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像抓酒駕一樣打假:一場不止于電商的全民戰爭

假貨, 顧名思義就是假的商品, 違法分子利用非法的手段模仿成知名品牌的產品, 以及用性價比低廉的產品冒充性價比高的產品。

提到假貨, 每個消費者或多或少都接觸過。 從街邊的路邊攤, 到各電商平臺, 假貨無處不在。 之所以把假貨和酒駕類比, 是因為酒駕等同於蓄意殺人, 抓酒駕才會越來越嚴;而假貨給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經濟財產造成損害, 足可視為謀財害命。 例如多年以前驚動全國的三聚氰胺事件, 讓可愛的孩子都變成“大頭娃娃”, 影響至今, 可見假貨危害之重。

另外, 假冒偽劣產品損害了一些品牌的信譽, 侵犯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危機企業的生產和發展。 而且當假冒偽劣商品流出國門後, 不僅對企業的聲譽有影響, 對於中國的聲譽影響也非常大。 之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重新將阿裡巴巴列入年度“惡名市場”黑名單, 不止阿裡,

此次共有10家中國市場“上榜”, 包括淘寶網等4家線上市場, 和廣州白雲市場等6家線下市場, 占到 “惡名市場”名單的近1/4。 一旦上了這個名單, 就意味著被背上了“美國政府認定的假冒偽劣集散地”的名聲。

對於阿裡而言, 假貨問題是電商業務的命門, 也將直接影響其國際化前景。

目前阿裡旗下的多條業務線正謀求在海外區域獲取更大的營收, 包括電商、互聯網金融以及雲計算等都試圖擁抱全球市場, 而假貨問題無疑會為這些業務的出海蒙上一層陰影。 因此, 阿裡巴巴才會不遺餘力的打擊假貨。

為了去除身上假貨的標籤, 阿裡組建了一支2000人的專業隊伍, 而且每年用於購買和鑒定假貨的費用超過10億元。 同時, 阿裡巴巴也嘗試運用多種方式和管道加大打假力度, 例如與品牌攜手共戰假貨, 成立“大資料打假聯盟”, 並發佈《共同行動綱領》, 依託大資料和互聯網技術, 定期公佈打假資訊。 阿裡巴巴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阿裡巴巴已與蘋果、Burberry、LV、Cartier、Nike等逾1.8萬個國際品牌展開打假合作。

根據阿裡巴巴集團公佈的打假資料, 在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之間, 依託阿裡巴巴大資料, 執法部門已經關閉了約675家假貨的生產、庫存和銷售點。 2016年全年, 阿裡平臺治理部門共認定和處理制假售假案件線索4495條, 但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 因此馬雲認為, 只有像治理醉駕一樣治理假貨問題, 假貨現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變。

阿裡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 假貨已經嚴重損害了社會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 阿裡巴巴除了線上上打假、組建大資料打假聯盟幫品牌打假、聯合執法機關端掉線下窩點、呼籲嚴刑峻法加大打擊外, 也不會放棄法律賦予的民事手段, 總之將窮盡一切方式繼續追殺假貨分子。

據悉, 阿裡巴巴2017年的打假在四維打假模式上將進一步深入。 線上上, 重點要做商品上線之前的攔截, 而阿裡在圖片商標LOGO的識別技術還有待突破;線上下, 行動要進一步加大, 通過與更多的省合作來實現規模化;權利人方面, 與更多品牌合作與互動;在法律層面, 一方面是與公司法務合作, 採取更多民事訴訟手段,另一方面則是一步步推進司法體系的變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嚴格執法。

其實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假貨問題一直都存在,無法杜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而且是巨大的利益。治理假貨問題不能單靠電商平臺,線下制售假產業是假貨的根源,只有立法執法司法機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共同構建社會共治的系統工程,打假才能治本。

從法律角度上來說,提高制假售假的違法成本,加大對制假售假的打擊力度,形成治理體系和制度,不斷加大力度,讓違法分子忌憚後果,才能在源頭上防範。另外,還需要提高消費者的假貨意識,提升鑒別假貨的能力,主動抵制假貨並舉報。

打假,並不能只靠電商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出自己的一份力,只有這樣,假貨才會越來越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採取更多民事訴訟手段,另一方面則是一步步推進司法體系的變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嚴格執法。

其實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假貨問題一直都存在,無法杜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而且是巨大的利益。治理假貨問題不能單靠電商平臺,線下制售假產業是假貨的根源,只有立法執法司法機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共同構建社會共治的系統工程,打假才能治本。

從法律角度上來說,提高制假售假的違法成本,加大對制假售假的打擊力度,形成治理體系和制度,不斷加大力度,讓違法分子忌憚後果,才能在源頭上防範。另外,還需要提高消費者的假貨意識,提升鑒別假貨的能力,主動抵制假貨並舉報。

打假,並不能只靠電商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出自己的一份力,只有這樣,假貨才會越來越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