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社區,為什麼把垃圾分類作為社區治理的抓手?

垃圾分類, 給社區帶來了什麼變化?僅僅是垃圾桶變乾淨了嗎?不, 更帶來了社區鄰里關係的變化, 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融洽了, 讓社區變得更可愛了。 在愛芬環保與寶山路街道近日舉行的“垃圾分類創變社區——垃圾分類新年交流會”上, 7個社區居民代表的案例分享, 讓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垃圾分類對社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變化。

包運大廈志願者隊隊長顏衛國說, 對於垃圾分類, 他們剛開始是疑惑、不敢進行, 接到街道要求後, 不得不作為一個任務來推進, 現在, 已經逐步把垃圾分類作為一個有力抓手,

來促進社區建設了。

包運大廈, 是個老小區, 有239戶居民, 25個樓面, 每層都放置一個垃圾桶。 20多年, 都是如此。 雖然扔垃圾方便, 但不利於社區垃圾分類。 經過與愛芬環保反復宣傳後, 2017年3月2日晚10點, 包運大廈撤去了每個樓層垃圾收集桶, 3月3日起, 使用社區垃圾箱。

志願者們站在垃圾箱邊上, 指導居民垃圾分類。 但有些居民改不掉老習慣, 依舊把垃圾扔在樓層裡面。 志願者們一面每天幫他們把門口的垃圾拿下來, 一面反復登門做工作。 一周後, 大樓樓層裡面就沒有人亂扔垃圾了。 與此同時, 志願者們在樓層裡放置綠化, 很多家庭還用自家的花盆裝點走道, 志願者義務養護, 各樓層乾淨整潔, 煥然一新。

包運大廈, 四分之一左右是外來租戶。 鄰居不熟悉、閒事少人管。 志願者們不斷發動招募, 建起了40人的志願者隊伍, 每個樓層都有志願者, 通過開會、值勤、交流、活動、志願勞動等, 拉近了距離、聯絡了感情、建起了共同語言

顏衛國說, 在大家參與下, 大樓歌隊、舞隊、廣播操隊、興趣活動不斷。 樓內有群租, 大家齊發聲;有違規, 大家齊勸阻;清潔家園, 大家齊出動;充分顯示了團隊力量。

志願團隊的出色發揮與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不僅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首肯, 更得到了廣大居民的認可。 垃圾分類6個月後, 在志願團隊基礎上, 由黨支部、業委會、樓組長、志願者代表組成的大樓自治小組應運而生。

由於有團隊作堅強後盾, 自治管理也初見成效:租房戶影響周邊鄰居生活, 自治小組召集房東、租戶等當事人座談整改;通風井內高空拋物, 召開全樓相關40多住戶懇談, 統一思想、發表護井宣言;停車糾紛, 由當事人、物業, 邀請居委會幹部等一起懇談, 化解矛盾, 志願者們冒著39度高溫劃線規範停車位元, 螺絲殼裡做成了道場。 各種上門勸說、解決鄰里小矛盾的工作更多, 大樓黑板報宣傳及時鮮活, 充滿正能量:資訊發佈、表揚、批評、一事一議、警示提醒……受到大家的關注與歡迎。 如今, 有事找自治小組、找業委會的居民越來越多。

來自揚波大廈的居民閔紅, 同樣深有感觸地說,

通過參與垃圾分類, 鄰里關係更融洽了。 她的一個朋友從加拿大回來看望她, 說她們楊波社區, 看了很舒服, 比他跑過的一些高檔社區氛圍還要好。 她自豪地說, 在這裡享受到了高檔社區沒有的待遇。

通遼居委書記沈明華認為, 垃圾分類團隊, 不僅僅局限於垃圾分類,而且把樓組居民凝聚起來了,提升了物業、居委、業委的協作能力,改變了社區人文環境,促進了居民團結,改善了社區整體環境。

垃圾分類志願者們,就像社區的一束光,點亮了社區。據愛芬環保項目總監郝利瓊透露, 2017年,在街道發展辦、街道市容所等各方大力推動下,在各個社區積極配合下,寶山路街道基本完成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從21個試點社區推廣至49個社區,覆蓋到1.6萬戶居民,全年濕垃圾總收運量為6389噸,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居民文明素質、社區衛生環境、志願者團隊建設等方面,也發生了顯著的提升和改變。

不僅僅局限於垃圾分類,而且把樓組居民凝聚起來了,提升了物業、居委、業委的協作能力,改變了社區人文環境,促進了居民團結,改善了社區整體環境。

垃圾分類志願者們,就像社區的一束光,點亮了社區。據愛芬環保項目總監郝利瓊透露, 2017年,在街道發展辦、街道市容所等各方大力推動下,在各個社區積極配合下,寶山路街道基本完成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從21個試點社區推廣至49個社區,覆蓋到1.6萬戶居民,全年濕垃圾總收運量為6389噸,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居民文明素質、社區衛生環境、志願者團隊建設等方面,也發生了顯著的提升和改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