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邵陽——湖南省省轄市

邵陽, 是湖南省下轄地級市, 史稱“寶慶”。 位於湘中偏西南, 資江上游;東與衡陽市為鄰, 南與零陵地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地區接壤, 西與懷化地區交界, 北與婁底地區毗連;介於北緯25°58’~27°40', 東經109°49'~112°57'之間, 總面積20876平方千米。 西有雪峰山脈、南有大南山和越城嶺—大雲山等, 北有金龍山-天龍山-豬婆大山, 主體在湘中盆地。 邵陽市轄3個市轄區、7個縣、1個自治縣, 代管1個縣級市。 2016年總人口830.08萬人。

邵陽有婁邵鐵路與湘黔、京廣線相接, 滬昆高速、320國道橫貫東西, 二廣高速、207國道縱貫南北。 資江水運可達洞庭湖。 名勝有世界自然遺產崀山風景區、北塔、水府廟、昭陽侯國故城址、武岡法相岩等。

2017年6月, 邵陽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2016年, 邵陽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0.86億元, 比2015年增長7.9%

一、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 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

秦代, 今境內分屬長沙郡及黔中郡。

西漢初, 始置昭陵縣。

吳寶鼎元年(266年), 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轄地置昭陵郡, 治今城區, 為境內建郡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 更昭陵為邵陵, 移郡治於資江北岸。

唐代設邵州, 與邵陽縣在今城區同城而治。

宋崇寧五年(1106年), 分邵州西部置武岡軍。

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 理宗趙昀登極, 用年號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 升邵州為寶慶府, 寶慶之名始於此。 元代設寶慶、武岡2路。

明初設寶慶、武岡二府, 後降武岡為州。

民國二年(1913年), 廢寶慶府, 設寶慶縣, 境內各縣隸湘江道。

民國十一年(1922年)直隸於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 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在邵陽縣城設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設置湖南省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同時建立邵陽市,

隸邵陽縣。 11月, 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行政專員公署。

1950年7月, 邵陽市升格為縣級市。

1955年4月, 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邵陽專員公署。

1968年2月, 邵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 邵陽專區改稱邵陽地區。

1977年7月, 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 仍由中共邵陽地委、地區革委會代管;10月, 分邵陽地區東北部置漣源地區(婁邵分家)。

1980年元月, 邵陽市由省直隸。

1986年元月, 國務院批准撤銷邵陽地區建制, 實行市領導縣體制。

二、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底, 邵陽市轄3個區、7個縣、1個自治縣, 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8個街道、94個鎮、81個鄉、21個民族鄉;市政府駐大祥區城北路東面6號。

下轄行政區面積郵編政府駐地行政代碼雙清區137平方千米422001汽車站街道430502大祥區215平方千米422000城南鄉430503北塔區84平方千米422007狀元洲街道430511邵東縣1776平方千米422800兩市鎮430521新邵縣1763平方千米422900釀溪鎮430522邵陽縣1997平方千米422100塘渡口鎮430523隆回縣2871平方千米422200桃洪鎮430524洞口縣2184平方千米422300洞口鎮430525綏甯縣2899平方千米422600長鋪鎮430527

新寧縣

2751平方千米

422700

金石鎮

430528城步苗族自治縣2620平方千米422500儒林鎮430529武岡市1532平方千米422400迎春亭街道430581

合計

20829平方千米

422000

大祥區

430500

三、邵陽民俗文化

湖南祁劇

邵陽流傳最廣的地方戲劇為祁劇。 祁劇是湖南地方大戲劇種之一, 它又稱祁陽班子, 民國初年稱“祁陽戲”, 清末又名“楚南戲”, 因形成于祁陽而得名。 祁劇廣泛流行於湖南省的祁陽、衡陽、邵陽、永州、郴州、懷化等地區, 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全州、桂林、平樂、柳州和贛南、粵北、閩西一帶。 祁劇兼有高腔、昆腔、彈腔3種聲腔,

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永河、寶河兩大流派, 其舞臺語言均統一使用祁陽話。

邵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舊稱“花鼓”。 湖南民間小戲劇種, 興起于舊時邵陽縣境, 本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稱為邵陽花鼓戲。 主要流行於邵陽市和邵東、新邵、邵陽、隆回、洞口、新化等縣市, 以祁劇寶河派戲白結合邵陽地方語言為舞臺語言。 20世紀50年代命名為“邵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的音樂源於當地山歌小曲, 在發展過程中曾受祁劇音樂、宗教音樂和說唱音樂的影響, 演出風格詼諧、活潑、明快清麗。

寶慶竹刻

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民間工藝。 2006年5月20日, 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浮水印年畫,產地在邵陽隆回灘頭鎮。隆回灘頭年畫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時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最後一代傳人高臘梅創作了29個年畫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親》。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專門描述了灘頭年畫《老鼠娶親》,並將該畫視為珍品收藏,此畫大英博物館亦有收藏。2002年,灘頭年畫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第一批專案。2006年6月,灘頭年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邵陽風景名勝

新邵白水洞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湘中新邵縣境內,核心景區在嚴塘鎮白水村。風景區景點有480多處,一級景點30處,省、市重點保護文物8處。自然景觀有“高峽平湖”、“流泉飛瀑”、“地下溶洞群”、“一線天”、“洞天門”、“白龍洞”等。人文景觀有寺院、宗祠、牌坊、古墓葬、名人故居等,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抗日戰爭遺址和李臣典、劉策成、廖耀湘、李文、李公望等名人故居。

新邵白水洞

城步南山 城步南山牧場位於城步縣城西南80千米處,景區位於雪峰山脈南段,綿延40餘千米,人稱八十裡大南山。她得天獨厚,平均海拔1760米,上有48坪,48溪。

城步南山

隆回花瑤 崇木氹村位於虎形山瑤族鄉,村寨內有成片的千年古樹林和上百座瑤族民居木樓群,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沈姓遷居此處第二代先祖的住房,為四扇三間,每扇只三柱落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歷經200餘年風雨,仍保存完好。有古樹群、將軍印、狐仙迎客、金龜下蛋、土匪窩、木魚石、天眼石等數十處景點。

隆回花瑤

綏甯黃桑 黃桑自然保護區位于綏寧縣西南部,南北長25千米,東西最大寬度19.5千米,有森林面積25.5萬畝,其中原始次生林23.5萬畝。黃桑風景區,可遊覽的有大門洞水庫、曲幽谷、六鵝洞瀑布、九溪沖、鴛鴦島、上堡古國、鐵杉林、牛坡頭等。鋁藥材有靈芝、天麻、黨參、岩耳等。屬於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就有十多種。有被稱為“百獸之王”的華南虎,有能產比黃金還貴重的麝香;有“鷹咀龜”,有紅腹錦雞等罕見的珍禽。

武岡雲山 雲山,湘西南名山,屬雪峰山餘脈。位於武岡市城南5千米處,東西綿延數十裡,毗連著武岡、新甯、城步三縣疆界。最高峰海拔1372.5米,年平均氣溫15℃。雲山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明,1982年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92年9月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

新寧崀山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社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

隆回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坐落在隆回縣司門前鎮學堂彎村之沙洲上。是一座兩正兩橫的木結構四合院,院前有木結構槽門,四周用乾打壘土牆圍繞,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其始建年代約為清乾隆初年。兩棟正房和左廂房均為平房,單簷懸山頂,蓋小青瓦。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左廂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右廂房為二層樓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底層五間全為穀倉,兩端為樓梯間;二樓為讀書樓,正中三間為講堂,兩梢間為書房。

五、邵陽名人

魏源,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著作主要有《書古微》、《詩古微》、《默觚》、《老子本義》、《聖武記》、《元史新編》和《海國圖志》等。

賀綠汀,原名賀楷,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著作已編輯出版的有《賀綠汀獨唱歌曲集》、《賀綠汀歌曲選》、《賀綠汀合唱曲集》、《賀綠汀鋼琴曲集》、《管弦樂六首》、《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一、二)、《賀綠汀作品精選》(音帶二盒)。

馬少僑,曾任湖南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詩詞協會副會長,邵陽詩詞協會會長,中國民族史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其學術成果專著有《邵陽曆史鉤沉》、《楚辭新證》。詩詞專集有《馬少僑詩詞選》和《馬少僑詩詞續選》。

魏光燾,晚清政治、軍事、外交上的重要歷史人物。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撫、雲貴總督、陝甘總督,後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署理兩江總督期間,繼劉坤一、張之洞之後,實施籌建三江師範學堂,為開啟近代南京大學的重要人物。著有《慎微堂詩稿》、《文稿》、《新疆志略十四年》等,未梓,均毀於兵。有自傳體《湖山老人述略》1卷,載民國《邵陽魏氏族譜》卷首。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1915年雲南護國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中華民國開國元勳。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愛國將領。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國葬殊榮的革命元勳。曾發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爭,是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樹成,號映吾。曾任國家水產部副部長、中共海軍黨委常委、海軍党的監委副書記、海軍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著有《在黃埔軍校中鍛煉成長》、《八一的槍聲》(收錄于星火燎原普及本之八一的槍聲)、《回憶八一南昌起義》、《龍州起義與俞作豫烈士》、《苦戰七千里》、《清河平原抗日遊擊戰爭第六年戰鬥總結》、《我的歷史傳略》等。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浮水印年畫,產地在邵陽隆回灘頭鎮。隆回灘頭年畫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時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最後一代傳人高臘梅創作了29個年畫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親》。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專門描述了灘頭年畫《老鼠娶親》,並將該畫視為珍品收藏,此畫大英博物館亦有收藏。2002年,灘頭年畫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第一批專案。2006年6月,灘頭年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邵陽風景名勝

新邵白水洞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湘中新邵縣境內,核心景區在嚴塘鎮白水村。風景區景點有480多處,一級景點30處,省、市重點保護文物8處。自然景觀有“高峽平湖”、“流泉飛瀑”、“地下溶洞群”、“一線天”、“洞天門”、“白龍洞”等。人文景觀有寺院、宗祠、牌坊、古墓葬、名人故居等,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抗日戰爭遺址和李臣典、劉策成、廖耀湘、李文、李公望等名人故居。

新邵白水洞

城步南山 城步南山牧場位於城步縣城西南80千米處,景區位於雪峰山脈南段,綿延40餘千米,人稱八十裡大南山。她得天獨厚,平均海拔1760米,上有48坪,48溪。

城步南山

隆回花瑤 崇木氹村位於虎形山瑤族鄉,村寨內有成片的千年古樹林和上百座瑤族民居木樓群,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沈姓遷居此處第二代先祖的住房,為四扇三間,每扇只三柱落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歷經200餘年風雨,仍保存完好。有古樹群、將軍印、狐仙迎客、金龜下蛋、土匪窩、木魚石、天眼石等數十處景點。

隆回花瑤

綏甯黃桑 黃桑自然保護區位于綏寧縣西南部,南北長25千米,東西最大寬度19.5千米,有森林面積25.5萬畝,其中原始次生林23.5萬畝。黃桑風景區,可遊覽的有大門洞水庫、曲幽谷、六鵝洞瀑布、九溪沖、鴛鴦島、上堡古國、鐵杉林、牛坡頭等。鋁藥材有靈芝、天麻、黨參、岩耳等。屬於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就有十多種。有被稱為“百獸之王”的華南虎,有能產比黃金還貴重的麝香;有“鷹咀龜”,有紅腹錦雞等罕見的珍禽。

武岡雲山 雲山,湘西南名山,屬雪峰山餘脈。位於武岡市城南5千米處,東西綿延數十裡,毗連著武岡、新甯、城步三縣疆界。最高峰海拔1372.5米,年平均氣溫15℃。雲山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明,1982年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92年9月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

新寧崀山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社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

隆回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坐落在隆回縣司門前鎮學堂彎村之沙洲上。是一座兩正兩橫的木結構四合院,院前有木結構槽門,四周用乾打壘土牆圍繞,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其始建年代約為清乾隆初年。兩棟正房和左廂房均為平房,單簷懸山頂,蓋小青瓦。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左廂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右廂房為二層樓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底層五間全為穀倉,兩端為樓梯間;二樓為讀書樓,正中三間為講堂,兩梢間為書房。

五、邵陽名人

魏源,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著作主要有《書古微》、《詩古微》、《默觚》、《老子本義》、《聖武記》、《元史新編》和《海國圖志》等。

賀綠汀,原名賀楷,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著作已編輯出版的有《賀綠汀獨唱歌曲集》、《賀綠汀歌曲選》、《賀綠汀合唱曲集》、《賀綠汀鋼琴曲集》、《管弦樂六首》、《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一、二)、《賀綠汀作品精選》(音帶二盒)。

馬少僑,曾任湖南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詩詞協會副會長,邵陽詩詞協會會長,中國民族史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其學術成果專著有《邵陽曆史鉤沉》、《楚辭新證》。詩詞專集有《馬少僑詩詞選》和《馬少僑詩詞續選》。

魏光燾,晚清政治、軍事、外交上的重要歷史人物。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撫、雲貴總督、陝甘總督,後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署理兩江總督期間,繼劉坤一、張之洞之後,實施籌建三江師範學堂,為開啟近代南京大學的重要人物。著有《慎微堂詩稿》、《文稿》、《新疆志略十四年》等,未梓,均毀於兵。有自傳體《湖山老人述略》1卷,載民國《邵陽魏氏族譜》卷首。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1915年雲南護國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中華民國開國元勳。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愛國將領。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國葬殊榮的革命元勳。曾發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爭,是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樹成,號映吾。曾任國家水產部副部長、中共海軍黨委常委、海軍党的監委副書記、海軍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著有《在黃埔軍校中鍛煉成長》、《八一的槍聲》(收錄于星火燎原普及本之八一的槍聲)、《回憶八一南昌起義》、《龍州起義與俞作豫烈士》、《苦戰七千里》、《清河平原抗日遊擊戰爭第六年戰鬥總結》、《我的歷史傳略》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