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體育界別政協委員提交集體提案 建議大力發展湖南體育製造業

李舜委員

鐘高明委員

萬五龍委員

支援企業加大產品、技術、服務與商業模式創新, 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品牌……在1月24日開幕的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如何振興實體經濟, 找准著力點, 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明確清晰的答案。

省政協委員鐘高明認為, 湖南有一大批奧運冠軍, 卻沒有有影響力的體育品牌。 其所在的體育界別向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交集體提案, 建議結合湖南的優勢條件, 出臺強制性的政策、法規, 打造一批湖南的品牌實體產業。

■三湘都市報記者 劉璋景

【現象】 湖南體育產業缺乏知名品牌

體育製造是一項前景廣大的朝陽產業, 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 湖南通過主辦或承辦足球、籃球、羽毛球、馬拉松等國際國內高水準賽事,

培育打造了若干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國內品牌體育賽事, 也拉動了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根據湖南省統計局公佈的資料, 2015年湖南省體育產業總產雖達493.30億元, 但僅占當年全省GDP比重的0.67%。 “一般情況下, 該占比應該在三個百分點左右。 ”鐘高明認為, 湖南的體育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儘管體育製造業呈上升發展趨勢, 但對比福建等省相關產業存在明顯不足。

“湖南有熊倪、劉璿、龍清泉等一大批奧運冠軍, 卻沒有李甯、安踏、特步、361度、舒華等有影響力的大品牌。 ”鐘高明指出, 高端賽事以觀賞為主, 本土品牌的參與和識知度高, 體育產業要植根於社會和市場, 高端和草根缺一不可, 沒有大規模、高水準、產業鏈完整的品牌,

很難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問題】 產業規模化程度低監管薄弱

走進商場可看到, 市場上國內外體育用品琳琅滿目, 但叫得響的湖南產體育品牌卻不多, 為何出不了明星品牌?

同為省政協委員的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李舜認為, 當前我省體育製造業沒有規模化、集約化, 缺乏整體的發展規劃。 從事體育製造、經營的企業有過萬家, 但產業規模化程度尚低, 科研開發投入不足, 有相當一部分是小型企業, 規模偏小、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的科技附加值低, 在產品研發方面與其他省份的體育製造企業存在較大差距。

由於監管相對薄弱, 部分生產經營者在利益驅動下, 不按品質標準和市場規範生產、經營,

導致體育產品製造業出現局部混亂。 特別是校園跑道與市民運動場塑膠跑道品質參差不齊, 摻雜使假, 以次充好, 未經國家與地方安全檢測的問題比較突出, 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李舜表示, 2016年, 湖南省就出臺了《湖南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提出利用各地獨特的自然優勢, 加大“江、湖、山、道”全民健身品牌活動, 到2020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以上。 從現在的情況看, 要實現這個目標, 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建議】 抓好龍頭帶基地, 打造全國品牌

當產業達到一定規模後, 創立品牌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如何選擇突破口?

鐘高明認為, 要加大對體育設施用品製造業的關注力度, 堅決打擊假冒偽劣。 建議出臺強制性的政策、法規, 對體育製造業相關企業和個人嚴加管理,強力推進誠信建設,每年組織開展1-2次體育產品品質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惡性競爭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市場公平,保護體育製造業市場的良性運轉。

在體育界別的這份提案中,委員們建議,打造優質體育製造園區,充分利用“飛地經濟”模式,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2018年1月,新一批11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22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等名單在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公佈,上榜名錄裡湖南僅有一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其他專案均為零。”建議省委、省政府對健康體育製造業的發展進行專題研究,抓好龍頭帶基地,建立體育製造園區,打造高端發展平臺,樹立品牌;扶持、引導1—3個省內體育製造業領先者上市,推動其打造成全國規模大、實力強、影響遠的體育市場品牌,引領我省體育製造業加快發展。

同時,提案建議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同時注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重視人才引進與隊伍建設。

對體育製造業相關企業和個人嚴加管理,強力推進誠信建設,每年組織開展1-2次體育產品品質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惡性競爭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市場公平,保護體育製造業市場的良性運轉。

在體育界別的這份提案中,委員們建議,打造優質體育製造園區,充分利用“飛地經濟”模式,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2018年1月,新一批11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22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等名單在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公佈,上榜名錄裡湖南僅有一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其他專案均為零。”建議省委、省政府對健康體育製造業的發展進行專題研究,抓好龍頭帶基地,建立體育製造園區,打造高端發展平臺,樹立品牌;扶持、引導1—3個省內體育製造業領先者上市,推動其打造成全國規模大、實力強、影響遠的體育市場品牌,引領我省體育製造業加快發展。

同時,提案建議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同時注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重視人才引進與隊伍建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