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義檢察:傳遞法律溫度,擔當修復性司法先行者

2017年11月15日, 武義縣檢察院依法對涉嫌非法狩獵罪的梅某某宣告了相對不起訴決定書。 想不到自己會因20條水蛇差點遭遇一場“牢獄之災”,

虛驚一場的梅某某不禁感歎:“原來法律也有溫情的一面!”而這“溫情”的背後, 是武義縣檢察院對踐行修復性司法的積極探索與嘗試。

案情回顧

去年7月, 武義縣王宅鎮村民梅某某先後兩次在自家水塘裡用“蝦網”共捕獲20條水蛇, 並在菜場販賣,

被例行檢查的武義縣森林員警大隊民警查獲。 經司法鑒定, 梅某某捕獲的野生水蛇均為赤練華遊蛇, 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根據法律, 梅某某在禁狩期狩獵野生動物20只以上的行為已經涉嫌非法狩獵罪。 公安機關依法向武義縣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審查後認為, 梅某某的行為雖已構罪, 但犯罪情節輕微, 且無其他加重情節, 決定對該案進行修復性司法處理。 梅某某歸案後接受了法律教育, 在檢察院的要求下向村民發放了數十份《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的通告》並宣傳了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知識。 綜合梅某某的犯罪情節及歸案後的悔罪表現, 武義縣檢察院依法對其宣告了相對不起訴決定書。

Question

什麼是修復性司法?

修復性司法是指標對部分涉及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被破壞的輕微刑事案件, 通過一系列的司法活動, 促使犯罪(嫌疑)人主動承擔個體責任, 讓受害人利益得到救濟、補償, 讓受損的社會關係得到修整。

2017年以來, 武義縣檢察院積極嘗試開展修復性司法, 制定實施《對相對不起訴的案件實施修復性司法的暫行規定(試行)》, 將修復性司法、綠色司法理念運用于危害交通安全類犯罪、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涉及非公企業類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他適用修復性司法的案件,

督促符合條件擬作相對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通過認罪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社會服務等修復方式, 減輕犯罪導致的危害後果, 修復受損的社會關係, 共辦理此類案件22件22人。

危險駕駛犯罪嫌疑人通過實際行動如上街開展交通勸導活動, 在服務社會的同時,親身體驗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實現預防犯罪、懲戒和教育的目的。

關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創新責任承擔方式。通過“宣教代罰”、“補植代罰”等方式,引導社會群眾保護環境資源,取得良好效果。

綜合考慮犯罪情節、危害後果、企業經營情況、悔罪表現等因素後,分別對1名涉嫌騙貸罪、1名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罪的企業主決定不起訴。

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最大限度避免羈押給涉罪未成年人帶來的“交叉感染”和標籤效應,並根據未成年人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修復措施。

在辦案過程中踐行修復性司法,能夠有效推動社會善治。武義縣檢察院通過對符合條件擬作相對不起訴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發出“社會服務令”,責令相關部門監督其參與相應修復性、補償性的社會服務,構建“依法懲處+修復補償+源頭治理+教育預防”一體化監督模式,從而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檢察官心語

對於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辦案人從不把ta當作敵人。只要ta誠心改過和配合彌補,辦案人會把所有從輕減輕的機會留給對方。懲罰永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受到警示和教育。

在服務社會的同時,親身體驗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實現預防犯罪、懲戒和教育的目的。

關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創新責任承擔方式。通過“宣教代罰”、“補植代罰”等方式,引導社會群眾保護環境資源,取得良好效果。

綜合考慮犯罪情節、危害後果、企業經營情況、悔罪表現等因素後,分別對1名涉嫌騙貸罪、1名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罪的企業主決定不起訴。

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最大限度避免羈押給涉罪未成年人帶來的“交叉感染”和標籤效應,並根據未成年人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修復措施。

在辦案過程中踐行修復性司法,能夠有效推動社會善治。武義縣檢察院通過對符合條件擬作相對不起訴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發出“社會服務令”,責令相關部門監督其參與相應修復性、補償性的社會服務,構建“依法懲處+修復補償+源頭治理+教育預防”一體化監督模式,從而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檢察官心語

對於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辦案人從不把ta當作敵人。只要ta誠心改過和配合彌補,辦案人會把所有從輕減輕的機會留給對方。懲罰永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受到警示和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