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殘疾人就業三種困境,你遇到了其中的哪一個?

殘疾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 在大力發展各項殘疾人事業的同時, 努力促進殘疾人就業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 伴隨著國家對殘疾人就業政策的實施和殘聯等機構的大力推進, 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已經認識到了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努力地去融入社會、參加工作, 從而實現了個人價值, 也讓殘疾人的生活水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 由於種種原因, 殘疾人仍然是整個就業領域最艱難的群體, 即使是具有一定學歷的殘疾人也通常遇到難以就業的困境。

想要解決殘疾人就業困境, 我們必須先瞭解影響殘疾人就業的幾大難題。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一下當前, 殘疾人就業面臨的難點吧。

1,社會關注性

大部分人仍以慈善的、特殊優待的思維看待殘疾人就業問題。 在這種習慣思維的指導下, 殘疾人就業更多的是被視為殘疾人福利問題, 在實踐中很少將殘疾人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加以統籌考慮, 各用人單位錄用殘疾人的積極性也不足。

2,缺乏自主性

與身體健全者相比, 殘疾人因為身體殘障的原因, 在就業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困難。

一方面由於就業機會不均等、社會歧視以及設施欠缺等原因,

絕大多數殘疾人並不能像健全勞動者一樣在勞動力市場上自主擇業。

另一方面,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殘障觀念使得殘疾人不能夠正確、客觀地看待自己, 許多人參與社會、參加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各類機構在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的過程中, 也很難從殘疾人自身的意願出發, 幫助其自主就業。

3,就業局限性

殘疾人就業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低端的勞動方式和領域, 難以滿足現代工作崗位對較高層次勞動力的需求, 過分看重“是否就業”結果, 對殘疾人的就業過程和品質考慮不夠, 殘疾人中的就業者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部分收入來源問題, 但很多工作並未給殘疾人帶來樂趣和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反而常常成為一種負擔, 大多數殘疾人難以實現體面就業。 多是簡單化勞動, 收入難與普通人一樣。

在某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上, 500多名殘疾人前來應聘, 僅80多位元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我們留意到, 設攤招聘的52家企業, 提供的崗位大多是理貨員、操作工、接線員等非技術型, 而涉及廣告設計、網路編輯等崗位, 需要有對口的技能和工作經驗。

據調查資料顯示, 殘疾人就業需求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徵, 年齡在18~45周歲的殘疾人, 就業需求率達到58.82%。 可現實的一面, 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 由於文化程度較低、行動不便等因素, 很難就業。 即使實現了就業, 更多的也只是從事一些重複性、簡單化的勞動,

在收入方面很難與普通人一樣。

為此, 殘疾人在調查中提到兩點建議:

1.政府及社會能夠提供更好的就業平臺, 將殘疾人和企業雙方需求有效對接, 同時提供更多技能培訓機會, 提升殘疾人就業競爭力。

2.社會減少就業歧視, 真正讓殘疾人在找工作和實際工作中, 受到更為公平的對待與尊重。

殘疾人的就業狀況在整體上不容樂觀,與各盡其能、人盡其用的發展目標尚有距離,一些具有與健全人相當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也未實現有效的、有品質的就業。因此,當前特別需要新的就業思路。

殘疾人就業的困難,需要的不僅僅是殘疾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會的關注與説明,如常願為8502萬殘障同胞,打開平等就業希望的大門,改變中國殘疾人的生活方式。

受到更為公平的對待與尊重。

殘疾人的就業狀況在整體上不容樂觀,與各盡其能、人盡其用的發展目標尚有距離,一些具有與健全人相當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也未實現有效的、有品質的就業。因此,當前特別需要新的就業思路。

殘疾人就業的困難,需要的不僅僅是殘疾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會的關注與説明,如常願為8502萬殘障同胞,打開平等就業希望的大門,改變中國殘疾人的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