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馬大哈”怎麼辦?培養細心做事好習慣,正確引導有妙招!

孩子粗心、馬虎、丟三落四的毛病, 相信不少家長都為之發愁, 這些毛病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活, 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工作。 因此, 作為父母, 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細心做事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好習慣, 讓孩子從此告別“馬大哈”呢?

1.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對於擁有一定行為能力的孩子, 父母應當及早開始, 逐漸減少包辦代替, 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讓孩子養成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的好習慣, 自己整理書包、玩具、收拾房間、清點財務, 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久而久之, 孩子就不再丟三落四了。

2.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

東西擺放要分門別類, 工具使用完要放回原處, 出門之前要清點隨身物品······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 父母應該從小開始培養。 另外, 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創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習慣, 和孩子共同維護。 習慣有了並井井有條執行下去,

孩子就不容易“馬大哈”了。

3.培養孩子良好的認知和視覺辨別能力

在孩子幼兒期,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精細和對比的訓練, 比如“找不同”即找兩張相似的圖, 讓孩子把不同點找出來。 這樣, 在實際操作中能讓孩子關注細節, 並一點點提高孩子的認知和視覺辨別能力,

從而達到改變粗心的目的。

4.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加之鼓勵

當孩子粗心大意時, 家長不要著急批評, 一再的埋怨孩子粗心馬虎, 這樣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粗心, 久而久之, 會對自己做事情更加沒有自信。

當孩子粗心大意時, 家長可以安慰孩子, 並讓孩子吸取教訓, 如果再能及時觀察到孩子的細心之處並加以表揚, 孩子心理上就會有一種“自己很細心”的心理暗示。 同時讓孩子看到細心的好處, 從而讓其產生克服粗心的主管能動性,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讓孩子承擔後果

必要的時候, 可以讓孩子自己承擔丟三落四的後果。 比如, 孩子丟三落四弄丟上課的學習用品, 不要立即就給他買, 讓他自己去找, 如果實在找不到, 家長再去買, 但要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作為抵償。 孩子一旦發現丟三落四是需要承擔後果的, 他就會自覺珍惜身邊的事物, 進而改掉這個毛病。

總之, 關於孩子丟三落四、粗心、馬虎的問題, 不要過於強化, 採取恰當的手段, 相信孩子很快就會轉變的。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不要包辦替代, 事事插手, 應該相信孩子的能力, 有時採取故意“事事不管”, 讓孩子自己調動思維解決問題, 會發現孩子會有很快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