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問答|省控線、投檔線、位次、分差、一分一檔表

Q.:什麼是原始分?

原始分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績, 說白了就是語數外加綜合這四科的成績一個總分, 也叫裸分, 就是沒有含其他的政策性的加分。

Q:什麼是投檔分?

簡單來說就是考生投檔院校時的分數。 對於大部分考生而言, 原始分即投檔分, 但對於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來說, 投檔分就不一樣了, 投檔分是原始分加上政策性加分, 比如一名考生考了580分, 他有二級運動員的稱號, 經過認定測試認定了, 依照其所在省規定有20分加分, 那他的投檔分就是600分。

Q:問答第四期說到, 平行志願是把文理科分開, 從高分到低分排序,

然後依次投檔。 那排序時是看原始分還是投檔分?

考生在投檔前排序, 就是按投檔分排序。

Q:什麼叫位次呢?

位次是考生分科類(分文理科的意思), 按照投檔分在全省所處的具體的位置來進行排列的一個排位, 位次是唯一的, 在每年的一分一檔表裡面可以找到自己分數對應的位元次。 因此, 平行志願是先將考生分科類按投檔分進行排序, 先投位次排序靠前的, 再投其後的。 這裡講的位次就是下個問題的圖裡的第四排的“名次”。

Q:那麼“一分一檔表”又是什麼鬼?

看下圖, 一分一檔表長這樣(如圖一)。 而且文理科各一份, 每年高考分數出來不久, 廣西招考院就會在官網發佈。

​圖片解讀:第一欄分值721分就是高考分數, 第二欄人數1, 就是全省考生721分的有1個人;第三欄累計就是統計到這個分數一共有多少個人的意思, 第四欄名次, 意思是這個分數在全省排第幾名。

Q:一分一檔表有什麼用?

用處:找出自己的去年對應位元次和分數, 才能參考去年的院校投檔分選學校。

舉例:

理科考生小李2010高考的分數是566分, 他想報考華南理工大學。

現在, 他首先應該明確自己在全區考生中的排名, 以及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在廣西招生的人數和最低錄取分數線。

根據查閱資料, 2009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廣西共招錄理工類考生140人, 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71分, 對照2009年的“一分一檔表”, 571分的考生在全區排名的名次為2320位。

再對比今年的“一分一檔表”, 查看一下今年排在2320位元的考生分數是多少。 如果沒有2320位, 就查比該位置稍高點的排名, 今年比較靠近2320位的排名為2288位, 該排名的分數為566分。

也就是說, 去年571分以上可上華南理工大學, 571分對應的名次是2320名。 今年儘管小李只考了566分, 但對應的名次是第2288名, 他填報華南理工大學被錄取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 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華南理工大學今年在廣西招理工類人數為147人, 招生計畫沒有大幅度的變化。

看明白了嗎?就是這樣用的。

Q:上面說平行志願投檔是按位次排序來, 那麼分數相同的考生是不是都在同一個位次啊?

每年高考中都會有許多同分考生, 有一些考生和家長不理解了, 如果是總分相同的考生, 他們的位次誰先誰後?假如兩個考生他的總分成績是一樣的, 都考了600分, 那麼他們之間的位次關係, 是怎麼來確定的呢?

各省(區、市)針對總分相同的考生確定了位次排序的原則:看單科成績。

比如四川省規定:總分相同的文科考生, 依次比較語文、文綜、數學和外語的單科成績,

如果是語文相同就看文綜, 文綜相同就看數學, 數學還相同就看外語;理科就先比較數學, 然後來比較理綜、語文、外語。 這樣, 就保證了每一名考生所對應的位次是唯一的。

Q:檢索到某位次考生時, 不是說平行志願六個院校平行嗎?那是不是不管我填的學校順序如何, 電腦都會幫我投到錄取分最高的那個學校?

不是。

平行志願設置6個院校志願, 分別用英文字母ABCDEF來標識其順序。 檢索到某位次考生時, 雖然幾個院校志願是平行的, 但也會按照考生填報院校的自然順序來依次檢索。

舉例:

某省平行志願可以填報五所大學, 一名考生ABCDE分別填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

在檢索這個考生的檔案的時候, 首先看他A志願院校,如果北京大學的已滿額,那麼馬上就檢索他的B志願,中國人民大學也滿額,再接著看他的C志願,然後再看他的D志願,一定要把他檢索完畢。

比如說該考生檢索到C院校時C還沒有滿人,該考生的檔案投到南京大學裡面去了,那麼他後面的志願,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就不再檢索。

雖然五個志願都是平行的,但一定是遵循ABCDE這個自然順序來依次檢索的。

Q:如果一名考生的檔案投入A志願院校中,接著被該校退檔,還能被投入後面的BCDEF院校中嗎?

不能,平行志願是一輪投檔。所謂一輪投檔也就是指檔案只能被投一次,一旦考生的檔案投入任一一所院校,其投檔就結束了,開始檢索下一位元次考生的檔案。就算其退檔後超出後續院校的調檔線,也不能再次被投入。

Q:平行志願的院校選擇標準是什麼?

如何安排院校順序,我想送給考生及家長三句話,第一句話叫量體裁衣,第二句話叫拉開梯度,第三句話是冷熱兼顧。量體裁衣是第一步,我們要計算出分差,這點我要提醒考生和家長,各所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有所變化,在參考分數線的時候,一定要把分數線轉化為分差,這個分差就包括了院校的分差、專業的分差和自己成績的分差。

Q:分差又是什麼鬼啊?

院校分差是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當年的省控線(一本線二本線),舉個例子,比如說去年某省理科一般線為520分,某所高校去年在廣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是540分,那麼540分減去520分所得的20分就是分差。

那這時如果你要填報這個院校最好你跟省控線的分差要大於20。當你要選擇一個學校時,看完了院校分差還要看專業分差。

專業分差就是用某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當年的省控線所得出一個分數差值,比如說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在某地某年的錄取分數線是590分,當年該地一本省控線520分,那麼專業分差就是70分,所以說要報這個口腔醫學專業,考生還要考慮自己的成績分差,是不是比這個專業分差70要高。

提醒:如果選用分差的方法來選擇院校,最好是參考近三年的平均分差會比較準確,不要單看一年的分差,而且還要注意看你選擇的那個學校有沒有擴招或者減招。

Q:平行志願的六個院校填報時應該注意什麼?

第一,拉開院校梯度。梯度設定為多少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有5個院校志願的話,我建議A志願的分差應該比自己的分差要高出20分左右,B志願的分差應該高出自己的分差大概10分左右,那麼C志願,應該講跟自己的分差基本一致,那麼D志願分差應該低於自己的分差10分左右,那麼最後的E志願低於20分以上。(僅供參考,並且建議如果打算這樣沖的話,AB 院校要服從專業調劑)

第二,冷熱兼顧,幾個目標院校從地域上講要兼顧,不能是北京上海廣州全部集中在大的城市,東北、西北、西南的院校全部放棄。因為即使在地域優勢不是十分明顯的城市也有“985院校”“211院校”。建議在地域的冷熱搭配上,一定要兼顧。

第二個冷熱搭配也指院校名氣的冷熱上。有些院校牌子比較響,大家都喜歡去報,那麼有一些不被考生熟悉的學校,大家都不願意去報,實際上這樣也是不對的。

Q:平行志願是不是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

由於平行志願為一輪投檔,如果投入高校被退回來以後這個考生就意味著沒有機會再投檔了。

服從專業調劑對考生而言有利有弊,利是使考生被退檔的幾率減小,弊則是指可能被調劑到考生不感興趣的專業中。因此,考生在選擇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分數情況、目標院校的招生專業情況等謹慎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因小編在廣西比較瞭解廣西的志願填報,故以廣西為例,其他省份可借鑒借鑒,僅供參考)

本期的內容就那麼多了,都學會了嗎?如果覺得有幫助可以給我們點個贊吧!或者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讓更多需要的同學看到吧。

首先看他A志願院校,如果北京大學的已滿額,那麼馬上就檢索他的B志願,中國人民大學也滿額,再接著看他的C志願,然後再看他的D志願,一定要把他檢索完畢。

比如說該考生檢索到C院校時C還沒有滿人,該考生的檔案投到南京大學裡面去了,那麼他後面的志願,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就不再檢索。

雖然五個志願都是平行的,但一定是遵循ABCDE這個自然順序來依次檢索的。

Q:如果一名考生的檔案投入A志願院校中,接著被該校退檔,還能被投入後面的BCDEF院校中嗎?

不能,平行志願是一輪投檔。所謂一輪投檔也就是指檔案只能被投一次,一旦考生的檔案投入任一一所院校,其投檔就結束了,開始檢索下一位元次考生的檔案。就算其退檔後超出後續院校的調檔線,也不能再次被投入。

Q:平行志願的院校選擇標準是什麼?

如何安排院校順序,我想送給考生及家長三句話,第一句話叫量體裁衣,第二句話叫拉開梯度,第三句話是冷熱兼顧。量體裁衣是第一步,我們要計算出分差,這點我要提醒考生和家長,各所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有所變化,在參考分數線的時候,一定要把分數線轉化為分差,這個分差就包括了院校的分差、專業的分差和自己成績的分差。

Q:分差又是什麼鬼啊?

院校分差是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當年的省控線(一本線二本線),舉個例子,比如說去年某省理科一般線為520分,某所高校去年在廣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是540分,那麼540分減去520分所得的20分就是分差。

那這時如果你要填報這個院校最好你跟省控線的分差要大於20。當你要選擇一個學校時,看完了院校分差還要看專業分差。

專業分差就是用某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當年的省控線所得出一個分數差值,比如說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在某地某年的錄取分數線是590分,當年該地一本省控線520分,那麼專業分差就是70分,所以說要報這個口腔醫學專業,考生還要考慮自己的成績分差,是不是比這個專業分差70要高。

提醒:如果選用分差的方法來選擇院校,最好是參考近三年的平均分差會比較準確,不要單看一年的分差,而且還要注意看你選擇的那個學校有沒有擴招或者減招。

Q:平行志願的六個院校填報時應該注意什麼?

第一,拉開院校梯度。梯度設定為多少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有5個院校志願的話,我建議A志願的分差應該比自己的分差要高出20分左右,B志願的分差應該高出自己的分差大概10分左右,那麼C志願,應該講跟自己的分差基本一致,那麼D志願分差應該低於自己的分差10分左右,那麼最後的E志願低於20分以上。(僅供參考,並且建議如果打算這樣沖的話,AB 院校要服從專業調劑)

第二,冷熱兼顧,幾個目標院校從地域上講要兼顧,不能是北京上海廣州全部集中在大的城市,東北、西北、西南的院校全部放棄。因為即使在地域優勢不是十分明顯的城市也有“985院校”“211院校”。建議在地域的冷熱搭配上,一定要兼顧。

第二個冷熱搭配也指院校名氣的冷熱上。有些院校牌子比較響,大家都喜歡去報,那麼有一些不被考生熟悉的學校,大家都不願意去報,實際上這樣也是不對的。

Q:平行志願是不是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

由於平行志願為一輪投檔,如果投入高校被退回來以後這個考生就意味著沒有機會再投檔了。

服從專業調劑對考生而言有利有弊,利是使考生被退檔的幾率減小,弊則是指可能被調劑到考生不感興趣的專業中。因此,考生在選擇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分數情況、目標院校的招生專業情況等謹慎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因小編在廣西比較瞭解廣西的志願填報,故以廣西為例,其他省份可借鑒借鑒,僅供參考)

本期的內容就那麼多了,都學會了嗎?如果覺得有幫助可以給我們點個贊吧!或者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讓更多需要的同學看到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