺在床上翻看手機,突然看到一條渝貴鐵路即將通車的消息。她一下子坐起來,又認真把消息讀了一遍。只是,那是一條非官方的文章,通車時間並不可信。

此後的一段時間,渝貴鐵路的消息不斷出現。終於,1月18日,賴忠惠等來了確切消息。新聞報導說,渝貴鐵路即將於1月25日開通。開通後,重慶到貴陽,鐵路旅行時間由原來的10個多小時縮減到2個多小時。這節約出來的8小時,很多媒體以“早上在貴陽吃腸旺面,中午到重慶吃火鍋”這樣的標題來表達渝貴鐵路帶來的便利。

可對於賴忠惠來說,這省下來的8個小時,意味著生活的安穩。認真盤算了一下,她得出結論,“不用辭職了。”

“我在貴陽下了班,就可以坐渝貴鐵路去重慶。雖然不能天天如此,但我可以值班的時候在貴陽,休息的時候就去重慶。”她做了一個對比,即便到重慶上班,有時候堵車,從家到單位可能也需要1個多小時。而現在,貴陽到重慶只要2個多小時,再加上趕火車的時間,3個半小時綽綽有餘。“這樣我既不用換工作,往返兩地又方便多了。”她覺得,渝貴鐵路開通,貴陽和重慶,就像一座城市。

1月19日上午9點,賴忠惠在手機購票APP上搶到一張貴陽到重慶的渝貴鐵路火車票。然後,她退出購票頁面,給單位領導打了電話,她想撤銷辭職申請。未來,她將開始“貴陽——重慶”的“同城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