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7億元和他們的努力,贏來了這些有溫度的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現代化,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如何讓教育得到更優質的發展?

來聽聽良慶區教育局局長怎麼說↓↓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 新氣象當有新作為。 為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南寧市良慶區委宣傳部深入開展“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系列主題採訪活動, 充分展示良慶區各行各業踐行十九大精神的先進典型。 專欄第六期專訪良慶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榮團。

勇當時代先鋒

打造良慶教育“升級版”

丨丨專訪良慶區教育局局長楊榮團

近日, 良慶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榮團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委各項會議和中共良慶區第三次代表大會第二次年會精神,

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 推進五象新區優質教育資源落地, 以教育人才隊伍的建設啟動教育創新動力, 譜寫良慶區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

17.35億元投入讓義務教育發展更均衡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我們要堅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近年來, 良慶區不斷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累計投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設資金17.35億元。 17.35億元讓義務教育學校的基礎設施、校容校貌、教學品質等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榮團說。

17.35億元, 不只是一個數字。 良慶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 在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傳遞著關注教育的溫度。

良慶區第一實驗幼稚園開園

那馬鎮壇良小學環境優美

良慶區那黃小學寬敞美麗的體育場及風雨連廊

新建投入使用的那平小學

良慶區五象湖初級中學

一個個數據背後是一個個匠心獨具、煥然一新的校園。

加快教育項目建設,先後改擴建玉洞小學等項目105個。推進教育資訊化建設,投入2176萬元。啟動中小學“三通兩平臺”資訊化工程,標準化學校建設,增補實驗儀器投入2070萬元,教育裝備總投入達1.5億元。

一次次投入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義務教育均衡帶來的溫暖。

良慶區各中小學校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還積極開發傳統文化、體育、藝術、科技等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取得新突破,被評為自治區文明校園1所、南寧市文明校園2所,榮獲各類市級以上集體榮譽獎85次,全城區共有黃樂娟等360名教師獲得市級以上榮譽,“貫徹十九大•共築中國夢”等系列主題活動參與人數逾3萬人次,城區各學校代表隊參加全國級比賽獲獎有9次,自治區級有15次,市級有50次等。

一項項活動讓孩子們有所追求、有所收穫。

五象新區優質教育資源落地

兩年8所學校投入使用 新區名優學校遍地開花

“如何服務好五象新區建設,讓五象新區核心區更宜居?教育資源配套是少不了的。加快五象新區學校建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是助推五象新區‘2018年核心區基本成型’的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楊榮團說。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五象校區

衡陽路小學五象校區

五象新區第一實驗小學

南寧三中五象校區

在良慶區,一座座嶄新、漂亮的校園建起來:僅2016年至2017年,那平小學等8所學校建成並投入使用,新增學位5300個。辦好學前教育,擴大公辦幼稚園、普惠式幼稚園覆蓋率,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逐步形成一個幼兒到中學的全面教育體系,讓每一位孩子“能上學”和“上好學”,增加老百姓的教育獲得感。

一項項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五象新區,讓每一位孩子“能上學”和“上好學”

建設現代教育人才隊伍

一年3000多人次培訓 為教育強區培養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良慶區近年新增教師(含特崗)815人,交流輪崗244人;為了留住農村教師隊伍,良慶區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累計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超78.07萬元。

良慶區以打造“三名工程”為契機,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每年舉辦校長、書記和教師全員培訓班2期,專門針對鄉村教師(教學點)培訓1期,另外常規組織教師參加“國培”、“區培”專案等。僅2017年就安排了3000多人次參加培訓。

目前,湧現出一批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覃小寧、自治區“特級教師”吳冰、“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師”馬超良、“ 南寧市教壇明星”莫莎莎等先進教師脫穎而出;盤夢婕等教師應邀到區內外講學;李紅娟等教師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課堂競賽,並獲得了好成績……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幸福度高、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為良慶教育事業實現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批批優秀教師讓教育更有溫度。

“進入新時代,教育工作就是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更加公平、更高品質、更富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主要矛盾。2018年我們將統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確保新建、遷建一批學校投入使用,滿足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有好學校的需求。加大人才引進和師資培訓力度,解決短缺科目任課教師需求。強化職責,再接再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均衡發展長效機制,推動良慶區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楊榮團說。

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過程中,

良慶區還會帶來哪些更有溫度的變化?

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謝蒙龍、許生傳,圖源:良慶發佈、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等)

一個個數據背後是一個個匠心獨具、煥然一新的校園。

加快教育項目建設,先後改擴建玉洞小學等項目105個。推進教育資訊化建設,投入2176萬元。啟動中小學“三通兩平臺”資訊化工程,標準化學校建設,增補實驗儀器投入2070萬元,教育裝備總投入達1.5億元。

一次次投入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義務教育均衡帶來的溫暖。

良慶區各中小學校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還積極開發傳統文化、體育、藝術、科技等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取得新突破,被評為自治區文明校園1所、南寧市文明校園2所,榮獲各類市級以上集體榮譽獎85次,全城區共有黃樂娟等360名教師獲得市級以上榮譽,“貫徹十九大•共築中國夢”等系列主題活動參與人數逾3萬人次,城區各學校代表隊參加全國級比賽獲獎有9次,自治區級有15次,市級有50次等。

一項項活動讓孩子們有所追求、有所收穫。

五象新區優質教育資源落地

兩年8所學校投入使用 新區名優學校遍地開花

“如何服務好五象新區建設,讓五象新區核心區更宜居?教育資源配套是少不了的。加快五象新區學校建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是助推五象新區‘2018年核心區基本成型’的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楊榮團說。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五象校區

衡陽路小學五象校區

五象新區第一實驗小學

南寧三中五象校區

在良慶區,一座座嶄新、漂亮的校園建起來:僅2016年至2017年,那平小學等8所學校建成並投入使用,新增學位5300個。辦好學前教育,擴大公辦幼稚園、普惠式幼稚園覆蓋率,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逐步形成一個幼兒到中學的全面教育體系,讓每一位孩子“能上學”和“上好學”,增加老百姓的教育獲得感。

一項項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五象新區,讓每一位孩子“能上學”和“上好學”

建設現代教育人才隊伍

一年3000多人次培訓 為教育強區培養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良慶區近年新增教師(含特崗)815人,交流輪崗244人;為了留住農村教師隊伍,良慶區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累計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超78.07萬元。

良慶區以打造“三名工程”為契機,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每年舉辦校長、書記和教師全員培訓班2期,專門針對鄉村教師(教學點)培訓1期,另外常規組織教師參加“國培”、“區培”專案等。僅2017年就安排了3000多人次參加培訓。

目前,湧現出一批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覃小寧、自治區“特級教師”吳冰、“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師”馬超良、“ 南寧市教壇明星”莫莎莎等先進教師脫穎而出;盤夢婕等教師應邀到區內外講學;李紅娟等教師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課堂競賽,並獲得了好成績……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幸福度高、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為良慶教育事業實現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批批優秀教師讓教育更有溫度。

“進入新時代,教育工作就是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更加公平、更高品質、更富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主要矛盾。2018年我們將統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確保新建、遷建一批學校投入使用,滿足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有好學校的需求。加大人才引進和師資培訓力度,解決短缺科目任課教師需求。強化職責,再接再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均衡發展長效機制,推動良慶區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楊榮團說。

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過程中,

良慶區還會帶來哪些更有溫度的變化?

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謝蒙龍、許生傳,圖源:良慶發佈、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