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文化丨佛系年輕人更願養蛙不養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文丨 中國勞動保障報 周暉

近日, 一款名為“旅行青蛙”的手游在朋友圈中刷屏。 玩家只需為畫面中的青蛙準備食材,

送它出去旅行, 靜靜地等它回來, 絕大多數時間不需要任何操作。 因操作簡單、節奏緩慢, 這款遊戲被戲稱為“佛系養蛙”。 1月22日, 其成功問鼎App Store國內免費遊戲排行榜第一, 碾壓網紅遊戲“吃雞”和王者榮耀。

據統計, 這款遊戲的玩家主要是年輕女性。

玩手遊是現代人的娛樂方式之一, 玩什麼風格的遊戲, 反映了一種社會心態。 筆者分析, 佛系養蛙之所以走紅, 源於它滿足了現代年輕人幾方面的心理需求:

其一, 放鬆求慢。 在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中, 不確定性、突發性讓人心生焦慮, 所以每個人都在趕時間、做計畫, 時間長了, 不免心生疲憊, 想放鬆一下, 放慢生活。

其二, 緩解壓力。 青蛙無憂無慮, 自由隨性, 這種生活狀態, 正是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的年輕人所渴求的休閒方式。

其三, 角色代入。 身處都市里的“空巢青年”背井離鄉, 一個人在外打拼, 就像孤獨的青蛙, 每天靜靜地離開小窩, 晚上又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默默回家。 從青蛙的身上, 年輕人找到了共鳴。

近一年來,

以淡定從容、一切隨緣、不爭不搶為主要特點的佛系, 成為網路上流行的亞文化, 反映了一類人尤其是一些年輕人的心理狀態。 特定的心理必然與行為具有關聯性。 不少“旅行青蛙”的玩家將青蛙視為自己的孩子, 其殷殷關切之情流露在一句句留言中:“蛙兒子怎麼還不回家”“蛙兒子不要總宅在家裡, 要出去曬曬太陽哦”……現實中, 養育一個娃對中青年人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包括財力、精力、體力。 有些人不是不想要娃, 而是對要娃有一定的畏懼。 因此, 與網路遊戲中氾濫的母愛形成鮮明的反差, 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生育率不升反降。 官方統計顯示, 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 比2016年的1786萬人少了63萬人。 專家預測的“全面二孩”政策的滯後效應並沒有出現。

注重自我感受, 生育意願不強, 生育率下降, 在發達國家的年輕人中, 這一現象早已普遍。 筆者分析, 這種心理或多或少在佛系亞文化中已顯露端倪。 出生人口下降有很多種因素, 但毋庸置疑, 年輕人的心理、生育意願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競爭激烈、生活成本極高的大都市, 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水漲船高, 直接導致年輕人的生育意願不再那麼強烈。 對二孩, 很多人更是望而卻步。 是啊, 哪有在手遊中養養青蛙、過過當父母的癮那麼輕鬆呢?已經有孩子的中青年, 上有老、下有小, 身上有著一家人的重托, 對青蛙“慢條斯理、走走停停、無憂無慮地旅行”這種狀態, 當然會心生豔羨。

有人對佛系養蛙十分憂慮, 覺得年輕人應該面對現實, 不能沉溺於這種遊戲中。 有人對我國出生人口下降心有戚戚焉。 兩種現象聯繫起來, 當然不是督促年輕人放下手機裡的“蛙”, 都生兩個娃, 而是抛磚引玉, 啟發更多人的思考。 身處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 年輕人如何尋找人生價值, 如何進行自我定位,如何緩解壓力,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個課題破解了,願不願意生娃,或許就不是問題了。

解惑

編輯丨鄧小栗

覺得不錯,請點贊!!!!!

如何進行自我定位,如何緩解壓力,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個課題破解了,願不願意生娃,或許就不是問題了。

解惑

編輯丨鄧小栗

覺得不錯,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