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可以向我提任何要求,但是向生活不行

文/昔央

在我還上學的年紀, 仗著能靠寫專欄拿點稿費, 我一直在向我的父母灌輸“經濟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這一類思想。

這話的潛臺詞是, 我可以不向你們伸手要任何零花錢, 但是你們必須放任我去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

那幾年, 我的確很“野”。 除了專業課, 外語、選修之類的課必翹, 一個人背著包到處走, 有一年甚至沒有回家過春節。

我的大學生涯一直過得順風順水的。 雖然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 但因為有母親一直衝鋒陷陣在前, 所以總體來說他們對於我想做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支持。 不管是那些真正喜歡的, 還是三分鐘熱度的事情。

走得再遠浪得再沒邊際, 一回頭發現他們就在原地等我。 現在想來, 這些都是他們犧牲掉自己一部分生命裡的自由為我換來的特權, 尤其是我的母親。 一旦邁出校園, 這種特權就開始逐步喪失了。

中國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母親, 她們的文化水準也許並不高, 但是她們一直在努力, 讓自己的子女盡可能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 中國母親如是, 全天下的母親如是, 《神秘巨星》裡的母親亦如是。

當然, 《神秘巨星》裡並不只有母愛, 它還囊括了家庭暴力、女權、自由平等等一切嚴肅的社會命題,

它裡邊也有閃亮、純真的青春, 有青澀的愛戀, 有逐夢的熱血。

每次看完印度電影的感受都很直觀, 那就是——明知是套路卻依舊非常受用。 故事並不複雜, 也知道哪裡充滿著導演的套路, 但還是代入感極強, 跟著情節又哭又笑。

不光是因為印度電影題材社會化、接地氣, 也因為那些樸實動人的角色由內而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觸動我們每一顆平凡卻熱忱的心。

相信很多中國觀眾和我一樣, 認為阿米爾·汗幾乎代表了印度電影。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到《摔跤吧!爸爸》,

他都以精湛的演技、優秀的影片品質和超強的社會責任擔當, 成為了中國觀眾最喜愛的印度演員。

早在2012年, 阿米爾·汗還曾經製作了一檔叫做《真相訪談》的節目, 邀請遭受性侵的兒童和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在電視上公開自己的經歷, 讓更多人接觸到社會底層的陰暗。

《神秘巨星》延續了阿米爾·汗過往作品的“社會擔當”質感,影片通過講述一個處在家暴高壓環境下的普通女孩追逐演唱夢想的事蹟,宣揚一種“男女平權”的訴求。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電影中的家庭(暴力)、親情、權利、自由、青春和夢想。

家暴與平權

《神秘巨星》的女主角和《摔跤吧!爸爸》裡的小女主人公是同一個演員。看完《神秘巨星》,再回想起《摔跤吧!爸爸》,突然覺得擁有一個像那樣鞭策自己走向成功、改變命運的爸爸真是太幸福了。

那時我們總不能理解,為什麼爸爸一定要把自己的夢想強行嫁接到女兒身上,為什麼要自私地替自己的女兒選擇人生。

《神秘巨星》給出了答案: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她們沒有話語權,沒有自由,甚至連“做夢”這項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都被剝奪。

她們會被勒令好好上學,不許擁有與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長大後,還會被自己的爸爸逼迫嫁給一個從來沒見過的人,相夫教子,延續自己母親的命運。

《摔爸》是嚴父號召女兒像男人一樣去戰鬥、去生存,《神秘巨星》是慈母用潤物細無聲的愛滋養女兒,讓她勇敢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

女主人公尹希婭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印度家庭,她的爸爸法魯克是一家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至高無上到什麼地步呢?他脫完襪子不洗手就可以吃飯,因為自己的妻子忘記燒開水就打斷她的手。家裡的大小事務全由他做主,包括不允許女兒彈吉他、逼迫女兒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和他一樣的男人。

他一言不合就對自己的妻子動手,卻把自己的小兒子寵得不成樣子。他把工作中的苦悶幻化成拳頭施展在妻子身上。不論家裡出現什麼差池,他都覺得是妻子的錯。

他的妻子娜吉瑪從不敢反抗,甚至說“那就是我的命運,我們不要妄想脫離現實”,還悲涼地告誡自己的女兒,“你可以對我提任何的要求,但是對生活不可以”。她內心也覺得,丈夫是一家之主,失去丈夫她們會失去全部的經濟來源。

她的女兒對家裡這種不平等的現象十分不滿。一來她覺得人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她的父親不應該橫加干預,這是她的自由。

二來她覺得父親根本沒有資格打罵自己的母親,更何況僅僅只是憑藉著性別優勢。於是她不惜主動尋求自己曾經討厭的歌星沙克帝的幫助,就是為了讓導致他離婚的律師幫助她們家打離婚官司。

“真正的女權主義,一定是平權主義”。《神秘巨星》雖然主要在講述女性意識的覺醒,但並沒有矯枉過正地試圖把一個男權社會變成女權社會。

尹希婭和娜吉瑪這對母女只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就像尹希婭在飛機上遇到搶座的男性一次次較真地提出抗議,就像娜吉瑪為了捍衛女兒的尊嚴,公然在機場拒絕丈夫,對丈夫說“不,那不是垃圾,那是小尹的吉他”。

那一刻,她們氣魄十足,比純爺們兒還要更爺們兒。

以後不管她們走到哪裡,她們都不再是離了男人就會餓死的弱女子,她們會擁有更充沛、豐盈的人生。

親情與夢想

電影一開始,導演就用幾個鏡頭交代了女兒喜歡唱歌,並且極具歌唱天賦,母親也會和女兒一起看歌唱比賽,誇讚女兒靚麗的歌喉。

父親作為女兒逐夢路上最大的阻礙,也讓母親吃足了苦頭。“母愛”是所有母親的天性,也是能打動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著力點。

電影中母親雖然口口聲聲說不敢違背丈夫,但卻仍舊背地裡支持女兒追求夢想。她在女兒6歲的時候偷偷拿走一部分丈夫的錢,為她買了一把吉他。女兒喜歡唱歌,因為不忍看到女兒失望的眼神,她偷偷賣掉項鍊,給女兒買電腦,又為她出謀劃策,讓她披著罩袍唱歌上傳視頻,女兒一夜之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神秘巨星”。

女兒慫恿她離婚,她覺得這個家的每一個人都不在意她的感受,於是她態度強硬地拒絕了。

由此,我們也從姑奶奶的嘴裡得知,原來當年她懷著女兒的時候,丈夫叫她打掉,所有人都覺得女孩子來到這世上無用,不過是來受罪罷了。但她拒絕了,偷偷跑出去把她生了下來,儘管後來被無數人詬病,她也無怨無悔。

她一直死守著這個秘密,並沒有在和女兒產生分歧的時候將其拿出來先發制人,她從來不會說:“要不是當年的我,現在根本不可能有你,所以你就知足的聽我的吧”!

媽媽力排眾議堅持生下女兒,書寫了女兒的人生。就像尹希婭在歌裡唱的那樣,“媽媽她不是傻子,她是一個天才;她不是膽小鬼,她是一個戰士;她不是孩子氣,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愛戀與青春

每個少女的青春裡都存在過這樣一個男孩吧,他總是默默跟在你身後,支持你的一切舉措,從不開口向你問“為什麼”。

他會為發現你身上別人還未曾發現的長處而感到沾沾自喜,他給你講無聊的笑話,也會無意冒犯到你,再呆頭呆腦笨拙地說一句“對不起”。

電影中的欽騰,就是這樣一個天使般的男孩,也是打臉尹希婭男權父親最好的“佐證”。

欽騰總是不遺餘力地支持尹希婭,她鼓勵尹希婭參加歌唱比賽,爭當她的頭號粉絲,在她唱歌的時候從頭到尾做“迷弟”狀。

他給她抄筆記,説明她翹課翹課,拿手機給她聯繫沙克帝,幫她買去異地的機票,向她宣佈愛的箴言。就連尹希婭生氣了,他也能想出別具一格的“破題”方式:

纏著尹希婭,逼破她開口大罵,從而釋放內心的壓力。

失落的時候,他在她身旁支持她鼓勵她;成功的時候,前去祝賀她與她一同分享這份喜悅。不計較、不鑽營、不夾雜絲毫的功利心。只知道平心而論,去感受心愛女孩心上的每一點喜悅與痛苦,謂舉世無雙大暖男一枚。

這樣的青春不同於那些墮胎、三角戀之類的惡俗橋段,而是展示出了少年少女青春期裡青澀、美好、純真的一面。那是一顆我們一旦踏出校園,便再也無法邂逅的“赤子之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之間從始至終,就是平等的。

影片中一直強調的“做夢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和周星馳在《少林足球》裡宣導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如出一轍。

的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希望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領會北島詩中的痛楚: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神秘巨星》延續了阿米爾·汗過往作品的“社會擔當”質感,影片通過講述一個處在家暴高壓環境下的普通女孩追逐演唱夢想的事蹟,宣揚一種“男女平權”的訴求。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電影中的家庭(暴力)、親情、權利、自由、青春和夢想。

家暴與平權

《神秘巨星》的女主角和《摔跤吧!爸爸》裡的小女主人公是同一個演員。看完《神秘巨星》,再回想起《摔跤吧!爸爸》,突然覺得擁有一個像那樣鞭策自己走向成功、改變命運的爸爸真是太幸福了。

那時我們總不能理解,為什麼爸爸一定要把自己的夢想強行嫁接到女兒身上,為什麼要自私地替自己的女兒選擇人生。

《神秘巨星》給出了答案: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她們沒有話語權,沒有自由,甚至連“做夢”這項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都被剝奪。

她們會被勒令好好上學,不許擁有與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長大後,還會被自己的爸爸逼迫嫁給一個從來沒見過的人,相夫教子,延續自己母親的命運。

《摔爸》是嚴父號召女兒像男人一樣去戰鬥、去生存,《神秘巨星》是慈母用潤物細無聲的愛滋養女兒,讓她勇敢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

女主人公尹希婭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印度家庭,她的爸爸法魯克是一家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至高無上到什麼地步呢?他脫完襪子不洗手就可以吃飯,因為自己的妻子忘記燒開水就打斷她的手。家裡的大小事務全由他做主,包括不允許女兒彈吉他、逼迫女兒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和他一樣的男人。

他一言不合就對自己的妻子動手,卻把自己的小兒子寵得不成樣子。他把工作中的苦悶幻化成拳頭施展在妻子身上。不論家裡出現什麼差池,他都覺得是妻子的錯。

他的妻子娜吉瑪從不敢反抗,甚至說“那就是我的命運,我們不要妄想脫離現實”,還悲涼地告誡自己的女兒,“你可以對我提任何的要求,但是對生活不可以”。她內心也覺得,丈夫是一家之主,失去丈夫她們會失去全部的經濟來源。

她的女兒對家裡這種不平等的現象十分不滿。一來她覺得人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她的父親不應該橫加干預,這是她的自由。

二來她覺得父親根本沒有資格打罵自己的母親,更何況僅僅只是憑藉著性別優勢。於是她不惜主動尋求自己曾經討厭的歌星沙克帝的幫助,就是為了讓導致他離婚的律師幫助她們家打離婚官司。

“真正的女權主義,一定是平權主義”。《神秘巨星》雖然主要在講述女性意識的覺醒,但並沒有矯枉過正地試圖把一個男權社會變成女權社會。

尹希婭和娜吉瑪這對母女只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就像尹希婭在飛機上遇到搶座的男性一次次較真地提出抗議,就像娜吉瑪為了捍衛女兒的尊嚴,公然在機場拒絕丈夫,對丈夫說“不,那不是垃圾,那是小尹的吉他”。

那一刻,她們氣魄十足,比純爺們兒還要更爺們兒。

以後不管她們走到哪裡,她們都不再是離了男人就會餓死的弱女子,她們會擁有更充沛、豐盈的人生。

親情與夢想

電影一開始,導演就用幾個鏡頭交代了女兒喜歡唱歌,並且極具歌唱天賦,母親也會和女兒一起看歌唱比賽,誇讚女兒靚麗的歌喉。

父親作為女兒逐夢路上最大的阻礙,也讓母親吃足了苦頭。“母愛”是所有母親的天性,也是能打動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著力點。

電影中母親雖然口口聲聲說不敢違背丈夫,但卻仍舊背地裡支持女兒追求夢想。她在女兒6歲的時候偷偷拿走一部分丈夫的錢,為她買了一把吉他。女兒喜歡唱歌,因為不忍看到女兒失望的眼神,她偷偷賣掉項鍊,給女兒買電腦,又為她出謀劃策,讓她披著罩袍唱歌上傳視頻,女兒一夜之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神秘巨星”。

女兒慫恿她離婚,她覺得這個家的每一個人都不在意她的感受,於是她態度強硬地拒絕了。

由此,我們也從姑奶奶的嘴裡得知,原來當年她懷著女兒的時候,丈夫叫她打掉,所有人都覺得女孩子來到這世上無用,不過是來受罪罷了。但她拒絕了,偷偷跑出去把她生了下來,儘管後來被無數人詬病,她也無怨無悔。

她一直死守著這個秘密,並沒有在和女兒產生分歧的時候將其拿出來先發制人,她從來不會說:“要不是當年的我,現在根本不可能有你,所以你就知足的聽我的吧”!

媽媽力排眾議堅持生下女兒,書寫了女兒的人生。就像尹希婭在歌裡唱的那樣,“媽媽她不是傻子,她是一個天才;她不是膽小鬼,她是一個戰士;她不是孩子氣,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愛戀與青春

每個少女的青春裡都存在過這樣一個男孩吧,他總是默默跟在你身後,支持你的一切舉措,從不開口向你問“為什麼”。

他會為發現你身上別人還未曾發現的長處而感到沾沾自喜,他給你講無聊的笑話,也會無意冒犯到你,再呆頭呆腦笨拙地說一句“對不起”。

電影中的欽騰,就是這樣一個天使般的男孩,也是打臉尹希婭男權父親最好的“佐證”。

欽騰總是不遺餘力地支持尹希婭,她鼓勵尹希婭參加歌唱比賽,爭當她的頭號粉絲,在她唱歌的時候從頭到尾做“迷弟”狀。

他給她抄筆記,説明她翹課翹課,拿手機給她聯繫沙克帝,幫她買去異地的機票,向她宣佈愛的箴言。就連尹希婭生氣了,他也能想出別具一格的“破題”方式:

纏著尹希婭,逼破她開口大罵,從而釋放內心的壓力。

失落的時候,他在她身旁支持她鼓勵她;成功的時候,前去祝賀她與她一同分享這份喜悅。不計較、不鑽營、不夾雜絲毫的功利心。只知道平心而論,去感受心愛女孩心上的每一點喜悅與痛苦,謂舉世無雙大暖男一枚。

這樣的青春不同於那些墮胎、三角戀之類的惡俗橋段,而是展示出了少年少女青春期裡青澀、美好、純真的一面。那是一顆我們一旦踏出校園,便再也無法邂逅的“赤子之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之間從始至終,就是平等的。

影片中一直強調的“做夢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和周星馳在《少林足球》裡宣導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如出一轍。

的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希望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領會北島詩中的痛楚: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