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斑蛙的功效及種植模式

黑斑蛙的功效及種植模式

1 功效

1.1 護田衛農 黑斑蛙是青蛙的一種, 屬於無尾目、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 黑斑蛙, 俗稱“農田衛士”、“莊稼保護神”, 其生性兇猛, 跳躍能力極強, 是捕食螟蛾、稻苞蟲、蝗蟲、螻蛄、葉蟬、蟋蟀等30多種水稻害蟲的能手, 日食害蟲70多隻, 年均消滅害蟲萬餘隻。 目前, 因為濫用化肥農藥、非法過度捕捉,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黑斑蛙幾乎銷聲匿跡, 生態失去平衡。 對於瀕臨滅絕的珍稀品種而言, 最好的保護就是開展養殖。 在人為條件下, 如果在稻田中投放45 000只/ hm 2左右的蛙, 不僅可以消滅蟲害, 而且會產生大量有機蛙糞,

可節省碳銨1 500 kg/ hm 2, 磷肥375 kg/hm 2, 鉀肥225 kg/hm 2, 從而大大節約農業成本, 實現良性迴圈 。

1.2 營養豐富 黑斑蛙肉質細嫩, 味道鮮美, 口感極佳, 其脂肪少、糖分低, 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 A、 B族維生素、維生素 C及尼克酸、肌酸、肌肽等營養成分 [2]。 因其“擅長跳躍, 營養好、品質高, 藥食同源”而被譽為“青蛙中的王子”。 黑斑蛙是上等的綠色食品和滋補佳品。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食之, 呼為田雞, 雲肉味如雞也”、“食之至美”。

1.3 藥食同源 黑斑蛙也是集食品、保健品、藥品於一身的藥用動物, 藥食兩用。 據《東北動物藥》記載:“青蛙鮮用或陰乾行用, 可全體入藥”, 有“利水消腫, 解毒止咳”之功效, 能“治水腫喘咳, 麻疹、月經過多等”, 其成體的膽、肝、腦、皮均可供藥用。

幼體蝌蚪有延年益壽之作用。 關於青蛙的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藥大辭典》、《中國醫學大辭典》、《實用中草藥大全》、《現代本草綱目》等20餘種中醫藥書籍上均有記載 。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黑斑蛙肉性涼, 味甘,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補腎益精、養肺滋腎之功效, 其機體中亦含有多肽類、多種維生素、諸類生物激素、酶和保濕因數。 兩棲動物國際拯救組織泰萊教授認為:“青蛙能造福人類, 因為它們的外皮含有對付疾病的化合物, 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質, 從青蛙皮提煉出的藥物‘幾乎是無限的’, ‘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藥’, 它們儼然是‘隨街跳著的藥房’” 。

2 養殖模式

2.1 基礎建設

2.1.1 精心選址。 在選址上要滿足以下條件:附近水源充足,

且水質好, pH為7~8;周圍無工業廢水、生活垃圾等污染;有可靠的電力供應保障;排灌方便, 要求進水便利, 排水順暢, 確保抗旱排澇;要遠離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方。 另外, 還要充分考慮周圍環境, 預留發展空間, 簽訂土地長期租賃合同, 避免土地租賃糾紛。

2.1.2 開溝建池。 以面積667 m 2的田地為例, 以長20 m、寬4.5 m為規格(可依地形而定大小)開溝建池, 池間距為0.8 m, 便於人員通行。 內池長20 m、寬1.5 m、深0.4 m, 池底鋪設黑色防滲地膜, 用泥土將兩沿及底部壓實。 內池兩邊分別留有寬1.5 m的陸地面積, 可供黑斑蛙棲息活動。 池的四周埋設高1.5 m的水泥柱子, 圍上高1.2 m的聚乙烯細目圍網, 防止黑斑蛙逃跑。 按此規格, 每公頃可建90~105個精養池。 此後, 在所有池子上方架設距離地面2 m(可供人自由穿行)的天網,

以防止白鷺、魚鷹、麻雀等天敵入侵。 這樣便形成一套立體式防逃防天敵保護體系。 此外, 池內前後要設計進水、排水管道, 以保證養殖期間進、排水暢通便捷。

2.1.3 營造環境。 精養池內兩邊陸地上每隔6 m設置1個簡易料台(將化肥包片清洗乾淨, 剪開後將內襯朝外鋪在空地上即可)。 料臺上方接通電源安燈走線懸掛1盞功率7 W的節能燈, 晚上可誘集飛蛾等昆蟲, 為黑斑蛙補充食源。 料台左右兩邊可稀稀疏疏種植幾棵黃豆, 長大後供其遮陰納涼之用。 黃豆無須打理, 全程不會生蟲, 蛙便蛙糞是有機肥料, 可促其茁壯成長。 池內蓄滿水後可間隔種上水葫蘆, 能夠吸收水中髒物, 淨化水質。 水葫蘆生長旺盛, 一旦生長過密要適時清理。

此外, 黑斑蛙變態期結束後(由蝌蚪轉為幼蛙, 登陸上岸)可在池中投放6~10條鯽魚苗或鯉魚苗, 以吃掉水中蜉蝣生物幫助活水。 如此便形成一種相對封閉的仿自然生態環境, 為黑斑蛙營造一個安全、幽靜、舒適的理想棲息場所。

2.2 生態養殖

2.2.1 餌料選取。 從生理角度審視, 黑斑蛙眼睛高度近視, 只能看見並吞食眼前的活物。 在黑斑蛙養殖過程中, 活性餌料的選擇尤為重要。 黃粉蟲和蚯蚓屬於上等餌料, 但其飼養成本高、環節繁瑣、產出週期長且勞動量較大, 在實際操作中不可取。 蠅蛆養殖最為簡便易行。 蠅蛆即蒼蠅的幼蟲, 無頭、無足, 色白, 生長繁殖速度極快, 其體內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 營養全面[5]。 蛆蟲活性更強, 適口性更好,更易被黑斑蛙發現並攝食。蠅蛆養殖易於管理,週期短,成本低,產量大。

2.3 養殖效益

2.3.1 效益分析。黑斑蛙養殖在國內剛剛起步,屬於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廣闊。研究證實,黑斑蛙養殖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週期短、致富快的新興項目,如利用精養池高密度養殖。一個寬4.5 m、長20 m的池子可投放8個卵團,孵化出20 000只蝌蚪,大約成活16 000只幼蛙,除去自然損耗,以成品24~28只/ kg計算,最後可產出商品蛙150~200 kg,按照目前市場保守價格40元/ kg,減去成本可獲利潤5 000~6 000元,折合經濟效益450 000~600 000元/ hm 2,最高可達900 000元/ hm 2。

2.3.2 市場定位。根據黑斑蛙的養殖週期,年後4~5月抱對產卵,9~10月商品蛙長成上市。最佳上市時間為國慶日、春節和端午節,此時與野生蛙錯峰上市,價位更高,品質更具有競爭力。當然,春節上市需要運用一些技術儲藏才行。銷售範圍可選擇極富消費潛力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也可鎖定在農家樂、度假村、旅遊景區、特色餐飲及大型商超等高端市場。

3 管理措施

黑斑蛙養殖“三分養,七分管”,重在管理,要做到“嚴防死守”。

3.1 防逃逸 精養池外面的圍網主要是為了防範黑斑蛙逃逸,因其野性難馴、擅長跳躍。要經常檢查圍網是否有破洞或小孔,及時縫補、堵塞。

3.2 防天敵 圍網可防止蛇、刺蝟、黃鼠狼等天敵進入精養池內。天網可防止白鷺、魚鷹、水鳥、麻雀等天敵入侵。使用井水水源,前期可防止泥鰍、鱔魚、黃顙魚等吃掉池中蝌蚪。要經常巡視養殖場,察看天網、圍網破損情況。

3.3 防人為 一般而言,正規的黑斑蛙養殖場謝絕外人參觀。首先,訪客身上很可能攜帶細菌、病毒等傳染源,會引發疫情,從而造成不必要損失。其次,過多打擾容易導致黑斑蛙應激反應,表現為四下逃竄、拼命觸網、角落紮堆等驚恐狀,嚴重者會發生大面積死亡。圍網和天網也起到隔離人群的作用。此外,應再設置一道紗窗門,以防不速之客進入。

3.4 防疫 黑斑蛙是野生動物,生命力較強,一般情況下無重大傳染疾病發生。但是,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在水源不潔或野外黑斑蛙(未經消毒處理)混入時,會出現腐皮病,有局部傳染。需及時清理出病蛙並進行隔離,用青黴素鈉溶液,注射大腿白色皮膚部位,注射量0.1 ml/只,再用“碘類”藥物藥浴。②黑斑蛙會由於水質不潔、高溫天氣、驚嚇等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失明,從而無法正常覓食而發生死亡。防治辦法如下:酷暑高溫時尤其要保持養蛙池區域安靜,避免人為驚擾;增加換水次數和時間;加強場池、水體的消毒措施。另外,因為跳躍撞網碰破嘴皮的青蛙,只要食源充足,3~4 d後即能自愈,不需要特別處理。若發現池中有死蛙,應及時清理,避免惡化池中環境。

3.5 防水藻 要定期清理精養池內的水藻等各類水草。特別是在蝌蚪期,網狀水藻是蝌蚪的致命剋星。蝌蚪一旦鑽入其中,便如進入迷宮被死死纏住難以脫身,很快就會窒息而亡。要保持池內環境,不能一刀切清除乾淨,但要控制各類水藻的生長,以達到和諧共生為宜。

3.6 “死守” 黑斑蛙養殖不僅需要管理經驗和技術支撐,而且還要比拼耐心與毅力。若要避免養殖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意外,必須堅持全天候蹲守和常規性巡視。只有“人不離場,場不離人”,才能保證養殖最終取得成功。

適口性更好,更易被黑斑蛙發現並攝食。蠅蛆養殖易於管理,週期短,成本低,產量大。

2.3 養殖效益

2.3.1 效益分析。黑斑蛙養殖在國內剛剛起步,屬於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廣闊。研究證實,黑斑蛙養殖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週期短、致富快的新興項目,如利用精養池高密度養殖。一個寬4.5 m、長20 m的池子可投放8個卵團,孵化出20 000只蝌蚪,大約成活16 000只幼蛙,除去自然損耗,以成品24~28只/ kg計算,最後可產出商品蛙150~200 kg,按照目前市場保守價格40元/ kg,減去成本可獲利潤5 000~6 000元,折合經濟效益450 000~600 000元/ hm 2,最高可達900 000元/ hm 2。

2.3.2 市場定位。根據黑斑蛙的養殖週期,年後4~5月抱對產卵,9~10月商品蛙長成上市。最佳上市時間為國慶日、春節和端午節,此時與野生蛙錯峰上市,價位更高,品質更具有競爭力。當然,春節上市需要運用一些技術儲藏才行。銷售範圍可選擇極富消費潛力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也可鎖定在農家樂、度假村、旅遊景區、特色餐飲及大型商超等高端市場。

3 管理措施

黑斑蛙養殖“三分養,七分管”,重在管理,要做到“嚴防死守”。

3.1 防逃逸 精養池外面的圍網主要是為了防範黑斑蛙逃逸,因其野性難馴、擅長跳躍。要經常檢查圍網是否有破洞或小孔,及時縫補、堵塞。

3.2 防天敵 圍網可防止蛇、刺蝟、黃鼠狼等天敵進入精養池內。天網可防止白鷺、魚鷹、水鳥、麻雀等天敵入侵。使用井水水源,前期可防止泥鰍、鱔魚、黃顙魚等吃掉池中蝌蚪。要經常巡視養殖場,察看天網、圍網破損情況。

3.3 防人為 一般而言,正規的黑斑蛙養殖場謝絕外人參觀。首先,訪客身上很可能攜帶細菌、病毒等傳染源,會引發疫情,從而造成不必要損失。其次,過多打擾容易導致黑斑蛙應激反應,表現為四下逃竄、拼命觸網、角落紮堆等驚恐狀,嚴重者會發生大面積死亡。圍網和天網也起到隔離人群的作用。此外,應再設置一道紗窗門,以防不速之客進入。

3.4 防疫 黑斑蛙是野生動物,生命力較強,一般情況下無重大傳染疾病發生。但是,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在水源不潔或野外黑斑蛙(未經消毒處理)混入時,會出現腐皮病,有局部傳染。需及時清理出病蛙並進行隔離,用青黴素鈉溶液,注射大腿白色皮膚部位,注射量0.1 ml/只,再用“碘類”藥物藥浴。②黑斑蛙會由於水質不潔、高溫天氣、驚嚇等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失明,從而無法正常覓食而發生死亡。防治辦法如下:酷暑高溫時尤其要保持養蛙池區域安靜,避免人為驚擾;增加換水次數和時間;加強場池、水體的消毒措施。另外,因為跳躍撞網碰破嘴皮的青蛙,只要食源充足,3~4 d後即能自愈,不需要特別處理。若發現池中有死蛙,應及時清理,避免惡化池中環境。

3.5 防水藻 要定期清理精養池內的水藻等各類水草。特別是在蝌蚪期,網狀水藻是蝌蚪的致命剋星。蝌蚪一旦鑽入其中,便如進入迷宮被死死纏住難以脫身,很快就會窒息而亡。要保持池內環境,不能一刀切清除乾淨,但要控制各類水藻的生長,以達到和諧共生為宜。

3.6 “死守” 黑斑蛙養殖不僅需要管理經驗和技術支撐,而且還要比拼耐心與毅力。若要避免養殖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意外,必須堅持全天候蹲守和常規性巡視。只有“人不離場,場不離人”,才能保證養殖最終取得成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