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有錢沒處花的超級大傻X,無條件支持這些遊戲,可能麼?”|葡萄語錄

言論, 是業界生態最原生的反映。 遊戲葡萄於每週末推出“葡萄語錄”, 蠡測業內百態, 臧否各色人物, 將遊戲界有觸感、接地氣的一面回饋給諸位讀者。

1、“我挺希望旅行青蛙出一個中國版的, 也是在中國各地旅行, 拍照片, 寄特產。 雖然從大思路上說是山寨, 但細節上可以體現很多創新性。 比如如果青蛙去了雪鄉, 就會被扣住, 必須交上1000枚三葉草才能贖身。 ”(劉夙)

2018年的第一個月還沒過去, 就已經出現了2款現象級遊戲。

“青蛙”的走紅, 連製作者本人也沒有想到, 甚至連很多從來不玩手遊的人, 也不自覺的喜歡上了這只可愛的動物。

玩家們親切地管“青蛙”叫兒子, 青蛙出去旅行就是“兒子沒回來”, 還有人腦洞大開, 聲稱要開發有中國特色的“青蛙旅行”, 比如:

“青蛙去了雪鄉, 就會被扣住, 必須交上1000枚三葉草才能贖身。 ”

“寄回的信, 寫著‘爹, 我被扣, 請把錢@匯#入農×行, 622........’”

“到了西安拍假的兵馬俑回來...…”

“出了火車站打個出租結果必須湊夠四隻青蛙才能走?”

“帶回來全國各地的特產發現都是義烏批發。 ”

“去義大利進了溫州人開的餐館……”

“說是去八達嶺長城結果被小旅行團騙去了居庸關?”

葡萄吐槽

我一直搞不懂, 為什麼玩家都把“青蛙”叫做兒子?

你怎麼知道, 這只青蛙是男性?

這會不會有一種, 那什麼的感覺?

2、B站上市, 估計會有100+投資經理在公司會議上總結:“我們之所以沒投B站, 是因為二次元文化不符合公司投資理念, 錯過並不可惜。 ”然後到了晚上, 同樣一幫人, 會去無秘上怒訴:“麻痹老子當年強烈看好, 推給公司, 領導說看不懂不投, 這幫傻逼玩意兒…”(飯統戴老闆)

不懂就不要投, 這句話在邏輯上是沒問題的。

比如你不懂股票, 就不要上去湊數;不懂樓市, 就不要瞎買房;不懂比特幣, 就別輕易跟風炒作。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 “不懂”不是因為事物複雜看不懂, 而是因為沒有常識。

葡萄君2015年曾經在體制內工作, 上級領導對我說:“微信是不入流的東西, 不出兩年肯定沒人用, 我就從來不用!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但是我說了你們也不懂。 ”

他嘴裡的“不懂”, 就像“太空船沒考慮空氣阻力”一樣可笑。

葡萄吐槽

今天你看不懂的二次元00後, 20年後就會成長為社會的中堅, 影響整個社會的文化。

舉例來說, 今天的黑社會大哥喜歡在身上紋著青龍白虎, 20年後的黑社會大哥可能要紋著暴走的1號機, 或者進擊的巨人了。

3、“1998年, 張朝陽去矽谷挖人, 他問一個年輕人, 要不要回國做互聯網, 那個人回來了, 他就是李彥宏。 1999年, 張朝陽到深圳做演講, 眾人像膜拜搖滾歌星一樣的崇拜他, 其中有一個人特別受感染和鼓舞, 他叫馬化騰。 ”

本周, 葡萄君看了一段視頻, 很有感觸。

作為國內元老級別的互聯網公司, 搜狐被稱為“黃埔軍校”,

古永鏘、陳一舟、李善友、龔宇、王建軍、張黎剛、錢中山, 都是細分行業的佼佼者。

但由於“走過一段歷史彎路”, 今天的搜狐存在感略弱, 最近看到與搜狐有關的新聞是“張朝陽裸跑”。

葡萄吐槽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看第12題, 這是一道送分題呢!請問, 搜狐目前哪塊業務最值錢?

A、搜狐視頻

B、搜狐新聞

C、搜狐大廈

4、“用小學算數的能力假設一下,假如平均一個人,一月沖一萬,那麼這個沖一萬的人,需要有一月起碼五萬的收入,然後要有五千個,這樣的大傻X,才能維持一個遊戲的這種運作,這樣的遊戲,有幾十上百個,也就是說,全國要有差不多五百萬,年入百萬以上的,有錢沒處花的超級大傻X,在無條件的支持這些遊戲。你覺得可能麼?”

自移動遊戲時代來臨之後,沒有哪款頁遊能比“貪玩藍月”更知名的了。

“貪玩藍月”的行銷推廣,也堪稱獨樹一幟。

這類頁遊強大的吸金能力,讓一些未經世事的學生直呼“不可能!”

葡萄吐槽

如上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學生思維”,他們認為,有錢人一定是聰明人,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掙到很多錢。

按照這種“學生思維”推論,成功的人一定是非常努力的,做領導的人一定是非常有遠見的,出路待遇好的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等等。

但事實是,人類社會不是總這麼正態分佈的,比如前幾天樂視複盤,大量的散戶拋售了樂視的股票,但也有大量的資金入手了樂視,他們的理由是“被朋友推薦的”、“誤操作”、“不知道”……

你看,有錢沒處花的大SB還是不少的,正因為有他們在,智商稅才能順利成章的成為一個產業。

面向傻X的創業永遠都不晚。

5、“建議王老師少參加這樣的項目,有些錢能賺,有些錢一定不能賺!”

本周,80後創業者茅侃侃去世,前央視媒體人、現優米網CEO王利芬發表《茅侃侃的離世,揭開了創業殘酷的一角》,並取得了10萬+。

葡萄吐槽

10年前,王利芬在央視《贏在中國》與馬雲、俞敏洪、史玉柱等大佬談笑風生;10年後,她卻淪落到為一個微信文章的閱讀10萬+喜不自勝。

這十年,我們的媒體生態已經流變如此,媒體人也墮落如此。

王利芬因《贏在中國》出名,起初想借助自己的資源,創建一個創業者聚集的社區,成立了優米網。一開始,她錄製了許多採訪創業者的視頻,這在資訊匱乏的當時,堪稱價值寶貴的“乾貨”。

但王卻始終沒找到自己的定位,她覺得網站缺乏變現途經,把每集一兩個小時的視頻拆分成十幾個短視頻,使用者付費才能觀看。

雖說短視頻和內容付費已經是今天的風口,但在當時卻是個愚蠢的舉動,移動支付還不方便,使用者一看需要付費,扭頭就走了。

在那之後,王利芬也沒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創業者服務被36氪後來居上,做創業展示卻比不上後來的i黑馬,投融資不如IT桔子。

再後來,分答火了,於是優米上線了自己的問答服務,王利芬自稱“看過上萬個初創專案”,但被粉絲規勸“連優米都做不好”,“這份錢不能掙”。

如今的王利芬,開始為微信公號過10萬+而興奮,也許這是她的下一個起點?

我慨歎,央視少了一位優秀的製片人,創業界多了一個失敗的案例。

王利芬的創業經歷,何嘗不是又一個茅侃侃?

關注微信公眾號“遊戲葡萄”,每天獲取最前瞻的遊戲資訊

A、搜狐視頻

B、搜狐新聞

C、搜狐大廈

4、“用小學算數的能力假設一下,假如平均一個人,一月沖一萬,那麼這個沖一萬的人,需要有一月起碼五萬的收入,然後要有五千個,這樣的大傻X,才能維持一個遊戲的這種運作,這樣的遊戲,有幾十上百個,也就是說,全國要有差不多五百萬,年入百萬以上的,有錢沒處花的超級大傻X,在無條件的支持這些遊戲。你覺得可能麼?”

自移動遊戲時代來臨之後,沒有哪款頁遊能比“貪玩藍月”更知名的了。

“貪玩藍月”的行銷推廣,也堪稱獨樹一幟。

這類頁遊強大的吸金能力,讓一些未經世事的學生直呼“不可能!”

葡萄吐槽

如上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學生思維”,他們認為,有錢人一定是聰明人,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掙到很多錢。

按照這種“學生思維”推論,成功的人一定是非常努力的,做領導的人一定是非常有遠見的,出路待遇好的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等等。

但事實是,人類社會不是總這麼正態分佈的,比如前幾天樂視複盤,大量的散戶拋售了樂視的股票,但也有大量的資金入手了樂視,他們的理由是“被朋友推薦的”、“誤操作”、“不知道”……

你看,有錢沒處花的大SB還是不少的,正因為有他們在,智商稅才能順利成章的成為一個產業。

面向傻X的創業永遠都不晚。

5、“建議王老師少參加這樣的項目,有些錢能賺,有些錢一定不能賺!”

本周,80後創業者茅侃侃去世,前央視媒體人、現優米網CEO王利芬發表《茅侃侃的離世,揭開了創業殘酷的一角》,並取得了10萬+。

葡萄吐槽

10年前,王利芬在央視《贏在中國》與馬雲、俞敏洪、史玉柱等大佬談笑風生;10年後,她卻淪落到為一個微信文章的閱讀10萬+喜不自勝。

這十年,我們的媒體生態已經流變如此,媒體人也墮落如此。

王利芬因《贏在中國》出名,起初想借助自己的資源,創建一個創業者聚集的社區,成立了優米網。一開始,她錄製了許多採訪創業者的視頻,這在資訊匱乏的當時,堪稱價值寶貴的“乾貨”。

但王卻始終沒找到自己的定位,她覺得網站缺乏變現途經,把每集一兩個小時的視頻拆分成十幾個短視頻,使用者付費才能觀看。

雖說短視頻和內容付費已經是今天的風口,但在當時卻是個愚蠢的舉動,移動支付還不方便,使用者一看需要付費,扭頭就走了。

在那之後,王利芬也沒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創業者服務被36氪後來居上,做創業展示卻比不上後來的i黑馬,投融資不如IT桔子。

再後來,分答火了,於是優米上線了自己的問答服務,王利芬自稱“看過上萬個初創專案”,但被粉絲規勸“連優米都做不好”,“這份錢不能掙”。

如今的王利芬,開始為微信公號過10萬+而興奮,也許這是她的下一個起點?

我慨歎,央視少了一位優秀的製片人,創業界多了一個失敗的案例。

王利芬的創業經歷,何嘗不是又一個茅侃侃?

關注微信公眾號“遊戲葡萄”,每天獲取最前瞻的遊戲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