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毒動畫”背後的思考:市場缺的不是作品是良心

近日, 打著《小豬佩奇》、《米老鼠》等熱門動畫作品出現的“毒動畫”流入中國互聯網平臺, 讓中國的家長們再次“心驚膽戰”。

“毒動畫”在國外又稱為“艾莎門”,

主要指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的兒童不宜視頻, 這些主要由成年人製作、以經典卡通形象誘導兒童點擊觀看, 內容元素卻包含暴力、血腥、色情、虐待或其他不宜情節。 《冰雪奇緣》裡的女主角愛莎公主常常出現在這類視頻中, 因而這類行為事件被稱為“艾莎門。 ”

目前國內百度、搜狗、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各大視頻網站對於這些裹著兒童動畫外衣的“毒視頻”進行清理, 關於動畫的分級制度和監管再次引起熱議, “即使有了分級制度也不能一勞永逸, 新媒體出口多元化, 在國外分級監管都已經受到非常大的挑戰, 以前可以在電視上做到分級控制, 而手機、電腦等設備上很難做到監管。 ”空速動畫工作室負責人、創作總監王雷在接受《首席娛樂官》(ID:yuleguan001)採訪時表示, 大眾媒介年代, 兒童的成長需要學校、家長、社會共同監督。

中國動畫市場, 在兒童與成人領域已經開始有了一個分水嶺。 有《畫江湖》、《秦時明月》這樣高口碑的成人動畫, 也有《熊出沒》、《小豬佩奇》令孩子們喜歡的兒童動畫。

而在電影領域, 打著闔家歡的電影也是層出不窮, 《喜羊羊》、《熊出沒》等經典動畫衍生出的大銀幕作品也廣受中國家庭喜歡。

目前, 國內動漫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中國儼然一個規模巨大而穩定的兒童內容消費市場, 如何生產優質的兒童作品對於當下來說越來越重要。 而君舍文化也將業務板塊對準了兒童動畫市場, “目前市場機會很多, 兒童動畫雖然很多, 但能出售到國際又有教育意義的高品質作品不多。 ”君舍文化創始人鐘麗芳向《首席娛樂官》講述了開展兒童動畫板塊的初衷,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看到的作品不是打打殺殺、拿著槍滿屋跑的作品, 而是能像《小馬寶莉》這類具有寓教於樂的精品動畫。

君舍文化創始人鐘麗芳

空速動畫工作室負責人、創作總監王雷

2016年, 君舍文化投資成立動畫工作室, 鐘麗芳與做動畫教育出身的王雷一起成立了空速動畫, “我們都比較在意兒童內容方面, 不管以後形成IP也好或者品牌也好, 希望從動畫內容一開始就不要跑偏, 做出孩子喜歡, 大人陪同觀看也不覺得尷尬的內容。 ”王雷談到, 自己在陪同兒子看電影時, 往往會碰到一些打著宣傳點非常好的動畫電影, 但是孩子看到一半就會放棄走出電影院的情況, 為此他也會跟其他孩子家庭一起討論。

“小朋友很簡單,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所以做兒童動畫並不是走低幼方向,其實比成人動畫更難做。”王雷建議,動畫創作者一定要放下成人姿態,蹲下來站在兒童的心理角度去揣摩他們的喜好,把握兒童的喜好、厭惡與幽默點。

每次創作動畫故事,王雷經常會跟同齡孩子家長和小朋友交流,觀察兒童的世界,也召集團隊一起翻閱關於兒童心理的書籍,去書店看看最近又有哪些兒童圖書在熱銷。“我自己也會陪孩子看動畫,他哪裡高興或者不高興,我都會觀察留意。”

今年,空速動畫關於兒童動畫的兩部作品《怪奇的蟲洞》與《毛毛鎮》也將在市場推出,近日召開了品牌發佈會,而前期故事開發則長達五年多的時間。關於每一部動畫作品的故事大綱,王雷和團隊都需要磨很久。

比如《怪奇的蟲洞》這部動畫項目裡面的人物角色就有40個、動物角色30個,每個角色都有著詳細的人物傳記,此外還有整理出來的複雜關係圖,每集梗概都寫好,一個項目策劃下來,紙張摞起來有一本詞典那麼厚。直到這些項目做好,團隊才開始做技術層面的動畫製作。

“給孩子看的東西,在畫面、臺詞、音樂中間每一個細節不要出差錯,這是做動畫尤其是兒童動畫的人該有的自覺。”空速動畫工作室在畫面設計上也比較嚴謹,從中國設計師、法國設計師到韓國設計師,《怪奇的蟲洞》就做了三版,“不是說前兩版不好,而是說站在孩子角度上,他們的觀看習慣。”

《毛毛鎮》前期劇本定好,工作室的女導演還會針對臺詞部分找王雷探討修改,“為什麼女孩子就愛哭啊,我覺得他們提得意見特別好,不能給兒童性別上的偏見,女孩子也可以勇敢、堅強、聰明。”包括音樂上的主題歌,在做兒童動畫項目時也注重與專業團隊合作,《怪奇的蟲洞》找來《功夫熊貓3》的主題曲創作者合作,《毛毛鎮》也是把周傑倫《牛仔很忙》的歌曲進行重新編曲,讓國內專業的兒童合唱團演員重新演唱。

在做兒童市場方面,王雷表示動畫劇集系列遠比做電影效果好。“做兒童動畫,劇集系列是比較好的選擇,兒童看動畫比較喜歡重複性,一個故事聽很多遍都很有興趣,在全球,兒童系列動畫也是比較常見的。”

據王雷和鐘麗芳透露,《怪奇的蟲洞》、《毛毛鎮》已經開發出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打通國外銷售管道。“全世界孩子都是一樣的,儘管語言不通,讓他們放在一起半個小時就能玩到一起了。”成人動畫則不同,在文化壁壘上很難突破,唯一打破壁壘的是日本動畫在中國市場的突破,不過日漫到了歐美地區影響力則不比前者市場。

《怪奇的蟲洞》主要是針對學齡兒童的動畫項目,並在2017年入選了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動畫電影獲獎單元,更是唯一的一個亞洲項目入圍。鐘麗芳表示,剛做完前期開發的時候,不少國外的同行和電視臺就已經找來合作,目前專案已規劃了五季。“將它打造成全球知名IP,轉化成超維度戲劇,從兒童圖書、有聲圖書、遊戲規劃到兒童類演出劇碼。”關於兒童市場延伸,除了動畫市場,在兒童戲劇演出、交互體驗方面也是較為稀缺的一塊。

鐘麗芳做過大量調查發現,國內關於兒童的戲劇比較缺乏,缺少資金投入和宣發,大多體量小且俗,兒童演出高品質化會成為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兒童市場的產品不能特別貴,投入過多很難回本,缺乏行銷又很難成功,整套系統下來比較昂貴。”不過君舍文化敢於投入這個市場,主要源於在以內容為核心的基礎上,開拓節目、影視、戲劇、漫畫等領域,往外延伸出戲劇IP授權、藝術教育、衍生品等多領域。

且兒童動畫在題材、調性上也相對比較穩定,百年的“安徒生童話”,早些年的《愛麗絲漫遊仙境》、《小飛俠》等故事,放到現在跟小朋友講,一樣聽得津津有味。如今,動畫作品也越來越高品質、精良化,且生命週期往往會長達五到十年。王雷透露,在做《怪奇的蟲洞》 、《毛毛鎮》的故事開發前期,幾季的創意故事、電影梗概、兒童舞臺演出市場的故事都做了提前規劃,以便更好的互動式體驗,實現娛樂和教育的價值。

達不到皮克斯迪士尼的“奢侈”只能靠時間和經驗

《怪奇的蟲洞》動畫作品未完成便受到海外的歡迎,王雷認為是作品的精神打動了他們。做動畫不是強調外在的表層化元素,而是找到最契合觀眾心靈的東西,這是創作的核心。中國的動畫講述中國家庭小朋友的煩惱,有做不完的作業,有父母間關於孩子教育的爭議,體現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不是說做出來水準有多高,國際不少兒童動畫做的好,主要也是在他們的創造態度比較認真,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在皮克斯、迪士尼這些國際著名動畫工作室,他們在項目開發的過程都是比較“奢侈”的,一個項目開發往往會同時發展十多個創意,最終保留一兩個,這些扔掉的全是資金和時間,而在國內,這樣的工作機制和消耗往往承擔不起,“那我們只能用時間和經驗去彌補,專案前期開發一定要留夠時間。”

在做《怪奇的蟲洞》項目第一季時,空速動畫工作室就做了100個故事創意,最終保留下來的只有26個,“團隊對故事方面都比較較真,哪怕改了多少稿,不合適的扔就扔了。”從故事第一稿到最後一稿,基本都是從頭推翻,最終改了30稿以上,每一集劇本梗概都要改到20稿以上。“倒不是說10年、20年死磕一個項目,其實從故事完成到技術操作,一部動畫作品大多在18個月到24月的時間。”

現在做動畫的一批人大多是來自中傳、北電、清華、央美這些學校的畢業生,王雷認為與國外動畫工作者相比他們在個人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各方面來講並不差,但往往做不成好的作品,問題大多出在了創作團隊的組織方式上。

與其他工作室不太一樣的特點,空速動畫的項目往往是同時進行,其團隊成員就在《怪奇的蟲洞》與《毛毛鎮》兩種不同故事風格之間輪流轉換。參觀空速動畫工作室,會發現王雷沒有設立個人辦公室,而是與成員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對於創作團隊來說,不能是金字塔結構,否則思考的人只能是金字塔尖上的人,我們需要的是整個團隊動腦思考。”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一般不像其他公司習慣開太長的會議,有問題通常就及時修正溝通,“大家一起辦公都是平等交流,哪怕比我年輕20歲的人站出來指出問題,我們都要接受,創意不是誰年長就一定是對的。”

有人說,當下中國動畫最缺的是時間,在王雷看來,經驗才是中國動畫工作者最缺的。《天書奇譚》的創作者錢運達曾告誡王雷:年輕人不要急。“錢老師上世紀50年代留學、60年回來再美術廠做插畫,直到80年代才開始做動畫導演,中間隔了30年,所以他為什麼拍出《天書奇譚》這樣的作品來,其實都是在積累經驗的過程。”《寶蓮燈》動畫創作者常光希等前輩們莫不如是,目前的中國動畫工作者需要的正是這種“坐冷板凳”慢慢積累的精神。

“小朋友很簡單,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所以做兒童動畫並不是走低幼方向,其實比成人動畫更難做。”王雷建議,動畫創作者一定要放下成人姿態,蹲下來站在兒童的心理角度去揣摩他們的喜好,把握兒童的喜好、厭惡與幽默點。

每次創作動畫故事,王雷經常會跟同齡孩子家長和小朋友交流,觀察兒童的世界,也召集團隊一起翻閱關於兒童心理的書籍,去書店看看最近又有哪些兒童圖書在熱銷。“我自己也會陪孩子看動畫,他哪裡高興或者不高興,我都會觀察留意。”

今年,空速動畫關於兒童動畫的兩部作品《怪奇的蟲洞》與《毛毛鎮》也將在市場推出,近日召開了品牌發佈會,而前期故事開發則長達五年多的時間。關於每一部動畫作品的故事大綱,王雷和團隊都需要磨很久。

比如《怪奇的蟲洞》這部動畫項目裡面的人物角色就有40個、動物角色30個,每個角色都有著詳細的人物傳記,此外還有整理出來的複雜關係圖,每集梗概都寫好,一個項目策劃下來,紙張摞起來有一本詞典那麼厚。直到這些項目做好,團隊才開始做技術層面的動畫製作。

“給孩子看的東西,在畫面、臺詞、音樂中間每一個細節不要出差錯,這是做動畫尤其是兒童動畫的人該有的自覺。”空速動畫工作室在畫面設計上也比較嚴謹,從中國設計師、法國設計師到韓國設計師,《怪奇的蟲洞》就做了三版,“不是說前兩版不好,而是說站在孩子角度上,他們的觀看習慣。”

《毛毛鎮》前期劇本定好,工作室的女導演還會針對臺詞部分找王雷探討修改,“為什麼女孩子就愛哭啊,我覺得他們提得意見特別好,不能給兒童性別上的偏見,女孩子也可以勇敢、堅強、聰明。”包括音樂上的主題歌,在做兒童動畫項目時也注重與專業團隊合作,《怪奇的蟲洞》找來《功夫熊貓3》的主題曲創作者合作,《毛毛鎮》也是把周傑倫《牛仔很忙》的歌曲進行重新編曲,讓國內專業的兒童合唱團演員重新演唱。

在做兒童市場方面,王雷表示動畫劇集系列遠比做電影效果好。“做兒童動畫,劇集系列是比較好的選擇,兒童看動畫比較喜歡重複性,一個故事聽很多遍都很有興趣,在全球,兒童系列動畫也是比較常見的。”

據王雷和鐘麗芳透露,《怪奇的蟲洞》、《毛毛鎮》已經開發出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打通國外銷售管道。“全世界孩子都是一樣的,儘管語言不通,讓他們放在一起半個小時就能玩到一起了。”成人動畫則不同,在文化壁壘上很難突破,唯一打破壁壘的是日本動畫在中國市場的突破,不過日漫到了歐美地區影響力則不比前者市場。

《怪奇的蟲洞》主要是針對學齡兒童的動畫項目,並在2017年入選了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動畫電影獲獎單元,更是唯一的一個亞洲項目入圍。鐘麗芳表示,剛做完前期開發的時候,不少國外的同行和電視臺就已經找來合作,目前專案已規劃了五季。“將它打造成全球知名IP,轉化成超維度戲劇,從兒童圖書、有聲圖書、遊戲規劃到兒童類演出劇碼。”關於兒童市場延伸,除了動畫市場,在兒童戲劇演出、交互體驗方面也是較為稀缺的一塊。

鐘麗芳做過大量調查發現,國內關於兒童的戲劇比較缺乏,缺少資金投入和宣發,大多體量小且俗,兒童演出高品質化會成為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兒童市場的產品不能特別貴,投入過多很難回本,缺乏行銷又很難成功,整套系統下來比較昂貴。”不過君舍文化敢於投入這個市場,主要源於在以內容為核心的基礎上,開拓節目、影視、戲劇、漫畫等領域,往外延伸出戲劇IP授權、藝術教育、衍生品等多領域。

且兒童動畫在題材、調性上也相對比較穩定,百年的“安徒生童話”,早些年的《愛麗絲漫遊仙境》、《小飛俠》等故事,放到現在跟小朋友講,一樣聽得津津有味。如今,動畫作品也越來越高品質、精良化,且生命週期往往會長達五到十年。王雷透露,在做《怪奇的蟲洞》 、《毛毛鎮》的故事開發前期,幾季的創意故事、電影梗概、兒童舞臺演出市場的故事都做了提前規劃,以便更好的互動式體驗,實現娛樂和教育的價值。

達不到皮克斯迪士尼的“奢侈”只能靠時間和經驗

《怪奇的蟲洞》動畫作品未完成便受到海外的歡迎,王雷認為是作品的精神打動了他們。做動畫不是強調外在的表層化元素,而是找到最契合觀眾心靈的東西,這是創作的核心。中國的動畫講述中國家庭小朋友的煩惱,有做不完的作業,有父母間關於孩子教育的爭議,體現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不是說做出來水準有多高,國際不少兒童動畫做的好,主要也是在他們的創造態度比較認真,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在皮克斯、迪士尼這些國際著名動畫工作室,他們在項目開發的過程都是比較“奢侈”的,一個項目開發往往會同時發展十多個創意,最終保留一兩個,這些扔掉的全是資金和時間,而在國內,這樣的工作機制和消耗往往承擔不起,“那我們只能用時間和經驗去彌補,專案前期開發一定要留夠時間。”

在做《怪奇的蟲洞》項目第一季時,空速動畫工作室就做了100個故事創意,最終保留下來的只有26個,“團隊對故事方面都比較較真,哪怕改了多少稿,不合適的扔就扔了。”從故事第一稿到最後一稿,基本都是從頭推翻,最終改了30稿以上,每一集劇本梗概都要改到20稿以上。“倒不是說10年、20年死磕一個項目,其實從故事完成到技術操作,一部動畫作品大多在18個月到24月的時間。”

現在做動畫的一批人大多是來自中傳、北電、清華、央美這些學校的畢業生,王雷認為與國外動畫工作者相比他們在個人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各方面來講並不差,但往往做不成好的作品,問題大多出在了創作團隊的組織方式上。

與其他工作室不太一樣的特點,空速動畫的項目往往是同時進行,其團隊成員就在《怪奇的蟲洞》與《毛毛鎮》兩種不同故事風格之間輪流轉換。參觀空速動畫工作室,會發現王雷沒有設立個人辦公室,而是與成員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對於創作團隊來說,不能是金字塔結構,否則思考的人只能是金字塔尖上的人,我們需要的是整個團隊動腦思考。”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一般不像其他公司習慣開太長的會議,有問題通常就及時修正溝通,“大家一起辦公都是平等交流,哪怕比我年輕20歲的人站出來指出問題,我們都要接受,創意不是誰年長就一定是對的。”

有人說,當下中國動畫最缺的是時間,在王雷看來,經驗才是中國動畫工作者最缺的。《天書奇譚》的創作者錢運達曾告誡王雷:年輕人不要急。“錢老師上世紀50年代留學、60年回來再美術廠做插畫,直到80年代才開始做動畫導演,中間隔了30年,所以他為什麼拍出《天書奇譚》這樣的作品來,其實都是在積累經驗的過程。”《寶蓮燈》動畫創作者常光希等前輩們莫不如是,目前的中國動畫工作者需要的正是這種“坐冷板凳”慢慢積累的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