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時滑跳起飛戰術可行嗎?專家說想多了好看不好用洗洗睡吧

F-35B戰機滑跳起飛測試。

軍事評論員梅復興先生, 4日在其臉書鈞事評論專頁發文探討空軍陸基滑跳起飛可行性, 他列出具體資料佐證支援空軍研發滑跳起飛戰術。

然而, 有軍事觀察家認為, 此項資料無法有效佐證滑跳起飛戰術確實可行。

梅復興指出, 「相對廉價的作為若能讓敵人須消耗更多資源 (經費, 時間, 兵力, 出擊次數, 額外配套等) 方可達成相同軍事政治目的, 便已獲致成效!滑跳板戰術就是此邏輯下的產物」。

他說明, 「F-35B在3千磅武器籌載、450海浬作戰半徑油料構型時需至少180公尺跑道才能升空。 F-16A在4千磅籌載構型時, 最短起飛距離535公尺, 降落距離810公尺;幻影2000最短起飛距離503公尺, 降落距離610公尺。 亦即, 須維持800餘公尺跑道堪用, 戰機才能起降」。

「美軍90年代曾做過的研究顯示, F-16戰機使用仰角9度滑跳板、在28,000磅以上的起飛重量(起落架負荷極限九成以內)時, 起跑距離(ground roll)可縮短逾五成。 美軍雖因無迫切需求並未深入實驗, 但其分析資料當可供我參考」。

滑跳起飛戰術的目的, 是為了敵軍猝然攻擊癱瘓損毀機場時, 來突破限制順遂我方反制行動。 反制意指戰機掛載精准彈藥、副油箱打擊共軍設施, 稱為攻勢制空(Offensive Counter-Air, OCA)。 在兩具副油箱與精准彈藥的組合,

起飛重量至少32,000磅(14,514公斤)。 28,000磅(12,700公斤)為掛載中程空對空飛彈、短程空對空飛彈各兩枚、一具副油箱的構型, 可執行守勢制空(Dffensive Counter-Air, DCA)任務而無法遂行攻勢制空(OCA)任務。

美軍GM-88B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AGM-154C遠距遙攻精准彈藥(JSOW)、KMU-572B/B導引翼翅組合套件將現有Mk 82通用炸彈升級為GBU-38聯合直攻彈藥(JDAM)及相關機場聯合遙攻武器, 目的均為遂行攻勢制空作戰(OCA)。

此外, 陸基滑跳起飛有一項關鍵問題是, 若起飛時飛機發生故障, 必須放棄起飛, 該如何處置?每架飛機的最小起飛間隔時間如何制定?倘若有一架戰機發生故障因而造成滑跳平臺無法使用, 後續任務如何遂行?這些都是美軍「DOTMLPF」(準則、組織、訓練、裝備、指揮培養、人事、設施)完成研究、制定準則後, 才會接續研究飛機適用的武裝構型。

軍事觀察家指出, 對照於璃纖維搶修包, 現有的跑道搶修人員編制根本無法應付彈道導彈飽和攻擊, 因此檢討跑道搶修單位的編制予以擴充、提升搶修工程機具的自動化程度、檢討搶修包相關零附件與級配料的配賦量、檢討未爆彈處理能量與編制,

這些都比研發陸基滑跳起飛戰術, 更能直接有效提升戰時生存性。 倘若新式裝備彈藥不斷耗費預算, 戰時卻因跑道搶修人力不足、未爆彈處理人力不足、跑道搶修包與級配存量不足而無法升空作戰, 豈非本末倒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