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腦梗塞後遺症的護理對策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現在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 不少老人接受治療的時候出於家庭的經濟條件, 或者是當地醫療設施的限制, 往往在治癒出院以後留下了較為嚴重的腦梗塞後遺症。 而對這部分老人的照顧顯然讓不少家屬傷透了腦筋。

腦梗塞後遺症如何照顧

1、肢體功能障礙:要注意將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 以防止肢體發生攣縮畸形, 多採用仰臥位和側臥位。 在患者病情穩定情況下, 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煉, 從簡單的屈伸開始, 要求活動充分, 合理適度, 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 每天2-4次, 每次5-30分鐘。 並配合饕物治療。 按摩患側肢體, 針刺曲池、合穀、足三裡等。 幫患者經常用熱水可放入紅花、艾葉、浸泡患側肢體, 促進其血液迴圈。

2、口眼歪斜:臨床上常見病側眼瞼閉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皺額、閉眼、鼓腮、吹哨。

患者常常產生消極情緒, 失去治療信心。 應同情關心患者, 給予精神鼓勵, 以便取得信任, 舒其情志。 飲食上宜給易於消化、富於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配合針刺頰車、地倉、迎香、四白。 鼓勵患者多做眼、嘴、臉部運動, 並經常按摩面部。

3、語言障礙:語言障礙的患者情緒多焦躁、痛苦。

醫護人員要多接觸患者, 瞭解患者痛苦, 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 消除緊張心理。 必須儘早地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 耐心糾正發音, 從簡到繁, 如“e”、“啊”、“歌”等, 反復練習堅持不懈。 並配合針刺啞門、通裡、廉泉等穴, 這利於促進語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復。

4、吞咽困難:是由於主管吞咽的肌肉癱瘓引起。 患者在吃飯, 尤其是喝水時出現嗆咳, 甚至食物從口鼻處噴出。 此時要注意不能勉強讓患者進食水或饕物。 對輕型患者可讓其進食粘稠食物, 如稠粥、軟飯等。 將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爛切碎拌在飯裡, 避免過稀過幹的食物, 這樣容易被吞下。 口服饕物如無禁忌, 可研碎後拌在食物裡。

患者出現後遺症的原因大多數與早期的治療方法有關係, 再加上後期的康復護理措施不正確才形成了後遺症。 所以早期選對療法十分重要。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