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中國市場引領瑞士製錶復興

[腕表之家 行業動態] 2015年, 瑞士央行棄守匯率上限, 瑞郎走強。 自此, 連續兩年對中國香港市場出口的下滑, 被視作瑞士製錶行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 中國市場應該為此負責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市場正在重振旗鼓。

究竟什麼原因, 又是誰導致2015年以來瑞士鐘錶出口的下滑, 有關於此, 從來不乏理論觀點。 瑞士央行決定將瑞郎與歐元脫鉤;成功繁榮使品牌衝昏頭腦, 走上漲價的危險路線;過度投資導致產能過剩;全球經濟低迷, 以及支持本土文化和商業的趨勢。 這些因素都不利於企業發展, 但當瑞士製錶行業對全球最大市場——中國香港——的出口降低時, 上述因素都相形見絀。 繼2015年減少23%後, 2016年瑞士製表行業對該地區的出貨量持續下滑, 幅度達到25%。 直到2017年3月, 經過連續25個月的持續下降後, 形式終於開始逆轉。 在此期間, 一眾品牌別無他法,

只能回購多餘庫存, 否則這些庫存可能會流入灰色市場。

不久之前, 所有的目光都轉向中國大陸, 並以此解釋對中國香港市場出口下降的原因。 長期以來, 作為特別行政區, 受益于更有利的進口關稅政策, 香港在產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臨時中轉站角色。 如今, 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從中國旅遊業的崛起中獲益, 也有部分遊客選擇轉向日韓市場。 除此之外, 2013年中國政府著手整頓吏治, 瑞士腕表銷售遭受嚴重打擊, 更不用說現行高額的奢侈品進口關稅。 瑞士製錶行業對中國大陸市場的出口首當其衝, 2015年和2016年分別下降5%和3%。

曾經被視作瑞士製錶行業的下一個奇跡之地, 但近年來中國大陸市場不僅褪去了光芒,

還被與中國香港市場一起指責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 統計資料已經開始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最近幾個月, 瑞士製錶行業對中國大陸市場的出口有所回升, 2017年10月和11月分別上漲近20%和40%。 2017年1月至11月, 中國大陸的瑞士鐘錶進口額達到14億瑞郎, 緊隨美國(19億瑞郎), 成為瑞士製錶行業全球第三大出口市場。 所有的目光重新聚焦亞洲, 特別是遠東地區, 在其推動下, 同期11個月間瑞士製錶行業全球出口額增長了2.8%。 中國香港(+5.3%)仍是瑞士鐘錶的首選目的地, 其次是中國大陸(+19.6%), 新加坡(+10.6%)以及韓國(+3.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