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山西綿山訪佛寺

資深中年人

據考綿山佛教歷史始于佛教初傳我國的東漢年間, 清乾隆《汾州府志》載:“鐵瓦寺在介休縣南綿山, 漢建安中建。 其山峰曰摩斯頂。 ”該寺較佛教東傳第一寺院白馬寺稍晚, 約與洪洞廣勝寺同期。 正如馮驥才所說:“綿山深藏晉中腹地, 谷壑幽深, 雲霧蒸騰, 人跡罕至, 靜寂至極, 自是僧人理想的修行之地。 而山岩蒼老, 嶙峋多洞, 這些大大小小的山洞又多在懸崖絕壁間, 更是脫俗避世天造的禪房。 ”所以自佛教東傳以來, 綿山就一直是其繁衍之地, 發展到鼎盛的唐宋時綿山“有十區大寺, 百所伽藍,

三藏金經十堂, 羅漢銅鐘一鼎, 鐵索千尋, 百尺龍潭, 三層鳳閣, 賓廳八位, 客館千梁”( 見《大宋抱腹岩回鑾寺及諸寺院靈境之碑》), 其間開創性的人物為北魏高僧曇鸞和唐代高僧田志超。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六》載:曇鸞“魏主重之號為神鸞焉, 下敕令住並州大寺, 晚複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時往介山之陰, 聚徒蒸業, 今號鸞公岩是也。 ” 據今人考證“並州大寺”亦稱大岩寺, 當為綿山抱腹寺, 正是曇鸞住持抱腹寺、修建其上方院, 開壇授徒, 給綿山佛教帶來繁榮。

讓綿山佛教之興盛達到頂峰的是唐代高僧田志超。 據《續高僧傳·卷二十》載:“釋志超, 俗姓田, 同州憑翊人也。 …武德五年, 入於介山創聚禪侶。 岩名抱腹, 四方有澗, 下望百尋上臨千仞。

泉石結韻於仙室, 風雨飄清于林端, 遂使觀者至止陶鑄塵心, 自強誨人無倦請益。 又於汾州介休縣治立光嚴寺, 殿宇房廊躬親締構, 赫然宏壯有類神宮。 故行深者岩居, 道淺者城隱。 ”“自隋唐兩代親度出家者近一千人, 范師遺訓在所聞見。 ”由此可見當日弟子之多、影響之盛。 另據明正德十三年《抱腹岩重建空王佛殿碑》載:“唐貞觀初, 亢旱甚極…長安耆老各處名山祈請, 以至介山拜投禪師…使者摩斯值淘米, 將泔向西潑三杓, 曰:急急回去, 長安巳時雨足。 果應。 由是太宗於貞觀十三年正月十五日, 詔請師入長安, 不去。 知後必再來詔。 於是年三月十七日, 禪師瞑目若結跏趺坐, 倏然真寂。 太宗御駕果至岩麓回鑾寺詔請…駕親詣岩行香…倏爾雲霧四合,
雲中現出金牌, 雲過去空王古佛。 太宗禮畢, 敕賜空王佛號, 包塑真容”。 此當為其弟子、信徒將志超僧與佛教中的“南無西南方寶蓋照空王佛”相聯繫, 將其作為漢人成佛第一人崇拜, 從此“空王佛”成為雲峰寺主佛、抱腹岩成為空王佛的道場, 經歷代皇家對綿山、尤其是雲峰寺賜封, 使得綿山成為晉中的佛教中心, 而雲峰寺則是綿山佛教的中心。

雲峰寺, 原名抱腹寺, 因建於抱腹岩而得名。 據《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蓋是寺者, 後魏太和中高僧迪公之經始也。 ”之記載, 當始建于三國曹魏時期, 距今一千七百餘年。 抱腹岩, 俗稱大岩, 是一高60米、長180米、最深處達50米的巨大敞口岩洞, 坐東北面西南, 上聳絕壁、下臨深谷, 洞內分上下兩層,

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 可容萬人於洞中, 主要景點有空王殿、五龍殿、明王殿、迪公洞、鸞公洞、五龍松、鐵索嶺等四十餘處。

乘車在雲峰寺景區下車後,抱腹岩隱於甕型的山谷中,站在路上只能看見建在懸崖之上雲峰墅苑。沿谷口的大路朝裡走去,一路陡坡上行,走到一道筆直而上的階梯前,抬眼望去,高處岩壁前傾,如張開的巨口,直欲撲將下來;岩壁下只看到雲峰寺的山門和兩邊的鐘鼓樓,若非早知,真不敢相信上面會有數百間廟宇。陡峭的臺階共有一百二十階之多,氣喘吁吁地爬到盡頭,迎面就是“抱腹棲雲”坊

,這座三門四柱五樓牌樓,是雲峰寺主殿——空王大殿的前門,匾題“抱腹棲雲”四字,上有一豎匾題“敕建雲峰寺”。牌坊後數步便是空王寶殿,殿面闊三楹、進深二間,單簷懸山頂,上覆筒瓦、飾以綠色琉璃,殿前廊柱上掛有傅山所題名聯“

閱名山多矣,無如此石淩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圓蓋;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現,修煉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殿內正中供奉空王古佛,端坐在蓮臺上,神態安祥,莊嚴聖潔,兩側脅侍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位菩薩,配享摩斯、銀空二弟子。院子雖不闊,但高大的主殿配上黃色琉璃瓦覆頂的鐘鼓樓和牌樓,在抱腹岩建築群中顯出尊崇的地位,只是廟宇與佛像俱光鮮錚亮,顯為三佳開發時新建,而且不止此一殿、此一處,我所走過的好些景點比如介神廟,亦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漫長的歲月中,綿山的宗教經歷了無數的輝煌,也經歷了無數劫難,如明正德十一年綿山一場兇猛的大火,燒毀了包括雲峰寺空王殿在內的眾多廟宇寺觀,但每次劫難之後均能頑強恢復,一直保持香火不斷。然而近代以來綿山宗教經歷了兩次毀滅性的災難,一是抗戰時日本兵入山縱火焚山,一是“文革”間拆除寺廟。1940年日本人將從銀空洞到雲峰寺、從雲峰寺到龍頭寺、從龍頭寺到光岩寺方圓40公里的20餘座寺院、300餘座殿宇焚燒殆盡,從此綿山再無大型佛事活動,只有少數僧人在勉強撐持;“文革”前後,這少數僧人也被驅趕下山,寄居于山麓的冀家莊和興地村一帶,綿山佛事徹底絕滅,到上世紀末綿山已成“失落的文明”。三佳開發綿山時,“綿山廢棄的古廟隨處可見,殘垣斷壁頹梁傾柱之間居然壓著許多珍貴的神佛造像。有的被砸毀,有的埋沒在荒草亂石間,有的還帶著昔時日本人縱火燒山時留下的炭黑”(馮驥才),所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絕大部分建築都是三佳公司開發時的復原重建之作。也正因為此,綿山遊覽時我將注意力集中在綿山的自然景觀上,自認為其人文景觀均為復原的“二手古跡”,沒多大看頭,況且此前剛遊覽過平遙雙林寺等處。哪知這先入為主的念頭致使我看輕了綿山,直到我後來看到馮驥才先生《綿山彩塑記》一文中“其造像數量之大,年代之遠,造型傳神之美妙與高超,令我愕然。不少造像如果放在《中國美術全集》裡,也是上品乃至上上品。單是抱腹岩下雲峰寺明王殿,不足二十多平米的彈丸之地,其所構造境界的博大與塑工的華美,不遜于三晉任何一座名寺”,我才知錯過了許多珍寶,留下了不小的遺憾——此是後話。

所以我沒怎麼細觀空王寶殿,而且與此殿同處抱腹岩第一層的左邊院子中的地藏殿、介公祠,右邊院子的藥師殿、阿彌陀佛殿和觀音殿我都忽略了,只在右邊院子裡掃了一眼就向岩洞的第二層攀去。爬上六十個臺階之後,來到了第二層,這便是“古綿山十景”之“抱腹棲雲”所在,清人梁錫珩有詩贊曰:“連天接地古綿山,為聽談經一叩關。不雨不晴朝暮繞,非煙非霧去來閑。紅塵遠隔唯深洞,瑤草呈芳絕世間。回首茫茫歸路晚,碧天明月送人還。”站在此處回望,身在上下絕壁之間,遠處是峽谷對面峻峭的群峰,近處是世外梵宮般的參差殿宇,一陣山風吹過,耳際迴響著絕壁上傳來還願掛鈴的嫋嫋聲,如陣陣空中梵樂,此刻即使我等凡俗之人,也頓生天高地闊而人生苦短之歎、遂有塵世已遠而心興佛緣之念,也難怪迪公會“喟然而歎曰:‘茲地賢者所居,宜修塔廟’”,而自他在此處始建廟宇之後,眾多的高僧不辭艱辛險阻,在此人跡罕至之境修身弘法。

此間一條棧道向兩邊蜿蜒而去,大體呈月牙狀的棧道連著三個大小不一的岩洞、以及洞中和壁間十幾間廟宇,形成岩中有岩、洞中有洞的奇觀。右邊洞穴既深且闊,洞內高處有一池,徑約尺許,水深不過半尺,據說池水不涸不溢,為五龍皈依後所化,故名曰“龍池”。池邊有碑曰《金大定謝雨祭文碑》,惜未細察;池右建有五龍殿供奉五龍及龍母,亦匆匆而過。繼續右行,出此洞後則是淩空棧道連接的幾處懸空洞,有光眼菩薩殿、鸞公修行洞等,可惜有一堡相隔而堡門緊鎖,故未得見。中間岩洞不深卻闊,並排建有石佛殿、明王殿、羅漢殿和釋迦殿;左邊岩洞最小,其中只有一座廟宇,名曰馬鳴殿。抱腹岩第二層上的這幾座廟宇中,我就只進了石佛殿。此殿正對著攀上第二層的臺階,殿前兩個石獅子不像是今人之作,殿門一聯題做“真山真水真人修成正果 古岩古洞古佛煉就金身”。據說該殿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是太宗皇帝為感謝空王佛賜雨之恩而敕命修建,即最早的空王寶殿,而且據稱志超僧的包骨真身就供奉在此,故也稱空王真身殿。也正是殿門上懸著的“包骨真身主殿”的銅匾吸引了我,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從未聽過“包骨真身”一說,在介紹綿山的資料上我才初次看到,但我對其真實性是很有懷疑,而在看過水濤溝的“景點”之後,我就更懷疑這是三佳公司的一種宣傳手段,而且我查的資料中說正果寺的最大看點是包骨真身,所以在此處看到有空王佛的包骨真身,我更是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進去看的。殿內空間不太,光線不足,加之殿內滿是善男信女們敬獻的靈幢香燭等供品,遮擋得影影綽綽的,看不太清;只見正中高臺上是一尊坐於蓮花寶座上的鍍金菩薩,當為空王佛,可是塑像闊臉垂耳,與慣常所見的菩薩塑像絕無二致,其臉型自是大異常人,不可能是真人圓寂後以肉身為胎、包上彩塑做成的“包骨真身”,而且佛像金光燦燦,顯是開發時重塑的金身。

出了石佛殿後,我覺得更加印證了此處景觀均為今人重建的印象,所以此後幾殿就再沒有進去,誰知這一來卻錯失抱腹岩的精華。原來此地明王殿、羅漢殿、五龍殿三處為劫後餘生的留存,其中明王殿尤為珍貴,馮驥才稱其“堪稱國寶”。他在《綿山彩塑》一文中是這樣評價的:

“在綿山現存寺廟中,抱腹岩下雲峰寺明王殿是保存最完整和完好、造像水準最高的一座佛殿。這不是一尊像,而是整整一座殿中合為一體的群像。綿山的寺廟體量都不大(至少現存的寺廟體量都較小)。由於它深嵌在抱腹岩的凹處,巨岩如蓋,擋風遮雨,實乃天佑。在不過二三十平米(6.4×4.3m)的狹長空間裡,神奇展現著作為護佛與護僧的十大明王法力無邊、博大恢弘的神佛天地,真是匪夷所思。上下三層構造,分別摹現出天宮、地獄、人間三界。上方為懸塑的東方琉璃世界、釋迦牟尼的婆娑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其中天官聳立,樓橋隱現,祥雲繚繞,花木繽紛,六十八尊天界諸神立在雲端,展現出天國無窮的美妙與神奇。

下方是十大明王,各施其法,各發其威。個個都是碩大身軀,袒胸赤身,坐騎猛獸,足踏惡鬼,三面六臂,立目齜牙,赤發如焰,怒氣萬丈。整座殿堂,好似充滿明王們震耳欲聾的喝吼。陽剛之氣,溢滿殿堂。

這樣的明王殿,應是三晉乃至中國之僅存。水準之高,尚無可比肩者。可惜至今不為學界和世人所知。”

這樣一所藝術的殿堂,竟因為我的無知和自負而與之失之交臂,而只能從網路上的照片中領略其風采之萬一,豈不惜乎!

抱腹岩二層間棧道之左端出送子娘娘殿旁的一道小門後,就變成崖邊小徑向西延伸。行不多遠就見陡峭的山梁上垂下兩條粗壯的鐵索,這便是著名的鐵索嶺,是古人登雲峰寺上方院,以及攀向更高的摩斯嶺等處的必經之路。據資料載嶺上鐵索始設于唐代,古人就是借助鐵索上攀這幾乎是筆直的數十米峻嶺的,而此嶺之上尚有數座寺觀,生活著數十位僧道,有諸多殿堂道觀,其一飯一食、一磚一瓦均由此鐵索嶺而上,由此即可見古人對宗教虔誠之一斑。

轉過鐵索嶺進入另一山坳,眼前頓現之前就看到過的懸空棧道,棧道懸掛在千仞絕壁上,呈“之”字形直通壁頂,絕壁本就在半山間,站在棧道之下仰望,曲折的臺階竟似可通九天。經此棧道可至正果寺景區,所以雖近年來恐高症愈來愈嚴重,但稍躊躇,我還是攀沿而上。棧道全長三百多米、四百四十餘階,拾級而上,雖行走於絕壁間,但棧道臺階平整寬闊,邊上又有鐵索護欄,可謂有驚無險,正可於絕壁間欣賞山色美景、感受淩空之妙,然我卻只能低頭看著臺階,強自鎮定心神,如履薄冰般一步步向前移去。當時正是中午一點鐘,一路幾乎無人,爬到高處時腦中陡然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我只需縱身一躍便會像飛鳥一樣在空中自在遨遊了。此念一生,頓時嚇出我一身冷汗,而行於寂靜的棧道上,這怪念頭竟然在腦中縈繞不去,此時我才有些後悔獨自一人出遊:若有伴同行,一路暢談,當不致生此怪念。不過十分鐘的的路程,我竟感覺像是有半個小時之久,好不容易攀到山頂,小徑又回折,沿抱腹岩上懸崖向東而去。此後小徑一直在絕壁邊上蜿蜒,我則是貼壁而行,不敢往右邊山崖下望去。正自小心翼翼的行走間,抬頭猛然看見前面絕壁之間一掌平臺上聳立著一座玲瓏寶塔,塔緊貼崖壁,塔尖高出山峰、直插雲霄。如此絕壁之上竟然會有佛塔在,初見之下真不敢相信,倒疑是看到了海市蜃樓。定睛細觀,見塔下崖邊五道溝壑宛然,方知那裡便是五龍躔---正果寺景區就在眼前,於是加快腳步往前走去。

據傳說綿山原為五龍母子所有,志超僧來時龍母將綿山以下棋的方式讓給志超,後五龍皈依功力大增,飛升躍過對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溝壑,故此處名曰五龍躔。此地處懸崖之上、山峰之巔,道阻路險、人跡罕至,唯蒼松與清風相戲、飛鳥與浮雲為伍,本是人間仙境,歷代高僧居此絕境閉關修煉,迎送日月、吐納仙氣,得天地靈秀,往往修成正果,故名正果寺。又因地處雲峰寺上方,亦名上方院、或大岩寺,一直是雲峰寺的副院,曾是曇鸞在綿山的修行場所之一,現有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五龍殿、正果殿、空王靈應塔等景點。

正行走間,小徑上一道磚砌的小門擋在山峰險要處,門楣上題著“大岩寺”三字,穿門而過路面稍闊,行不多遠即見路旁懸崖下一座不大的院子,垂花式大門上掛著的布橫幅擋住了門楣上的題匾,想來應該是上方院了。院內依山崖建有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和五龍殿五座廟宇,最左端的是彌陀殿,殿內正中供奉阿彌陀佛,兩側脅侍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殿依岩而建,單坡水屋面,闊三間深一間,三面牆壁皆為土築,正面窯洞式的拱門配以兩扇拘謹的小方窗,牆壁只以石灰刷白,房屋除簷頭的單挑斗拱外再無任何裝飾,整個建築顯得古拙簡樸;殿前一古碑,立于明萬曆十年,為記載重修彌陀殿的功德碑。這座古風盎然的彌陀殿是上方院中唯一劫後餘生的建築,其餘的磚木結構房屋全為三佳新建,故我均未細觀。

幸運的是,我在院中正獨自觀看時,一道人(奇怪的是,在此處廟宇中修行、接待遊客的均為道家打扮,不知是出家人還是三佳的員工)領著幾位遊客進來參觀,我跟著他們才不至於錯過此地之一奇觀——靈泉。從聖母殿右側轉到殿后,殿與岩壁間有三步寬的空間,形成一個殿后之殿,崖壁上有三個不大的洞穴,據說是上方院高僧的修行之所,而尤使人稱奇的是,絕壁下竟然會有一眼泉水,泉雖不大,水卻極為清澈而不知深淺,據稱當年上方院的僧侶就以此泉為飲水之源。需知此處乃千米絕壁之上,四周又是整塊的岩石,石上無絲毫水洇潮濕的痕跡,毫無徵兆的偏就在此處生就這麼一汪泉水,許是上蒼有意要在此製造一個奇觀吧,這也就難怪有此泉乃聖母所賜的傳說。

然而靈泉還不是此間最大的奇觀,正果寺內自唐代至明代遺存下來的十二尊包骨真身舍利像才是此處享譽域內的大奇觀。出上方院轉過一彎,便見正果寺小巧而華麗的山門,門楣題“敕建正果寺”、門懸一長聯“慧日法流轉雙輪,春林與天花合彩,此間乃超然福地;晨鐘夕梵交二音,寶蓋接翔雲共飛,何處是寂爾仙境”。入門後便見依崖而列的正果寺東西兩殿,兩殿均為單簷歇山頂,筒瓦覆面、綠色琉璃剪邊;入深三間,前簷留廊,廊前立柱,廊上斗拱彩繪,雕飾精美華麗,為三佳重建,十二尊包骨真身便供奉在殿中。東殿為高僧殿,面闊九間,廊前有八根大柱、柱飾纏絲金花,門匾題“道妙玄真”四字,殿內正中供奉著曇鸞神僧塑像,兩邊各四尊均為得道高僧的包骨真身像;西殿為高道殿,面闊五間,廊前四根大柱、柱飾蟠龍,門匾題“造化在我”四字,殿內正中為介之推塑像,兩邊各有兩尊有德道士的包骨真身像。

包骨真身像是正果寺的最大亮點,我之所以不辭艱辛到此,一為觀奇絕之景、一為見包骨真身——雖然我對此將信將疑,所以此殿應是細觀之所。但此處僻靜,遊客本就不多,我到時是中午一點半,又值遊客稀少時,所以差不多是我一人獨遊,而此殿當值之道士十分熱心,見我進殿就迎上來,領我到包骨真身像前一一講解,這倒讓我深為不安。就我近年的旅遊經驗,景點中凡過於熱情的服務背後幾乎都有消費陷阱,而且在新建的景點、企業投資開發的景點中尤為嚴重,此地正是如此,加之地處上下隔絕之境、身旁再無其他遊客,我就格外警覺,因此雖在聽著講解,心中卻在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辦法,所以所講之內容全未入耳,對幾尊真身像,也只有大概印象。雖然那位熱心的道士甚至細心的給我指出真身像破損處露出的筋骨、指甲等,但仍只是在他的帶領下匆匆一覽,自然也不能拍照,所以雖說對包骨真身像不僅親眼所見,而且是近距離的觀看(不是觀察),但惑之為惑,終未得解,對此我仍是半信半疑,甚至信少疑多。倒是現在想來,對於道人熱情講解的疑心,只怕是我心存小人之念了,他們的熱情也許只為忠於職守、或極力想讓藏在深山的珍寶為人所知。我的過於謹慎,不僅使我匆匆離開高僧殿,也以一覽而過的方式拒絕了高道殿中道士的講解,終未能盡覽這一奇特的人文景觀。

所謂“包骨真身”,亦稱肉身菩薩,或全身舍利,是修行高深的僧人、道士坐化後,以其不壞之肉身為胎,包塑上彩而成之像。此現象為中國獨有,就我所知,除此地外只有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禪宗六祖惠能真身像和安徽九華山金地藏菩薩真身像兩尊,而綿山竟有十六尊之多,既讓人稱奇,複使人生疑。雖佛道之事,時有不能以常理而解釋之現象,佛骨舍利便是其一,然綿山之全身舍利仍有值得討論之處,尤其是有了賀知章“綿山水濤溝”詩此類事的情況下。首開對包括包骨真身像在內的綿山彩塑研究的是馮驥才,他沒有對綿山十六尊包骨真身像提出任何質疑,從其《綿山彩塑記》來看,綿山包骨真身倒是有久遠的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的,倒不是三佳杜撰,但如大馮文中所言,“這十五尊包骨真身像中,有明確文字記載和物證者是其中的三尊。這三尊都在抱腹岩內的雲峰寺中。”“其餘十二尊供奉在雲峰山頂正果寺中。…元代至正十四年<修正果寺殿碑記>上記載,當時正果寺內已有十二尊包骨真身像。”第十六尊,據大馮說現在空王塔的第三層(可惜我未登上此層),原在“山頂朱砂洞旁…在這尊像周圍沒有找到任何碑石,也無文獻記載,他又不屬於正果寺,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歷,無法斷代。”也就是說,這些包骨真身像是否真有屍骨在其中,並沒有做過諸如化學成分鑒定等科學手段的測定,全憑歷史記錄和肉眼觀察。而“有明確 文字記載和物證”的三尊中,作為綿山包骨真身像的肇啟者,志超和尚的記錄出自明正德十三年《抱腹岩重建空王佛殿碑記》“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之記錄。該碑在峽谷底,我未能一見,但該碑文中所記的灑泔成雨、“雲中現出金牌”等顯然是民間傳說,而據《續高僧傳》記載志超和尚“以貞觀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於城寺。…葬于城南山阜。”《續高僧傳》成書于唐代,其作者本身就是高僧,顯然該書的可信度要遠高於明代碑刻。

另兩尊是供于馬明殿的元代焦居士與其外甥圓通和尚的包骨真身像,其記錄同在藏於雲峰寺的元統三年所立之《焦居士真骨碣銘》,其銘文為“居士諱豐,介休上堡裡人也。幼嗜浮屠學,寤寐興居,罔或違念。迨□中歲,信慕彌篤,飄然有遺世心。乃捐妻子,登抱腹岩,禮空王佛持修行之願。服膺所戒,既精且專,六鑿隨泯,顥氣充而丹田澤,不粒食者累年,而發玄顏赭,體愈寧健,諗寺僧日:吾複絕塵慮,當返天真。因斂衽端坐,慨瞑而逝,眾以為蟬蛻形骸,神遊超升之應,寔中統之壬戌也。閱二十六稔,當至元丁亥,而軀像宛然,備固如昨。孫添慮夫曆歲□邈,終歸糜蠹,命工塑之,庶乎不朽。”別的且不說,記載中焦居士坐化後二十六年,未做任何處理而“軀像宛然,備固如昨”,只怕史籍尚無此記錄,所以其可信度就很值得商榷。其餘無記錄者,就無從考證了。此外,就我所看到的綿山包骨真身發現過程的敘述也有出入,同為發現者李金鎖所述,卻有在山野采藥時發現於山洞與在正果寺清理廢墟時發現兩個版本。

當然無論包骨真身之事是否真實,這都不影響這些塑像的宗教意義,更絲毫無損其藝術成就。作為彩塑作品,這些塑像既塑造出了極具個性、極其生動的形體,更神奇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在精神,“把人物的性格、神態、年齡,乃至呼吸和聲音都好像保持在造像中”(馮驥才),是我國彩塑作品之珍品、之奇跡,所以正果寺將之作為奇觀向遊人展現是理所當然。

就建築而言,正果寺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空王靈應塔,據載該塔始建于唐貞觀年,為太宗皇帝謝空王佛有求必應而敕建,故名“靈應塔”。後屢毀屢建,現為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建,為磚砌明七暗九樓閣式八角佛塔,高近七十米,為我國高山寺院之最,是綿山標誌性建築之一,我從正殿出來後自然就去登塔了。佛塔一層與依山勢而建的兩層塔基等闊,二層內收,每層均現六個高挑的飛簷,樓設外廊、圍以欄杆,五層以上已高出山頂,方現八隻飛簷,頂配高聳的塔刹,佛塔顯得挺拔秀麗、氣度非凡。塔門南向,門懸匾題“慈雲法雨”四字,門壁上嵌著八十一尊金佛坐像,拱形門上卻是“乾坤塔”三個篆字,這倒讓我有些糊塗,不知塔究竟何名了。

進門迎面是一雕飾精美的神龕,龕上繪有太宗拜見空王佛圖畫,龕中之神卻是介之推;塔內逐層以空王佛轉世為線索,利用雕塑、繪畫等手段,展示了志超僧從降生到綿山成佛的過程。樓梯在神龕之旁,拾級而上來到二樓,這層內容是空王古佛應化轉世,正中圓雕是空王佛托化後,幼年時正在燈下苦讀經文的情形。周圍牆壁浮雕是田員外綿山求子,竇氏夫人感夢懷孕,分娩生子,取名善生等故事。塔有內外兩壁,兩壁均未留窗,且內外壁門相互錯開,所以塔內無絲毫天光,只以射燈照明,精心佈置的光與影不僅突出了中間的雕像,也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神秘、靜穆的宗教氛圍,我獨自身處其中,不禁心生幾分凜栗之感。轉到二層外間眺望,目光平視就可掃到峽谷對面的群山之巔,然而一陣山風吹來,那個怪念頭又起,我不由得抱住了身邊的柱子,目光卻不敢往下投去。本還想登上頂樓,讓目光越過群峰,領略一覽眾山小的壯麗景色,可到底抗拒不了恐高之症,暗自歎息一聲,再沒敢往上走。塔內的雕塑雖為今人之作,但出自當世名家之手,是當代雕塑藝術之精品,大有看頭,若在別處,只此一塔就可成一大景觀,然山西文化積澱太厚,我也就沒太過留心。

出塔後已近下午兩點,回想上山時走過的棧道,突然失去了沿棧道下去的勇氣,幸好有電梯可乘,到底是現代化的工具,只三四分鐘就到公路上了。

乘車在雲峰寺景區下車後,抱腹岩隱於甕型的山谷中,站在路上只能看見建在懸崖之上雲峰墅苑。沿谷口的大路朝裡走去,一路陡坡上行,走到一道筆直而上的階梯前,抬眼望去,高處岩壁前傾,如張開的巨口,直欲撲將下來;岩壁下只看到雲峰寺的山門和兩邊的鐘鼓樓,若非早知,真不敢相信上面會有數百間廟宇。陡峭的臺階共有一百二十階之多,氣喘吁吁地爬到盡頭,迎面就是“抱腹棲雲”坊

,這座三門四柱五樓牌樓,是雲峰寺主殿——空王大殿的前門,匾題“抱腹棲雲”四字,上有一豎匾題“敕建雲峰寺”。牌坊後數步便是空王寶殿,殿面闊三楹、進深二間,單簷懸山頂,上覆筒瓦、飾以綠色琉璃,殿前廊柱上掛有傅山所題名聯“

閱名山多矣,無如此石淩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圓蓋;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現,修煉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殿內正中供奉空王古佛,端坐在蓮臺上,神態安祥,莊嚴聖潔,兩側脅侍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位菩薩,配享摩斯、銀空二弟子。院子雖不闊,但高大的主殿配上黃色琉璃瓦覆頂的鐘鼓樓和牌樓,在抱腹岩建築群中顯出尊崇的地位,只是廟宇與佛像俱光鮮錚亮,顯為三佳開發時新建,而且不止此一殿、此一處,我所走過的好些景點比如介神廟,亦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漫長的歲月中,綿山的宗教經歷了無數的輝煌,也經歷了無數劫難,如明正德十一年綿山一場兇猛的大火,燒毀了包括雲峰寺空王殿在內的眾多廟宇寺觀,但每次劫難之後均能頑強恢復,一直保持香火不斷。然而近代以來綿山宗教經歷了兩次毀滅性的災難,一是抗戰時日本兵入山縱火焚山,一是“文革”間拆除寺廟。1940年日本人將從銀空洞到雲峰寺、從雲峰寺到龍頭寺、從龍頭寺到光岩寺方圓40公里的20餘座寺院、300餘座殿宇焚燒殆盡,從此綿山再無大型佛事活動,只有少數僧人在勉強撐持;“文革”前後,這少數僧人也被驅趕下山,寄居于山麓的冀家莊和興地村一帶,綿山佛事徹底絕滅,到上世紀末綿山已成“失落的文明”。三佳開發綿山時,“綿山廢棄的古廟隨處可見,殘垣斷壁頹梁傾柱之間居然壓著許多珍貴的神佛造像。有的被砸毀,有的埋沒在荒草亂石間,有的還帶著昔時日本人縱火燒山時留下的炭黑”(馮驥才),所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絕大部分建築都是三佳公司開發時的復原重建之作。也正因為此,綿山遊覽時我將注意力集中在綿山的自然景觀上,自認為其人文景觀均為復原的“二手古跡”,沒多大看頭,況且此前剛遊覽過平遙雙林寺等處。哪知這先入為主的念頭致使我看輕了綿山,直到我後來看到馮驥才先生《綿山彩塑記》一文中“其造像數量之大,年代之遠,造型傳神之美妙與高超,令我愕然。不少造像如果放在《中國美術全集》裡,也是上品乃至上上品。單是抱腹岩下雲峰寺明王殿,不足二十多平米的彈丸之地,其所構造境界的博大與塑工的華美,不遜于三晉任何一座名寺”,我才知錯過了許多珍寶,留下了不小的遺憾——此是後話。

所以我沒怎麼細觀空王寶殿,而且與此殿同處抱腹岩第一層的左邊院子中的地藏殿、介公祠,右邊院子的藥師殿、阿彌陀佛殿和觀音殿我都忽略了,只在右邊院子裡掃了一眼就向岩洞的第二層攀去。爬上六十個臺階之後,來到了第二層,這便是“古綿山十景”之“抱腹棲雲”所在,清人梁錫珩有詩贊曰:“連天接地古綿山,為聽談經一叩關。不雨不晴朝暮繞,非煙非霧去來閑。紅塵遠隔唯深洞,瑤草呈芳絕世間。回首茫茫歸路晚,碧天明月送人還。”站在此處回望,身在上下絕壁之間,遠處是峽谷對面峻峭的群峰,近處是世外梵宮般的參差殿宇,一陣山風吹過,耳際迴響著絕壁上傳來還願掛鈴的嫋嫋聲,如陣陣空中梵樂,此刻即使我等凡俗之人,也頓生天高地闊而人生苦短之歎、遂有塵世已遠而心興佛緣之念,也難怪迪公會“喟然而歎曰:‘茲地賢者所居,宜修塔廟’”,而自他在此處始建廟宇之後,眾多的高僧不辭艱辛險阻,在此人跡罕至之境修身弘法。

此間一條棧道向兩邊蜿蜒而去,大體呈月牙狀的棧道連著三個大小不一的岩洞、以及洞中和壁間十幾間廟宇,形成岩中有岩、洞中有洞的奇觀。右邊洞穴既深且闊,洞內高處有一池,徑約尺許,水深不過半尺,據說池水不涸不溢,為五龍皈依後所化,故名曰“龍池”。池邊有碑曰《金大定謝雨祭文碑》,惜未細察;池右建有五龍殿供奉五龍及龍母,亦匆匆而過。繼續右行,出此洞後則是淩空棧道連接的幾處懸空洞,有光眼菩薩殿、鸞公修行洞等,可惜有一堡相隔而堡門緊鎖,故未得見。中間岩洞不深卻闊,並排建有石佛殿、明王殿、羅漢殿和釋迦殿;左邊岩洞最小,其中只有一座廟宇,名曰馬鳴殿。抱腹岩第二層上的這幾座廟宇中,我就只進了石佛殿。此殿正對著攀上第二層的臺階,殿前兩個石獅子不像是今人之作,殿門一聯題做“真山真水真人修成正果 古岩古洞古佛煉就金身”。據說該殿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是太宗皇帝為感謝空王佛賜雨之恩而敕命修建,即最早的空王寶殿,而且據稱志超僧的包骨真身就供奉在此,故也稱空王真身殿。也正是殿門上懸著的“包骨真身主殿”的銅匾吸引了我,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從未聽過“包骨真身”一說,在介紹綿山的資料上我才初次看到,但我對其真實性是很有懷疑,而在看過水濤溝的“景點”之後,我就更懷疑這是三佳公司的一種宣傳手段,而且我查的資料中說正果寺的最大看點是包骨真身,所以在此處看到有空王佛的包骨真身,我更是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進去看的。殿內空間不太,光線不足,加之殿內滿是善男信女們敬獻的靈幢香燭等供品,遮擋得影影綽綽的,看不太清;只見正中高臺上是一尊坐於蓮花寶座上的鍍金菩薩,當為空王佛,可是塑像闊臉垂耳,與慣常所見的菩薩塑像絕無二致,其臉型自是大異常人,不可能是真人圓寂後以肉身為胎、包上彩塑做成的“包骨真身”,而且佛像金光燦燦,顯是開發時重塑的金身。

出了石佛殿後,我覺得更加印證了此處景觀均為今人重建的印象,所以此後幾殿就再沒有進去,誰知這一來卻錯失抱腹岩的精華。原來此地明王殿、羅漢殿、五龍殿三處為劫後餘生的留存,其中明王殿尤為珍貴,馮驥才稱其“堪稱國寶”。他在《綿山彩塑》一文中是這樣評價的:

“在綿山現存寺廟中,抱腹岩下雲峰寺明王殿是保存最完整和完好、造像水準最高的一座佛殿。這不是一尊像,而是整整一座殿中合為一體的群像。綿山的寺廟體量都不大(至少現存的寺廟體量都較小)。由於它深嵌在抱腹岩的凹處,巨岩如蓋,擋風遮雨,實乃天佑。在不過二三十平米(6.4×4.3m)的狹長空間裡,神奇展現著作為護佛與護僧的十大明王法力無邊、博大恢弘的神佛天地,真是匪夷所思。上下三層構造,分別摹現出天宮、地獄、人間三界。上方為懸塑的東方琉璃世界、釋迦牟尼的婆娑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其中天官聳立,樓橋隱現,祥雲繚繞,花木繽紛,六十八尊天界諸神立在雲端,展現出天國無窮的美妙與神奇。

下方是十大明王,各施其法,各發其威。個個都是碩大身軀,袒胸赤身,坐騎猛獸,足踏惡鬼,三面六臂,立目齜牙,赤發如焰,怒氣萬丈。整座殿堂,好似充滿明王們震耳欲聾的喝吼。陽剛之氣,溢滿殿堂。

這樣的明王殿,應是三晉乃至中國之僅存。水準之高,尚無可比肩者。可惜至今不為學界和世人所知。”

這樣一所藝術的殿堂,竟因為我的無知和自負而與之失之交臂,而只能從網路上的照片中領略其風采之萬一,豈不惜乎!

抱腹岩二層間棧道之左端出送子娘娘殿旁的一道小門後,就變成崖邊小徑向西延伸。行不多遠就見陡峭的山梁上垂下兩條粗壯的鐵索,這便是著名的鐵索嶺,是古人登雲峰寺上方院,以及攀向更高的摩斯嶺等處的必經之路。據資料載嶺上鐵索始設于唐代,古人就是借助鐵索上攀這幾乎是筆直的數十米峻嶺的,而此嶺之上尚有數座寺觀,生活著數十位僧道,有諸多殿堂道觀,其一飯一食、一磚一瓦均由此鐵索嶺而上,由此即可見古人對宗教虔誠之一斑。

轉過鐵索嶺進入另一山坳,眼前頓現之前就看到過的懸空棧道,棧道懸掛在千仞絕壁上,呈“之”字形直通壁頂,絕壁本就在半山間,站在棧道之下仰望,曲折的臺階竟似可通九天。經此棧道可至正果寺景區,所以雖近年來恐高症愈來愈嚴重,但稍躊躇,我還是攀沿而上。棧道全長三百多米、四百四十餘階,拾級而上,雖行走於絕壁間,但棧道臺階平整寬闊,邊上又有鐵索護欄,可謂有驚無險,正可於絕壁間欣賞山色美景、感受淩空之妙,然我卻只能低頭看著臺階,強自鎮定心神,如履薄冰般一步步向前移去。當時正是中午一點鐘,一路幾乎無人,爬到高處時腦中陡然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我只需縱身一躍便會像飛鳥一樣在空中自在遨遊了。此念一生,頓時嚇出我一身冷汗,而行於寂靜的棧道上,這怪念頭竟然在腦中縈繞不去,此時我才有些後悔獨自一人出遊:若有伴同行,一路暢談,當不致生此怪念。不過十分鐘的的路程,我竟感覺像是有半個小時之久,好不容易攀到山頂,小徑又回折,沿抱腹岩上懸崖向東而去。此後小徑一直在絕壁邊上蜿蜒,我則是貼壁而行,不敢往右邊山崖下望去。正自小心翼翼的行走間,抬頭猛然看見前面絕壁之間一掌平臺上聳立著一座玲瓏寶塔,塔緊貼崖壁,塔尖高出山峰、直插雲霄。如此絕壁之上竟然會有佛塔在,初見之下真不敢相信,倒疑是看到了海市蜃樓。定睛細觀,見塔下崖邊五道溝壑宛然,方知那裡便是五龍躔---正果寺景區就在眼前,於是加快腳步往前走去。

據傳說綿山原為五龍母子所有,志超僧來時龍母將綿山以下棋的方式讓給志超,後五龍皈依功力大增,飛升躍過對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溝壑,故此處名曰五龍躔。此地處懸崖之上、山峰之巔,道阻路險、人跡罕至,唯蒼松與清風相戲、飛鳥與浮雲為伍,本是人間仙境,歷代高僧居此絕境閉關修煉,迎送日月、吐納仙氣,得天地靈秀,往往修成正果,故名正果寺。又因地處雲峰寺上方,亦名上方院、或大岩寺,一直是雲峰寺的副院,曾是曇鸞在綿山的修行場所之一,現有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五龍殿、正果殿、空王靈應塔等景點。

正行走間,小徑上一道磚砌的小門擋在山峰險要處,門楣上題著“大岩寺”三字,穿門而過路面稍闊,行不多遠即見路旁懸崖下一座不大的院子,垂花式大門上掛著的布橫幅擋住了門楣上的題匾,想來應該是上方院了。院內依山崖建有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和五龍殿五座廟宇,最左端的是彌陀殿,殿內正中供奉阿彌陀佛,兩側脅侍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殿依岩而建,單坡水屋面,闊三間深一間,三面牆壁皆為土築,正面窯洞式的拱門配以兩扇拘謹的小方窗,牆壁只以石灰刷白,房屋除簷頭的單挑斗拱外再無任何裝飾,整個建築顯得古拙簡樸;殿前一古碑,立于明萬曆十年,為記載重修彌陀殿的功德碑。這座古風盎然的彌陀殿是上方院中唯一劫後餘生的建築,其餘的磚木結構房屋全為三佳新建,故我均未細觀。

幸運的是,我在院中正獨自觀看時,一道人(奇怪的是,在此處廟宇中修行、接待遊客的均為道家打扮,不知是出家人還是三佳的員工)領著幾位遊客進來參觀,我跟著他們才不至於錯過此地之一奇觀——靈泉。從聖母殿右側轉到殿后,殿與岩壁間有三步寬的空間,形成一個殿后之殿,崖壁上有三個不大的洞穴,據說是上方院高僧的修行之所,而尤使人稱奇的是,絕壁下竟然會有一眼泉水,泉雖不大,水卻極為清澈而不知深淺,據稱當年上方院的僧侶就以此泉為飲水之源。需知此處乃千米絕壁之上,四周又是整塊的岩石,石上無絲毫水洇潮濕的痕跡,毫無徵兆的偏就在此處生就這麼一汪泉水,許是上蒼有意要在此製造一個奇觀吧,這也就難怪有此泉乃聖母所賜的傳說。

然而靈泉還不是此間最大的奇觀,正果寺內自唐代至明代遺存下來的十二尊包骨真身舍利像才是此處享譽域內的大奇觀。出上方院轉過一彎,便見正果寺小巧而華麗的山門,門楣題“敕建正果寺”、門懸一長聯“慧日法流轉雙輪,春林與天花合彩,此間乃超然福地;晨鐘夕梵交二音,寶蓋接翔雲共飛,何處是寂爾仙境”。入門後便見依崖而列的正果寺東西兩殿,兩殿均為單簷歇山頂,筒瓦覆面、綠色琉璃剪邊;入深三間,前簷留廊,廊前立柱,廊上斗拱彩繪,雕飾精美華麗,為三佳重建,十二尊包骨真身便供奉在殿中。東殿為高僧殿,面闊九間,廊前有八根大柱、柱飾纏絲金花,門匾題“道妙玄真”四字,殿內正中供奉著曇鸞神僧塑像,兩邊各四尊均為得道高僧的包骨真身像;西殿為高道殿,面闊五間,廊前四根大柱、柱飾蟠龍,門匾題“造化在我”四字,殿內正中為介之推塑像,兩邊各有兩尊有德道士的包骨真身像。

包骨真身像是正果寺的最大亮點,我之所以不辭艱辛到此,一為觀奇絕之景、一為見包骨真身——雖然我對此將信將疑,所以此殿應是細觀之所。但此處僻靜,遊客本就不多,我到時是中午一點半,又值遊客稀少時,所以差不多是我一人獨遊,而此殿當值之道士十分熱心,見我進殿就迎上來,領我到包骨真身像前一一講解,這倒讓我深為不安。就我近年的旅遊經驗,景點中凡過於熱情的服務背後幾乎都有消費陷阱,而且在新建的景點、企業投資開發的景點中尤為嚴重,此地正是如此,加之地處上下隔絕之境、身旁再無其他遊客,我就格外警覺,因此雖在聽著講解,心中卻在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辦法,所以所講之內容全未入耳,對幾尊真身像,也只有大概印象。雖然那位熱心的道士甚至細心的給我指出真身像破損處露出的筋骨、指甲等,但仍只是在他的帶領下匆匆一覽,自然也不能拍照,所以雖說對包骨真身像不僅親眼所見,而且是近距離的觀看(不是觀察),但惑之為惑,終未得解,對此我仍是半信半疑,甚至信少疑多。倒是現在想來,對於道人熱情講解的疑心,只怕是我心存小人之念了,他們的熱情也許只為忠於職守、或極力想讓藏在深山的珍寶為人所知。我的過於謹慎,不僅使我匆匆離開高僧殿,也以一覽而過的方式拒絕了高道殿中道士的講解,終未能盡覽這一奇特的人文景觀。

所謂“包骨真身”,亦稱肉身菩薩,或全身舍利,是修行高深的僧人、道士坐化後,以其不壞之肉身為胎,包塑上彩而成之像。此現象為中國獨有,就我所知,除此地外只有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禪宗六祖惠能真身像和安徽九華山金地藏菩薩真身像兩尊,而綿山竟有十六尊之多,既讓人稱奇,複使人生疑。雖佛道之事,時有不能以常理而解釋之現象,佛骨舍利便是其一,然綿山之全身舍利仍有值得討論之處,尤其是有了賀知章“綿山水濤溝”詩此類事的情況下。首開對包括包骨真身像在內的綿山彩塑研究的是馮驥才,他沒有對綿山十六尊包骨真身像提出任何質疑,從其《綿山彩塑記》來看,綿山包骨真身倒是有久遠的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的,倒不是三佳杜撰,但如大馮文中所言,“這十五尊包骨真身像中,有明確文字記載和物證者是其中的三尊。這三尊都在抱腹岩內的雲峰寺中。”“其餘十二尊供奉在雲峰山頂正果寺中。…元代至正十四年<修正果寺殿碑記>上記載,當時正果寺內已有十二尊包骨真身像。”第十六尊,據大馮說現在空王塔的第三層(可惜我未登上此層),原在“山頂朱砂洞旁…在這尊像周圍沒有找到任何碑石,也無文獻記載,他又不屬於正果寺,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歷,無法斷代。”也就是說,這些包骨真身像是否真有屍骨在其中,並沒有做過諸如化學成分鑒定等科學手段的測定,全憑歷史記錄和肉眼觀察。而“有明確 文字記載和物證”的三尊中,作為綿山包骨真身像的肇啟者,志超和尚的記錄出自明正德十三年《抱腹岩重建空王佛殿碑記》“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之記錄。該碑在峽谷底,我未能一見,但該碑文中所記的灑泔成雨、“雲中現出金牌”等顯然是民間傳說,而據《續高僧傳》記載志超和尚“以貞觀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於城寺。…葬于城南山阜。”《續高僧傳》成書于唐代,其作者本身就是高僧,顯然該書的可信度要遠高於明代碑刻。

另兩尊是供于馬明殿的元代焦居士與其外甥圓通和尚的包骨真身像,其記錄同在藏於雲峰寺的元統三年所立之《焦居士真骨碣銘》,其銘文為“居士諱豐,介休上堡裡人也。幼嗜浮屠學,寤寐興居,罔或違念。迨□中歲,信慕彌篤,飄然有遺世心。乃捐妻子,登抱腹岩,禮空王佛持修行之願。服膺所戒,既精且專,六鑿隨泯,顥氣充而丹田澤,不粒食者累年,而發玄顏赭,體愈寧健,諗寺僧日:吾複絕塵慮,當返天真。因斂衽端坐,慨瞑而逝,眾以為蟬蛻形骸,神遊超升之應,寔中統之壬戌也。閱二十六稔,當至元丁亥,而軀像宛然,備固如昨。孫添慮夫曆歲□邈,終歸糜蠹,命工塑之,庶乎不朽。”別的且不說,記載中焦居士坐化後二十六年,未做任何處理而“軀像宛然,備固如昨”,只怕史籍尚無此記錄,所以其可信度就很值得商榷。其餘無記錄者,就無從考證了。此外,就我所看到的綿山包骨真身發現過程的敘述也有出入,同為發現者李金鎖所述,卻有在山野采藥時發現於山洞與在正果寺清理廢墟時發現兩個版本。

當然無論包骨真身之事是否真實,這都不影響這些塑像的宗教意義,更絲毫無損其藝術成就。作為彩塑作品,這些塑像既塑造出了極具個性、極其生動的形體,更神奇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在精神,“把人物的性格、神態、年齡,乃至呼吸和聲音都好像保持在造像中”(馮驥才),是我國彩塑作品之珍品、之奇跡,所以正果寺將之作為奇觀向遊人展現是理所當然。

就建築而言,正果寺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空王靈應塔,據載該塔始建于唐貞觀年,為太宗皇帝謝空王佛有求必應而敕建,故名“靈應塔”。後屢毀屢建,現為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建,為磚砌明七暗九樓閣式八角佛塔,高近七十米,為我國高山寺院之最,是綿山標誌性建築之一,我從正殿出來後自然就去登塔了。佛塔一層與依山勢而建的兩層塔基等闊,二層內收,每層均現六個高挑的飛簷,樓設外廊、圍以欄杆,五層以上已高出山頂,方現八隻飛簷,頂配高聳的塔刹,佛塔顯得挺拔秀麗、氣度非凡。塔門南向,門懸匾題“慈雲法雨”四字,門壁上嵌著八十一尊金佛坐像,拱形門上卻是“乾坤塔”三個篆字,這倒讓我有些糊塗,不知塔究竟何名了。

進門迎面是一雕飾精美的神龕,龕上繪有太宗拜見空王佛圖畫,龕中之神卻是介之推;塔內逐層以空王佛轉世為線索,利用雕塑、繪畫等手段,展示了志超僧從降生到綿山成佛的過程。樓梯在神龕之旁,拾級而上來到二樓,這層內容是空王古佛應化轉世,正中圓雕是空王佛托化後,幼年時正在燈下苦讀經文的情形。周圍牆壁浮雕是田員外綿山求子,竇氏夫人感夢懷孕,分娩生子,取名善生等故事。塔有內外兩壁,兩壁均未留窗,且內外壁門相互錯開,所以塔內無絲毫天光,只以射燈照明,精心佈置的光與影不僅突出了中間的雕像,也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神秘、靜穆的宗教氛圍,我獨自身處其中,不禁心生幾分凜栗之感。轉到二層外間眺望,目光平視就可掃到峽谷對面的群山之巔,然而一陣山風吹來,那個怪念頭又起,我不由得抱住了身邊的柱子,目光卻不敢往下投去。本還想登上頂樓,讓目光越過群峰,領略一覽眾山小的壯麗景色,可到底抗拒不了恐高之症,暗自歎息一聲,再沒敢往上走。塔內的雕塑雖為今人之作,但出自當世名家之手,是當代雕塑藝術之精品,大有看頭,若在別處,只此一塔就可成一大景觀,然山西文化積澱太厚,我也就沒太過留心。

出塔後已近下午兩點,回想上山時走過的棧道,突然失去了沿棧道下去的勇氣,幸好有電梯可乘,到底是現代化的工具,只三四分鐘就到公路上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