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點|省人大代表們的這些想法,和你一樣嗎?

記者:劉竹寒 金妮

1月26日上午9時, 貴州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式)在貴陽隆重舉行。

參會的代表們都有些什麼想法呢?關注點都在哪?聽聽他們在開幕式前都是怎麼說的——

何枚桂: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也要有書香味

“為什麼農村留不住教師?我自己從教14年, 從清鎮最偏遠的地區到縣城裡, 我有切身體會, 人往高處走, 如果農村教師的待遇得不到提高, 就很難讓老師們扎扎實實的留在鄉村服務, 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來自清鎮市紅楓第二小學的老師何枚桂代表關注的焦點是農村教育發展。

代表何枚桂接受記者專訪

近年來, 貴州省的教育事業發展有目共睹, 教育投入一直在逐步增加, 全面推行教育“9+3”計畫成效顯著, 各級教育入學率穩步提高,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但是農村教育比起城市教育還是存在一些差距。 “我希望能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多投放一些資金在農村教育上, 讓我們農村孩子能夠享受到城裡孩子一樣寬敞明亮的教室, 有專業的實驗室, 城裡的學校過道上都擺滿了很多的書, 孩子隨手就可以看到書, 那能不能讓我們農村的孩子也能夠享受同樣的待遇, 讓我們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也能有書香味, 不走出大山也能‘看到’整個世界。 ”何枚桂代表說, 不管是作為一名教師, 還是一名代表, 她都要義不容辭的挑起擔子, 盡自己的力量為農村教育做貢獻。

何枚桂表示自己一定會認真履行職責, 代表她的行業和群體發出聲音, 希望能促進師資配置不平衡和農村基礎教育設施落後兩個難題的解決, 推動農村教育發展, 讓鄉里娃和城裡娃享受同樣的待遇。

鄧光文:瑤鄉村支書的民族發展夢

今年的兩會, 鄧光文帶來了兩個建議。 一是完善民族鄉農村環境治理配套設施的建議;二是關於強化《貴州省民族鄉保護和發展條例》執法檢查, 落實好有關政策, 加快民族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建議。

貴州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黎平縣順化瑤族鄉己貢村黨支部書記鄧光文

兩份建議, 都是關注民族鄉發展的問題。 鄧光文說:“因為我是瑤族鄉的村支書, 最能感受少數民族鄉的變化與發展, 也最能體會瑤族同胞們迫切需要發展的心情。 ”據瞭解, 瑤族鄉已貢村, 全村瑤族聚居, 有高卡、已樹等5個自然寨, 200多戶人家, 900多的人口。

近年來, 己貢村在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較快發展。 在各級政府支持下, 該村五個自然寨全部通公路。 但是發展中, 村寨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農村清潔風暴行動’開展以來, 進一步優化了人居環境, 改善村容寨貌,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但很多村寨環境配套設施落後, 缺少環衛人員、垃圾桶、垃圾車、焚燒爐等基礎配套設施。

”隨著談話的深入, 鄧光文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 特別是談到家鄉的發展時, 當了18年村支書的鄧光文, 顯得有些激動和振奮。

他說, 受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歷史原因的影響, 家鄉的少數民族同胞文化素質整體偏低。 “現在, 類似我們己貢村這樣的民族村寨, 還缺乏大量的教育師資、醫療人才。 ”鄧光文特別希望, 將民族鄉全部納入“特崗計畫”實施範圍, 讓民族村寨的娃娃們都能接受好的教育。 他還建議, 對民族鄉村寨清潔治理工作定期給予經費保障, 改善民族鄉村寨環境衛生。

董澤琴:兩會中的“綠”聲音

“貴州省這幾年環境保護推進力度非常強,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果顯著、環境品質改善成效明顯, 我們省整體的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赤水河流域探索出的一系列生態文明改革制度建設為全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貴州樣本’,這些制度的出臺保障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站長董澤琴是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作為環境保護行業的工作者,她的關注點聚焦在貴州省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

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站長董澤琴

現如今“貴州綠”已成為大家掛在嘴邊的話題,“生態”一詞也成為了2017年貴州熱詞盤點中的年度熱詞,公眾對環境的關注熱情空前高漲。2017年,“首個”綠色金融法庭、“首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機制、“首個”生態調解委員會……貴州儼然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在國家統計局對外發佈的《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中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滿意度全國第二。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貴州積極探索,先行先試,走在了全國前列,實實在在的生態獲得感讓老百姓的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高,形成了大家共同參與、共同推動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這是很好的氛圍,作為新一屆的人大代表,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要繼續關注新的動態,下苦功做細活,推動綠色發展,共用美麗家園。”董澤琴代表表示。

我們省整體的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赤水河流域探索出的一系列生態文明改革制度建設為全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貴州樣本’,這些制度的出臺保障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站長董澤琴是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作為環境保護行業的工作者,她的關注點聚焦在貴州省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

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站長董澤琴

現如今“貴州綠”已成為大家掛在嘴邊的話題,“生態”一詞也成為了2017年貴州熱詞盤點中的年度熱詞,公眾對環境的關注熱情空前高漲。2017年,“首個”綠色金融法庭、“首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機制、“首個”生態調解委員會……貴州儼然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在國家統計局對外發佈的《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中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滿意度全國第二。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貴州積極探索,先行先試,走在了全國前列,實實在在的生態獲得感讓老百姓的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高,形成了大家共同參與、共同推動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這是很好的氛圍,作為新一屆的人大代表,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要繼續關注新的動態,下苦功做細活,推動綠色發展,共用美麗家園。”董澤琴代表表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